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45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一四五集)  1999/6/17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2-045-0145

 

请看经本,化乐天长行第五句:

 

【念光天王,得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解脱门。】

 

这是念光天王所修学的法门,这个法门『了知一切佛无尽福德相』。清凉大师在这一段,给我们说了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讲「福德之相」,第二是讲「清淨慈门」,第三是讲「大慈悲行」,说得非常之好,我们应当要学习。「了」是明瞭,「知」是认知、认识,这两个字是关键,我们学佛对这两个字不能不慎重。真正了知,佛法裡面所说的殊胜的功德利益,你才能够修得。今天我们修学功夫不得力,依旧被烦恼缠缚,原因就是我们对佛法,不但是佛法,说实在的话,连世法都不能了知。书念得虽然不少,经也念得多,但是对经中的义理没有了知,吉凶祸福都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情,善恶业因更不必讲了,我们从哪裡修起?所以「了知」两个字就要紧。我们为什麽不能了知?烦恼覆心,把自己的心盖覆住了。烦恼裡面,尤其是严重的私欲,自私自利,爱欲、嗜欲,嗜欲是嗜好,这个东西要不能够把它捨弃,世出世间一切善法你决定不会了知;诸佛如来给你讲,你还是不会了知。为什麽?你自己有障碍,你没有办法体会,你所了知的是学人家言语,皮毛而已。《礼记》裡面所讲的,「鹦鹉能言,不离飞鸟」,鸟也会说话,学人说话,牠还是属于禽兽。什麽原因?牠会说,牠不了知其中的意义。人家为什麽修行证果?就在了知,了知是佛法裡面讲的觉悟,大彻大悟,明瞭认识了。

 

认识福德之相,他才能成就福德之相。诸佛如来,经上常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他要不了知,他怎麽能成就?这是经上就我们世间人所谓的相好,世间人了知有限,佛为了教化世人,所以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是随顺世间所说的,俗谛讲的。而实际上,相好没有边际,大乘法裡头常说,「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那是真的,岂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相好从哪裡来的?世间看相的人常说「相随心转」。这是真的,跟佛经裡面所讲的原理原则相应,佛在《华严经》上说,十法界依正庄严的现象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这八个字就是相随心转。佛菩萨的相好,是佛菩萨的心好;恶道众生相不好,是恶道众生的心不好。心有贪瞋痴,所以现的相就不好,恶道的相;心捨离贪瞋痴,所以就成就佛菩萨的相好光明。

 

清凉给我们讲的三个意思,第一个福德之相,是说相好光明是无有穷尽的,他讲「有十莲花藏世界微尘数,故无有尽」。这就是平常我们讲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佛果地才到究竟圆满,所以是无尽的福德相。可是诸位要晓得,你能够见到佛无尽福德相,你是什麽地位?你成佛了;你不成佛,你怎麽能见得到?我们每个人心理不一样,纵然与佛菩萨感应道交,见的相也不一样。一九八二年我在香港讲经,圣一法师来看我,告诉我他去朝普陀山,在梵音洞裡面见到观音菩萨。他们同去的是三个出家人,还有当地官员陪同。在梵音洞,这三个出家人在洞口拜观音菩萨,他说他们大概拜了半个多小时,见到观音菩萨,非常欢喜。回来的时候,三个人说说见菩萨的形像,三个人见的不一样,圣一法师见的观音菩萨是金色的,身金色,戴毘卢帽,见到这样的身相;另外一位出家人所见到的,就是我们一般所看的画像裡面白衣观音,见到是这个相;还有一位出家人见到是比丘相,是个出家人,比丘。你看三个人都在那裡拜了半个小时,见的相不一样。于是我们才恍然大悟,原来相随心转,诚敬之心、至善之心,诚敬之心三个人不相同;三个人都有善心,善心程度也不相同,所以见观音菩萨的相不一样。这种见相非常显着,非常明显,而我们现前这些境界相,我们见一切人、见一切事、见一切物,好像我见跟你见差不多,其实不一样,这些微细的地方我们一般人疏忽了。

 

佛菩萨应化在我们这个世间,他所看到一切众生形形色色,是一真法界至善圆满的福德相,可是我们今天看到这个社会,看到芸芸众生,示现的是世界乱相、浊恶之相。蕅益大师讲得好,「境缘无好丑」,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用境缘把所有一切境界相全都包括在其中,这裡头没有善恶,是平等相,一味平等。这些相为什麽生起变化,我看到是善,你看到是恶;我看到欢喜,你看到讨厌?这都生在我们自己的心,这就是唯识所变,识是自己的妄想分别执着;离开妄想分别执着,你才见到真相,一真法界。真相是圆满的相,真相裡面,佛万德庄严,相好无尽。我们再问,佛如是,一切众生呢?一切众生跟佛没有两样。诸位要记住,极乐世界是平等法界,华藏世界又何尝不是平等法界?再说咱们娑婆现前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平等法界?决定不能说只有极乐世界平等,他方世界不平等,这在理上讲不通。理是称性,无量无边诸佛法界都是一念自性变现的,为什麽它殊胜,它有差别、有不平等?没这个道理。既是一念心性所生,决定平等。但是我们现在看起来好像是极不平等,这个不平等是因为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把平等的境缘变成不平等的境缘,不是境缘上有不平等,是我们心裡不平等。

 

我们再用个比喻说,佛的心像一面很好的镜子,照外面的境界照得很清楚,一点都没有改变,佛菩萨的心;凡夫的心也是一面镜子,这镜子不平,凹凸不平,也照外面的境界,照在裡面的相是凌凌乱乱,你怎麽能怪外头境界?怪裡面自己有问题,不是外面有问题。然后这才晓得,我们要怎样把自己本身这个错误改正过来,我们的心境跟诸佛菩萨的心境没有两样,然后你见虚空法界一切众生,就跟如来果地上圆满的福德相一样。所以此地讲的福德之相,意味无穷。清凉只说相好光明无量,只说了这一句,也就是常讲的「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没有说出其中更深一层的意思:所有一切众生之类,他的真相,他原本之相,皆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你要问为什麽?称性所现的。性德无量,性德没有边际,既是一念心性所现,哪有差别之理?现在我们眼前所生的差别,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一样,我们自己现在用的镜子,这个镜子凹凸不平,所以照外面的境界产生了扭曲。

 

怎麽修法?清凉大师底下两句,给我们提示出来。一个是「清淨慈门」,这个文上说「谓清淨慈门等,无限因所生故。一一因果,皆称真故。一一即无有尽,皆同虚空」。末后总结,一一即无有尽,皆同虚空,就是称性,与自性相应。无限因所生,这是事实。世法、佛法,世法我们通常讲十法界,佛法通常讲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跟十法界都是无量因缘所生,绝不是单纯的,太複杂了。可是诸佛如来他们觉悟了,彻底觉悟了,所以一一因果皆称真,就是一一因果都与自性相应,这就是诸佛菩萨。而我们一一因果与自性不相应,与自性相违背,所以我们的因果不称性,这样就把一真法界变成十法界。可是诸位要晓得,无论称性不称性,深广都是无尽的。绝对不是说,我这一部分是一真法界,那一部分变成十法界,没这个道理。一悟一切悟,一迷一切迷,这才是事实真相,这是诸佛如来教化众生、帮助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的正理,绝对不是讲半迷半悟,没这个道理。你在这一个房间裡面,你能够把它照成半明半暗吗?不可能的事情。明就不是暗,暗就不是明,我们在这个房间裡,灯开开就明了,灯关掉就暗了,不能说我灯开开,我叫它半明半暗,没这个道理;灯灭掉,也叫它半明半暗,做不到!一定要了解事实真相,我们才能体会诸佛菩萨教学的旨趣,我们也才能够从接受教诲当中学到东西。清淨慈门,跟《无量寿经》经题上讲的「清淨平等觉」相应。所以我们修学,实在讲修学就是生活,就是过日子,你要抓住这个纲领,清淨心。只要在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之中保住清淨心,不失清淨心,这就是福德之相的第一个因素、最重要的因素。这几天我们念《感应篇》,念到「积德累功」,这个清淨慈门是积德。由此可知,清淨平等觉的心就是积德,这个心跟诸佛菩萨的心相同,这个心就是一念自性,一念自性圆满具足清淨平等觉。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7:36:3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303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