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65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1阅读模式

 

第三尊,『严持器仗夜叉王』,「器仗」在此地多半是形容武器。这些夜叉王,你看我们塑造他的形像,都是塑造将军的身分,四大天王、韦驮菩萨,形像都是将军身,手上都是拿的武器。他拿的这些东西都是表法的,在四天王裡面,我们只看到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剑,是武器,其馀三位手上并不是拿着武器。东方天王手上拿的是琵琶,乐器,西方天王手上拿的是龙或者是蛇,北方天王手上拿的是伞盖,它都表一个用意,表一个意思。实在将军都是拿武器的多,严持器仗。手上拿武器是什麽意思?要用现在的话来说,防止暴动,镇压邪恶,取这个意思。这些是作乱的人,对他必须用武力来降伏。这些人代表什麽?代表我们心裡面邪知邪见,表这些,这些是妖魔鬼怪。所以诸位要知道,妖魔鬼怪不在外面,在裡面,错误的思想、错误的见解、错误的行为,佛家常说的十恶。佛在经上常讲,「十恶怨家,十善厚友」,最忠厚的老朋友是十善,反过来十恶是怨家。我们仔细想想,我们现在把十恶怨家当作好朋友,天天不肯离开它,跟它溷在一起;十善这个好朋友远远的隔离它,理都不理它,我们现在是搞成这个样子。念念都搞杀盗淫,念念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心裡面充满贪瞋痴慢。所以你要问妖魔鬼怪在哪裡?夜叉王手上拿着武器在防范,教我们防范邪恶,表这个意思,不是叫我们防范外面境界。

 

世尊在《八大人觉经》裡面跟我们讲魔有四种,魔很多很多,分做四大类,这四大类裡面有三类都是属于自己本身的。第一类是「五阴魔」,不在外头,我们自己的身体(身命)是色受想行识五阴和合而现的相,五阴是魔。《愣严经》裡面讲得特别清楚,每一阴裡面给我们讲十种,就讲成五十种阴魔,《愣严》上五十种阴魔都是自己错误知见裡面变现出来的境界。第二种是「烦恼魔」,烦恼折磨人,特别是见思烦恼、尘沙烦恼。第三种是「死魔」,死折磨我们,我们无论做什麽事情不能做圆满、不能做成就,寿命到了,修行功夫还没有成就,寿命到了,这是折磨,让你在这一生当中不能成就。这三种都属于自身的,只有最后一种叫「天魔」,这是我们身外的。身外的天魔指什麽?古时候祖师大德注解经文,都说是魔王波旬,指的是大自在天,或者指的是他化自在天,佛在经上有这麽一个说法。实际上我们要体会佛的意思,凡是外面的诱惑都属于天魔。我们怎样防范,不受外面境界的诱惑?这要定,定慧就是武器。严持器仗,在此地我们明白它的意思,就是严持戒定慧,这是器仗。能够防止一切邪恶的侵犯,使我们在菩提道上能够一帆风顺,不受阻挠,这意思多好!佛在经上也有比喻,把持戒当作兵器,把忍辱当作铠甲,忍辱可以保护我们自己,戒律可以对付邪恶,这个比喻意思都非常好。明瞭之后就知道自己要怎样做了。

 

第四尊,『大智慧夜叉王』,大智慧是自性本具的般若,也是经上常讲的「一切种智」,这才叫大智慧,能够彻底究竟解决问题的,佛法的修学就是求大智慧。佛家讲智也说三类,第一类叫「一切智」,阿罗汉所证得的;你如果证得一切智,你就是证得阿罗汉果。一切智,知一切万法的理体,明瞭事之理、相之体,他明瞭了,所以说「万法皆空」,一切智是指万法皆空,也就是佛常常说的相有体无、事有理无。阿罗汉对这个道理,这个事情的真相他了解、他明白,所以他对于一切法不执着,世出世间一切法他都能放下,再也不执着,超越六道轮迴。这是一切智。

 

第二种智慧叫「道种智」。道是理论、道理,种是讲一切现象,现象无量无边,这些种种现象什麽道理出生的,什麽道理形成的,什麽道理演变的,这些事情阿罗汉就不知道了。阿罗汉只知道一切现象的本体是空的,你要问一切现象怎麽发生的他不知道,所以阿罗汉是知空不知有。菩萨的智慧比阿罗汉就高了,他知道种种万事万物怎麽生起的,像现在科学家在探索,宇宙怎麽形成的,生命怎麽起源的,一切动物、植物是如何进化的,这一类的智慧都叫做道种智。世间人纵然有这些智慧,他不知道这些事相当体即空,了不可得,所以虽然知道一些,依旧不能解决问题,难处在此地。菩萨就聪明,菩萨知道得透彻、知道得圆满,所以菩萨能够帮助自己提升境界,也能够广度一切众生,他能帮助别人,他有这个智慧、有这个能力。

 

这都不算是大智慧,大智慧是一切种智,是如来果地上证得的。「一切种智」,一切就是一切智,种智就是道种智,知道它是一不是二。菩萨这两种智慧都知道,体也明瞭、相也明瞭,体相不能融合成一体,所以他的慈悲还落在法缘慈裡头。如果他知道性相、理事是一不是二,他就入如来境界,那个慈悲就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是佛给我们说出来,其实他有没有这个意思?没有。他如果还有这个意思,「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依旧落在法缘慈裡头,那不是无缘慈;无缘慈,念头都没有,别说是言词,念头都没有。爱护一切众生就跟爱护自己一样,没有差别。这是我们要学习的,我们要不断向上提升的。

 

一定要了解,智慧从哪裡来的?从清淨心来的,从定来的,所以戒定慧叫三无漏学。因戒得定、因定开慧,这个慧就是真正的智慧。所以智慧绝不是从经典裡面得来的,不是从记问裡头得来的,那个得来的不是真智慧,真智慧一定是从定中得来的。所以古时候大德们讲经说法,无论是出家的法师,在家的居士长者,说法的人一定修过禅定,一定有禅定的功夫,你登台人家才相信。如果你没有参过禅,没有修过定,你登台说法没有人听,为什麽?人家说你没智慧,你讲什麽经?讲得再好都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所以古时候人重视修定、修慧,我们念佛也是修定,修清淨心。

 

因戒得定,戒是指什麽?不是指律仪戒,律仪戒它的目的是防非止过;换句话说,帮助我们断恶修善,初级的佛法,要懂这个道理。能够保证我们不失人身,依照律仪戒来修学,你来生还会得人天福报。戒定慧这个戒字是广义的,用现在的话来说守法,遵守佛教给你的方法,这叫持戒,这叫戒,所以戒是教诫。一定要依照规矩、依照方法去做,你才能得定;你不依照方法,不依照规矩,你就不能得定。有很多戒律很严的人,持戒很清淨的人,他那是持戒清淨,心不清淨,那不能成就。他不知道持戒的目的是得定,他搞错了,他持戒的目的修人天福报,这就搞得大错特错了。为什麽会变成人天福报?自己戒律很严,修得很好,看到别人不持戒,别人破戒,他有分别、有执着,自己生起贡高傲慢的心,轻视别人,这样持戒就错了。惠能大师在《坛经》裡面给我们提出警策,他的话说得很好,「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如果我们依照这个原则来修行、来持戒就会得定,为什麽?不见世间过。只见自己的过失,不见别人的过失,我们才能得定。绝不是叫你持戒,拿着戒律这个标准到处去衡量别人,那你看到个个人都犯戒,个个人都破戒,你还会有什麽成就?一天到晚就生烦恼,一天到晚瞧不起别人,这世间人都是恶人;哪裡像菩萨,菩萨看世间人都很可爱,那不一样。这一点我们要认真去反省,要好好的学习。

 

所以说恶人、坏事,我们要在裡面看出他的好处,看出他也有可爱之处,我们才能得法喜充满,才能成就智慧功德。不能够跟一般人见识一样,那是凡夫心、凡夫行,我们要学佛菩萨。怎麽会看到这些恶人也有好处?这很难。看到恶人作恶,仔细去观察,他的好处在哪裡?好处多了,对我好处太多了,警惕我,我有没有犯这个过失,这就对我有好处。他是不是真的作恶?不是真的,他是示现表演给我看的,是警告我的,是让我反省检点、改过自新的,他是我的大善知识,大好人一个。诸位要晓得,外面境界没有善恶、没有好丑,善恶好丑都在你自己接触起心动念,你用善心所看待,一切都是善的;用恶心所看待,一切都是恶的。正是蕅益大师所说的,「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我们自己起心动念。诸佛菩萨他不起心、不动念,看一切境界,天堂、地狱都很可爱,因为他在境缘当中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地狱裡头怎麽可爱?消众生的业障,那怎麽不可爱?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到那裡面去消业障,业障消除了,他就往上超生,地狱也很可爱。看事情,看一个人,看你怎麽看法,感受自自然然就不相同。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果然能够学到,你自己的心真正叫法喜充满,清凉自在,这样子才能入一真法界。所以说是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慧,照见一切诸法事实的真相,诸法实相,见到诸法实相就是一真法界。

 

第五尊,『燄眼主夜叉王』。「燄」也是表智慧;「燄眼主」,这个地方我们特别留意「主」,主是什麽意思?主宰的意思、做主的意思。谁做主?慧眼做主。这个意思好!慧眼做主,对于万事万物你就看得清楚、看得透彻,不会被欺瞒,没有人能够欺骗你,没有人能够蒙蔽你,你有慧眼。这个地方的燄眼当然是指如来果地上五眼圆明,《金刚经》上讲如来有五眼,有肉眼、有天眼、有慧眼、有法眼、有佛眼。我们怎麽晓得此地燄眼主是表五眼圆明?这个境界是如来果地上的境界,不是法身大士。华严会上这些大众,无论他现的是什麽身分,都是诸佛如来应化的。正是经上所说的,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应以夜叉王身得度,他就现夜叉王身,《法华经》上讲「本迹因缘」,他们的迹象是夜叉王的身分,他们的根本是如来果地,都是佛化身。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2日17:35: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286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