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大经科注(第四回) |第331集|视频MP3文字|jingkong老法师主讲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一集)  2016/5/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31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 (第四回)》第三三一集经文

 

第七八三页 末4 辛二、往生胜妙果德 至 第七八六页 第5 是故至心稽首礼

 

辛二、往生胜妙果德

 

【经】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解】「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因一念往生者,既亦曰三辈,故品类不一。临终景象,亦应随之而异。于上辈者,生死情尽,凡圣体空,明识佛无来去,而见佛来。了达生死本空,而现往生。捨此生彼,皆如幻梦。故云如梦也。于中辈者,了达世间,皆如梦幻泡影,故于临终,无所留恋,视同梦中也。至于下辈,其人临终,彷彿似梦,得见彼佛,亦得往生。(但一心三辈中之下辈,并不皆等于正宗三辈中之下辈。上中二辈亦复如是。盖一心三辈,别具一格,不同常规也。)

 

由上可见,念佛达于一心,而得往生者,品类悬殊,上则圣贤,下及凡夫。念佛达于一心,乃至「能发一念淨信」,「获得一念淨心,发一念心念于彼佛」,皆得往生。其最下者,则为五逆十恶,临终发愿,至心念佛,十声相续,乃至仅得一声,以暗契理一心故,亦得往生。此显一心功德,最为第一。淨土持名法门,微妙难思,五逆十恶临终念佛,暗合道妙,契理一心,即超生死,而登不退。极显持名法门,究竟方便,不可思议。

 

以上两类往生,一者三辈往生,皆由「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此则本经之宗也。二者,一念淨信,一念往生,皆由「一念」。「一念」者,实相也,乃本经之体也。且一念之淨心,举体是菩提心,「念于彼佛」正是专念。故知一心三辈,亦不外于本经之宗也。

 

又《观经》五逆十恶能往生。本经「唯除五逆,诽谤正法」是不能往生也。嘉祥于《观经义疏》中,释曰:「第三品明恶有三人。初明作十恶。次明作四重。后明作五逆。不明谤法阐提(谤法称为阐提),故明恶不尽。十恶四重五逆并得生西方。若是谤法阐提不得生也。阐提不信法,临终虽为说有无量寿佛,彼终不信,故不得往生也。」又《安乐集》论此甚详,已引录于前。兹不赘。

 

又《四帖疏》更有别义。疏曰:「如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若造(经忏悔、发愿、持佛名号),还摄得生。」

 

两疏之说虽殊,但不相违。嘉祥师谓彼是谤法阐提,不能起信,故不得生。善导师意谓,虽是谤法五逆,倘于临终,闻法能信,忏悔回心,至心信乐,愿生其国,乃至十念,佛垂大慈,亦可摄彼往生极乐。盖阐提亦能成佛。故临终若生正信,即非阐提。故佛垂慈,仍予摄受。但阐提之人,临终生信,实为难中之难。如《观经》云临终十念得生者,已是万万中之一,若如《四帖疏》所谓谤法五逆,临终能至心信乐念佛往生者,当为亿亿中之一也。

 

又《法鼓经》云:「若人临终之时不能作念,但知彼方有佛,作往生意,亦得往生。」如来慈德,微妙难思。是故《安乐集》云:「当知如来有胜方便,摄护信心。谓以专意念佛因缘,随愿往生。」并讚云:「若闻阿弥陀德号,欢喜讚仰心归依,下至一念得大利,则为具足功德宝。设满大千世界火,亦应直过闻佛名,闻阿弥陀不复退,是故至心稽首礼。」


 

二零一四淨土大经科注  (第三三一集)  2016/5/12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41-0331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七百八十三页,倒数第四行,「往生胜妙果德」。这一大段,我们看到这个科题就知道,前面从七百七十一页末后这一段「一心三辈」,「一心三辈」分两大段,第一段「辛一、大乘往生因行」,我们前面学完了,很长的时间,现在是「辛二」,这第二段,第二段「往生胜妙果德」,前面说的修因,这个地方说的证果。我们看经文:

 

【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我们今天在这一品经裡头末后的这一段,无比殊胜利益。请看经文,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此人临命终时,如在梦中,见阿弥陀佛。定生彼国,得不退转,无上菩提』。注解裡头前面两句,「因一念往生者,既亦曰三辈,故品类不一,临终景象亦应随之而异」。这裡面我们特别要注意的,前面一段末后给我们说的「一念淨心」、「发一念心」,这就是一念往生的。一念往生的人也应该有三辈,所以慈舟大师判这段经文叫一心三辈,它有上、中、下三辈,都是临命终时一念淨心,或者是发一念心,一念淨信,这样往生的。这个一念太殊胜,一念跟性德相应。念老在此地引用《那先经》裡面说「最为第一」,又引莲池大师在《疏钞》裡面给我们说的,这一念「全体是佛」。日本人幸西氏所主张的一念,这一念与佛智相应即得往生。所以这一念没有妄想、没有杂念,万缘放下,这一念全体是佛。用全体是佛的这个念头来念阿弥陀佛,所以一念就相应,一念就决定得生,得不退转,无上菩提。这是今天我们接着这段经文。

 

我们接着往下看,「于上辈者,生死情尽」,这是上辈往生的,生死的念头没有了,「凡圣体空」,所以这一念就是真如,这一念就是自性,为什麽?生死情尽,凡圣体空。「明识佛无来去,而见佛来。了达生死本空,而现往生」。相有没有?有;理有没有?没有。这是法身菩萨大彻大悟、明心见性的境界。所以他的往生虽然是一念、十念往生,他生到哪裡?三辈上辈,九品上上品,生实报庄严土。为什麽有这麽大的效果,这样殊胜的功德?前面细说了,说得很详细,就是「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它相应;与什麽相应?与自性相应、真心相应。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5月13日14:24:0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1123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