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彙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十三集) 2013/2/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13
▲视频链接
尊敬的诸位大德同修,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学习《太上感应篇彙编》,请看经本第三十九页倒数第二行,从第三个字开始看起。
【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如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此天作之孽也。犹可得而违。汝今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安得而不受享乎。】
这一段仍然是云谷禅师对了凡先生的开示,从这裡可以看到云谷禅师真的是贯通儒释道,是一位大通家。他对了凡先生不讲佛法,而专用儒家的道理跟他讲,他听起来就非常的亲切。因为了凡是学儒的,他是读四书五经,所以这些《书经》、《诗经》上的话他听起来很熟悉。前面讲《书经》,「太甲曰,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逭」,这是引用《书经》上讲的,天命即使是不好,仍然也是可以改变的,而如果自己作恶,必定感得恶报,那是逃避不了的,这个逭就是逃避。这裡又引《诗经.大雅.文王》,说到『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永就是常,经常的常,所以永言就是常言,我们一般讲「常言道」,这是属于真理,所以永恆不变的。配命这个命就是天命,所谓配天命而行,这裡是讲文王,他配天命而行,就是说他一举一动都符合上天的常道,也就是佛家讲的符合自性性德。这样的话他必定能够感得福报,自求多福,福靠自己求,怎麽求?断恶修善就是求福之道。你看我们新年快到了,一般世间人都会祝福新年,所谓如意吉祥,能够身体健康、万事顺意,这个是口头上的祝福,能不能够落实?要知道福报是果,得修因才可以。所以我们师父上人给人新年的祝福,他是按因果来讲,他祝福人「诸恶莫作,岁岁平安;众善奉行,年年如意」,你看把因果就讲得很清楚。你想岁岁平安,那就诸恶不作,凡是恶都得把它断掉,你就得平安,你还作恶,你怎麽能得平安?众善奉行,自然年年如意,你福报就愈来愈大,所以自求多福。
可见得儒家《书经》、《诗经》这些经典完全也是讲因果的道理。印光大师讲,世出世间圣人教化众生,根本皆在因果;如果离开了因果,圣贤就很难教化众生,尤其是现在传统文化在我们中国衰落了两百年,到现在人们都对伦理道德弃之如敝履,所以才会感召这麽多的天灾人祸。我们希望挽救世道人心,正如印光大师说的,一定要提倡因果教育、讲因果报应,讲伦理道德都不管用了。现在人就不讲伦理道德,他不信,他觉得这个没用,讲伦理道德吃亏。人家不讲道德,你讲道德,那你就吃亏了。但是讲因果他就能够生起畏惧。你遵守伦理道德就有善报,你不遵守伦理道德就会有恶报。「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个道理跟他讲清楚了,他就能够回头。所以因果这味药比伦理道德药效要好,可以说对现代人这个重病管用。云谷禅师这裡就对了凡先生说,『如孔先生算汝不登科第,不生子者』,这就是他所谓命运不好,没有功名富贵,甚至没有儿女,『此天作之孽』,这是天给你的恶报。但是前面也说过,「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老天爷很公平,他不会有意去亏待人,也不会有意去给某人加福,完全是按他自己造作的善恶给他报应。所谓天作之孽完全是以你自己造作的善恶感召的,或者是前生、或者是今生。前生造的,这一生就会有很多毛病习气,所以是连带的;这一生的毛病习气,这是前面上一次我们学到的,了凡先生自己忏悔了,为什麽没有科第、为什麽不能够有儿女,他自己已经反省出来了,全是因为自己有不善,所以要改是可以能够改变命运的,『犹可得而违』,这个违就是改变。
『汝今力行善事,多积阴德,此自己所作之福也』,你自己为自己造福,怎麽造?力行善事,多积阴德,这个力就是奋力。要知道行善在这个社会裡不容易,所谓好事多磨,你要成就善事,必须发起真诚心,而且奋力而为,勇勐精进、不退缩、不避难,踏踏实实做下去,才可能把善事做得圆满;如果心不真、力不及,不肯努力,遇到困难就退缩,遇到障碍就退心,就不能叫力行善事,也就是不能够使善事圆满了,所以这个力字是关键点。多积阴德,这个阴德的阴字也是一个关键点,德有阳德、有阴德,阳德是做了好事,名声出去了,大家都知道、都讚歎你,结果果报马上就现了,别人的讚歎也是你的福报,你就享受了,所以后头就没有果报了。甚至,如果是别人讚歎你讚歎得太过了,你享了虚名,名不符实,还可能将来会有灾祸。所以我们不要求阳德,做了好事不求人知道、不求人讚歎,甚至人家不理解、误会了,还毁谤我、讥笑我,我甘心承受,不怕受委屈,这个阴德才积得多。阴德是别人不知道,甚至别人还误会你,你所积的这个阴德将来享受不尽,过去的罪业因为人家对你误会,委屈你、讥毁你,你这个罪业就报掉了。
我今天得到师父上人这份墨宝,感觉到对我很大鼓励,这是师父老人家恭书觉仁老和尚的语句,「现在受委屈,消灭三途苦。忍辱得解脱,速成无上觉」,这是老人家过去写的,正好用它来诠释积阴德。在现在这个社会裡,你要真正为众生做好事,众生未必理解,而如果你做好事的时候,冒犯了某些人的利益,他可能就会毁谤,甚至障碍,让你受尽屈辱,好事。现在受委屈,消灭三途苦,把过去所犯的罪业都消了,以后不用堕三途,三途的苦,你看受点委屈就报掉了,多好。感恩别人,人家造三途业,让你消三途苦,你看这上哪找,你还能够去怨恨别人吗?感恩都来不急。忍辱得解脱,忍辱,你心裡就没有烦恼,当下就解脱,所以能忍自安,不仅得解脱,还得福报。人家来障碍你、毁辱你,把你的罪业消了,好像现在暂时受了一些障碍,实际上你从长远来看,那个是好事,帮你提升,你做好事做不成,可能后头能成更大的好事。像我们师父上人一生也是受尽了委屈、受尽了屈辱,每一次到大的转折点上,师父都是向上提升,速成无上觉,无上觉就是成佛。成佛必须得修忍辱行,就像释迦牟尼佛过去生中作忍辱仙人,受歌利王割截身体,快速的成佛,他本来成佛排在弥勒菩萨之后,属于贤劫第五尊佛,现在提前了,他提到第四位,弥勒菩萨变成第五位,速度加快了,为什麽?因为他能修忍辱、修苦行。所以对一切障缘、逆缘,我们都心存感恩,绝不对立、绝不抱怨,业障尽消,这积累的阴德才大。所以此自己所作之福,自己修这个福报,别人帮不了你,都是自己作自己受。『安得而不受享乎?』你一定能够享受得到。下面说:
【易为君子谋。趋吉避凶。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馀庆。积不善之家。必有馀殃。汝信得及否。】
云谷禅师这些开示极其精闢,句句都是格言,所以这一段真的我们要把它背起来,终身来奉行。这裡讲『易为君子谋』,易是《易经》,儒家十三经之一,整个儒家的这些教诲都是《易经》展开的,所以《易》可以说是儒之根本,它是个源头。《易经》裡贯穿的什麽道理?不外乎是因果。学《易》,这裡讲能够『趋吉避凶』,所以《易经》为君子而谋划,换句话说,君子学《易》就知道怎麽趋吉避凶,趋就是向着吉去走,所以能够得到吉祥、规避凶险。后世学《易》为了算命算卦,也想趋吉避凶,但是学偏了。譬如说看风水的,觉得这风水不好,就改风水;觉得自己名字不好,改个名字;甚至觉得自己面相不好,去整容,做整容手术,把鼻子架高点,眼皮割开,变成双眼皮。能改吗,这能趋吉避凶吗?这就变成迷信了。真正趋吉避凶之道是从自己心行上改,就是《感应篇》这头两句话讲的,「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所以你想趋吉避凶,那就要自己断恶修善。而学《易》是帮助你认识自己有什麽恶,如果有恶、有过错、有毛病,马上要改,这就能避凶;看看有哪些善我还没有去修,赶紧去修,这就趋吉了,命运就随着你修正你的言行、你的心地改了,愈改愈好。所以《易经》这个易字有改变的意思,不断的在改,它不是个定数。底下说『若言天命有常,吉何可趋,凶何可避?』,如果说天命是恆常不变的,这叫宿命论,人一出生,八字能算出来,是不是一成不变?不是的。如果说一成不变,你就拼命去造恶,最后这个命运就会变得很不好。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