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挽救社会人心系列(三)—提倡因果教育挽救社会风气
jingkong法师主讲(共一集)
台湾纬来电视台 档名:24-013-0001
src="http://bd.amtbvod.com:88/vod2/mp4/24/24-013/24-013-0001.mp4
各位观众大家好:
从前一般人讲求品格,人格的高尚,品性的修养,在社会上大家都能够尊敬高风亮节。而现代人的价值观念改变了,目标都看着财富、地位、权力,而把品德疏忽了。所以有人说,今天的社会是笑贫不笑娼,这种风气几乎在现代许许多多的地区都存在。为什麽有这麽大的社会价值观的差距?有心之士常常存心,怎样改变社会风气,凡是能存这样观念的人,都值得我们尊敬。而实在讲,这是一桩很不容易的大事业。
社会风气的纯朴、善良,我们中国在几千年前,古圣先贤是常常把这一桩事情放在心上。在他们的智慧、他们的经验裡面告诉我们,维护道统,道统就是善良的风气,纯朴的民俗,都在教育。所以《礼记》「学记」裡面,就把这句话制定为中国自古以来的教学宗旨,「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这一个问题,我记得我曾经在此地做了一次专题的讲演,内容就是君亲师。我们看到现在的社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同修,在日常谈话当中,深深感触现在儿女不听话,儿女不听从父母。一些当老师的跟我接触,也在吐苦水,学生不听话。工商业作老闆的,我们遇到了,现在员工是皇帝,处处要低头下气求他们。为什麽会有这种现象?我们要找它病根之所在。我发现到古人所讲的君亲师,我们的问题出在这裡。
古圣先贤的教诲,如果我们不懂,触犯了,社会的病态立刻就现前,感应之快真正是不可思议。这些都是属于教育上的大问题。每一个人都知道教育的重要,但是不知道什麽叫做教育。我们能够责怪这些人吗?正是佛在《无量寿经》上所说的,「先人无知,不足怪也」。没人给我们讲,没有人教我们。
现在在家裡面,老人也不教了;在学校裡面,老师也不讲了;社会上从来没听说过。古书,因为现在人不读文言文,不要说古书看不懂,古时候的小说都看不懂,现在有几个人能够看得懂《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笔记小说裡面,《阅微草堂笔记》、《见异志》…几个人能看得懂呢?甚至于《聊斋志异》。现在人文字上有障碍,那有什麽法子呢?这就是说古圣先贤与我们是愈来愈远了,这个麻烦大了。不是古人退后远了,是我们渐渐离开了,他没有动,我们远离古圣先贤,远离诸佛菩萨,远离诸法实相,今天社会所以出现这麽多的问题。价值观颠倒了、破碎了,要想恢复,那真是古人所讲的,不但是心有馀而力不足,真正我们热心去做、拼命去做,也只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能做得到吗?
但是说老实话,不是不能做到,困难比过去要增长千倍、万倍,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释迦牟尼佛当年在鹿野苑,领导五个学生,创办了佛陀教育。那时候的社会单纯,阻力少,容易成就。今天社会诱惑的力量,比过去增长了千倍万倍。换句话说,我们要有多高的智慧、多大的耐力,才能做出一点小小的成绩出来,这个志节就值得敬佩。要套一句佛法来说,那不是凡人,凡人做不出来,凡人没有这个毅力,凡人没有这个决心,凡人没有这个眼光,这真正是大事业、大因缘。有心之士在我们学佛人眼睛裡面看起来,佛菩萨再来,决定不是凡夫。
从那裡做起呢?一定要从自己本身做起,从自己做起。不是要求别人,教别人怎麽做,那是办不到的,收不到效果,一定要从本身做起。本身做好了,自自然然影响你的周边。在我们中国古代历史裡面所记载,你看看舜王,中国人讲孝道,二十四孝裡面第一个是大舜。那是一个孝养父母真正的典型,至善圆满的好榜样。舜王生活在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是农牧的时代。河裡面捕鱼,大家都去了,当然年轻的人体力动作比年老的人要强的多,鱼群多的地区都被年轻人佔住了,老年人体力差、年岁大了,捕鱼就相当困难。舜王见到这个事情,他并没有去劝导这些年轻人,他自己作一个好榜样,找到那些鱼群最少的地方,他到那裡去捕鱼,好的区域让给老人。他这麽做,做了二、三年,所有的年轻人都被他感动了。由此可知,他是身教,不是言教。劝人没有用,劝人,你为什麽不做!
今天社会上贪财,大家都贪财,你劝人家不要贪财,你为什麽要贪财?你自己本身要做到。本身做不到不必说,说得再多,不如做个一、二分,真正能感动人。你也不要求着感动人,你只一直做下去,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自然效果就显着了。欲速则不达。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