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讲述菁华
jingkong法师主讲(第五集)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请掀开经本第一面,经文最后一行:
【始成正觉。】
这句经文,前面给诸位报告过「始成」。什麽叫『正觉』?在佛门裡面也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说的都是事实,都有道理。诸位都知道,佛法有大乘、有小乘,大乘法裡面有别教、有顿教、有圆教。贤首大师判一代时教为五教,五教都成佛。天台大师判为四教,有藏佛、通佛、别佛、圆佛。究竟成的是哪一种正觉,我们不能不知道。可是古大德教给我们,他说一切菩萨决定先于无所有处,已经永远离开贪瞋烦恼;说贪瞋,是贪瞋痴慢疑,换句话说,这六种根本烦恼他确确实实断尽了,这才能入见道位。这句话非常重要,我们要牢牢的记住。如果不在这上下真实功夫,无所有处这是慧,我们所讲的看破,看破什麽?看破一切法无所有。一切法,佛在《金刚般若》裡面给我们说的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又给我们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些经文我们都念得很熟,可是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还是把境界都当作真实,换句话说没看破。依旧在梦幻泡影、虚妄境界裡面生起妄想分别执着,这就是面对实相生起轮迴心、造轮迴业,本来没有轮迴,将一真法界转变为六道轮迴,在这裡面受苦受难,错了,错得太离谱了。所以见思烦恼一定要断,不能不断。从哪裡断起?从贪爱断起,于一切法不生贪爱。佛教我们要生慈悲,不生贪爱,贪爱裡面有妄想分别执着,慈悲裡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我们常说慈悲就是对一切众生的关怀、爱护、全心全力的协助,但是这裡面没有妄想分别执着就叫慈悲,如果这裡面有妄想分别执着就叫做贪爱,这是我们不能不把它分清楚的。
在小乘位,天台家讲的藏教,只要断三十四心,断有顶一地之迷惑,就能够证得五分法身,五分法身就是说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个时候就叫做成正觉,小乘成正觉。他所示现的是藏教的佛,佛门也称之为藏头佛,这是藏教的佛。这些事相,将来在本经第二十二品「十藏品」裡头有一段很长的经文,到那个地方我们再详细跟诸位介绍。在大乘当中,如果就应化来说,佛所示现的八相成道,像释迦牟尼佛在当年出现在北印度,为我们示现的也可以说是「始成正觉」。佛在经上告诉我们,十地菩萨修行圆满,转八识成四智,这个时候也叫做「始成正觉」。都是从事相上讲的。
如果从理上讲,古德所谓「古今情亡,心无初相」,这叫做「始」。什麽时候叫始?说古今,意思就是讲三世:过去、现在、未来。凡夫总是会怀念过去,会想着将来,这个所谓叫情见。如果三世情见都放下,都捨掉,你的心才真正平等,真正是离开了妄想分别执着;平等心现前了,清淨心现前了,这叫「始」。一切妄念不生,尽虚空遍法界一切理事因果,这个时候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个叫「正」,正知正见。见到自己觉心常住,这就称之为「觉」。始觉与本觉,本觉是本有的。实在讲,哪裡有始?不过是自己妄想分别执着放下了,本有的般若智慧、本有的大觉这个时候现前,佛法裡称之为「成」。这是始成正觉的意思,这是从理上讲。
如果就佛性,或者是说法性,或者是说真心理体,在佛法裡面也称作为法身,这裡面没有成与不成。如果有成、有不成,是两桩事。禅宗所谓「向上一着」,向上一着就是一真法界,一真法界裡面从来没有起心动念过,如果你说成,成的对面是不成,成与不成是二法。使我们联想到唐朝时候禅宗六祖惠能大师初次见到印宗法师,印宗那个时候是岭南的大善知识,在南方一带讲经说法教化众生。突然认识能大师,这是讲经的时候听众裡面有两个人在争论,看到外面挂的幡,风吹着幡动,有个人说风动,有个人说不是,是幡动,他们两个在吵架,争论不休。能大师在旁边听到,就告诉他们,不是风动,也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两个人听到都很佩服,于是很快就传给印宗法师。印宗法师觉得这个人有真智慧,很了不起,这一问,他知道是五祖忍和尚的传人。印宗对他非常恭敬,就向他请教,你在忍和尚(五祖)那边常常听法,五祖对于禅定、解脱怎麽讲法?六祖惠能就说,禅定、解脱是二法,佛法是不二法。这麽说法是向上一着,你还在问解脱怎麽讲法,禅定怎麽讲法,你是落在第二义,不是上上法,上上法裡头是不二法门。所以从向上一着来说,成与不成,念头都不能生,这是真的,这个不是假的。这些意思,都是大小乘教义裡头所说的。
如果就华严本宗的教义来说「始成正觉」,华严是无障碍的法界,「以十佛法界之身云」,这个意思将来诸位在古大德注疏裡面常常看到,看到你要懂它的意义,十佛法界,这个十不是数字,是表圆满,用我们现在话说,尽虚空遍法界之身。这是什麽身?法身,尽虚空遍法界就是一个身。这个说法我们很难懂,一般人的观念,讲到身,都是认为这个身体是自己的身。如果不说这个身,那就迷惑了,就不好懂了,你到底在说什麽?说这个东西做身,这是假的,绝大多数的人误会,把这个东西当作身。诸位要晓得,法身是以一切法为自己的身。我们还得从比喻上来说,我们是凡夫,我想每个人都有作梦的经验,所以佛在经论当中用作梦作比喻很多。当我们作梦,梦醒的时候,我们很冷静的想一想,刚才梦中的境界还很清楚、很明白,然后你再细细的思惟整个梦中的境界,梦中当然有自己,也梦到有别人,梦到有山河大地,梦到有虚空,所有一切境界从哪裡来的?都是自心变现出来的。自己的心是能变,梦中整个境界是所变,能所不二。能变的是性,所变的是相;性是真的,相是虚妄的。为什麽说相是虚妄的?相是常常在改变,不是永恆不变的。永恆不变,我们就叫它做真的;常常会变化的,我们就叫它做虚妄的。相叫妄相,性叫真性,真妄是这个说法。
如果我们明白了,我们的心,心像什麽样子?心在作梦的时候,心已经现了个相,心什麽样子?整个梦境就是心、就是自己,所谓是「全妄即真,全真即妄」。佛教我们从作梦的经验裡面去体会,体会到事实真相,尽虚空遍法界这个相,这个相是幻相,因为所有一切的现象都会变化,而且刹那刹那在变化。这个相,虚空法界是我们自性真心变现出来的,唯有佛与法身大士亲证这个境界,他真的明白、真的知道,了解事实真相,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真如本性的梦境。所以你要问他什麽是身?尽虚空遍法界就是自己。就如同我们作梦醒来之后,豁然体悟到整个梦境就是自己,肯定是自己,一丝毫没有错误,这叫清淨法身。不再以为这个身是自己,尽虚空遍法界是自己的身,叫法身。
在身后面用一个「云」,云字在此地是帮助我们觉悟的。云,我们知道,非有非无。云彩我们远看,有,一朵一朵的云彩很清楚。我们现在乘飞机,飞到云层裡面去的时候,它不是真的,是假的。经典裡面用个云,都是告诉你这个事情非有非无,你不能说它没有,它有相;你不能说它有,它相是假的,幻相,不是真的,没有妨碍。大乘经教裡面,「云」这个字用得很广泛,我们要懂这个道理。所以佛的身是尽虚空遍法界,这是佛的身云。是佛的身云,法界身云,我们如果在这个地方豁然开悟,佛的法界身云何尝不是我们自己的法界身云?佛证得清淨法身,我们又何尝不能证清淨法身?如果你从今天起豁然真的觉悟了,虚空法界原来就是自己真性的相分!你跟诸佛如来同一个见解,同一个看法,恭喜你,你就证得清淨法身,佛始成正觉,你也始成正觉。这个不是邪知邪见,一点错误都没有,与事实真相完全相应。然后如古德所说,「遍因陀罗网无尽之时处,念念初初为一切众生现身说法」,这是事实真相。所以众生有感,佛就有应,感应道交是那麽样的自然,连痕迹都找不到,就像《普门品》裡面所说的,「千处祈求千处应」,那个千不是数字,也是表圆满的意思,也是表无量的意思。
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为什麽能应?因为他的身是尽虚空遍法界,所以他那个应身有没有来去?没有!没有来去,没有始终。《愣严经》上说得好,「当处出生,随处灭尽」,「随众生心,应所知量」,句句都是实话。佛菩萨如是,我们一切众生又何尝不如是?只是他们在觉,我们在迷,只有这一点不同,除这个之外,没有一样地方是不相同的。所以才说一念觉悟,众生成佛;一念迷惑,佛变成众生,就是一念差别而已。境界相非常複杂,複杂的现象都是从众生妄想分别执着而生,正是佛在大乘经上所说「一切法从心想生」。就本经的教义,这个境界非常广大。经中具足主伴,在这个法会裡面释迦牟尼佛是主,所有大众是伴。主跟伴没有一定的,任何人都可以做主,你做主,一切诸佛菩萨也是伴;菩萨做主,诸佛如来也是伴。主伴圆融,这才叫真平等。人如是,法也如是,《华严经》为主,所有一切经都是伴;《无量寿经》为主,《华严经》也是伴;《弥陀经》为主,《无量寿经》也是伴。任何一部经都可以做主,任何一部经都是伴,主伴圆融。这是真平等,这是真自在,真实的解脱,自自然然含摄包括十方三世,一法不漏。所以始成,这个「始」字裡面就包含无量劫;说一个处所,就包含尽虚空遍法界,这是《华严》裡面所说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成一切成。所以经上讲,这是「出现品」裡面说,「如来成正觉时,于其身中普见一切众生成正觉」,换句话说,如来成,众生就成,佛佛平等,一切成佛。《无量寿经》上讲的「一切皆成佛」跟《华严经》一个意思,正是古德所谓一鼻孔出气,没有两样。关键在哪裡?佛觉察到了,我们没觉悟到。佛讲的句句是真实话。这些意思,将来在这个经「出现品」,第三十七品,以及「如来不思议品」,第三十三品裡面,很详细的来解说。这都是给我们说明事实真相,什麽事实?自己,我们常讲,说明自己跟自己生活环境的真相。真相在哪裡?就在现前,没有离开一丝一毫。这是「始成正觉」的大意。
李长者对于这段经文,他说得也很好,值得我们做参考,也能帮助我们去体会。他说「如是我闻」说得简单,容易懂,他说「如,如佛所说;是,是佛所说」,这个好懂。确实,我们如果做《华严经》简单的注解,用这个好。「如是我闻」,如佛所说,这个经如佛所说;是佛所说,不是我阿难说的。阿难在此地给我们複讲,句句话都是佛说的,没有加自己的意思进去,如佛所说,非常忠实。阿难亲自在佛那裡听讲经的,不是别人传闻,他亲自听说的,这个我们可以相信。如果是传说,诸位一定要明瞭,传说就不可靠。为什麽?往往在传说裡面,这个传的人,所谓在裡头有增有减,不忠实,听人家说两句话,他要加上七八句话,渲染,愈传愈讹,愈传愈不是那个样子。传闻容易失真,阿难是亲闻,不是传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