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
锺茂森博士主讲(第二十八集)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让我们一起合掌恭念本师释迦牟尼佛以及开经偈: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尊敬的诸位大德,诸位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淨平等觉经》,请大家翻开经本第六十三页,倒数第二行:
【复由见彼树故。获三种忍。一音响忍。二柔顺忍。三者无生法忍。】
这裡是接着前面一段经文,前面是讲到在极乐世界菩提道场裡头有很多菩提树,这菩提宝树是七宝所成的,实际上这个七不是数字,它是表法,表圆满,也就是说这些宝树是无量珍宝合成。微风吹动宝树,这些宝物互相碰撞之后发出微妙音声,遍布整个极乐世界,让一切极乐世界的众生闻到这个法音都能够开悟证果。众生六根接触到这个树木,「睹菩提树,闻声嗅香,尝其果味,触其光影,念树功德」,六根一接触到这宝树就得到清淨,任何的烦恼都消除掉,得到不退转,一直到成佛。这裡讲到『复由见彼树故』,这裡是从六根当中单提一个眼根来讲,眼根能见。当然六根缘到宝树,都能得到底下说的『获三种忍』,不光是眼见,耳闻声,鼻嗅香,宝树还有宝香,尝其果味等等,这都能够得三种忍。
这三种忍底下说到,第一种是『音响忍』,音响忍在经教裡面提到,是别教所讲的初地、二地、三地的菩萨,他们能得到音响忍。这个音响就是法音,我们闻到法音,听到了正法,就觉悟了,自然就得到忍。譬如说《金刚经》上讲「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四句偈大家耳熟能详,大家听到了,有没有得音响忍?如果你要真正入境界,这一切法都放下了,你就得音响忍,你知道了有为法全是梦幻泡影,都是假的,不是真的,你还有什麽烦恼?世间人之所以有烦恼,就是把眼前这些境界当真。执着,这是烦恼的一个大的根源。如果大家真的知道这是一场梦,都是假的、是空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说你还争个什麽?你这个世间什麽都带不走,争来有什麽用?所以每天晚上睡觉前,闭眼之前你就得想,我这一睡着就好像死了一样,自己所有的财产都不属于自己了,连身体给人搬走了可能还醒不过来,哪一样是自己的?所以天天晚上最好能够念一念《金刚经》这四句偈,这有好处,可以帮助你开悟,帮助你放下。如果你真明瞭万法皆空,无所有,不可得,你这烦恼去除了一大半,你会快乐无比,你在这世间不会有负担,不会有压力。这是讲音响忍,有好处,闻正法能够放下烦恼。
我们还没有得到音响忍,这说明闻法还不够,没听明白,怎麽办?继续听,要闻够了就能得,闻得不够,那个薰修的力量不够强,印象不深刻,境界现前就会忘掉。你看我现在给大家讲得挺明白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可是出了讲堂,可能人家不小心踩你一脚,你马上就生气了,「你没长眼?看着还踩!」就跟人对立了,就忘了这是梦幻泡影。说明什麽?印象不够深刻,薰修不够强,是那个烦恼薰修得很强,不自觉它就起来了,正法这种观念就很弱。所以修行学佛,就是要把生处做熟,熟处做生,那个原来很生疏的正知正见要把它熟了,你随时能提得起来,原来的烦恼要把它生疏。所以最好先提起一句佛号,那个话到嘴边,立刻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把那个骂人的话压下去,然后再赶快提起「如梦幻泡影」,这就化解了,咱们就是真练,这叫真修行。真修行,不是说让你躲到深山老林裡面闭关那叫修行,那个未必,出了关可能还骂人。真正你在日常生活当中转烦恼为菩提,这就是真修行。
第二种忍是『柔顺忍』,这个功夫就比音响忍要提高一大步了,在别教来讲就是四地、五地、六地的菩萨。音响忍它还有一个言说相,「这是正法」,提起这个观念,「人家踩我一脚,不要生气,这是梦幻泡影」,你看还有这个念头。柔顺忍是离言说相、离文字相、离心缘相,连这个念头都不会起来,心地真清淨,踩我一下、打我一下,念头都不动,当然更加不会烦恼、不会生气。所以真正离相,要知道万法皆空,音响忍就知道万法皆空,而且名字也性空,言说性空,所以分别执着断乾淨了。那心缘呢?心缘相也是空,心缘是妄想,更是了不可得,所以「柔顺忍」就现前了。柔顺忍的菩萨他自然能做到对一切法能柔顺,柔和恆顺,像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裡面讲的「恆顺众生,随喜功德」,这是真正功夫得力了,对于一切境界,顺境不起贪爱,逆境不起瞋恚,无论别人如何对待我,我都能够保持清淨平等觉。
第三种忍是『无生法忍』,这个境界就更高。他确确实实证得了一切法不生不灭、不来不去,入这样的实相境界,这是别教裡讲的七地、八地、九地的菩萨就证得「无生法忍」,确确实实念头能够寂然不动,知道无生无灭,动念头根本没用。下来我们再看经文:
【佛告阿难。如是佛刹。华果树木。与诸众生。而作佛事。】
刚才讲到极乐世界的众生,六根缘到宝树就得到这样殊胜的利益,得到三种忍,而且是住不退转、至成佛道,一定成佛,成佛就比无生法忍更高,无生法忍是七、八、九地,上面还有十地、等觉、妙觉,那是寂灭忍。佛告诉阿难,释迦牟尼佛跟我们(跟阿难尊者也就是跟我们)讲,这个佛刹裡头,极乐世界裡面『华果树木』,不仅是树,花果树木,还包括一切的万物都有这样的功德。『与诸众生,而作佛事』,对极乐世界的每一个众生(实际上都是每一个菩萨)作佛事。什麽叫佛事?讲经说法、觉悟众生,这叫佛事。所以很多人把佛事误解了,以为寺院裡面和尚念经超度这个就是佛事,度死人的,那是把这个名相的意思弄错了。真正的佛事是什麽?是指教学,佛教是教育,不是宗教。佛是什麽意思?佛就是觉悟,佛者觉也,令一切众生觉悟的这样的事业就叫佛事。所以极乐世界花果树木一切万物,都能令一切众生觉悟,都是阿弥陀佛在教学,所以那个世界成就当然快速,你就不停的在接受阿弥陀佛的教化。在我们这个世界难,你这二十四小时,你这一天有几个小时在听经?几个小时在念佛?如果是不到十二个小时,还不到一半,那其他一半就在搞轮迴,在打妄想,搞分别执着,所以在这个世界退转很容易,要进步就很难。所以大家真的得一定求生淨土,你要不求生淨土,将来一定退转,退缘多。就是现在你很精进、很精进了,给你十二个小时用功,你也只是一半,在极乐世界是二十四小时不间断的在薰修,所以能够住不退转。我们再看最后一句经文:
【此皆无量寿佛。威神力故。本愿力故。满足愿故。明了。坚固。究竟愿故。】
这一句是总说弥陀神力和愿力,变现出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境界。这个『此皆』就是前面所说的这些宝树、宝网,一切的庄严,依报,都是『无量寿佛,威神力故』,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之力加持。『本愿力故』,这是他的愿力,前面是讲神力,这是讲愿力。『满足愿故』,这是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圆满了,愿心具足。『明了』这是讲显明,「了」是明瞭,这个说的就是明、慧相应,那边众生,一切众生全都能明瞭,极乐世界庄严是怎麽来的。这个『坚固』是不坏的意思,是精进的意思。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因地上发的愿,无量劫没有变质、没有退心而成就。当然也是往生淨土的人他们坚固的信愿行得到的结果,感召阿弥陀佛愿力加持,接引这些众生往生淨土,就得到了。所以我们要求生淨土,一定要有坚固的信愿,如果信愿不坚固,往生就不可靠。所以,总要常常问自己,我这信心具不具足,有没有怀疑?愿具不具足,是不是就一心一意去往生?这个世间是不是都能放得下?要常常问自己,这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我常常问别人,你是不是真愿意往生?他说是,极乐世界这麽好,怎麽不去!那我第二个问题又问了,你是不是都能放得下?他说现在还没有。现在都没有,说明你那个愿不真实、不具足,两个问题是一个问题。你真愿意去,你肯定一切放下;你还有罣碍,说明愿不坚固,往生就不可靠。『究竟愿故』,究竟是圆满不退成佛,我们要发大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广度一切法界有情众生,在哪儿才能实现这样的愿望?只有到西方极乐世界,你才能够究竟成就。
从这裡我们看到,极乐世界那种殊胜,虽然佛给我们只讲了一点点,我们已经无比的嚮往。淨土法门确确实实如古大德讚歎,是大乘中之大乘,一乘中之一乘,它不是普通的大乘佛法,它是很特别的大乘佛法,而且是一乘中的一乘。什麽是一乘佛法?古大德只承认三部经是一乘,《华严》、《法华》、《梵网》三部经,淨土法门是这三部经的精髓,所以是一乘中的一乘。所以我们真正能修这个法门的人,善根之深厚是不可思议,你是大根器人物,你可别小看自己,你修淨土法门了,好像现在啥都不是,烦恼又没断,又没智慧,就懂得念阿弥陀佛,可是您可不是简单人!蕅益大师在《要解》裡面就举出一些例子,只有马鸣、龙树、智者、永明之流,彻底荷担得去。这些都是大菩萨,马鸣菩萨、龙树菩萨,那是印度的大菩萨,都是登地的菩萨,智者、永明那都是佛菩萨再来,相传智者大师是释迦牟尼佛再来,永明延寿大师是阿弥陀佛再来,这种人真能荷担得住,就是他真信淨土法门。你也真信,你可不是简单人!现在好像啥都不懂,古人讲,「唯上智与下愚」能成功,上智就是刚才讲的马鸣、龙树、智者、永明这些人物,下愚就是好像什麽都不懂,笨笨的,但是他就懂念阿弥陀佛,老实,念个三年五载他就预知时至,自在往生了,所以这种人,他那个根器绝不普通。我们自己要直下承当,未必能做到上智,下愚老实人我们得做,经教道理虽然并不能够彻底透彻了解,但是能老实真干,你也决定成就。
所以,即使现在是下下根人,等念到一心不乱了,你「哗」就升到上上根,智慧开了。你问,那智慧开了,这些人为什麽不继续留在人间弘法利生?他可以讲经说法了,佛法全通了。对,他真的可以讲经说法,而且你让他讲《华严经》他都能讲,就像六祖大师似的,他虽然一个字不认识,却讲出一部《六祖坛经》,那真是佛。这老实念佛的人念到一心不乱,智慧开了,他也能讲经,为什麽不讲?要知道,讲经说法要跟这个世间众生有缘分才行,没有法缘你就讲,大家不听你的,不信你的,那这个时候他们就选择往生极乐世界了。留在这世间只有一个任务,就是讲经、弘法利生,如果不是为这个事情,何必要留在这个世间?到极乐世界不是更好吗?所以他们都选择往生。你看我们师父上人今天讲经的时候还提到,他在二OO五年底的时候有一次濒死体验,那真的要走了,见到佛来,有声音问他,「你还有什麽牵挂?还有没有放不下的?想见什麽人、做什麽事?」师父讲,「什麽都放下了,现在就希望到极乐世界去。不过,如果阿弥陀佛认为我还能留在世间多帮助苦难众生,我也可以留下来」。结果他病就好了,继续讲经。我们相信师父老人家留在世间也就是这个任务,讲经弘法,他在这个世间还有缘,就是大家还能爱听他讲,还能愿意依教奉行,还老实听话,那老人家就不能走。
所以,我们怎麽样请佛住世,请老人家长住世间?不是口头上讲,「老人家你健康长寿,你一定不能捨弃我们!」说那个,只是个口头上。那得要真心。什麽叫真心?你真干,师父的教诲你真依教奉行,这世间上只要还有一个人能够依教奉行,那老人家就不能走。那谁来?我来!直下承当。这直下承当请佛住世就功德无量。所以师父每天讲经劝我们放下,我们就真放下,劝我们老实念佛,我们得真老实念佛,你这就在帮助苦难众生了,你在请老人家住世。你虽然未必能够对他老人家说,「你得长住世间」,你没说这个话,你用行动说这个话,至诚就能感通。这一章我们就讲到此地。下面一章是第十六章:
【堂舍楼观第十六。】
这一章的经文是世尊给我们说明西方极乐世界的住处。我们在这个世间,衣食住行少不了的,每个人都不能离开,尤其是住,衣食还比较容易解决,住不好解决,你看尤其是香港,香港住可贵了!你想买个小房子,动不动都是几百万。所以,即使是很多发达国家,很多人还是没有住处。阿弥陀佛在因地上考察了十方一切世界,他也观察到这一点,发现这十方众生找一个住的地方不容易,别说住得好,有地方住就是很大的福报。那麽我们修行人当然对住并没有太高要求,真正有个小房子可以避避风雨,我们每天能够听经念佛这就很好了。再也不要有太高要求,修道要紧。你要想真住好房子,你就念阿弥陀佛往生极乐世界,那是堂舍楼观,任君选择,都是你的。极乐世界的住处可真是随心所欲,那个环境太好了,你也不用辛苦操劳。你要在香港买一个房子你得供楼,每个月还得辛苦工作。我以前在国外也是,买了房子得供楼,我还算好一点,工资还算不错,如果是工资低一点的,那个压力就很重,所以工作起来很辛苦。到极乐世界你就不需要辛苦了,那房子白送给你的,根本不要你去供楼,你没有任何压力,自在快乐。我们来看经文: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