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萨本愿经 (第二集) 1998/5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4-012-0002
昨天讲到经题,介绍了「地藏菩萨」,今天我们接着再介绍「本愿」。题目对我们修学关係太大了,必须要很清楚的理解。许许多多的同学们不能说他不用功、不能说他不精进,为什麽得不到成就?实在是因为对于心地宝藏没有真正认识清楚。世间人在过去无论是哪一个行业,尤其是读书人,佛法更是不例外;世法裡面重视立志,一个人没有志向,他的一生奋斗努力没有目标,当然不会有结果。佛法讲发愿,发愿跟世间人所讲立志是同样的意义,一定要发大誓愿。我们的愿为什麽发不出来?这个道理并不难懂。佛常常在经上做比喻,譬如一个植物,种子为什麽它不能够发芽、不能够生长?是这个种子没有放在地上。我们把种子放在桌子上、放在茶杯上,它永远不会发芽成长。所以愿一定要有个依靠,依靠什麽?依靠大地、依靠心地。心地不明,愿怎麽能生得出来?一定的道理。树木要依靠大地它才能生根、茁壮、开花结果。
诸佛菩萨的大愿都是从心地上建立,所以地藏两个字就很重要。为什麽说修学大乘从「地藏」开始?你的愿心是从地藏建立,你的「行」也是从地藏建立。心地裡面含藏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无量的才艺,你才能发挥得出来。如果不明心地本具的德能宝藏,你怎麽样苦修都不会有成就。在此地讲愿是种子。《华严经》裡头把信心比喻种子,也非常有道理。你不信,你的愿从哪裡生?
「愿」称之为「本愿」,上一堂跟诸位略略提过。「本」有两个意思:从事上讲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曾经发过这个愿,发这个愿,你为什麽没成就?愿是发了,不是从心地上发,不是从真心本性裡面发的。从哪裡发的?从意识心裡面发的,妄心裡面发的;妄心是生灭心,所以你那个愿会灭。如果从真心裡面发的,这个愿就不会灭,真心不生不灭,这个愿发了之后,不会退转;从妄心裡发的会退转。缘消失了,愿就没有了,这一生再投生到人间来,又遇到佛法,把从前的愿心又勾引起来,就这麽回事情,所以称之为本愿,这个意思浅。
深一层的意思,「本」就是真如本性,从真如本性发的大愿这叫本愿。诸位要晓得,果真从真如本性发的大愿,你就不是凡夫,就是《华严经》上讲的法身大士。因为你会用真心,用妄心是凡夫,用真心是菩萨。你们都学过《百法明门》,法相唯识入门的一个课本。《百法明门》裡面给你讲「同生性、异生性」,这两个都是此地讲「本」的意思。异生性就是用妄心,「异」是不一样,跟佛菩萨不一样,用的心不一样;佛菩萨用真心,你用妄心,你跟佛菩萨有差异就叫「异生性」。哪些人是异生性?十法界都是异生性。别说六道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跟十法界裡面的佛,像天台家所讲藏教佛、通教佛,都是异生性。
哪些是同生性?「同生性」就跟诸佛如来用同样的真心。如果用相宗的话来讲:「转八识成四智」,这就是用真心,那就是同生性。「同」是跟诸佛如来相同,跟佛用的是同样的心,用真心。佛的心好比十五的满月,如果你会用同生性,你好比是初二、初三的月牙。月牙虽然跟满月的光不一样,但是都是真的,都是真正的月光,不是假的。异生性,古人把它比喻水裡面的月亮,是月亮的影子,那个叫异生性,那个不一样,不是真的。虽然是月牙,像初住菩萨、十住菩萨真的是月牙,到十行、十迴向、十地,慢慢在增加它的光辉,到如来果地上那就是满月,统统用的是真心。从真心裡面建立的信心,从真心裡面发起的大愿,这是本愿。这样的愿力,古德讲,经得起考验,什麽样的狂风大浪,他也不会动摇;无论什麽样的顺境、逆境,他决定不会为境界所动。为什麽?他那个愿是从真心裡发的,他是依真心。如果不是依真心,是妄心发的愿,这个愿力不强,愿力很弱,很容易被境界所转,很容易迷失方向,这是我们一定要晓得。
真心就好比是大地,真心裡面本具的智慧德能就好比是根,立愿就是本。然后你的行持,我们讲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就好比树木的枝干、枝条、花叶、果实,自然就茂盛,所以愿要从真心裡面发。真心必须要肯定自己心地宝藏,与十方诸佛如来无二无别,你要肯定。在这个地方建立信心,从这个地方发起大愿。我们虽然在经教裡面知道有这麽一桩事情,可是在生活当中依旧还是妄心作主,一妄一切都妄,不会说我发的心、发的愿是真的,其他的生活是妄的,没这个道理,一真一切真,一妄一切妄。由此可知,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虚妄的习气改掉,要不在这个地方下功夫,不叫做修行,那是假的,假修不是真修。真修,不仅仅是宗门裡面着重提倡从根本修,所以禅宗成就快,根本是心地,教下又何尝例外,淨宗也不例外。淨宗如果用真心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实报庄严土,不会生方便有馀土、凡圣同居土。可是淨宗的确是个方便法门,其他任何宗派、任何法门,如果不用真心就决定不能成就。但是淨土宗好处就在此地,妄心也能生凡圣同居土,这个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方便。烦恼习气断不尽的人,如果能够依照淨宗经论所讲的道理、方法去修学也能成功、也能往生,这是淨土无比的殊胜。
所以发愿,你是根据什麽发的,你是从哪裡发出来的?我们不能不晓得。我们再说落实到事相上,事相裡头有通、有别。通是共同的,一切菩萨、一切诸佛共同的大愿,这就是「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通愿。这个愿从什麽地方建立?发生起来的?是从自性裡面的般若跟慈悲,你没有智慧发不起来,没有慈悲也发不起来。因为有智慧、有慈悲,见到众生苦,特别是六道裡面众生,无始劫以来堕落在六趣流转,没有办法出离。佛菩萨见到,所以发起「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一愿是从这个地方发的。
在四谛裡面依「苦谛」而发的,我们发愿是不是依这个?现代的众生比古时候众生的苦,不晓得要加多少倍。不觉悟的人,他的心思愚昧,观察世法含煳笼统,看不清楚。科技是给我们带来生活上一些方便,今天的声光化电,古时候没有,可是你有没有想到我们享受科技的方便,付出多少的代价!你要仔细去思惟,那是古人所讲得不偿失。我们得到的受用很小,时间很短暂,我们付出的代价太大了,不成比例。换句话说,我们再说得清楚一点、明白一点,把我们在六道受苦的时间加长了,在六道裡面受的苦难加重,你说值不值得?为什麽是这个现象?这种物质文明的生活,增长我们的贪瞋痴慢,远远不如古代;古代这种生活一般人贪瞋痴慢的意念有,比现在薄。换句话说,他轮迴的时间可以缩短,六道裡面受苦可以减轻,我们今天不然。不要说很久了,半个世纪之前,还没有听到人说地球病了,生态环境不平衡了,没有听说过;空气污染、环境污染,没听说过。五十年前、一百年前,没有!哪有这些名词。
现在科技的进步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可是带来的灾害,你就没有想到。如果这些科学家要豁然觉悟了,这负面的灾害太大,我想他这个科学技术就终止,不再发展、不再去做了。一个头脑很清楚、很冷静的人,才能观察得出来。所以众生苦,物质文明虽然进步,众生比从前生活得更苦。物质上享受有一些方便,可是精神上的痛苦,人人都不能够避免。你今天在这个社会上,你有很多的财富、有很高的地位,依旧不能避免。哪有古时候的人那种生活悠閒自在。我们在古文裡读过很多,从前做官的人、做地方首长的人、领导的人工作不繁忙,每天一、两个小时事情就办完了,其馀时间读书、写字、画画、游山玩水,过的是诗情画意的生活。哪裡像现在人过的是分秒必争,这个日子有什麽过头,这麽紧张、这麽痛苦。明白事实真相还愿意到人间来投胎吗?他不会来了。觉悟的人只有佛与大菩萨来,来救度这些苦难的众生,实在讲,四弘誓愿裡这一愿才叫真正的本愿。
要发愿度众生,自己一定要能给众生做榜样、做模范,那就是德行。众生为什麽受苦?因为烦恼不断,见思烦恼天天在增长、天天在扩大,这个事情果报就不可思议。所以佛菩萨要做一个好样子,断烦恼。世间人犯了错误,不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增长贪瞋痴慢,不择手段做一些损人利己之事,不知道因果的定律。世间人常讲损人利己,其实这个话是错的,依旧不了解事实真相;明瞭事实真相,我们知道损人决定不利己,没有这个道理。只有利人才会利己,这才是一定的道理,损人哪能够利己?可是他们迷惑颠倒,以为自己的利益一定是建立在别人损失我们就得利益,这是妄想,这是造极重的罪业。所以《了凡四训》我们要推广,让这些人多念念,然后才晓得每一个众生一生「一饮一啄,莫非前定」,你用不正当手段夺得来的,依旧是你命中所有的。你命中没有,你试试看,你去抢人家,看看你能不能抢得到?你命裡头没有,你还没有动手,已经被警察抓去了。换句话说,你能够偷得到、你能够抢得到、你能够霸佔得到,统统是命中所有,不用这些手段也能得到,那你何苦!所以明白人常讲,「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这个话就是说你一生的福报是你前世修的,你命裡头有这个福报,任何力量挡不住,你决定会得到,你决定丢不掉,何必用这些不正当的手段,错了!
佛菩萨在世间给众生示现最好的榜样,你们用不正当手段得到,我用正当的方式,我也得到。为什麽要干这些害人害己的事情!为什麽不多做一些利己利人之事!佛菩萨做这个样子,所以才有第二愿「烦恼无尽誓愿断」。最重要是断给别人看,一定要为社会大众做一个好样子,建立自己的德行,才能被社会广大的群众敬仰。你这个人有道德,他才愿意跟你学,你劝他,他才会听;自己德行要有亏欠,你说的真正是好话,人家听了怀疑,不能相信、不能接受。所以未度众生,先要示现德相。
德行的标准也没有一定,要看现前的状况,这一个时代、这一个地区一般众生犯的是哪些毛病?针对于这些病态下手,才能收得到效果。现在众生贪心重,贪图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菩萨示现首先就要放下名闻利养,捨弃五欲六尘,就得从这个上面下手,这叫自利利他;成就自己,感化众生。如果光是讲经说法,自己不能够身体力行,别人听了会有疑惑;你自己说得这麽好,你自己为什麽不肯做?换句话说,你就收不到度众生的效果。所以一定要自己做到、说到,先要把它做到,然后你再说,大家才没话说。其次的是我先说到,然后我自己也能做到,要兑现。
现在众生烦恼重,现在众生忘本,连儒家都明瞭「本立而道生」,本忘掉了,这怎麽得了?「本」是什麽?地藏本愿,本是「孝顺父母、奉事师长」,这是本。所以我们要提倡孝道,要提倡「知恩报恩」,不仅是口头说,我们要做到。现代人与人的关係只看利害,今天给我有利,我们做朋友,我恭敬你、巴结你;明天没有利了,就是路边人,不相识了。如果有利害上冲突,那是敌人,这是什麽社会?如果叫这个社会不乱,不可能!
提倡孝道、提倡纪念祖先,现在佛门还在做,清明祭祖、中元祭祖、冬至祭祖,一年三次重大的祭祀节日,提倡孝道。我是一生福薄,前生没修福,这是佛经裡头说「修慧不修福」,可是我还没有落到「罗汉托空钵」,我还没有落到这个程度,还能勉强维持温饱。我如果有大福报,给诸位说我不建寺庙,我建祠堂,提倡孝道。这个话我说了几十年,希望能建祠堂,建百姓宗祠,每年这三个节日举行重大的祭祀,在这裡头宣扬孝亲。现在祭祀完全落在形式,很遗憾。譬如说我们清明、中元、冬至祭祀,祭祀节日应当是七天。前面几天是讲解孝道、表扬孝道,最后这一天才举行仪式,这个就有意义。否则的话,徒具形式,什麽叫孝?孝的意义在哪裡?不知道,这很难收到效果。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