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集—草堂集(二) 悟道法师主讲 (第二集) 2018/7/23 台湾台北市剑潭海外青年活动中心 档名:60-010-0002
今天下午悟道查一些生难字,就没办法下来听课。我是很喜欢听课的,因为听课自己不用准备,坐在那边听就比较轻松;自己要上台,实在讲,多少要准备。我算是最没有准备的,一般讲,我们老和尚以前讲一堂课他要准备七天,就是讲一个半小时他要准备七天,现在没有时间准备七天也要三天。现在我的时间,有时候不要说三天,三分钟有时候都很难,也没办法专心去备课。所以,讲课还是需要有一些时间。因为这次讲课我们是采用净老和尚他节录的《草堂集》,《阅微草堂》的节录。这个节录就是每一个故事的重点、重心的开示,一段的节录就是一个故事、一个公案。本来我去年到澳洲去,想要把老和尚节录的公案列出来,老和尚节录重点,我来讲故事,把这个公案来跟大家分享。但是这个都是古代文言,有很多生难字,实在讲,我们平常很少用到,所以这些比较生难的字都必须要去查字典。平常我们比少用到的字,以前讲过也会忘记,所以每次讲还要再查一遍,因为忘记了,现在老了,头脑不好,所以就比较花一点时间。
我们晚上这堂课接下来就是接上午,我们上午跟大家简单讲《草堂集》第一集,「夙冤,世无不可解之冤」,「至人骑猛虎,驭之犹骐骥,岂伊本驯良,道力消其鸷。乃知天地间,有情皆可契,共保金石心,无为多畏忌」,这是上午讲了两段。我们也讲到第三段:
【三。真孝妇。鬼神见之犹歛避。】
我们上午跟大家大概讲了这一句它主要的意思,也跟大家说明。这个『孝妇』比孝女还不容易,因为孝女毕竟对自己亲生的母亲她孝顺还比较容易一点;「孝妇」就是孝顺公婆,先生的父母,对先生的父母,当媳妇的要像孝顺自己的父母,这个就更难能可贵了。因为自故以来媳妇跟婆婆要合得来的很少,媳妇可以孝顺公婆,大家想一想,这个难不难?难能可贵。能够孝顺公婆,这个媳妇很难能可贵,也不容易。一般来讲,可以说这个也是很难得的。在我们自己家里,我弟媳妇她进门,我从来没有看过她跟我母亲、跟我父亲顶过一次嘴。我母亲有时候会念她,也会讲她,但是我母亲讲的都是理性的,她不会乱骂人,但是讲她,她也不会还嘴,所以这点我也很佩服。我母亲病的时候没有人照顾,她就发心来照顾,这点不容易,所以我对我弟弟的老婆,我也是怀着感恩之心。她到我们家来,基本上也尽到媳妇之道,这个也很难得。
这个地方讲,『鬼神见之犹歛避』,我们晚上就来讲这个公案。这个公案就是发生在沧州,沧州就是现在河北省,以前我到山东德州庆云去做法会,沧州就在庆云隔壁,纪晓岚就是住在沧州那个地方,沧州有一个「刘士玉孝廉」。古时候举孝廉,就是他做人很孝顺又很廉洁、不贪污,这样的人就会被推举去当官,这是选拔官员的一个标准,就是孝廉。沧州刘士玉,姓刘,士农工商的士,金玉珠宝的玉。刘孝廉,「有书室为狐所据」。有书室就是他有个书房,读书的地方,他有个书房,但是他这个书房被狐狸所占据了,所据就是被狐狸占据他的书房,他的书房就自己没办法去使用。「白昼与人对语,掷瓦石击人」,白天这个狐狸还可以跟人家讲话,跟人家对话,常常掷瓦石击人。掷就是丢,破碎的瓦片,还有石头。古时候的房子屋顶都是那个瓦,瓦坏掉了,它的瓦片。狐狸常常用瓦片、石头去攻击人,看到人牠就丢过去。「但不睹其形耳」,不睹就是没看到。牠会跟人讲话,人来了牠就丢石头、丢瓦片,就是没有看到这只狐狸在哪里,就只有石头、瓦片丢出来,人往往被牠丢到。
这时候有一个知州,古代管理一个地方的官的名称,管理一个府叫知府,管理一个县叫知县,管理一个州叫知州。像现在大陆上,台湾也是一样,县长、市长,在大陆上还有州长。像我们这个月去云南旅游,到大理,大理自治州。他就是管理这个州的州长,在古时候叫知州。「知州平原董思任」,平原是一个地名,就是现在山东的德州市,就在河北沧州隔壁,隔壁就是德州,我们到庆云做法会就是德州。这个董思任先生他是平原的人,就是德州人。「良吏也」,这个吏就是官吏,良就是善良,良吏就是好官,是一个好官。「闻其事」,就是他听到这个事情,听闻,听到人家讲刘孝廉的书房被狐狸占去了,这个狐狸常常丢石头、丢瓦片去攻击人,白天都能够跟人家讲话、跟人家对话,但是不睹其形,就是没有看到牠的样子。这个董知州听到这个事情,「自往驱之」,听到这个事情他就自己前往到刘士玉孝廉他家里,听说这个地方发生这个事情,他就要去驱赶,把这个狐狸赶走。
董知州到那边刘孝廉他家,就是跟这个狐狸讲,就是跟狐狸讲话,「方盛陈人妖异路之理」,方就是方才、正在,他陈述人、妖是不同路的。就是劝牠不要占据人的房子,你要找你自己住的地方,刘孝廉他读书的地方被你占了,他就没地方读书了,就给牠讲这些道理,劝牠离开。正在劝的时候,「忽檐际朗言曰」,这个屋梁忽然有声音出来了,朗言就是讲话很明朗,听得很清楚,这个声音就对董知州讲:「公为官,颇爱民」。这个公也是一个尊称,在中国传统文化对人家尊称,加一个公就是对他尊敬,所以姓董,称他董公。台中慈光图书馆朱馆长以前写信给我,称我道公,所以我也被称过公。但是现在年轻人,什么叫公搞不清楚。它是一个尊称。对他尊称,公为官,颇爱民,颇就是你也很爱护人民,的确是个好官,很爱护人民。「亦不取钱」,你也不接受人家贿赂,不贪财,不取钱。「故我不敢击公」,因为这样,故就是因为这样,我不敢给你丢石头、丢瓦片。因为你是个好官,所以狐狸牠也尊重,说你也不贪,也很爱护人民,所以我不敢去攻击你。
但是下面,这个狐狸又讲了,「然公爱民乃好名」,说你是很爱护人民,但是你好名。他不好利,好名,爱名声,也爱面子,爱名声,好名,就是喜欢名声好,要出名,好名。所以我们一般讲名利,有人好名,有人好利,有人名利都好。这个董知州他好名、不好利,他不贪钱,爱护人民,是好官,但是他好名,喜欢出名。「不取钱乃畏后患耳」,牠说,你不贪取钱财,因为你怕后面有灾患,会有麻烦,所以你不敢随便取人民的钱财,也是因为怕有后患,「故我亦不避公」。狐狸说,因为你爱护人民,也不贪钱,所以不敢给你丢石头,但是因为你有好名,我也不用去躲避你,我也不怕你,因为你还有好名,所以我也不用去躲避你。「公休矣,毋多言取困」。公休矣,狐狸就给董公讲,休就是你不要再讲了,休息。毋多言,你不要讲太多,你如果讲得太多,可能你会自取困扰,因为他还是有把柄给狐狸知道。狐狸就跟他讲到这里,「董狼狈而归,咄咄不怡者数日」。董知州听到狐狸这么跟他讲,他的心事给牠讲得那么清楚,听了就很狼狈,本来是要劝狐狸离开刘孝廉的书房,结果反而被狐狸训了一顿,所以很狼狈就走回去,没有把狐狸赶走,自己很狼狈就回家去了。咄咄不怡者,咄咄就是表示他也很惊讶,不怡就是心里当然也很不舒服有好几天,好几天不舒服。这段就是前一段。
下面接着就讲,「刘一仆妇甚粗蠢,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这个刘就是刘士玉,刘孝廉他有一个仆妇,一个妇人是他们家的奴仆,就是他们家的佣人。他有一个仆妇,甚粗蠢,粗就是很粗鲁,头脑也不是很好,很蠢,蠢就是不聪明,然后又很粗鲁。但是他这个仆妇独不畏狐,狐亦不击之,她不怕狐狸,这个仆妇她不怕狐狸,狐狸也不敢给她丢石头、不敢给她丢瓦片,她不怕。「或于对语时,举以问狐」,有人有时候跟狐狸对话就举出,你看到人就丢石头、丢瓦片,刘孝廉的仆妇她这个人很粗鲁又很愚钝,也不是很聪明,你怎么都不会去攻击她?就举出这个去问狐狸,因为这狐狸白天常常跟人家对话、跟人家讲话。「狐曰:彼虽下役,乃真孝妇也。」下役就是下人,服劳役的、给人家做粗工的。她的地位很卑贱,但是这个妇人她很孝顺她的公婆,真孝妇,是真的。所以「鬼神见之犹歛避」,牠说鬼神、凶神恶鬼看到她都要收歛,都要赶快避开,她有护法善神保护。「况我曹乎?」牠说,那些凶神恶鬼看到她都害怕,都要赶快避开,何况我们这一辈的?我曹就是狐狸牠这一辈的。刘孝廉听狐狸这么一说,「令仆妇居此室」,就叫仆妇去住在他的书房,「狐是日即去」,她搬进去那天那个狐狸就走了,就离开他的书房。
老和尚节录,「真孝妇,鬼神见之犹歛避」,这一句就是这个故事节录出来的。这个故事对我们的启发就是,将来大家做人家媳妇要懂得孝顺公婆跟父母一样,你就有护法善神保护你;如果学佛的人,就有佛菩萨来加持,到哪里都会很吉祥。好,我们再看第四段:
【四。阴律。不孝罪至重。】
这段很简单,就是七个字。『阴律』,什么叫阴律?阴律就是阴间的法律。阴间的法律怎么订的?谁来订?我们每年都有到司法院去做一次三时系念法会,每次去碰到这些法官,我会跟他们交谈,或者跟大家讲讲话,我都会讲。因为我们阳间的法律是人去订出来的,在台湾是立法院的立法委员,是人间订的,这个是阳间的法律。阳间的法律如果不根据圣贤佛菩萨经典来订这个法律,往往订的法律有很多是恶法,是保护恶人的法律,取缔善人的法律,它是颠倒的。所以现在订的法律有很多是恶法,我举出一个例子,譬如说堕胎合法化,现在合法,没罪。订这个法律,以佛经的戒律来讲就是恶法,《十善业道经》第一条,五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动物都不能杀,堕胎是杀人,而且是杀亲生儿女,那怎么可以!所以现在订的这个法律就是恶法,鼓励人去杀人,而且杀自己亲生儿女,这个罪多重!
所以以前我还没有出家的时候,大概四十几前年,我出家到今年三十四年了,四十几年前我还没有出家的时候,那时候景美华藏图书馆刚刚成立没多久,老和尚过去的惯例,新的道场刚成立,第一部经一定先讲《地藏菩萨本愿经》,这是他老人家过去的惯例,就是要先有地。《地藏经》都是讲因果报应,讲地狱的。那时候台湾的立法院就通过堕胎合法化,以前是不合法的,以前堕胎是犯罪,法律要判刑的,那时候立法院要通过堕胎合法化。为什么有这个政策出来?因为那个时候要提倡节育,政府要提倡节育的政策。所以那时候我常常看到新闻报导讲台湾的一个口号,「两个恰恰好,一个不算少」,就是如果两个也刚刚好,不要再多生了;一个也不少,有一个就可以了,鼓励人家不要生小孩。如果你超生了,有很多方面你要自己负担,譬如读书,你自己要自费,学费你自己要负担,政府都不管了,它就辅助一个或两个,提倡节育。这个政策一出来,要配合这个政策,就通过堕胎合法化。那个时候通过了,那天晚上我听我们老和尚讲经,那句听到现在还记得,他说那些举手赞成的立法委员地狱已经有名册了。我这句记得很清楚,四十几年前,记得很清楚。你鼓励人家去堕胎,大陆更严重,大陆是一胎,堕多少胎!
当时提倡这个政策,我看过李炳南老居士讲《论语讲记》,他当时就反对,他说现在你们决议,以后你们就知道这个政策是错误的。所以有道德学问的人看事情看得远,现在果然不出所料,现在你看大陆也开放了,现在可以增加到两个;台湾现在不是两个恰恰好,是鼓励大家多生。但是现在年轻人他不生,他干脆不生。现在多生一个,政府还有补助,为什么?发现问题来了,你节育了半天,现在人口老化,老人多,年轻人少,一对年轻人,夫妻两个人要养四个老人,负担太重了。所以大陆、台湾都出现这个问题了。但是现在鼓励了,人家不生。所以当时李炳南老居士讲,人口多一些有什么不好,很多都移民,移民到外国,到处有中国人有什么不好?我们要出国,吃个中国餐厅也比较方便一点,有什么不好?真的,几十年讲的都被他们讲中了。所以有道德学问的人他看事情看得远。这些当官的人他没有道德、没有学问,他没那个眼光,他只看眼前,他没有考虑后来,只知道眼前这个有好处,但是没有考虑后来有没有什么弊病?他没有算到后面,只算眼前的,后面的问题就给后面的人去负担了。所以现代说明这个政策是错的。这个错的,政府有没有出来忏悔,说对不起?好像没有。
所以我到法院去,我就跟法官讲,我说我们阳间有法律,阴间有因果律,阳间的法律有错误、有漏洞,那个因果律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你现在不相信,你死以后就相信了,死了以后看到阎罗王就相信了,甚至还没有死,送到医院就看到了,还没断气,很多快死的人都先看到阴间这些事情了。这个阴律就是因果律,阎罗王根据这个因果律他来判罪,不是他订的,是根据各人造的善恶业这样来判的,跟阳间立法院订的法律不一样。你说它订的恶法订下去,现在也没改,这个恶业一直要下去,这个因果背得太重了。
在阴律里面不孝罪至重,就是不孝这个罪是非常重的。「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所以什么善都是从孝发展出来。这个只有七个字,但是这里也是有一段公案的,这个公案也是发生在沧州,「沧州城南上河涯」,就是沧州这个地区。沧州我去过。沧州这个地方城南上河涯,「有无赖吕四」,这个无赖就是我们现在讲的地痞流氓,姓吕,双口吕,一二三四的四,吕四。「凶横无所不为」,他很凶,凶恶,横就是不讲理,无所不为就是无恶不作,专干坏事的。「人畏如狼虎」,人家看到他就好像看到野狼、老虎一样,大家看到他都害怕,他凶恶,也很蛮横,也很不讲理,就是很凶的一个人。一个人,人家看到他就好像看到野狼、看到老虎一样,这个人也是够凶、够不讲理的,人见人怕的。
「一日薄暮,与诸恶少村外纳凉」。有一天,薄暮就是傍晚,傍晚就是黄昏这个时候,太阳快下山了,在外跟诸恶少,就是造恶业的少年。这个就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恶人总是跟恶人气味相投,就在一起了。跟这些也是造恶业的年轻人,好几个恶少在村外,在村庄外面纳凉,夏天在外面纳凉。「忽隐隐闻雷声,风雨且至」。快黄昏了,听到天上忽然隐隐约约的远处有打雷的声音。因为夏天都会下雨,下西北雨,常常我们也会碰到的,闻雷声,慢慢风雨就到了。在这个时候,「遥见似一少妇,避入河干古庙中」。遥就是远远的,似乎看到一个少妇,一个年轻的妇人为了避风雨跑进去古庙当中,附近一个古庙当中,她跑进庙避雷雨。这个时候,「吕语诸恶少曰:彼可淫也」。这个吕四就跟这些恶少,跟他在一起造恶业的少年讲,看到那个妇人,一个少妇只有一个人,可淫就是可以去强奸。他就跟这些恶少讲了。
「时已入夜,阴云黯黑」。太阳下山,风雨又来了,天都阴了,云一来天就黑了。吕四跟这些恶少跑到这个古庙去,看到一个少妇走进去,就跑进去。「吕突入,掩其口」,这个吕四突然就冲进去,把这个少妇的嘴巴掩起来。「众共褫衣沓嬲」,恶少围过来把这个少妇的衣服全部把她脱光,沓嬲就是纠缠戏弄。「俄电光穿牖」,俄就是没有多久,因为打雷下雨,雷雨,这个电光穿过窗户,因为庙里面也没有灯,暗暗的,这个电光一闪就顿时亮了,亮了的时候,这个吕四看到这个少妇,「见状貌似是其妻」,看她的样子好像是他的太太,他的妻子。「急释手问之」,赶快放手,问她是不是他太太。「果不谬」,结果一问,果然是他太太。这个时候,「吕大恚」,吕四大发雷霆,起了很大的瞋恚心。「欲提妻掷河中」,就是要抓他的妻子把她丢到河里去,因为那个庙在河边,他的太太衣服被脱光了,看到了是他太太,他气得不行,就要把他的太太抓去丢到河中,要把她淹死。结果这个时候,「妻大号曰」,他的太太就大声的号叫,跟他讲,「汝欲淫人,致人淫我」。她说,你就是起这个邪念要淫人家的妻女,所以导致别人来淫我,「天理昭然」,这个是报应,天理昭然,「汝尚欲杀我耶?」你还要杀我?你自己做错了事,你还要杀我?「吕语塞」,吕四这个时候没话讲,的确是这样,没话讲。「急觅衣裤」,赶快去找他太太的衣服裤子,结果「已随风吹入河流矣」,被风一吹,他太太的衣服裤子统统被吹到河里被水流走了,没衣服穿了。「徬徨无计」,没办法,没衣服。「乃自负裸妇归」,没办法,他只好背着他的太太,全身光光回家。
「云散月明,满村哗笑」,因为雷雨它是一阵就过去了,时间不会很长,云散掉,月亮出来,就看得很清楚了,回去村庄,满村哗笑。全村的人看到怎么他背着太太都没有穿着衣服回来?满村的村人看到就笑话了,就看笑话了。「争前问状」,大家争先恐后问他是什么事情,怎么这个样子,你太太怎么都没穿衣服被你背回来了?「吕无可置对」,这个吕四不晓得从何说起,没有办法回答他们这个问题。「竟自投于河」,很没有面子,后来他自己去投河自杀了,这真的很没面子。这是什么原因?他看到的那个少妇怎么会是他的妻子?「盖其妻归宁,约一月方归」。盖就是因为,他妻子,归宁就是回娘家,原来约定就是回去一个月,回去娘家一个月再回来。「不虞母家遘回禄,无屋可栖,乃先期返。」不虞就是没想到,他这个妻子回岳母家里,遘回录,遘就是遭遇、遇到,回录就是房子被火烧掉了,她娘家房子被火烧掉,回娘家就没地方住了,无屋可栖就是没地方住,乃先期返,只好先提前回家。「吕不知而遘此难」,吕四不知道这个事情,不知道他岳母家遭回禄了,就是被火烧了,他太太没地方住提前回来,他不知道,才发生这个事情。遘,就是引起、造成灾难。他真的是很没面子,自己投河自尽,死了。
「后妻梦吕来曰」,后来他这个妻子梦到吕四来给他托梦,来跟她讲,「我业重,当永堕泥犁」。这个泥犁就是地狱,永堕就是堕地狱时间很长。就是吕四讲,我造的业的很重,应当永堕泥犁,永堕地狱。「缘生前事母尚尽孝」,缘就是因为,他生前无恶不作,但是对他的母亲还是很孝顺的,不敢忤逆他的母亲,所以「冥官检籍得受蛇身」。阴间这个判官去检查他要轮回到哪一道,要判他入哪一道?这个籍就是籍贯的籍,要判他入六道轮回,现在要根据他生前造的善恶业要分配到哪一道去?冥官检籍得受蛇身。因为他造那个业是要堕地狱的,但是他对他母亲还很孝顺,所以这样就没有判入地狱,判入堕畜生道,就是堕到蛇身去当蟒蛇,当蛇。「今往生矣」,吕四给他的妻子托梦,他说现在已经往生到畜生道当蛇了,然后跟她讲,「汝后夫不久至」,他说妳后面又有一个丈夫不久就会来了,妳后面的丈夫不久会至。吕四死了,大概他们家人叫她再嫁,所以她有后夫,后面的丈夫不久就会到。吕四跟他妻子托梦,说妳后面的丈夫不久就到了。「善事新姑嫜」,姑嫜就是丈夫的父母,新姑嫜就是妳新任丈夫的父母,公婆,要善于奉事,就是要孝顺公婆,现在新的公婆妳要孝顺。跟她讲,『阴律不孝罪至重』。我们老和尚这段公案就是节录这一句,七个字,「阴律不孝罪至重」,就是阴间的因果律对不孝罪判得很重。「毋自蹈冥司汤镬也」,千万不要自蹈冥司,这个汤镬就是下油锅,镬汤,汤煮得滚滚的,把人丢下去,这是地狱的一个刑罚。就是跟她讲。
「至妻再醮日」,就是到他的妻子再嫁的那一天,「屋角有赤练蛇,垂首下视」,这个房子屋梁上屋角有一条赤练蛇。台湾的赤练蛇现在属于保育类动物,不能随便去抓的,保育动物赤练蛇。这个赤练蛇在屋顶上垂首下视,牠的头往下看,「意似眷眷」,那个意思好像依依不舍,眷眷就是依依不舍。「妻忆前梦,方举首问之」。他的妻子忽然想到前天做了一个梦,她的先生来给她托梦,她看到屋顶上这个蛇,她刚刚要举首去看这个蛇,问牠是不是她先生。但是这个时候,「俄闻门外鼓乐声」,这个时候就听到门外迎亲,以前迎亲都敲鼓、吹乐器,迎亲的队伍来了,声音听到了,她都还没有来得及问。听到这个鼓乐声,「蛇于屋上跳掷数四,奋然而去」,看到这条蛇在屋顶上跳了几下,奋然就走了。
这个第四段就是,阴律不孝罪至重,这个公案的节录。我们再翻到二O二页,我们看第五段:
【五。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惟迟早则随所愿耳。】
这个公案跟第六段是同一个公案。第六:
【六。善留其有余。惜福者当如是。】
这是同一个公案,这两段是同一个公案。我们先讲这个节录的道理,我们先讲一讲,这个意思先简单说明一下。『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惟迟早则随所愿耳』。「业缘」就是业因果报,因为我们人与人之间总是有一个业因果报,跟前世因果有关系的,就是我们这一生发生任何一桩事情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前因后果,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是离不开因缘果报。业缘就是这个时间有长短,每个人各种的业缘都有他的时节因缘、时间长短,时间一日不可减,你时间没到,一天也少不了;如果时间到了,亦一日不可增。时间到了,缘尽则散,缘聚则合。我们人不都是这样吗?我们的至亲,父母妻子儿女,不都是缘聚缘散吗?缘聚缘散,这个时间有长有短,这都是过去生跟今生的这些业因果报,所以一天也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时间到了它自然就走了。
「惟迟早则随所愿耳」,这个迟早当然是一日不可增、一日不可减,这是一个定数,但是这个定数当中也有一个变量,这个变量也是根据人的愿而有变化,这个叫变量。『善留其有余』,就是我们人总是留有一个余地,不要什么事情都把它用尽,好像我们用钱也不要都用尽了,有权力也不要使尽,做什么事情都留一个余地,特别是对别人,要留个余地给人。『惜福者当如是』,我们惜福也是这样,这是爱惜我们的福报也应当如此。
这个公案是「献县周氏仆周虎」,这个献县是河北省沧州市管辖的一个县,也是发生在沧州。可见得纪晓岚他住在沧州,所以他听到的这些新闻都是当地当时发生的事情。献县有一个姓周的周氏,他的仆人叫周虎,以前的仆人都是姓主人的姓。「为狐所媚」,就是被狐狸所迷惑了,「二十余年如伉俪」,他被狐狸所媚,媚就是被狐狸所迷了。过去一般俗话常讲,先生在外面有外遇,他的老婆都会骂外面的那个,把这个形容作狐狸。这个仆人被狐狸所媚,就是被迷惑了,二十余年如伉俪,如伉俪就是像夫妻一样。
「尝语仆曰:吾炼形已四百余年」,这个尝就是曾经,狐狸跟周氏的仆人周虎讲牠修练,牠说狐狸要修成人形已四百余年了,修了四百多年才会变成人形。一般讲是要修五百年,四百余年,可能牠功夫比较好提前变成人形。狐狸变成人形我是没看过,但是我们师父上人上净下空老和尚,他老人家见过狐狸变成人形,他在讲经的时候,他说以前在重庆还是什么地方,我听过忘记了,他老人家讲了好几次。就是他年轻的时候他住在一个房子,他们住楼下,楼上就是住狐狸,那个楼上的楼梯都没有了。那时候我们老和尚的父亲当军人,管军械的,他们拿枪、拿子弹很方便,所以以前老和尚跟着他父亲常常去打猎,枪法练得很准,他很想上去打狐狸,被他母亲禁止,被我们师父上人的母亲禁止,不准他上去。他常常看到狐狸有时候在屋顶,就是看到牠穿着人的衣服,人的样子,牠的脸形还没完全变成人形,早上起来去拜太阳。我们老和尚讲经的时候常讲,他年轻的时候很想去打牠,被他母亲禁止,不准,不允许。我们老和尚他见过。
这个公案,就是这个周虎他遇到这个狐狸,这个狐狸常常跟他讲,练了四百多年。「过去生中,于汝有业缘当补,一日不满,即一日不得生天。缘尽,吾当去耳」。这个狐狸给周虎讲,牠说过去生中跟你有业缘,这个业缘当然也不是很好的因缘。当补,要补偿给他,一日不满,即一日不得生。牠要到其他地方去投生,因为这个业缘等于债,这个业缘没有还完,一日不满牠就一日不得生,就一定要到那个时间到,债还完了牠才会走。缘尽,吾当去耳,这个因缘尽了牠就走了。这段时间,二十几年就是偿还过去生跟他结的业缘,补偿还给他,等于是还债的意思。
「一日,冁然自喜,又泫然自悲」,有一天牠就很欢喜,泫就是流眼泪,又自己觉得很悲伤。「语虎曰:月之十九日,吾缘尽当别。已为君相一妇,可聘定之。因出白金付虎,俾备礼。自是狎昵嬿婉,逾于平日,恒形影不离」。狐狸就跟周虎讲,牠说这个月的十九日我们之间的缘就尽了,就应当要分别了,要别离了。已为君相一妇,牠说已经给你找一个新的太太了,这个狐狸帮他找一个,就是牠离开了,给你找一个新的太太。已为君相一妇,可聘定之,你可以给她聘金,去定亲。因出白金付虎,这个狐狸就拿白金给周虎,俾备礼,准备娶亲的这些礼物,牠说十九日。自是狎昵嬿婉,逾于平日,狎昵嬿婉就是非常恩爱,比平常更恩爱,因为快要分开了,比平常更恩爱。恒形影不离,平常还有分开的时候,这个时候走到哪里就跟到哪里,形影不离。
「至十五日,忽晨起告别」,到十五日这一天,那天早晨起来,忽然就向周虎告别了,牠说要走了。「虎怪其先期」,周虎就很奇怪,他说妳事先跟我讲的日期不是十九日吗?今天才十五日,妳怎么就要走了,不是还有二、三天吗?「狐泣曰: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就是第六段我们老和尚节录这个,「业缘一日不可减,亦一日不可增,惟迟早则随所愿耳」。这个狐狸就哭着这么讲了,牠说业缘一天不可以减少,也不能增加一天,但是迟早也是可以随个人心理意愿的。「吾留此三日缘,为再一相会地也」,牠说我提早离开,留这几天,我们以后还有这几天可以再相聚。这样大家意思听明白吗?听了有没有懂?如果听不明白可以写下来,再来问问题。牠说本来十九日要走,现在十五日告别了,周虎就很奇怪,你不是跟我讲十九日才到期吗?时间还没到你怎么就要先走?狐狸跟他讲,我再留三天的因缘,以后我找时间还可以再跟你相会一次,还有三天可以再相会一次。再一相会地也,那就走了。
「越数年」,这样经过好几年,「果再至」,果然这个狐狸又来了,过了几年后狐狸又来了。来了之后,「欢洽三日而后去」,牠留那个三天,就是过了几年后再相聚一次,把这三天补足。它这个有弹性调整,补足。「临行呜咽曰」,呜咽就是哭了,哽咽,讲话声音都讲不出来,哽咽伤心。爱别离苦,三苦八苦,这个是属于爱别离苦。「从此终天诀矣!」牠说,从此以后我们不会再见面了,牠就走了,就再见了。这个就是佛经讲的爱别离苦,还有一个怨憎会苦。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怨憎会,五阴炽盛苦。
下面讲,「陈德音先生曰:此狐善留其有余,惜福者当如是。」有一个陈德音先生听到这个事情,他就讲了,他说此狐善留其有余,狐狸牠也会留有一个余地,留个三天,几年后再来相聚,没有一次把它用完,保留一些。这个重点就是惜福者当如是,我们一个人要修福造福也要懂得惜福,惜福就是留一个余地,有钱不要把它用光,有势力也不要使尽,有权力也不要用尽,总是要保留一些,用尽了就没有了,很快就没有了,如果慢慢用,它时间可以延长。「刘季箴则曰:三日后终须一别,何必暂留?此狐炼形四百年,尚未到悬崖撒手地位,临事者不当如是。余谓二公之言,各明一义,各有当也」。另外一个刘先生他讲了他的看法。陈德音先生、刘季箴先生,两个人对这个公案有个评论。陈德音先生讲,此狐善留其有余,惜福者当如是。他说这个狐狸也很会留有余地,我们惜福的人应当要效法牠这个留余地。
刘季箴先生讲他的看法,有另外他的看法。他说三日后终须一别,何必暂留?你三天后还是要分别,何必呢?何必留那三天留到几年后再来相聚?相聚完了还是要再离别。刘季箴先生他讲何必,他的看法是这样。前面陈德音先生,他说应该是要留有余地,我们惜福的人应该也是要这样的。刘季箴先生讲何必暂留?此狐炼形四百年,尚未到悬崖撒手地位,临事者不当如是。撒手地位,就是我们一般讲放下,就是还放不下。是不是?我们老和尚讲放下。这个放不下,练了四百年还放不下。所以临事者不当如是,我们面临这些事情不应该这样,就应该提得起、放得下。
纪晓岚先生讲,余谓二公之言,各明一义,各有当也。纪晓岚讲,二公就是这个陈先生跟刘先生讲的,每个人都说明一个义理,各有当,各有他的道理,我们也都应该可以采取的。这是纪晓岚先生对这二位先生他再做一个结论,就是各有当也,都有他的道理。这个公案我们就讲到此地了。下面第七段:
【七。知其不可而为之。诸葛武侯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败利钝。非所逆睹。此圣贤立命之学。】
这一段这是节录,这个节录是引用诸葛武侯「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就是这个事情也没办法、不可行,但是不可为而为之,知道不可为但是还是要去做,总是尽人事听天命。就是『诸葛武侯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也知道没办法,大势已去,但是他还是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尽他自己的本分。所以『成败利钝,非所逆睹』。「逆睹」就是说,我们没办法事先预知预见。这个是圣贤立命之学,建立命运,修身以待天命,这个是立命之本。《孟子.尽心篇》也是讲这样,圣贤的立命之学,总是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尽心尽力把它做好,这个事情能成、能败?儒家讲天命,那个有天命,孔子讲,天命要我死我就死。佛法讲因缘,因缘不具足,事情不能成;因缘具足那就能成就,这是众生的福报,不是个人的。这个公案我们明天再来讲故事。大家如果有听不明白的,再写个问题给我,我再说明一下,让大家听明白为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