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第25集)主讲

admin 大智度论大意评论阅读模式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二十五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25

MP3下载

《大智度论》第二十五卷,「释初品中四无所畏四无碍智」:

 

这一卷里面就是讲这两个题目。「四无所畏」是说:佛由于这四法,于一切众中说法无畏。由此可知,菩萨发心要普度一切众生,说法是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因此如来的四无所畏我们就要特别的留意,应当要学习。佛在天上人间、魔王外道之中,都能够降伏一切大众,无所畏惧,他凭借是什么?我们也想在大众当中说法能够很自在,没有任何恐惧的心理,能够在讲台上自由自在,换句话说,如来这四个条件我们是必须要学习的。纵然不能完全具足,也要具足少分,由少分再进步到多分,由多分再进步到圆满,圆满是在如来地。

 

经文一开端就把四无畏的行相做一个概略的介绍,我先把大意给诸位说说。

 

【四无所畏者。佛作诚言。我是一切正智人。】

 

四无畏里面,第一种叫「一切智无畏」,有的经论上称为总持无畏,总持的意思所谓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叫总持无畏。总持就是此地所讲的一切智,这一条是说我们闻一切法常能受持忆念不忘。诸位要记住「受持」这两个字,这两个字才是总持法门里面的枢纽,绝不同于记问。我记得很多,我听了很多、我记得很多,那不叫受持,受是接受,所谓接受是深解其义、变化气质,我们世间读书讲求的是变化气质,这才叫受持。单单说是要记得多,不能够消化,在佛法里面讲消归自性,消归自性跟我们世法里面讲的变化气质意思非常的接近。读书尤其是读佛书,不能消归自性,不能够变化气质,这就不叫受持,受持都谈不上了,还谈什么总持!如何受持?讲得最简单、最明白的无过于《金刚经》,教我们离文字相、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不著文字相、不着言说相,心里面没有妄想,心缘相就是心在境界上攀缘的相。这叫受持!功夫深了,就成就一切智无畏。这个功夫实在讲就是用转识成智、用明心见性的功夫,世尊千经万论处处指归,指归这一条路,我们应当要晓得。第二种是「漏尽无畏」,第一面倒数第三行:

 

【佛作诚言。我一切漏尽。】

 

这就是漏尽无畏。「漏」是烦恼的代名词,「尽」是烦恼断尽了,四弘誓愿里面「烦恼无尽誓愿断」,他断尽了,漏尽无畏,确实没有烦恼了。这一条也叫做「知根无畏」,佛无住烦恼,断尽了,两种生死远离了,分段生死、变易生死都了了,这才能彻底明了一切众生差别的根性,因此佛说法无有不应机的,应机说法,这个能力是从这里来的。我们说法是没有神通,没有这个能力,不晓得众生根性,所以说出来的法,对根性的他听了很欢喜,不对根性的他听了很厌烦,所以很难契机。可见得契机是要自己断了烦恼才能办得到,自己不断烦恼,这是感情用事,感情用事怎么会契机?断了烦恼之后是真性用事,我们世间法里面讲理智用事,理智用事就契机,这是第二种无畏。第三种,第二面第一行最后三个字:

 

【佛作诚言。我说障法。】

 

这一条是「说障道无畏」,也叫做决疑无畏,决是断决、决断(解决),疑是疑惑。凡是障道之法,佛都晓得,佛都能够说出,所谓说障道。诸位要知道,疑惑就障道,我们一切法都不疑,障碍就没有了,有疑就有障,所以障的上面常常带个疑,疑障。因此佛能明了一切障道,所以能断众生一切修道的疑惑。修道两个字范围非常的广,我们不要把它呆看了,提到「道」,大概菩提道是道、菩萨道是道、声闻道是道。道实在是道路,道路是无量无边。饮茶有个茶道,插花有个花道,诸位想想门门都有道,烧个菜,这一道菜,一个菜就是一道,所以这个道是广义的,不是狭义的。佛对于世出世间一切的道他都懂得,真正是万能博士。他什么都会,什么都懂,所以一切众生不管什么疑难的问题,你去问他老人家,他都给你解释得清清楚楚。再给诸位说,尤其妙的是,一切道都不离佛道,一切道都成就佛道,这是《华严经》里面「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教义。如果说世间有一个道跟菩提大道要是相违背了,那是迷,那是道里头有障。如果破了疑障,任何一道都与菩提大道完全相应,《金刚经》里面讲的释迦牟尼佛穿衣吃饭都是道,都是无上道。通达了,一切道原来是一道;没有通达,道道是互相妨碍,这就变成障碍,变成结使缠缚,无量无边的苦报。第四种无畏,第二面第五行最后一句:

 

【佛作诚言。我所说圣道。能出世间。行是道。能尽诸苦。】

 

这条简单的说是「说尽苦道无畏」。一切众生没有不苦,苦可以断尽,实在讲这一条就是四谛里面的灭谛,灭就是灭苦。说尽苦道无畏,它还有个别名叫「答报无畏」,就是答覆、报答,别人来问的时候才能够答,能够回报别人。这个意思是说,凡有问难的,佛立刻可以答覆,不必要考虑,不必要去研究,所答覆的皆不会被别人难倒,任何人出难题都难不倒佛,这叫做说尽苦道无畏。如果被人难倒,那是苦,人家难不倒。换句话说,一切尽苦之道,佛都晓得,佛也都能说。

 

这是四无畏概略的行相,我们读了之后,想想这四桩事情对我们来讲是不是很重要?既然晓得这四桩事情对我们是太重要了,那我们当前的学习是不是要学总持法门?总持是一切智,总持法门着重在受持,换句话说,着重在根本智的修学。我们讲席当中时时提倡,不必多加解释。第二,我们要想说法能够观机、能够应机说法,像佛菩萨一样的自在,先要断烦恼,先要除习气。断烦恼除习气要从最重的烦恼先下手,譬如我的烦恼当中傲慢烦恼很重,我就要先断傲慢;假如我贪心很重,我就要先断贪心。每个人烦恼习气不相同,你自己要省察自己哪一类的烦恼特别重、习气特别深,你就找一个方法来对治。重的毛病都治好了,轻的毛病就很容易转好。千万不要重的毛病习气不改,不重要的很轻的毛病上去斤斤计较,这都是颠倒了。一定要从粗重烦恼下手,想想自己哪一条烦恼重,就先在哪一条上下手做功夫。譬如傲慢习气很重,就学谦敬,学谦虚、学礼敬,这就是对治的方法;贪心重的学布施,吝财的我们就学着财布施,吝法的就学着法布施。八万四千法门对治我们八万四千种习气,你能够知道你的毛病习气,这就叫有智慧,你的功夫才能得力。如果对于自己毛病习气一无所知,不做反省检点的功夫,你在佛法里所修的法门都不会得力,都用不上力。

 

检点自己毛病确实不容易,我们一般人常讲旁观者清、当局者迷,自己对自己事情迷惑颠倒,看别人看得很清楚,因此佛才以一切经论教给我们反省。最初反省的就是戒律,而在中国我们古圣先贤,把世出世间戒律融会成一篇又简单、又明了的反省的一部书,就是《感应篇》,文字不多,只有一千多字,每天念上两遍,就是每天做两遍反省的功夫。《感应篇》展开,《感应篇》确实是把佛法戒律统统融会进去了,所以印光大师就拿这个代替戒律来教诫学人。我们每天念一遍,看看我们自己,对照对照我们自己哪一个毛病犯得最重,把《感应篇》用红笔划起来,这是我的毛病,最重的毛病,我要先断这个毛病,功夫才用得上力,这是认真的修行,一定要断烦恼。这两条给诸位说是自度,四无畏的前面两条是自度,后两条是化他。说障道法是讲因,说尽苦道是讲果,灭苦是果,障道是因,这是我们度化别人离苦得乐的法门。哪一种方法可以离苦得乐,哪一种方法不能离苦得乐,都明了都清楚,所以这是利他。利他的前面是自利,自己成就之后才能成就众生。自己不得总持法门,不能成就一切智,不能断烦恼,如果我们就要去度他,那烦恼会更多。先要求自度!紧接着后面第二页倒数第二行,问答以下是说佛为什么要说这四种无所畏。

 

【问曰。以何事故。说四无所畏。答曰。有人言。佛自称一切智。一切见。世间一切经书、技术、智巧、方便。甚多无量。若一切众生共知一切事犹尚难。】

 

大家来研究,个人去了解一部分,叫『共知』。譬如今天大学里面开的这些所有科系,有几百种科系,许多的学生分门别类去研究,每一个科系的学问都不能够穷尽,佛一个人对所有的科系他都知道,这个实在是不容易,实在是难以相信。

 

【况佛一人而有一切智。或有是事。有是事难。】

 

『或』是不定之词,也许有、也许没有,或者佛是真知道。『有是事难』,免不了要叫别的人不能相信,不能相信的人就一定来问难。

 

【佛将无有畏。】

 

佛怎么样?佛确实是一切智,是真的,决定不是假的。

 

【欲断是疑妄。断是难故。佛说四无所畏。】

 

这是说明佛自己说四无所畏之理由。下面还有其他的,这是主要的理由,后面还有不少都是说四无畏的理由。

 

【复次。若佛未出世。外道等种种因缘。欺诳求道求福人。】

 

着重在『欺诳』,欺诳什么人?欺诳求道的人、欺诳求福的人,而以种种的因缘来欺骗众生。佛出世之后,以大智慧光明灭诸外道,这一段文在第三面最后一行:

 

【佛出世时。以大智慧光明。灭诸外道及其弟子。皆不复得供养。以失供养利故。便妄语谤佛及佛弟子。】

 

所以佛法遭受外道毁谤,这个事情一点也不希奇,释迦牟尼佛在世就如此。不但释迦牟尼佛受这些外道毁谤,过去未来一切诸佛没有一个是例外的。为什么?佛说正法,正法不骗人,正法不欺人。而外道,诸位要记住,有门外外、有门里外,门外外那是很显然,一看就晓得,门内外是很麻烦的事情。诸位总是记住,如果是正法,怎么会毁谤正法?正法只有赞叹正法,没有毁谤正法的,凡是毁谤正法的都有问题。诸位要问,哪些是门内外?大家自己用智慧、用法眼去拣别。他为什么要毁谤?你看这里说得很清楚,是恐惧自己不能够得到供养的利益,怕自己供养利益失掉,所以这才妄语谤佛及佛弟子。下面说佛为息谤所以才自说四无畏。请看第四面第三行最后一句:

 

【佛欲灭如是等诽谤故。自说实功德四无所畏。】

 

这地方我加一个数字,第一:

 

【言我独是一切智人。无有能如实言佛不能知。我不畏是事。】

 

这地方就着重在一切智。第二:

 

【我独一切诸漏及习尽。无有能如实言佛漏未尽。我不畏是事。】

 

『诸漏』就是烦恼,『习』就是习气,烦恼习气全都断尽了。人家说佛烦恼没断尽,佛不怕,佛确实是断尽了。第三:

 

【我说遮涅槃道法。无有能如实言是法不能遮涅槃。佛不畏是事。】

 

这就是障道法,『遮』就是遮止,就是障碍的意思。这句说得很明白,障什么道?障涅槃之道。佛讲这个方法是遮涅槃的,人家说这个不遮涅槃,佛也不在乎,佛也不畏。第四:

 

【佛说苦尽道达到涅槃。无有能如实言是道不能到涅槃。佛不畏是事。】

 

苦灭尽了,就达到涅槃。

 

【略说是四无畏体。一者正知一切法。】

 

这是一切智之体,佛确实是知一切法。

 

【二者尽一切漏及习。】

 

『尽』是灭尽,一切烦恼的习气全都断尽了。

 

【三者说一切障道法。四者说尽苦道。是四法中。若有如实言不能尽遍知。佛不畏是事。何以故。正遍知了了故。】

 

『正』是正确,『遍』是全知,无所不知,这就叫「遍」,一个也不漏。世出世间一切法,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这叫「正遍知了了故」。正遍知,诸位要记住,正遍知之体就是根本智跟后得智,这就是正遍知。根本智是正知,后得智是遍知,无所不知,但是要求、要修学,从根本智下手,有根本自然有枝叶,没有根本哪里来的枝叶?所以根本智比什么都重要。底下这两句很好:

 

【初二无畏。为自功德具足故。后二无畏。为具足利益众生故。】

 

这个刚才前面我讲过。在第五页第二行问答之中,说明十力、四无畏的差别,文很长,我们把前面第一段给诸位念念:

 

【问曰。十力皆名智。四无所畏亦是智。有何等异。】

 

全是智慧为本体,而从智慧里面流出来的德用。既然十力是般若正智所流出来的,四无畏也是从般若正智流出来的,这两个究竟有什么不一样?

 

【答曰。广说佛诸功德是力。略说是无畏。】

 

十力的作用是广说佛诸功德,略说是无畏。这两个是这么回事情?一广一略,原来是一桩事情,可以说是相同的。

 

【复次。能有所作是力。无所疑难是无畏。】

 

这里就有差别,一个是有力量能作、能创作,一个是没有疑难。

 

【智慧集故名力。散诸无明故是无畏。】

 

一个是成就智慧,一个是破无明,智慧、破无明本来是一桩事情,从智慧上来说叫『力』,从断无明上叫『无畏』。

 

【集诸善法故名力。灭诸不善法故名无畏。】

 

生善叫做『力』,断恶叫『无畏』。诸位晓得,唯善能断恶,我们要想断恶一定修善,修善就能断恶,所以从修善边说叫做力,从断恶边说叫无畏。

 

【自有智慧故名力。无能坏者故名无畏。智慧猛健是力。堪受问难是无畏。集诸智慧是名力。智慧外用是无畏。】

 

下面说得很多、很详细,我们不必一一的来念。在此地对于「力」与「无畏」反覆的来辨别,教我们认识确实它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的地方,从这段文我们能看得很清楚。在这一大段里面,第九页有一段文我们应当要学习:

 

【佛语真实柔软。次第易了。不疾不迟。不少不多。不没不垢。】

 

我提出这个是教我们学言语,言语是大学问,你看世间人常讲祸从口出,言语之道很不容易。孔老夫子教学第一科是德行,第二就是言语,第三是办事,第四才是文艺,可见得孔老夫子对于说话他老人家很重视,话说错了,麻烦就来了。佛门里面也是如此,非常重视言语,佛的言语『真实柔软』,没有粗暴的习气。『次第易了』,佛的言语是有条理、有层次,一点都不错乱,人家一听很容易明了。言语的速度不快不慢。说的言词、说的话,『不多不少』,恰到好处,没有废话。『不没』,这个「没」要念「梅」的音。「不没」是什么意思?这个「没」就是北方人所讲的没口子。说话唠唠叨叨说不停、说没完的,就叫没口子,这是毛病,佛没有这个毛病。『不垢』,「垢」是言语不干净,我们常讲的脏话,「不垢」就是佛言语没有这个毛病。绝对没有囉囉嗦嗦的,也没有不干净的言词。

 

【不调戏。】

 

『调戏』,开玩笑的话就叫做调戏、戏论,就是开玩笑的话没有。

 

【胜于迦陵毘伽鸟音。】

 

『迦陵毘伽鸟』,雪山有这种鸟,叫的声音非常好听。佛的音声比迦陵毘伽鸟的音声还要好听。

 

【辞义分明。不中伤物。】

 

这都是不容易做到。

 

【离欲故无染。】

 

底下这三句是根本。佛为什么有这么好的言词?为什么有这么好的音声、辞义?它有三个根本。它无染,为什么无染?离欲。

 

【灭瞋故无碍。】

 

佛有无碍辩才,为什么?佛没有瞋恨心,没有瞋恚心。

 

【除愚故易解。】

 

佛的言语为什么一听就懂?佛有智慧,佛不愚痴。由此可见,灭贪瞋痴,言语才像佛;心里面还有贪瞋痴的烦恼,怎么学也学不像!从这里我们也得到一个结论,我们要真正想学如来清净言词、无碍辩才,要从哪里学?要从断贪瞋痴学,因为无贪、无瞋、无痴是根本。

 

【法喜增长故可爱。】

 

佛的言音可爱,为什么?增长法喜。

 

【遮罪故安稳。】

 

拿我们俗话讲就是消灾,消灭罪业,佛的音声辞义都是帮助我们消业障的,所以我们听了非常安稳。

 

【随他心。】

 

这就是恒顺众生。

 

【随解脱。】

 

随自己所证得的真如。恒顺众生并不违背法性,这才叫恒顺;与自己法性相违背了,那怎么能叫恒顺?所以恒顺众生凡夫做不到,凡夫顺众生是感情的顺、是烦恼的顺,佛菩萨顺众生是清净心顺、是无差别心顺,怎么会一样?顺一切众生,自己是如如不动、一尘不染,这才叫做顺,所以随他心又随解脱。

 

【义深语妙。有因缘故言有理。譬喻故善显示。事讫故善会事。】

 

讲完了,讲完了怎么样?所谓是消归自性,这就是善会事,它能消归自性。

 

【观种种众生心故杂说。】

 

『杂说』,我们看佛讲的一切经,四十九年所说的,真正是因人因事所说都不一样。甚至同样一个问题,甲问佛,佛给他一种说法,乙同样也问这个问题,佛对乙是另一种说法,这叫杂说,不是一说。由此也可以知道,佛无有定法可说,佛所说的没有定法,完全是对治众生烦恼习气才有说。

 

【久久皆入涅槃故一味。】

 

这是了不起,最后的归宿,你只要跟佛久了,久久一定教你入如来的大涅槃。由此可知,佛的一切言教都是诱导一切众生趣入大涅槃。这一点意思要是不晓得,我们后来这些佛弟子讲经说法来度一切众生,往哪里度?如何能不迷失方向?如何能不走错路?目标都不认识,目标是在大涅槃,我们自己修学要向这个目标,劝勉一切众生也要向这个目标,这叫佛法,这就没有错误。第十页第七行是解释正遍知:

 

【正遍知者。知一切法不颠倒。正不邪。如余过去诸佛。是名三藐三佛陀。】

 

『三藐三佛陀』是印度话,翻成中国意思就是『正遍知』。底下解释很多,我们念这一句就行了,『知一切法不颠倒』,不是颠倒之见就叫正见,颠倒之见叫邪见。正倒的标准在哪里?标准虽然有浅深高下不同,但是它有一个不变之理,说得再浅,与真理也相应。譬如五戒里面不杀生是正知,杀生是颠倒见,意思虽然很浅,与法性相应,没有违背法性。最高一层的「正遍知」是要见性,我们一般讲以见性见一切万法都叫正遍知。以第六意识来观一切万法皆名颠倒见,用第六意识闻法都是颠倒见,这个我们在《楞严经》里面看得很清楚。由此可知,严格讲到标准,转识成智那个智就是正遍知,要晓得情识是颠倒见,转颠倒见就是正遍知。如何去转?这些理论与方法是属于学问,修学那是功夫。在十一面倒数第三行以下这是解释「漏」,倒数第三行当中这一句开始:

 

【何等是漏。漏名三漏,欲漏。有漏。无明漏。】

 

里面又给我们讲,在一切漏障经中分别说七种漏,七与三就是开合不同,我们通常能记这三种漏就行了。在这一段我们为了节省时间不能细说,诸位自己去看。修习三学三慧六度万行,如果目的是在世间都叫做障道法,这是诸位要记住,因为十二面第一行里面有:

 

【布施持戒。修十善道。受诸味禅。略说若能障涅槃。若善若不善若无记。是名障道法。】

 

在这里我只是笼统给诸位解释这一句,不管你修哪个法门,你修的三学三慧六度万行,只要你目的是在世间,就障道。这些法要不要修?要修,一定要记住,心里不可以留恋世间,你修的是出离大法,修的是清净涅槃。世间的一切东西要不要?不求。求来怎么样?障道。应当要修福,何必多求?你说,「我现在没地方住,我要有个地方安稳住下来才能修道」,那就是先对世间法有求,有求就造成障碍。凡是对世法有求的人,说老实话,他不相信因果,最根本的法他都不相信。因果里面讲「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求什么?能求得到吗?你所求到的是你自己福报里有的,等于你提前把它拿到,不求也有,慢慢的拿到。好像银行存款一样,不求的时候到月他支利息给你,你也冻不死、也饿不坏;你要是统统提出来,好,提出来一下受用,用光就没有了。这些年来讲经时时提出这个道理,为什么还不相信?

 

你们诸位看到,我就这么一点点福报,如果我一出家的时候就求,我这个福报早就享尽,现在也不在这个人间,不晓得到哪一道去了,确确实实!我出家第二年、第三年,海印寺的老和尚就请我去当住持,以后玄奘寺赵老居士找了我八、九次,要我到玄奘寺去,我不要。我到处流浪,流浪了十几年,也到处讲经跟人家结缘,但是不求。不但是不要求一个道场,我连衣食都不求。这是什么?我一学佛就看了《了凡四训》,我对因果道理很相信,愈想愈有道理,既然是命里定的,还求什么?不如学袁了凡,一切听其自然、听其自在,求一个心安理得,所以什么都不求。不但世间名闻利养我不求,我也不求禅定,我也不求一心,我也不求什么菩萨、佛的果位,我天天这样干。到什么程度?《法华经》在经题上讲过了,感应妙,它自然有,妙就是感应道交,用得着自己操什么心?智者大师九旬谈妙,大概我们这个妙恐怕也要谈九个钟点,九旬太多了,恐怕也要九个钟点才能把经题讲完。总希望诸位要有耐心,题里面的味道要是能够得到一些,经里面的味道更浓厚、更有趣味。这是我在这里稍稍提出一点,万万不可以有世间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里头就有,「可得为世间事,不可得为世间意」。可得为世间事是随缘,而不是攀缘;一攀缘就是世间意,这是障道法,必须要晓得。你不晓得、你不去掉,你就没有法子证道。

 

第十三面最后一行当中以下是解释「师子吼」。第十七页第六行末后一句以下是解释「转梵轮」,转梵轮跟我们平常所用的转法轮是同样的意思,梵轮可以当作法轮讲,意思有相通之处。这一条解释得也很多,文也相当之长,一直到第二十二页。二十二页末后有三首半的偈颂,这个偈颂是说佛:

 

【十力四无所畏。不以取相着心分别故。但为度众生。知众生从是因缘得解脱。】

 

偈颂是《中论》中说的,意思跟这一段的意思完全相同,所以引《中论》的偈颂来做证明。这十四句最好能把它记熟了。二十三页长行以下是讲大乘十力、四无畏,倒数第四行最后「问」底下,就是最后这一句,这以下是讲菩萨十力、四无畏,前面所讲的是如来果地上的,这是菩萨的。如来果地上的十力、四无畏我们应当要晓得,而菩萨十力、四无畏更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以这几句非常的重要,从二十三面倒数第四行最后一句开始,一直到二十五页第二行。这一段的文字一定要多多的念几遍,为什么?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前面半段是讲菩萨的十力,后面六行是讲菩萨的四无畏,这一段相当重要,我们由于时间快要到了,也不要念了,意思不难懂,一看都能够明了。二十五页第三行以下,一直到这一卷的末了,是讲「四无碍智」,我们把名目先念一念:

 

【四无碍智者。义无碍智。法无碍智。辞无碍智。乐说无碍智。】

 

这四无碍智就是我们平常讲的四无碍辩才,四无碍辩才我们在经或者是注解里面常常遇到,所以这四句我们也常常讲,今天我们在《大智度论》里面又看到了。我们看古德的注解,许多都是引用《大智度论》的话,今天我们在此地是《大智度论》的原文读到了。四无碍辩才是以第一个为主,就是以「义」为主,以下我们念一段:

 

【义无碍智者。用名字言语所说事。各各诸法相。所谓坚相地。此中地坚相是义。】

 

就是它的义理。

 

【地名字是法。以言语说地是辞。】

 

言语说出来的这是辞句。

 

【于三种智中乐说自在。是乐说。】

 

你欢喜把这个道理、这个名相,就是这个事实能够说出来,这是属于『乐说』。

 

【于此四事中通达无滞。是名无碍智。】

 

可见得无碍智是清净智。对于「义、法、辞、乐说」都能通达无碍,这就叫「无碍智」。这是举一个地坚相,举这一句把四无碍智的意思都说出来了。下面再一一的来辩明什么叫义无碍、什么叫法无碍,二十五页倒数第四行以下讲法无碍,二十六页说的是辞无碍、乐说无碍。第二十七页第一行以下是说菩萨法中四无碍智:

 

【问曰。摩诃衍中有菩萨四无碍智不。】

 

『摩诃衍』是印度话,翻成中文就是大乘,就是大乘法中有没有『菩萨四无碍智』?

 

【答曰。有。】

 

底下说得也很详细。「何者是」?第一个是「义无碍智者」,底下是解释义无碍智。在第五行第二句里面解释「法无碍智」,最后一行一开头解释「辞无碍智」。二十八页第七行第三个字开始,「乐说无碍智」,一直到二十九页倒数第三行的第一句「是名乐说无碍智」,到这地方统统是解释大乘法中菩萨的四无碍智。末后是总结,总结特别着重在菩萨法上,菩萨成就四种无碍智,所以才能够得到诸天梵外的尊重,虽然得到一切人的尊重,菩萨的心是清净的,不染不着。本论里面四无所畏、四无碍智,我们就介绍到此地。下面一篇是如来的十八不共法,也是占了一卷经文。这些名相都是我们常常遇到的,但是解释这么详细,实在是《大智度论》。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13:20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4435.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