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大意(第20集)主讲

admin 大智度论大意评论阅读模式

大智度论大意  (第二十集)  1980/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9-011-0020

MP3下载

《大智度论》第二十卷,「释初品中三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这是小题目,下面经文有一行半:

 

经【空三昧。无相三昧。无作三昧。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八背舍。八胜处。九次第定。十一切处。】

 

这当中的一行半所说的八种法,在这一卷里面只讲到四无色定,八背舍以下这四种在第二十一卷。这几种法,是通于大小乘的,而在小乘里面说得特别多。大乘里面所说的境界与小乘当然有所不同,虽然不同,我们讲座之中也常常提醒诸位,大乘佛法是建立在小乘的基础上,因此小乘的理论、小乘的修学我们都必须要懂得。不但要懂得,还要依教修行奠定大乘佛法的基础,我们在大乘法当中才有成就,这一点千万不能够忽略。论里面按照次序来说明,首先说明三三昧的重要性,就是空、无相、无作,龙树菩萨在此地是非常清楚的指示给我们看:

 

【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

 

此地讲的『涅槃城』是着重在小乘,阿罗汉与辟支佛他们要想证得偏真涅槃,因为小乘人修学的目的就是要证得偏真涅槃。在大乘法里面也有涅槃,诸位都晓得,大乘佛菩萨所住的叫「无住处涅槃」,跟小乘这个涅槃是不相同的。但是无论是小乘涅槃或者是大乘涅槃,三三昧确实是入涅槃门的门径。所以龙树菩萨在此说『涅槃城有三门』,就是有三个门可以进去,这三个门就是『空、无相、无作』。由此可知,这三三昧的重要,我们不能不学。到下面还有详细的来辩论,三三昧是慧,也是定。

 

从四禅、四无量心到十一切处,这七种法是「助开门法」。开什么门?就是打开这个涅槃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打开涅槃门,使我们顺利的进入。由此可知,小乘法在修学过程当中实在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第二页,文是比较长,诸位自己要好好的去读。倒数第四行,以下就是讲三三昧,三三昧当中空三昧说得比较多、比较详细,因为无相、无作跟空三昧有密切的关系,一个说清楚、详细说了,其余两条略说就可以。这是佛菩萨在一切经典说法的惯例,许多法彼此都相应,都有连贯的,知道一个,举一反三,就不必再多说了。在此地菩萨假设的问答:

 

【问曰。何等空涅槃门。】

 

『等』是等其余的,重点是提出一个『空涅槃门』,就是空三昧。

 

【答曰。观诸法我、我所空。诸法从因缘和合生。无有作者。无有受者。是名空门。】

 

向下都是解释这句的,解释空三昧,或者说『空涅槃门』也一样。这句是总纲,实在这一句明白了,向下一看都明了,难就难在这句。『观诸法』,这个「诸法」是包括世出世间一切法,包括所有的有漏法跟无漏法,或者我们讲有为法以及无为法。《百法明门论》前面第一句的题目,「如世尊言,一切法无我」。这就是解释一切法无我,《百法明门》是「何等一切法,云何而无我?」百法就是一切法,一切法说完之后再说二种无我,人无我跟法无我。此地说得很简单,「观诸法」就是观一切法,在一切法里面没有「我」,我都没有了,哪里来的我所?「我所」就是我所有的。必须要有我,才有我所有,如果我都没有了,我所有在何处?诸位要晓得,这是「涅槃门」,这一句诸位要是真正入进去,就是证入大涅槃。证得涅槃你不住涅槃,运用慈悲喜舍普度一切众生,那就由小乘偏真涅槃变为大乘无住处涅槃,这是究竟圆满位。

 

我们学佛所以不能证得,不要说证得,连个开悟都悟不了,障碍在什么地方?就是我们观一切诸法有我、有我所,这就不得其门而入。什么是我?我是一个主体,是个主宰,我们看一切法都有它的主体、有它的主宰。这是我们看错了,事实真相里决定没有。下面这几句就是解释为什么说一切法我、我所空?因为诸法从因缘和合生,因缘生法,诸法是缘生的;既然是缘生的,它就没有自性,自性就是我,就是无我。所以说『无有作者』,这一切法是谁作的?没有,没有作者。这个话说起来很难懂,为什么难懂?就是我们的妄见没有法子破除。我们看现在这一切法都有作者,我们这个大楼有工程师设计、有那些工人造的,你怎么说无有作者?明明这么多人用心力、用脑力建的这大楼,怎么说没作者?而一个觉悟的人看,实在没有作者,没有作者为什么现这个相?因缘和合而生。诸位要细细去体会这个意思,这个能够证得解脱,能够了生死。

 

我们先从一个人来观察,从自己本身来观察,或者你观察别人。人从哪里来的?四大五蕴和合而现的幻相,在这一个幻相里面就找不到我。四大五蕴你要说这里头有我,色是我,还是受是我、想是我?如果说色是我,那受想行识就不是我了?如果说受想行识都是我,那一个人至少变成五个我,哪有这个道理?讲不通。诸位晓得,我从哪里来的?我本来没有,而是遍计所执法,还不是依他起法。依他起法好像还有一点近似真实,还有个影子,遍计所执性连个影子都没有;换句话说,完全是一个错误的执着,真正是妄想执着。离开妄想执着,在事实上确实没有我,无我当然无我所,既然我与我所都无,你再看看大楼怎么成的?你才会明白,佛说因缘和合而生,这个话说得比较合乎道理一点。你说某人建造的,这不是事实真相。一法,如是法法皆然,诸位果然从这里参透,你才能真正看出一切法是平等相、是寂灭相。这时候就有门可入,正像禅宗里面所说的,入了门之后,见山不是山、见水也不是水,才入了门。既不是山又不是水,是什么?是因缘和合,幻相而已!这是真相。我们接着把这几行文读下去,这几行是这一大段里面很重要的纲领。

 

【复次。空门。如忍智品中说。知是无我我所已。】

 

这句子是连着的。就是你既然是明白了、觉悟了,晓得无我、无我所,已经晓得了。

 

【众生云何于诸法中心着。】

 

确实是没有我、没有我所,但是众生为什么在这一切法里执着有我、有我所?再给诸位说得明白一点,就是因为有着,他叫众生;如果他在一切法里不执着我与我所,他就不叫众生,他就叫佛。佛与众生的差别就在此地,我们要学佛,你要是懂得这个道理了,学佛学什么东西?去执着。去什么执着?去我执、去法执,什么事都没有了。你要说佛法麻烦,佛法麻烦在哪里?佛法太容易,太简单了!千经万论,释迦牟尼佛说了四十九年说个什么?就是教我们放下执着,除这一句以外,佛就没话好说了。因为我们放不下,所以才从种种方面说。说法的目的就是教我们放下我法二执,我执放下了,证得人我空,入道、入门了;法执放下了,证得法我空,入大乘之门。我们想想,我们自己是不是放不下?还是要执着,这样学佛学到三大阿僧祇劫,给诸位说还是在门外,不会入门的。

 

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入门,现在放下、现在就入门,明天放下、明天入门,明年放下、明年入门,这一辈子放不下的,下一辈子放下,那你下一辈子再入门,佛法就是这回事情。现在虽然学佛,学佛这个名字好听,佛是大智大觉,我们学大智大觉,事实上所学的跟佛恰恰相反,我们学的是大愚大迷,哪有智、哪有觉?为什么说是大愚大迷?学佛增长执着,愈学我执愈重、法执愈重,这不是颠倒吗?学佛教我们什么都放下,他不但不放下,还得要想尽方法多多的索取一点,这个麻烦大了!住在庙里觉得不舒服,想办法找信徒再帮忙买个房子,我所有;再过几天,房子不够大,做个法会人住不了,又要盖个大道场,大愚痴大迷惑!干的是这个。挂的招牌在学佛,佛要看到这个招牌会流眼泪,那哪里叫学佛?

 

这样一说,建寺、建讲堂是不是错了?古人有建,没错。寺院庵堂之建立,脑子里绝对没有一个观念「这是我的」,有这一念就错了。寺院庵堂是谁的?十方的,十方常住物,不是自己的。你现在买的房子或者买个精舍,不是不可以,可以修行,如果你有一念执着,「这个地方是我的,这是我的财产」,你这一辈子不要说证果,开悟的希望没有了,决定没有。打第一个念头要买房子,第一个念头就是十方常住物,买房子的时候就要把遗嘱写好,自己走了之后,这是十方常住的财产,绝不是我所有。千万不要存着:这是我的,哪一个徒弟我喜欢他,我这个要传给他。世间所谓子孙庙,那是什么?那是成家立业,是世俗凡夫,绝不是修行人。这是我们要明了的,千万着不得!

 

不但世间名闻利养、一切财物执着不得,再给诸位说,佛法也执着不得;佛法要是执着了,你也是开不了悟。也许诸位要问,我现在没有开悟,我需要佛法,我开悟就可以不要了。说得是满有道理,你那个佛法一天不放下,一天开不了悟,这个东西是障碍!佛在《金刚般若》里面告诉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佛法也要舍。再给诸位说,小乘的阿罗汉、辟支佛为什么成就不大?为什么不能见性?他是我执破了,世间名闻利养他不要了,你给他盖个精舍、起个大庙送给他,他也不要,他决定不会以为这财产是我的,他不会有这一念,可是怎么样?他法舍不掉。法是什么?理论与方法,这个东西舍不掉,所以他不能明心见性,这是一重障碍。我们现在不但是理论与方法舍不掉,我们连白纸黑字的经书都舍不掉,收集起来藏在那里宝贝,「这是我的经书,这是我的宝贝,我的大宝!」这事情麻烦大了,诸位要晓得是障碍涅槃门,大乘法里面障碍了明心见性,在我们念佛人来讲就是障碍了一心不乱。我们念佛为什么念不到一心?为什么跟阿弥陀佛还没有感应道交?道理就在此地。

 

【行者思惟作是念。】

 

行者就是修行人,应当要思惟,作如是之念。

 

【诸法从因缘生。无有实法。但有相。】

 

这个『相』是幻相,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这个相是妄相。

 

【而诸众生取是相。】

 

《金刚经》佛教给我们,「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我们要『取是相』,有什么办法?

 

【着我我所。】

 

众生毛病就是生在此地。

 

【我今当观是相有实可得不。】

 

修行人要仔细观察,要以智慧去观照,这一切万相是不是真实的?能不能够得到?

 

【谛审观之。都不可得。】

 

谛审观察,你才晓得万法无常,诸法无我,无常无我,所以说之为空,空三昧。下面细节诸位自己去看。第六页长行里面是解释三三昧称为涅槃门的所以,为什么它称为涅槃城之门?

 

【以是故。三解脱门佛说名为三昧。问曰。今何以故名解脱门。】

 

三三昧前面说过了。为什么三三昧叫做解脱门?解脱门就是涅槃门。

 

【答曰。行是法得解脱。到无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

 

『解脱』,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自在,所谓自在你就可想而知,于一切法都通达、都明了,没有障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才叫解脱。我们现在得不到解脱、得不到自在,样样都有障碍,展开经本、展开注疏看不懂,看不懂就是障碍,就是不自在。我们求善知识给我们讲解、给我们开导,善知识把舌头都说破了,嘴唇都说烂了,我们还是不开悟,还是不自在。原因在什么地方?我们的执着没有去,善知识说个空,我们就执着空,说个有,我们就执着有,说什么执着什么。这样听经,我们不只在现前听这几年,咱们多生多劫以来不晓得亲近了多少佛菩萨,我们之所以不能开悟、不能了生死,就是用这个老办法听经,执着。所以我们连悟都悟不了,连个解悟都悟不了,还能说解脱吗?这一生很难得,又得个人身,实在是不容易!得到人身又能闻到正法,如果不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讲不过去。《金刚经》里面世尊给我们授记、给我们印证,我们遇到大乘经典、遇到般若法门,能够不惊不怖,绝非三四五佛所种善根,而是在过去生中已经在千万亿佛所种善根。由此可知,我们善根确实是深厚,我们这一生要想成佛作祖怎么会是难事!难在什么地方?我过去也曾经说过,诸位虽然有深厚的善根,在这一生当中要是不精进,过去的善根还是不能起现行。善根虽然深厚,要是懈怠懒惰,这一生又空过了。假如我们能够勇猛精进,把我们多生多劫的善根又引发出来,才能起作用,这一生当中决定可以证得三解脱门,可以成佛作祖,决定没有疑惑。所以这里答:行是法时,修行这个法门可以得解脱,到无余涅槃,以是故名解脱门。无余涅槃是真解脱。

 

【此三法虽非涅槃。涅槃因故名为涅槃。】

 

空、无相、无作,这三法不是涅槃,但是修这三法可以证得涅槃,所以它也可以称为涅槃门。

 

第十一面,龙树菩萨开示我们三门对治,这对我们目前的修学很有利益,我们应当要知道。第十一面第三行:

 

【见多者。为说空解脱门。】

 

『见』就是邪见。邪见多的人用『空解脱门』来对治。第四行:

 

【爱多者。为说无作解脱门。】

 

『爱』是指贪爱,用这个方法可以对治。第五行:

 

【爱见等者。为说无相解脱门。】

 

『爱见等者』就是它们二个分量一样多,邪见跟贪爱都重,你应该修什么?要修『无相』门,两者都可以对治。这是讲众生的大病,一个是见病、一个是爱病,看哪一个重,用什么方法对治,两者都重就用『无相』对治,诸位要真正会用。要是用这个,诸位要记住,这个书叫《大智度论》,所以空、无相、无作是属于智慧,是大智慧观,观一切法空、一切法无相无作,由观而入定,所以也叫做三三昧。三三昧的大意就介绍到此地。下面讲四禅,十一面倒数第三行:

 

【四禅有二种。一者净禅。二者无漏禅。】

 

『四禅』就是与色界天相应的四种禅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是讲这个。「禅」这个字是梵语音译过来的,最通常的解释是翻作静虑,或者翻作止观。静就是静止,静止是属于定,所以我们中国也常常底下加一个字「禅定」,用这个定来翻。但是用定来翻,不能把禅的意思完全翻出来,因为我们中国定是有止、有静的意思,但是没有虑、没有观这两个意思。为什么我们翻作禅定?因为它是以定为主,虽然里面有虑有观,虑与观都是达到定的,它是以定为主,所以我们通常称之为禅定。修这四种禅定修成功,才能够生到色界四禅天,在这一节里面说得很清楚。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7月20日10:08:2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442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