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法莲华经(第31集)jingkong老和尚主讲

admin 妙法莲华经评论阅读模式

妙法莲华经  (第三十一集)  1987  台湾景美华藏佛教图书馆  档名:08-001-0031

第31集 A

MP3下载

第31集 B

MP3下载

请掀开经本,第六页倒数第一行。经文到这个地方,这是序分裡面第三段,「疑念序」,这一段再分两个中段,首先是讲弥勒菩萨他提出的怀疑。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

这段经文,我们一看就晓得,是结集经的人他来叙说在法华会之初,弥勒菩萨心裡面有这些疑念,还没有说话,弥勒菩萨的问题还没提出来,只是心裡这麽想着。文裡面很清楚的我们看到三个小段。第一小段,这就是见到前面佛所示现的六种瑞相生起了疑问。第二,有了疑问这应该去问谁?谁能够答覆?这是第二个疑念。第三个疑念,看看在座大众,忽然看到文殊菩萨,就想到文殊菩萨过去曾经供养无量诸佛,同时又是七佛之师,所以说是他一定见过这些事。所谓是「欲知山上路,须问过来人」,文殊菩萨是个过来人,他一定知道这回事情。这是『作是念』,就是结集经的人来模写弥勒心裡面的意思。

我们看经文,『世尊现神变相』,「现神变相」这一句是「总指此土他土之事」。我们应当要晓得,诸佛世尊不会轻易现相的,也不会随便说话的,现一种相、说一句话,总是对众生有很深远的影响。我们从前面看到佛示现六种的瑞相就是神变,这个六种神变,必然有它的因缘,所以弥勒菩萨心起疑念。实际上,这上次给诸位说明了,弥勒跟文殊是在这裡表演唱双簧的,他们两个一问一答,弥勒是等觉菩萨,位居后补佛位,他哪裡会不知道?他很清楚;而文殊是过去七佛之师,菩萨众当中的首领,以这两位等觉菩萨来做发起。由这裡我们就能够想到,法华一会实在是殊胜极了。

这个事情得问谁?这个地方讲了,『今佛世尊入于三昧』,佛示现入定,心裡虽然有疑,佛入了定没法子问他,这个时候才只好不得已而求其次,来选择文殊师利菩萨。这个裡面所示现的,就是这桩事情连等觉菩萨都有疑,何况其他?我们常常在淨土经论裡面看到,淨土境界不可思议,所谓是「唯佛与佛方能究竟」,法华会、华严会又何其不然!在会中弥勒菩萨这就找到了文殊,想到文殊所谓是「法王长子」,众中的首领,他过去承事诸佛既然是多,他的见闻一定非常广,所以在想像当中,他一定曾经见过这样稀有的瑞相。所以经裡头有『必应』这两个字,「必应」是果决的言词。实在说底下经文有,文殊菩萨自己也说过,「我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换句话说,弥勒菩萨的判断没错,也实在是问对了人。

在佛法裡面一般说来,我们程度低的对于程度高的人境界没法子了解。我们普通凡夫心思散乱,对于那个心常常在定境裡面的我们不晓得;心常在定中,对于阿罗汉他也不知道;阿罗汉不知道菩萨,菩萨不知道佛境界,这在我们凡夫眼光裡面看确实是如此。诸位将来在佛法裡头稍稍深入了,你们也能体会到这个境界,都可以证明的,这是佛法的好处。所以佛法不欺骗人、不蒙蔽人,佛所讲的这个都是叫我们去证实的。所以他不叫我们迷信,也不叫我们勉强去相信。信了以后求证,证实了,这个时候信心才清淨。我们听人说,看到经上这麽讲,自己没达到这个境界,纵然是信,不是真正的信,没有身临其境。所以一切佛法都鼓励我们自己去求证,求证而后才能断疑,疑断了以后心才真正的清淨,才真正的平等,这就是诸佛与大菩萨的境界。这段话,它的宗旨,实在是叫我们断疑生信。

我们再看底下一段,底下一段就大众也怀疑,大众怀疑是真的,弥勒怀疑是假的,是假装的。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

所以这问人关係非常大,可以说是太大了。如果你心裡有疑,问到真正的一个明师,对于一切事理通达有修、有证的,那这一问问题都解决了。如果要问一个邪师,他自己什麽都不通,他给你乱盖一场你也就相信,这亏就吃大了。何况一个人,这凡夫都有个大毛病,就是先入为主,我先听的某人给我说说,这就是绝对正确的,以后就拿这个来做标准。凡是别人说的与这标准接近的就点头,不错,过去某人跟我讲也不错,是这麽讲;如果要说相反的,那你不对,人家说那是对的。实际上人家是错的,后说是对的,你也不能相信他,这个毛病很大。佛法裡面对于这个问题很重视,世间法裡头也很重视。

现在好像是没有以前那麽讲求,在从前,像我这个年龄还接触一点边缘,我们做小孩的时候,我还念过大概有二、三个月的私塾,在小学之前。这个老师,家裡面要开会选择,我们这一县有哪些人在教学,家裡面的家长就得仔细考虑这几个老师哪个老师好。他自己还不敢决定,还得问老人,徵求大家的意思来开会决定,大家都公认某个老师好,这才到那裡去拜老师,非常的慎重。为什麽原因?就是先入为主。这头一个老师所教给你的那些概念,确实是一生一世都抹杀不掉的,你看看这个关係多大!说不选择老师就到外面去参学去,这是极端的危险。所以从前选择老师,以及在一块所玩的,小孩所玩的同伴,都是很慎重的选择。因为自古以来所谓「近朱则赤,近墨则黑」,尤其是儿童。所以受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一定要很慎重。

佛法裡面选择老师,我们看看古人跟今人不一样,古人选择老师非常的慎重。选择这个老师之后,一定在这个老师门下要得一个成就,然后才有资格出去参学。这个成就普通讲的什麽?叫法眼淨,淨是清淨的淨。什麽叫法眼淨?就是你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你到外面去看,你去听别人讲,看别人怎麽做法,一看心裡头就明瞭,自己能够做得了主宰,不会被人牵着鼻子走,这就叫法眼淨。就是你六根清淨,不为外境所动摇,这个时候才有资格参学。否则的话就不能离开老师。就好像这个小孩不可以离开保母,他自己不能独立,处处需要人照顾。在佛法裡面真正做到八风吹不动,这个可以独立,可以出去参学了。能够辨别是非邪正,他讲的道理是对的还是不对的,自己听了很清楚。倒不一定去反驳他,人家讲个歪道理,你也用不着去反驳,自己听了自己心裡有数。所以自己心是清淨的。像这些地方我们都要留意,都要认真的去学习。

大众的怀疑是必然的,佛门裡面常说,「小疑则小悟,大疑则大悟」,有疑这就要请教高明的人来指点。指点有许多的善巧方便,不一定尽是言语。纵然是言语,也不一定给你说穿。高明的就是用方法叫你自己恍然大悟,叫你自己悟,悟明这个道理,这是你证实的。我们现在觉得什麽?某个老师我们有疑问请教他,他给我们说的也说不清楚。不一定是他说不清楚,他是告诉你一个悟的门路。如果把这桩事情详详细细都给你解释开了,你也听懂,真的明白,可是不是你悟的,是从别人口裡面了解这桩事情的;换句话说,还是道听之、涂说之。由此可知,真正的好老师是领着你开悟,这才是好老师。

说到这桩事情,这是大事,非常重要的事,我们为什麽不能开悟?所以我也常常劝诸位看看唯识。诸位要晓得,烦恼障碍了我们开悟。贪心是障碍,瞋心也是障碍,愚痴更是障碍,我慢、疑惑、邪见统统是障碍,由此可知,我们的障碍太多了。读唯识有个什麽好处?不但唯识家讲,禅家也说,我们起心动念的头数自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的一个念头起来,晓得这是哪个心、哪个心所它起作用、起现行,你这麽一观照它就没有了,你一笑了之就没有了,心又恢复到平静。你看看一切大经,所讲的修行在哪裡修?就在日用平常,在待人接物,六根接触六尘之处,时时提得起观照。禅家用的这个功夫,性宗都是用的这个功夫。但是如果我们对于心心所的头数要不了解,诸位想想,我们怎麽观照法?对于观照那要困难得多了。你把宇宙人生能变所变的这些事实真相统统都了解,这个观照非常容易提起,为什麽?没有障碍,这样当然就有很大的受用。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6日21:56:1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300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