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第二一讲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可见,人才是一个朝代兴衰的关键所在。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好!
我们前面谈到曾国藩先生写给他弟弟的一封家书,当中提到,读书人不应该因为一次考试不顺利就牢骚满腹,这不是值得羞耻的地方。羞耻的地方是德行不如尧舜,是心胸不能有民胞物与之量,不能有建立内圣外王功业的志向,这才是耻。时时能够忧天下、忧百姓、忧民族的安危,忧虑一般匹夫匹妇不能够受到自己的爱护、恩泽,这才叫知识分子。为官者如此,才叫父母官。信上还提到小人在位,贤者不能够为人民服务,这也是一个读书人应该忧虑的。我们选的这篇《原才》,就流露了曾国藩先生忧国忧民的胸怀。
文章一开始就讲到,整个社会的风俗是仁厚还是轻薄,决定于一二人的带动。所以开宗明义,开篇就点出来,人才对于整个社会趋势、社会发展以至社会安定的影响力。曾国藩先生从政三十多年,他的阅历,不是一般人达得到的。从曾文正公这篇文章,我们看教育界,当初马来西亚全国校长职工会总会长彭忠良校长,为了马来西亚华人下一代中华文化的承传跟道德的提升,主动在全国校长职工会宣扬落实《弟子规》德行教育的理念,今年︵2011年︶已经是第五年了。现在已经有超过一千所华小,在推展中华文化和落实《弟子规》的教育了。我们感觉彭校长的父亲有先见之明,取这个名字太好了,「忠良」,所做的都是为国家民族的事业。这几位校长成就了这一件事情,各地的校长、老师起而响应。这样的壮举,在华人界,马来西亚是第一个做到的。我们也相信这件事情会记录在中华民族的史册当中。
还有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中学的吕校长、王琦老师,他们的分享,也感动了无数教育界的同道。到松花江中学参观学习的学校,好像有四十多所了。西到新疆,南到海南,都不远千里,来学习他们的经验。
我们看,这都是一二个人的愿力,把一个领域的风气带动起来。所以曾国藩先生很有远见,能看到这些人才的力量。不只是小学、中学,高等学府还有锺茂森博士,中央党校刘余莉教授,他们都是学术界很有成就的教授,特别是中央党校任登第老教授,他们夫妻贤伉俪刚出来讲的时候七十多,现在两位老人都八十几岁了,不遗馀力在祖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作为学术界的代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看到八十几岁的老人身先士卒,我们年轻人哪有不感动的道理!包括医学界,彭鑫博士、陈松鹤博士,很多地方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本身要出诊、教学,还在各地奔走,都有着中华儿女的赤子之心。包括企业界,胡小林董事长、刘芳总裁。刘总也是女性代表,落实女德带动得很好,很多女性听了都生惭愧心。包括东北的陈静瑜总经理,也在宣扬女德。还有政界,李宝库部长的讲话听了令人流泪,他怀着忧国忧民之心,大力把孝道弘扬到各个角落,大力弘扬敬老、爱老的精神!老部长年龄可以算我们的爷爷辈了,都能这样为国家、为民族,我们这些年轻辈的,当然更要不落人后。
还有海南省司法厅前副厅长张发先生,他在整个海南省监狱系统推展《弟子规》、推展中华文化,让很多浪子回头,让很多的家庭真正看到希望,孩子回头了,他们才能见到光明。包括银行界,赵树栋行长。第一次听赵行长讲课,他提到假如他手下的人触犯法律了,他觉得是他的过失。这有古圣先王的精神,「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些同仁的父母,信任我们银行,把孩子交给我们,最后我们没把他带好,他还犯罪,还进牢狱,也是我们的责任。」这都是有君亲师的精神。还有刘有生先生,大陆捐血女状元刘苏老师,他们的演讲都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他们都以身作则,快速带动整个中华文化、社会道德的复兴。所以整个社会风气「自乎一二人」,这些带头的人确实可以把人的本善唤醒。
师长常提到,有两种人可以救这个世界:传媒从业者,还有国家领导者。媒体界也有真正为民族的英豪。内地的一些导演,他们做的宣扬伦理道德的节目、影视剧,确实是媒体界的一股清流。现在这个时代强调科学精神,有一些知识分子通过不断试验,想办法治理水污染、土壤污染,还无私地分享给别人,是真正救世界、真正让整个环境问题得到缓解,不要继续恶化下去。所以现在各个行业都有人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当然,《弟子规》最后一句话强调,「圣与贤,可驯致」,我们不只受他们的鼓舞,更重要的见贤思齐、见善就能够效法!见善不效法,那就是自暴自弃。整个传统文化的复兴,不能少我们自己。
《原才》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而人才的重要性,在经典当中处处都有体现。比方在《资治通鑑》当中讲到,「治本在得人,得人在慎举,慎举在核真。」整个政治要办得好,根本在有好的人才,好的人才要谨慎地来推举,而且还要考核。真正有德有能的人才,把他放在重要的位置上为国效力。《中庸》当中也讲到,「为政在人。」要把政治办好一定要有人才。「其人存,则其政举。」也是《中庸》的教诲。「其人亡,则其政息。」人不在了,不能用德行来感召大家,纵使有最好的制度也没有用,人亡政息。我们看《周礼》这麽好的宪法,也要有英明的人把它的教诲、精神去落实,才能够利益人民。孟子讲,「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光有善心,能不能把政治办好?有了善心,还要有完整的制度,才能政通人和,才能把国家很多事情办好。但「徒法」,只有善的方法制度,没有人去推展、执行,甚至这些好的方法制度被人利用去谋私利,政治也不可能清明。
所以,人才的重要性,从经典当中可以看到。整个历史当中,也彰显得很清楚。我们之前学的《出师表》裡面有一句很重要的话,「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可见,人才是一个朝代兴衰的关键所在。不只汉朝如此,其他朝代也如是。唐玄宗开创了「开元之治」,是盛世,这是早期;后期却造成了「安史之乱」。大家可能想,那是因为近女色的关係。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没有真正大忠、大贤的臣子。开元时期,有韩休、张九龄这样的贤德之才,那个时候唐玄宗常常听他们的劝。后来唐玄宗罢免韩休、张九龄宰相之位,起用李林甫为相十几年,这些贤臣大都被排挤,逐渐就没有劝谏的奏摺了。没有人提醒,人就容易玩物丧志。所以整个朝代的兴衰,跟人才有绝对的关係。
人才这麽重要,一个朝代、一个团体要如何感召贤才?《大学》告诉我们,「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财,有财此有用。」一个领导者必须先有德行,才能感召志士仁人来共襄盛举,来为国家、为民族、为有意义的事业一起努力。所以「方以类聚,物以群分」,要感召好人才,还是要回到修身的根本上,有德才能感召志士仁人。所以《大学》整篇最核心的一句话,「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根本巩固了,枝叶自然能茁壮,能开花结果。今天不固本,纵使再好看,就像鲜花没根、没本,几天就凋谢了。今天我们很有钱,可以用钱找到人才,但真正有德之人,不是因为钱才来的,你没有真正利益社会的理念,人才纵使来了,迟早都会离开,钱留不住人才,钱只能招感贪财之人。所以人才来了,还要能够恭敬对待他们,有德行来对待他们,他们才有可能留下来。
所以得人才最根本的,还是要从自己的修养、德行下手。尤其这个时代,想靠一个人的力量做起多大的事业,不可能,要团队合作。所以「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德行好,人才能招感来。人世间所有的事情都是招感来的,善招感善报,恶招感恶报,善心招感善人,恶念招感恶人,必然之理。「量不宏」,你的气量要恢宏,度量要大,你斤斤计较,处处挑人家毛病,人家跟我们相处很难过、不安心,那人家很快就离开了。所以有度量,还有恭敬心、包容心对待他人,才能让人家安心。老祖宗提醒我们,「无求备于一人。」不要求全责备于一个人,哪有人可能是十全十美的,一个人有长处,很难没有短处。你要留住人才,应该欣赏、善用他的长处,包容他的短处,进而协助他改正他的短处。这也是作之亲、作之师的精神,也是一个领导者应该去做的。教导、劝导,还有引导,这样领导才做得比较全面。
感召人才来了,所谓「知人善任」,你要了解这个人的德行,了解他的才性、才能、专长在哪裡,要用其长。当然,首先用人要「德才兼备」,德摆在前面,德在先。《才德论》讲,「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用了小人,一个家族,以至于一个国家都有可能会颠覆,所以用人不可不慎。「聪察强毅之谓才」,聪明、观察力很强,做什麽事情很果决、很勇勐,而且很有毅力。但问题是他是非善恶清不清楚?假如他是非善恶不清楚,他一冲冲到底,你拉都拉不回来。所以「聪察强毅」属于才华,「正直中和」才是德行。公正、直率,处世中庸,强调和为贵,处处不跟人对立、不跟人计较,以大局为重,这是有德之人。所以从德才来看人、来知人很重要。
企业界有句话叫「有德有才,破格录用;无德有才,限制录用」。无德有才,但上位者的智慧、能力足以驾驭这个人,那没问题。「有德无才,培养使用」,有德行基础,好好培养他。尤其有德行,又立了志,学习会认真。所以培养人得有耐心,下工夫,三五年会是一个大才。「无德无才,坚持不用」,用了对整个事业有害无益。这是企业界用才的一个标准。对我们老师来讲,一个学生无德无才,那就慢慢培养。我们要抱着一个精神:不能放弃任何一个学生,自始至终要坚信「人之初,性本善」,教育是成就人,不是淘汰人。你看孔夫子至圣先师,教育学子不疲不厌。
古人知人从两个标准,孝廉。这太正确了,现在各行各业,举人才都应该回到孝廉。一个人才举错了,影响太大了,对国家、对团体的损失都太严重了。我们看那些贪官,真是搜刮人民的财物到肆无忌惮的程度,你看还有多少人民在飢饿当中、在困苦当中。所以曾国藩先生在《原才》当中说到,哪怕是最低级别的官员,都有责任为国家举荐人才。为国举才是每一个人的责任。每个行业都有人才,都出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带动整个社会良善的风气,那对社会的利益相当大。商界有商道,医学界有医道,教育界有师道,都要靠人才。上位者有君道,下位者有臣道,都要靠人振兴,「人能弘道」。当然,推举人才也要有智慧。学生问孔子,什麽是智?孔子讲知人。老子也讲,「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不随顺习气,烦恼轻,智慧才能长,才能看清楚人事物;心有好乐,喜欢这个,讨厌那个,就不得其正。偏了就看不准,跟某个亲朋好友关係好了,就看不到他的问题、缺点。看不到还袒护,「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他错了,你不劝,还袒护他,那害了他。你讨厌这个人,可是他真有能力,你还排斥他、嫉妒他,你造的孽大了。「进贤受上赏,蔽贤蒙显戮。」你嫉妒团体裡面的同仁,子孙要遭殃!你不尽忠,还障碍整个团体发展,嫉妒心造的孽相当大。所以自知者明,先对治自己这些贪瞋痴慢的习气,看人才看得清楚。
我们之后要一起来学习《群书治要》,这是非常精闢的宝典。「学问为济世之本。」我们得有非常正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问,才能利益人、利益家、利益社会团体。《群书治要》句句都很精闢,愈学愈欢喜,愈学愈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其中在知人方面就有一句,「居视其所亲。」平常处世待人看他跟什麽样的人亲近,都是跟有德行的人在一起,那他德行也不会差到哪裡。一个人都是找比他年长的、比他有学问的去亲近,这个人就是好道德、好学问,主动亲近贤人。「富视其所与。」他很有钱,看他有没有布施给贫穷的人,有,才有仁慈心。他很有钱,送的都是那些高官、有地位的人,谄媚巴结,那就不是仁慈的人。「达视其所举。」他有地位,这个时候观察他所推举的是怎麽样的人。他有自己的偏心、好恶心,要巩固自己的势力,推荐的都是一些跟自己有关係的人,这个人就不廉洁。他推荐的都是有德的人,但是了解这个人确实有德行,这时候才推举,这才是公正。再来,「贫视其所不取,穷视其所不为。」他穷困,遇到很大的阻碍,但是很有气节,不巴结逢迎,不该做的绝对不做。他也不会去给人家讲好听的话,或者去走关係,不取不义的东西。从这五个角度来知人,不至于偏差太大。
在《论语》当中,对于知人有一句很重要的教诲,「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从三个层次观察人、判断人。「视其所以」,就近观察他的情况。「观其所由」,不只是看他现前这个情况,「由」是经由,整个经过。比方我们要录用一个人,首先要了解他的家庭背景,他的工作经历。这个人三年换了十个工作,那他可能搞不清楚自己要什麽,要不他忠诚度不够。从他的过去来判断,就更深一层。当然,我们也要有人生的阅历,见多识广,才更容易判断。再来,「察其所安」,「察」又更深一层,要洞察,要审查。「安」,他的心安在哪裡?比方说他行善非常高兴,助人为乐比被他帮助的人还要快乐,你就可以判断这个人善根深厚。假如他作恶还很得意,都不觉得自己有错,还很安心,甚至做坏事觉得自己有本事:偷了公家的东西,他觉得我有小聪明;少报税,他觉得自己有能耐;欺骗别人的感情,他觉得是他的本事,那这样的人就不能用。
这是知人,知了要选,还要用,知人善任,「任」就是任用他。《群书治要》裡面也有一句,「选不可以不精。」选人才一定要判断正确,不然请神容易送神难。「任不可以不信。」你任用他,你要信任他,他才好做事情。就像古代这些大臣,皇帝信任,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信任,时时心都悬在半空中,怎麽发挥才干?晏子劝诫齐景公的时候,提到一段话。「有贤而不知,一不祥;知而不用,二不祥;用而不任,三不祥。」同样在齐国,管仲也曾经对齐桓公谈过。所以,你看古人特别重视历史。历史上的圣王,以及圣哲人留下来的教诲,他们都很用心地去学习、领受。而管仲对齐桓公讲的是五不祥:有贤不知,一不祥;知而不能用,二不祥;用而不能任,用了他,没有用在他最能胜任、最适合他的位置,三不祥;任而不能信,放他在很适合的位置,但是又不够信任他,四不祥;信而又使小人参之,信任他还派一些小人掣肘,让他不好办事,五不祥。
「进不可以不礼。」进用人才,要礼敬。孔子讲,「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你礼敬有贤德的臣子,甚至于肯定、感佩他对国家的贡献,那他对君王、对国家更加效忠。孟子也讲,「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你要礼敬他。「退之不可以权辱。」你免了他的官职,不能够羞辱他。尤其读书人,他有尊严,你当众羞辱他,甚至还打他,这样会寒了天下读书人的心。明太祖就开了一个不好的先例—庭杖,当众打臣子,很多有气节的读书人就不愿意当官。所以明朝有很多皇帝都没有学识,感召不来有学问的人教他的后代,所以恶因最后呈现恶果。宋朝尊重读书人,你看宋朝出了这麽多的名相、大臣,这是结果!都来自于「君使臣以礼」,恭敬读书人。所以这四句很精闢,「选不可以不精,任不可以不信,进不可以不礼,退之不可以权辱。」
「任不可以不信。」一个干部,可能为团体、为国家效命几十年,所以这个信不只是说任用他之后那几天相信他而已,在几十年的过程当中这个信任不能变,变了可能就让这个干部寒心。「量不宏不能使人安。」要有度量,不能求全责备,不能因为一个小的缺点就不信任他。所谓「不以小短掩大美,不以小过黜大功」,小的过失你就把他大的功劳都忽略、忘记了,这太不近人情了。「不以小怨」,小小的不愉快,就「弃大德」,心眼太小了,一点小小的过节,你就捨弃他这麽好的德行,这是国家、社会很大的损失。所以很多佞臣、奸臣都是抓住这些把柄,在那裡煽风点火,最后忠臣受害。但是假如这个领导者公正严明,度量又大,就不会受到影响。
《大学》裡面也讲到一段话,「若有一个臣,断断兮无他技,其心休休焉,其如有容焉。人之有技,若己有之。人之彦圣,其心好之。不啻若自其口出,实能容之。」这一段教诲就告诉我们,好善好德,尤其一点嫉妒心都没有,成人之美,这是好的人才。很有才干,嫉妒心重,完了,他会陷害很多忠良。所以选才有一点,一定要成人之美,不能对人有嫉妒心。以上是跟大家交流人才的重要性,要用德行感召人才,还要了解、观察人才,能知人,还要善任,信任他、重用他、栽培他。曾国藩先生为家为国,都是竭尽全力地栽培人才。而且他留给世人非常丰富的家书,他整个修身、求学、齐家、治国的这些德行、智慧、方法都在其中。从我们上次一起学习的文章看,曾国藩先生的内心,时时都是忧国忧民、为国为民。而对家庭,他在家书当中讲到,「修之于身,式之于家」,就是修身,当整个家族的好榜样,行为世范,「必将有流风馀韵传之子孙。」「流风馀韵」就是他德行的风范,垂范后世。诸位学长,你们身为爸爸妈妈,甚至是爷爷奶奶,有没有曾国藩先生这样的胸怀?接着还讲到,「化行乡里」,不只影响整个家族,还影响整个地方的风气,这个「化」才是读书人的气概,要能移风易俗。《礼记•学记》裡面讲,「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近者悦服,远者怀之。」这不都是移风易俗吗?读圣贤书,要把改善社会风俗当作自己的责任,正己化人,这是本分。
当然,「好学近乎智」。曾国藩先生好学,才能有智慧去利益家庭、利益国家。他很用功,手不释卷。我们有时候看到古人的行持,真的是无地自容,觉得差太远了。我曾经拜读了陈弘谋先生编的《五种遗规》,他经历了十几个省,光是云南就建了几百所学校。他这麽忙碌,居然可以蒐集整个神州大地好的教诲,编成这一套宝典。我们心裡想,他的时间是从哪裡来的?真正有利民之心,如有神助。可是我们也想,他可能一天睡不到两三个小时。所以「仁者必有勇」,仁慈的力量太强了,能把人的潜力都激发出来。曾国藩先生所处的那个时代,社会比较乱,他还受朝廷派任负责整个湘军,要练兵、作战。在这样的动盪当中,居然能够这麽好学,还写了这麽多家书,传给后世。曾国藩先生临终前一天,还在看《理学宗传•张子篇》。所以古人的恆心,自始至终保持。
曾国藩先生讲到,读书为学要有志、有识、有恆。要立定远大的志向;要有见识,不能知少为足;还要有恆心,贯彻始终下工夫。有志、有识、有恆这个精神,其实跟《大学》裡面讲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很相应。有志,不愿再随波逐流,期许自己要成圣成贤,这是「苟日新」。「日日新」,每一天都不断地积累进步,滴水穿石,就有见识。有了见识,引导别人、劝导别人,人家佩服、接受。「又日新」,不断地突破,愈挫愈勇,百折不挠。这就体现出不能半途而废,哪有求学、做人一帆风顺的!曾国藩先生还强调一个「耐」。这一句看不懂、不突破,不看下一句;今天没搞懂,明天再看这一段;今年没搞懂,明年再看。不会见异思迁,不会坐这山又望那山,功夫都下得很深。学问要突破,处世也要突破,不可以退缩。
所以,文正公又讲到,「凡事都有极困难的时候,打得通的,便是好汉。」这个话很鼓舞人,以后大家遇到不能突破的,要想到文正公这句话。我们可不能做小人,或者退缩的人,要做好汉。当然,假如学问很难突破,其实可以看古人的批注,古人的批注很精闢。孔子讲,「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一直想,「无益,不如学也」,那就是学古圣先贤的见地,一有古人引导,可能就搞清楚了。这是一个方法。另外一个方法,假如这样做了还是搞不通,那就先放下,把脑筋放空。放空的方法因人而异,都放空了,不杂念纷飞,心都定下来、静下来,静极光通达,智慧之光现出来,有可能问题就想通了。我们也曾经有些事情想不通,愈想愈烦,不想了,稍微歇一下,睡个二十分钟,突然,睁开眼睛,想通了,那就是清淨心可以生智慧。
有了学问,进而要懂得如何修身。修身中,曾文正公很强调克己的功夫,调伏习气,反省自己。他的书房叫「求阙斋」,「阙」就是时时觉得自己很不足。他教诫他的子弟时,也强调谦虚,还要勤劳、廉洁。所谓「仕宦芳规清慎勤」,清就是廉洁、清廉;慎就是谨慎。文正公讲,一个人时时谦虚,处世就谨慎,不敢造次、太张扬,他懂得谦退,谨慎就彰显出来。勤,勤奋、勤劳。所以英雄所见都是相同的,尤其他们为官者,「谨慎为保家之本」。在哪些地方谨慎?慎独。内不欺己,外不欺人,上不欺天,在起心动念当中下工夫。还要慎微,小地方都要谨慎。尤其孩子的一些习性上来,要洞察得到,那个小小的习性最后可能会毁了他的一生。
曾国藩先生家训裡面谈到齐家这个部分的很多,其实我们之前也都跟大家谈到过。比如看一个家能不能兴旺,看子孙几点起床,有没有早睡早起的习惯。早睡早起,人才有精神,才不懈怠。再看有没有做家事的习惯,勤劳,才能体恤别人的劳动。所以睡到几点,有没有自己做家事,有没有看圣贤书,从这几个角度去判断一个家是要兴还是衰。从商的人家,能谨守勤俭,可以传三四代。耕读之家,能守住谨慎、朴实,家道可以传五六代。要传八代十代,一定要有孝悌传家。孝悌是德之本,积善之家,必有馀庆。曾文正公还提到「三致祥」,三点可以致家裡的吉祥。「孝致祥」,孝道致祥;「勤劳致祥」;「宽恕致祥」,要宽恕,整个家才能和谐,所谓「和顺为齐家之本」。
最后,他还谈到「八本」。「读古书以训诂为本」,要搞清楚整个古书、经典的真正义理,领受了就得大利益;「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不惜元气,服药无益」,这是林则徐先生的教诲;「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成就德行以不妄语为根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要爱护人们。这裡我们简略地把曾国藩先生治学、修身、齐家的一些好的教诲跟大家分享。
这一节课我们先上到这裡,谢谢大家!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