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第十一讲 「古者书仪为义,书义为谊。」

admin 礼义廉耻评论阅读模式

 

再来,臣忠,尽心尽力是我们的本分。我们之前读到《管晏列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将顺其美,匡救其恶。」我们当下属的是不是时时保持这样的道义,还是今天给领导提个意见,领导没有採纳,晚上很生气地在那裡骂?抱怨本身也不是道义,还是来自这个我,怎麽可以不接受我的意见?所以大家有没有体会到,人的烦恼、怨恨、脾气,这些的根在哪裡?自我太重了。所以斩草要除根。这个根要除不难,只要在整个五伦关係当中,处处都想着我应尽的道义,处处都想仁义。

 

仁就是为他好,怎麽样做对他更好,这个方法不行,再试另外的方法。很有耐性,善巧方便,这就是仁义。这样无形当中,自我愈来愈澹,之后就不会自私自利,不再只为自己想,就放下了这个我,念念为人着想。这样的人生好不好?有时候放下一个习惯,会有担心,会不习惯。可是真放下的人就知道,念念为人想,是什麽样的人生境界。孟子懂,孟子有契入。孟子说:「爱人者,人恆爱之;敬人者,人恆敬之。」所以仁义处世,他的人际是和谐的,他的人生会是幸福的。很多的冲突、摩擦、对立,其实都还是自我太重。自私自利、贪、发脾气,都跟这个有关係。包括兄弟朋友之间,是讲道义还是讲利害,这都是值得我们去观照的。现在兄弟朋友为什麽冲突这麽多?还是把利摆在面前造成的。所以社会问题也不複杂,真的把自私自利转成道义,世界就和平了。

 

「《说文》:义,己之威仪也。」一个人看起来很有威仪、很庄严,诚于中形于外,因为做的都是道义的事,有浩然之气。假如一个人自私自利、鬼头鬼脑的,每天都为自己动脑筋,他看起来会不会很庄严?那些谋私利的奸臣,都长什麽样子?有没有跟弥勒佛长得很像的?没有!相由心生,心量小,五官就会慢慢缩起来了,因为他常皱眉头。心量大的,心广体胖,整个眉间就愈来愈宽。相貌是有它的原因的。大家不要回去照镜子,「我爸妈怎麽给我生成这样?」这一念不对。成年人要有一个态度,成年人的相貌不能怪父母,要自己负责。尤其四十岁以上的,完全是自己负责。很多人说,好险,我才三十多岁。这些念头都是不负责任。哪怕你现在只有二十岁,都要改相貌才对,不然就是不老实,没依教奉行。所以,威仪也是从有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出来的。

 

「古者书仪为义,书义为谊。」所以有义的,他表现出来的威仪不同。而这个「义」,其实就是「谊」。「谊」就是该不该做,适不适宜。做人的准绳、标准就在这个义当中。「义之本训,谓礼容威仪出于己,故从我。」「义」本来的意义是,礼容威仪出于自己,所以这个繁体的「义」字裡面有个我。「礼容威仪」,其实就是一个人合宜的道德行为。而且这个义当中还有一个羊字,古代羊代表美善的意思。所以,我内心的这种道德流露出来,展现在外的礼容威仪,就是道义的表现。一个人要成就自己的道德,当然也是要循义,不断地提升自己到美善的境界。

 

「董子曰:仁者,人也。」「人也」意思是能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义者,我也,谓仁必及人。」仁慈,必想到他人。「义必由中断制也」,「义」,必从自己的心来判断该不该做。不该做却做了,这个我就堕落了,就不美了,不善了。有时候违背道义,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一生就毁了,不能成就自己了。所以这个标准是不可须臾离也。该做的,再怎麽困难,义无反顾去做。所以古人有句话叫「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这都是义的表现。面对财物,不应该拿的,绝不苟且。这样的教诲,其实在我们十几年的读书生涯当中,很少能薰习到。尤其社会又是功利思想,我们在这个大环境当中,自私自利也无形当中增长了。

 

其实人生就是学习,学得好升级,学得不好留级,学得太差降级。有位仁兄学得太差了,阎罗王就判他:没有做人的资格,仁义礼智信五常都做不好,降级,只能做畜生。他为什麽五常做不好?他特别自私、贪心。阎罗王判他降级做畜生,他还主动提出要求说,阎罗王,能不能让我做母狗?阎罗王很纳闷,这麽多畜生可以做,你为什麽要做母狗?他说,我曾经看人家写过一句话,说临财母狗得,临难母狗免。所以你看人的习性难去掉,到阎罗王面前都还没有反省,还是自私。他把字看错了,把「毋」看成「母」,把「苟」看成「狗」了。这个故事也给我们很多启示,人若有严重的习性,得要下工夫才行!

 

而这两句,其实就凸显了我们古圣先贤处世过程中,面对再大的诱惑,甚至再大的威胁,也绝不动摇做人的标准、做人的道义。所以孟子讲,「富贵不能淫」,就是「临财毋苟得」;「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就是「临难毋苟免」,这才叫大丈夫。而一个人像大丈夫,这一生道德学问就能成就。就像文天祥先生,尽心尽力复国,虽然失败了,也不畏生死,从容就义。他在赴刑场的时候,在衣带上面写了:「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从今以后,我不愧对任何的人,因为我已经尽力了。为了整个国家,他已经仁至义尽了。

 

义,「从羊,与善美同意。」「善美」最重要的,是成就自己的本善明德。「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生」,是我想要的。「义」也是我所追求的。「二者不可得兼」,假如生命跟道义不能同时获得,「捨生而取义者也。」为了道义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我们看《德育课本》裡,父亲被老虎咬住了,杨香一下子冲过去,奋不顾身。她有没有想到自己的生命?没有,她只想到她的父亲。包括缇萦救父,从山东走到长安有两千多里路,才能够帮她父亲伸冤。所以这些女子面临这些情况,把生死置之度外了。这是在孝道当中捨生取义。其他像朋友关係,都有捨生取义的。我们看荀巨伯,朋友生病了,盗贼来了,他不愿意捨弃朋友,抛弃他于危难当中,宁可去求盗贼饶了朋友,要杀就杀他好了。义能感通,把盗贼的良心给唤醒了,「这麽有道义的地方,我们不能来这裡做这些不义的事。」都回去了。一个义行,感化盗贼,救了一个地方的人。包括师生关係。那是在王莽时代。老师被陷害了,没有人敢去为老师收尸,只有云敞一个人不畏权贵、不畏生死,去帮他的老师吴章收尸。这麽多学生,只有他一个人敢这麽做。其他人顾忌,我读了那麽多书,因为这一件事,以后可能没办法考功名。想到自己的命或者前途,就很难做出这种义行。所以,义贯在五伦关係当中。

 

「是故见得思义」,获得任何东西,要跟道义符合才行。这句话见于《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有这样的态度,才算是有成就的人。「见危致命」,就是国家有危难的时候奋不顾身。见得思义,跟「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精神相应,也跟孟子讲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相应。「祭思敬」,祭祀的时候要至诚恭敬。「丧思哀」,以前人孝顺,往往在父母离去的时候,孝思整个流露出来,会很哀痛。

 

「见利思义。」这跟「见得思义」一样的意义。「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符合义的标准而取,人家不会讨厌。假如为了自私自利而取,一定招来人家的埋怨、不满。「君子义以为上。」《论语》当中子路问了一个问题。其实大家留心看《论语》,问话的人问某个问题,是他心境的流露,而孔子作答都是因材施教,很有味道。子路问:「君子尚勇乎?」君子崇尚勇勐、勇敢吗?子路本身就特别勇勐,所以他请教孔子。「君子」这裡主要是指在上位者,拥有政治权力。孔子回答:「君子义以为上。」赶紧借这个机会引导子路,君子不是只有勇勐而已,更重要的是道义。他有了这个道义的基础,才会把勇勐用到正确的方向上去。所以我们一般提义都是跟正一起讲,叫正义,没有了正,义就会出问题。回想我自己成长的过程中,男同学相处在一起,都特别强调讲道义。现在回头想一想,念初中、高中那时候根本就不叫道义,那叫哥们义气,都不是遵循正道。孔子说:「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一个上位者很勇勐,但是不懂得义,不懂得做人做事的标准,可能会作乱,会造成社会的祸患。因为他有权力,假如无义,为祸就比较严重。「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小人」是指一般的老百姓,没有地位的。一般的人有勇而没有义,就可能做出偷盗的事情。很多偷盗的人也讲道义,但没有经典做标准,所以他的勇就会危害社会。一般这些做坏事的,没勇气还不敢做。所以从这裡我们就看出,义的教育很重要,没有义,纵使具有勇敢的特质,人生都可能会偏掉。所以学什麽最重要?学做人的常道,仁义礼智信,这比什麽都重要,人才不会偏离正道。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4月10日20:14:0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80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