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智慧宝藏的钥匙
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第十一讲
「古者书仪为义,书义为谊。」
所以有义的,他表现出来的威仪不同。
而这个「义」,其实就是「谊」。
「谊」就是该不该做,适不适宜。
做人的准绳、标准就在这个义当中。
尊敬的诸位长辈、诸位学长,大家好!
我们古文课程进入「义」这个单元,「绪馀」当中讲:「夫义,德之宜也。」「宜」就是应该做的本分,这个应该做也是很自然生起的心境。比方我们上一节课谈到的《冯谖客孟尝君》,冯谖生活有困难,寄食在孟尝君门下,孟尝君以为他没什麽能力,但还是照顾他,尽了这份道义。所以后来孟尝君遇到困难,冯谖尽心尽力帮助他。所谓受人点滴,涌泉相报,这也是处世的心境、道义。古人对别人的恩德念念不忘,这是处世的态度。我们现在是对什麽事情念念不忘?想吃什麽东西念念不忘,想买什麽东西念念不忘,谁稍有得罪我了就念念不忘,这样与人相处就会很多烦恼。假如遵循道义,与人相处都是浩然之气。
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当中,提到孟尝君管辖的是薛地。他是一个领导者,对于这个地方的人民,应该尽心尽力照顾,这也是他应该尽的道义。结果不但没有尽道义,还给人民很大的赋税负担,很多人都欠他的钱。冯谖看到这一点,觉得孟尝君家什麽都不缺,就缺义,所以把那些契约、借条全部一把火烧了。我们也冷静观察,现在的家庭缺什麽?好像不缺吃也不缺穿,还是缺义,缺情义、道义、恩义。真的,不管是家庭还是社会的冲突,其实都跟利有关係,利就相争,能够重义轻利,冲突就不存在。
很多公司互相诉讼,一了解,原来这两个人以前曾经一起合作过,创业之初两个人是胼手胝足,同甘共苦,结果事业成功了,为了一点利益,最后闹僵了,就告上法庭了。所以可以共患难,不可以同富贵。患难当中,人贪心没有起来,互相体恤。可是福报现前,有福气了,有钱财了,人很可能在这个因缘当中起贪念,就起计较了。因为一起贪念,什麽都是利,一损害自己的利益,就开始计较,就开始对立,甚至开始损害对方。所以孔子讲:「放于利而行,多怨。」怨恨跟冲突从哪裡来的?自私自利。所以《弟子规》说:「与宜多,取宜少。」「己有能,勿自私。」不要跟人计较,多给人方便,多布施给人,这都是义的态度。
我们有没有思考过,这一生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们这个古文课,不要上到最后只懂得背古文,不知道文以载道、文以贯道、文以明道。这些千古文章,是要我们明白、贯通伦理道德,贯通所有做人的道理。人无伦外之人,学无伦外之学,人与人相处,不会脱离五伦关係。真实的学问是能够在五伦关係当中相处和睦,能够尽自己的本分,团结五伦,以至于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看,在父子关係当中有没有尽道义?「养不教,父之过。」这是做父母的本分。我们在教育孩子当中有没有生气?「气死了,不教了,早知道就不生他了。」这个话出来,根源还是想自己多,不是想孩子。现在要赶紧把孩子教好,不然他的人生怎麽幸福?你看,为他着想,耐性就出来了;为自己着想,火气就来了。
大家想一想,以前做父母辛苦,还是现在做父母辛苦?(答:现在。)为什麽辛苦?想自己多,就辛苦!我好辛苦,辛苦的根在哪?我。你看三五十年前,我们父母那一辈,听过自己的父母喊苦了吗?我这一辈子还没听过,我相信也没机会听到,因为在父母的人生态度当中,觉得那些就是该做的,任劳任怨。那种心境都是从这种道义当中延伸出来的。我曾经遇到一位长者,五十几岁了,她在谈话当中不经意讲了一句:「生了就要好好把他养好!」这位长者也没说子曰,可是这个话实不实在?你要负责任,自己生的当然要尽力把他教好,这个态度学历高的人不一定能提得起来。我在小学教书时,班上孩子的家长各行各业都有,有的学历也很高。而我在家访中,往往遇到一些父母,初中、高中毕业,教育程度不高,但是我在跟他们交流孩子的问题时,他们都会说:「我没想这个孩子以后要赚多少钱,学历要多高,但是我觉得不能让他为害社会,我要尽力,最起码要教他做人。」我被这个态度感动!那些学历比较高的,往往很会跟老师计较,不见得懂如何教育孩子,甚至会有点傲慢。
我们也看到很多例子,孩子到国外读博士,读完之后就不回来了。父母耕农,已经是尽所有的力量,拼了老命把孩子送美国读书,最后父亲七十几岁,无依无靠,跑到国外,被他赶回来。所以我们看,这个义的教育太重要了。随着学历的不断提升,增长的是自我还是道义,我们父母、从事教育的不能不关注。「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三五十年前那个时代,生的孩子不少,而且生活比较困难,父亲一个人赚钱,母亲带七八个孩子,省吃俭用,真是不容易。但以前一个人赚钱,母亲很节省,还买了好几栋房子。现在两人赚,连贷款都付不完。看出个中的学问没有?勤俭为持家之本,假如很会花钱,两个一起赚也不够。
所以上一代人有道义的教育,养育孩子这麽辛苦,他觉得是应该做的,从没喊苦。对公公婆婆,知道媳妇道,很晚去睡觉,三四点钟要起来,二三十个人住一起,做一家子人的饭。现在的太太,哪有早上四点多起来做饭的?但你看,那个时代没喊苦,现在一个礼拜做一餐,「为什麽要叫我做?为什麽不归先生做?」都是计较的心,抱怨一大堆。在古代婚礼过程当中,有喝交杯酒的环节,葫芦瓜是苦的,盛的是甜酒,表的是同甘共苦。而且同一个葫芦瓜合在一起就是一个整体,不分彼此。同甘共苦、不分彼此就是从道义的心流露出来的,这样还会不会计较?所以计较都来自于太重自我的利益了。道义的心,互相疼惜,互相感恩。所以幸不幸福关键不在外在的条件,在内心当中有没有道德、道义、情义。刚刚我们反思,在五伦当中哪些是我们应该做的。
古人时时把义当作为人处世的标准。我们在单位的君臣关係也是如此。领导可不可以抱怨下属?君臣也有本分,叫君仁臣忠。领导人的仁慈表现在哪裡?表现在为下属的人生幸福着想,为下属的家庭着想,照顾他。为下属的幸福着想,一定首先教他做人。在同一个屋簷下工作就是有缘分,既然有缘,那能尽多少力就尽多少力。这个时代伦理道德断了二三代,你跟你的下属讲:「你爸怎麽没教你?」结果他当天很难过,回去问:「爸,你怎麽没教我做人?」他爸说:「好,找你爷爷去。」父子两个去找爷爷。爷爷说:「我爸也没教我。」那可能就要三个人立到坟墓面前。所以这是民族的悲剧,要从我们开始,把伦理道德教育振兴起来。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要去责怪任何人。孔子讲「忠恕之道」,恕,宽恕、包容;忠,能尽多少力,尽力去做。大家都为了整个人心的祥和,整个人心的转恶为善,随缘随分随力去做。可能说到这裡,有人就想,我都为他想,谁为我想?我出那麽多力,他假如不好好给我工作怎麽办?动念即乖,这个念头跟伦理道德相不相应?我们现在要观照,一个人会修身,就从念头当中修,念头一错,言行都错,讲出来的话也不在情理当中。当一个老闆这样想,这个念头是义还是利?现在人还没付出,脑子裡都是在想我的利益,不能损害我的利益。每一个人都是用利来交往。结果是什麽?争、抱怨、不讲情义。你看现在的男女关係,互相伤害,就是重利轻义的结果。
所以现在很多的问题,其实就是人心能不能从利调回到义来。老闆一有道义了,道义会相感应,慢慢底下的人就受感动。整个社会人心就开始因为我们而转。不要计较,不要要求,从我心做起。《大学》裡面讲:「未有上好仁而下不好义者也。」上位的人很仁慈,底下的人受到他的感化,道义就提起来了。人与人其实不複杂,相互感应,你用道义的心就感来他的道义,用自私自利的心就感来他也是自私自利。所以人与人的关係、互动,不要怪对方,先观我们自己的心态。老祖宗提醒我们,「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因为我们人生遇到的情境、人与人的状况,都是相互交感的,根源在我们的心态。
刚刚讲到当老闆的人,还没付出就在想自己了,这是利,不是义。有一些企业家又说了,假如我一直教他都教不好,他又不好好学,然后又造成团体的麻烦,我学中华文化,那可不可以把他辞掉?大家想一想,可不可以?这个老闆讲的有没有道理?学了传统文化,要有义,可是他教不会。其实主要看发心,你是想损害到我的利益了,还是想我们学传统文化,不是做个样子给人家看的,应该是念念为对方着想。总是教不会他,必须当头棒喝他才会醒,那把他辞掉是慈悲。你看,核心在哪?在自己的这颗心。真正疼惜他,纵使把他辞退,言语也非常恳切。能否听懂是他的造化,我们讲的时候是真正地爱护他,苦口婆心,不是发脾气。而且,除了叮咛之外,还给他希望,「假如这些做人做事的态度,你能够下工夫去提升,坏习惯改掉,公司的大门随时欢迎你回来。」也不失人情味。但是必须告诉他,「以后到任何一个团体,都要守规矩,不然不能立足,也没有办法立信于社会、团体。」所以君仁,仁慈表现在爱护他、教他。老祖宗说君亲师,一个领导者,君,以身作则;亲,生活上的关怀、体恤;师,在工作、在处世的能力上能够指导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