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相佛,表富贵,富贵也是大众所希求的。『德福无量,相亦无量』,西方世界阿弥陀佛,世尊对他的赞叹「佛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不止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从哪里来的?阿弥陀佛的德福无量无边,所以感得的相貌也是无比的殊胜。『昔』是讲过去,『志公』就是宝志公,梁武帝时代的高僧,传记里面说宝志公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这个世间众生共业殊胜,共业好就能感得诸佛菩萨应化住世。宝志公在世的那个时候是梁武帝这个时代,梁武帝是虔诚的佛教徒,对宝志公非常尊敬。在台湾拜《梁皇忏》的人很多,梁皇就是梁武帝。梁武帝超度他的妃子,他妃子在世的时候曾经造恶业,堕在畜生道。他请求宝志公给她作法超度。宝志公给她超度的佛事,现在叫做《梁皇忏》。《梁皇忏》是宝志公编的。宝志公是观音菩萨,观音菩萨超度她,也只能超度到忉利天;再上去,不行了。《地藏经》里面,婆罗门女、光目女都是地藏菩萨的前身,超度她的亲人也是超度到忉利天。从前我们讲《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这个经是安世高大师翻译的,安世高翻经工作结束之后,到江南去度他前世的一个同学,这个同学也是造作恶业,堕在神道做宫亭湖的龙王,就是现在的鄱阳湖,在九江,他超度这个龙王,也是帮助他生忉利天。这就是说明,超度的功德只能达到忉利天,忉利天往上去要靠自己的修行,完全凭别人修福是办不到的。一定要自己有修行的功夫,才能在欲界第三天以上。梁武帝对宝志公很敬佩,那个时候没有照相机,很想将宝志公的像留下来,请画家来画,画像留下来供养。宝志公有神通,他一下变十一种不同的面孔,画像的人没法子画了,不能下笔。在《高僧传》里面有这么一段故事,宝志公有神变,能变化各种不同的面孔,我们常讲十一面观音。
疏【无量幢者。】
『幢』是高,明显。这是形容在这个社会上有崇高显赫的地位,这是大贵。
疏【功德高显,喻之如幢。极其高显,名无量也。又无量者,广多义。】
幢是比喻。幢,在台湾比较少见,在大陆、日本有。幢跟旛是属于一类的,都是挂在旗杆上,属于旗帜一类。旛是扁的,幢是圆形的,像飞机场那个风筒一样。在古时候,佛门是师道,师道是不招生的,师道有师道的尊严,「只闻来学,未闻往教」,不会召集大家来的。但是我们这里有活动也不能不通知大家,通知你,你喜欢,你就来,不喜欢,你可以不来,没有一丝毫的勉强。通知的方法,就是寺庙门前都有旗杆,旗杆就是挂旛幢的。如果我们这里有法会就挂旛,人一看到旛,今天这个道场有法会,喜欢参加法会就来了;如果有讲经的,这就是幢,圆形的,挂在这个旗杆上,今天这个道场有讲经,喜欢听经,他就来了。这是告诉大众,我们道场今天有些什么活动。现在不用这些东西,现在通信很方便,可以寄通知,报纸上登广告,所以就代替从前旛幢的作用。幢挂在旗杆上挂得很高,叫法幢高树。「法幢高树」,就是代表讲经的法会。
钞【幢者,旛属,又云旗属。】
旗帜一类的。
钞【刊定记,幢有七义,约之成五。】
『约』是归纳,把七个意思归纳,至少它有五个意思。
钞【一、高显义,喻佛位极尊故。二、建立义,喻佛悲智,建立众生,及菩提故。】
我们常讲「建法幢」,建法幢就是建立道场的意思。建法幢跟现代人建道场意思不同,现在人建一座寺庙是不是叫建道场?不一定。这寺庙建好,里面没有道,那不叫道场,里头要有道才行。建法幢,里面是一定有道的。立宗旨,确定修学的方法、目标,以这个方法达到修学的目标,那就是立了宗旨。像净宗,我们这个念佛法门,信愿持名是修行的方法,往生不退成佛是修行的目标,这就是净宗的宗旨。这是建立义。
钞【三、归向义,喻佛为众生所宗仰故。】
有皈依的意思在。
钞【四、摧殄义,降伏一切诸魔军故。】
因为佛法能够帮助我们辨别邪正、明了是非,这就有降伏邪知邪见这个意思在。
钞【五、灭怖义。】
『怖』是恐怖,要我们能够离开一切忧虑、不安、恐怖,这是得佛法的护念。
钞【如帝释告诸天众,汝与修罗战时,设有恐怖,当念我七宝幢,其怖即灭。】
这是比喻,众生念佛就能够离开一切恐怖。
钞【喻佛得无所畏,众生念佛,即离恐怖故。今唯取高显一义,摄余义也。】
这五个意思,说一个意思,其他的意思也都在其中。
钞【广多者,其幢多而无量。如经言,幢旛宝盖,遍满虚空,佛竖无量妙义,指示众生,亦复如是。】
经里面这两句话,也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一些真实的状况。『幢』是讲经说法的标志,譬如我们讲《无量寿经》,这个幢上一定写《南无无量寿经》;讲《华严经》,这个幢上一定写《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幢旛宝盖』无量无边,就是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一切经法统统在宣讲。换句话说,我们对于经教要是非常羡慕的话,统统想学的话,西方极乐世界这就很明显的告诉你,无论修学哪个法门,在那个地方统统具足,有最好的老师、最好的同学、最好的修学环境,为什么不到那里去学?这两句话含着很深的意思,告诉我们西方极乐世界讲经说法的盛况,实在讲,这是他方世界不能为比的。再看底下一尊佛:
疏【大光者,光辉广被故。】
这是代表大智。
钞【光指化他之用,诸天人亦有身光,不假日月。】
我们现在这个世间光明是来自太阳,月亮是反射的光,月亮本身没有光。天人本身有光明,他的福报大,物质也放光明。天人尚且如此,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就更不必说了。
钞【二乘小果,因地菩萨,皆有光明,比佛为小。】
阿罗汉有光明,辟支佛、菩萨们身都有光,有常光、有放光,但是都比不上佛。
钞【佛光映蔽一切,故云大也。】
叫大光佛。
疏【大明者,谓佛以大智,破诸惑尽故。】
这是表智慧的作用。
钞【破诸惑尽者。】
这破尽了。声闻、缘觉、菩萨,断惑没有尽,还都有余,唯有如来果地上断尽了。
钞【一切智,破见思惑尽;道种智,破尘沙惑尽;一切种智,破无明惑尽。】
这都是讲破尽了。我们在小乘经上看到的,四果罗汉,见思烦恼断尽,证一切智。是不是真的断尽?大乘经上告诉我们,他三界之内的惑断尽,三界之外的细惑还没有断尽。三界之内的惑粗,三界之外的细,一直要到成佛才断尽。下面是比喻:
钞【杲日当空,无所不照,云大明也。】
就像太阳,太阳完全没有云彩遮盖,太阳的光明充分的发挥,普照大地,用这个来比喻佛。菩萨、罗汉虽然断惑,没断尽,还有一层薄薄的云彩遮住,光明虽然很显著,不是圆满的,他还有一层薄云,那不叫做大明。要连微细惑统统断尽,这才叫圆满的光明,称『大明』。
钞【虽前似觉他,此似自觉。】
「大光」好像是觉他,「大明」好像是自觉。
钞【各举一德,义实互具,如上总说中辩。】
这是两种意思都有,「大光」有自觉觉他的意思,「大明」也是有自觉觉他的意思,不必偏执。我们在表法里面说,大光是表大智,大明是表大智的起用,这个意思我们比较容易体会。
疏【宝相者,相好殊特,如宝尊贵故。】
『宝相』,这是表尊胜,尊贵殊胜。
钞【相好如宝者,佛有无量相,姑举一二。目相,如经言: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毫相,如经言:琉璃筒;胸相,如经言:紫磨金;肉髻相,如经言:甄叔迦。皆所谓宝相也。】
『目』是眼睛,『毫』是白毫。比喻都是用七宝来形容。『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是《楞严经》上说的。
演【楞严云:由我获得妙妙闻心,故我能现众多妙容,乃至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八万四千清净宝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护众生得大自在。】
这是《楞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的经文,观世音菩萨说的。《楞严》上的观世音菩萨是圆教初住的地位,《华严经》上的观世音菩萨是第七回向位的菩萨,《法华经》上的观音菩萨是等觉菩萨。《楞严经》上圆初住的菩萨就有这么大的能力,应以什么身说法就能现什么身,「应以佛身而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这是圆初住菩萨就可以用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个身分来为众生说法。江味农居士在《金刚经讲义》里面注解,《金刚经》上讲的「诸佛」,就是圆教初住菩萨到究竟佛果,那叫诸佛,因为圆初住就可以示现八相成道。「诸佛」就是指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禅宗里面常讲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圆初住就见性,见性成佛,是这个意思。末后一尊: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