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大家假如有烦恼的时候,这个念头都伏不下,观想一个情境,有一只猫守在老鼠洞,这只猫说,「你敢出来,给你好看,一把就把你给抓住,让你动弹不得」。猫盯着那个老鼠洞,老鼠连动都不敢动,我们现在盯着习气就是这样,「你敢丝毫放肆,我马上宝刀出鞘」。大家尚方宝剑背好了没有?我这只尚方宝剑写六个字,「为正法,为众生」,只要我的念头跟这个不相应,马上砍,一定要回到这里,在护念自己的道业。所以一直发现问题不是坏事情,但是要有耐性面对,好好循序渐进去调整自己的状态,也不要急躁。我们接着来看《弟子规》的经句,昨天我们讲到「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这一句经文,我们从修身、从修心来看这一句,为什么一个人会做出「擅为」的事情?他就是恭敬心不见了。第一,在家里对父母的恭敬提不起来,没给父母交待就去做一些事情,让父母操心,或者让父母难过。在单位当中就是傲慢、不恭敬,没给领导请示就擅作主张去做,在心地上还是这个「慢」在起作用。在跟善知识学习当中也不够诚敬,顺着自己的意思在修行、在做事情。我们能看到心地上的问题才好调整,怎么对治?时时要保持真诚恭敬的态度。从哪下手?从对父母开始。齐家,心地上知道要观照了,在哪里历事鍊心?从自己的家庭开始,对父母我们不擅自作主,就像昨天跟大家讲我那个好朋友,他要换一个工作,清清楚楚把情况讲给爸爸听,而且是跪着讲。
有一个孝子叫顾态,他到一户张氏人家去教书,张氏非常崇敬他的德行,去了之后马上把一年给老师的供养,一次就交给顾态了。进一步还建议他说,「反正你一年之后才回家,你现在就拿这一笔钱去买地,买了以后把地租给人,一年以后你除了这一块地以外,你还可以收到一年的租税,你到时候再一起拿回家去,这样挺好的」。但是顾态说,「这个没有我父亲同意,我的这一笔钱就是要给我父亲的,假如父亲没有同意,我不能动这一笔钱」。你看那颗心,对父亲的恭敬,不敢丝毫擅自作主。其实这样的孩子,一次、二次、三次,父亲感觉到他这一分诚心,反而他是最省心的孩子。之后父亲会怎么讲?以后这些事不用给我禀告了,你作主就好。请问我们的领导有没有跟我们讲这句话,「这些事由你作主就好了」?没有,怎么会这样?都是因为领导疑心太重,不信任人,不懂得授权。「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其实说实实在在话,现在领导好不好干?这么少人有反应,你们都没干过领导吗?这个年头干领导可不好干,假如有可以信任、可以授权的人,求之不得。可是为什么还是没有说「这些事都交给你」?因为我们做事的成熟度还不够,而且主动禀报的态度没有提起来。无形当中父母、老师、领导隐隐约约感觉不放心,人与人的互动有时候不一定讲得清楚,但他很细微,只要你很细腻的去感觉还是可以发现的。这个孝子的心境值得我们体会,他讲到,不可以「易其心,且欺吾父哉」。我既然已说这钱拿来就是要交给我爸爸的,我不改变我这个心,而且我也不能私底下做一些我父亲不知道的事情。这样的人求学、工作,一定是以这样的态度去对师父、对他的领导,这是父子之间真正的恭敬。
夫妻之间要不要恭敬?夫妻婚礼,太太娶回家了,进门要喝交杯酒,那酒杯是一个葫芦瓜劈成两半,表什么法?同甘共苦,还有不分彼此,一体的。那个酒喝下去不是形式,那个精神也入心。假如遇到什么事情就分自分他,「都是他妈、都是他爸」,那个酒都没喝懂,那个葫芦瓜也没搞懂。人的分别执着都在言语当中出现了,「他爸、他妈」。真厉害,不该分的时候都分那么清楚,自己有利益的时候都不用分。真正柔软的心,怎么叫?「咱爸、咱妈」,听起来多舒服。人现在就是心太硬了,都不能理解到这一句言语给人家的感受,是亲切还是压力?既然是一体的,什么事情都要尊重。我记得当时南京居美馨的叶总,他到庐江参与课程,他觉得传统文化很好,起了个念头,「我把我的工厂拿出可以说四分之三的土地来办中心,办传统文化教育」。他起这个念头,首先想到先跟太太商量,太对了。「事虽小,勿擅为」,只要擅为了,就是没有尊重该尊重的亲人,这个就是我们心地上的问题,恭敬心没有能提得起来。他跟太太商量,太太认同,不简单,这个太太助夫成德,随喜他的善心。然后夫妻两个人再去找爸爸,你看,做的是伦常,这是修身、修心、齐家。再来,出社会了,我们在团体当中,这属于治国。怎么利益团体、利益社会?这个时候要「事君如天,古人格论,此等处最关阴德」。我们今天念了几句《了凡四训》,very much(很好),这本书重不重要?重要,你假如很熟,刚刚那些观念,你一下子以理折情,你的理智马上就把你的妄情给转过来,你就回到这些正知正见上来了。事奉领导者像事奉老天爷,你怎么可以欺天?没有任何一件事可以瞒领导者,此等处最关一个人的阴德。做人的大根大本,什么样才是人格?「竭忠尽孝,谓之人」。
「可是我的领导还有很多不对」,他不对是他的事,我对不对是我的事,他不对跟我做对有什么关联?奇怪,我们现在都打混战。你先生不对,跟你做对有什么关联?「他做对,我才要做对」,那你的胸怀是什么状态?是计较、是利害、是要求,不是道义。我们是这个水平,还能去要求谁?这个叫一般见识,半斤八两。所以别人对不对不是最重要的,首先自己有没有符合伦常,有没有做对?这叫理智。不然我们人生就是在那里情绪化,打混战而已,愈打愈复杂。要止住,先管自己对不对。《弟子规》尤其「入则孝」句句放光,放什么光?性德之光。你不从这里下手,你的性德透不出来。「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你这一生要成为大觉者,当生要成就,你一定要从「净业三福」下手。第一福,「孝养父母」,你只要跳过了,这个叫躐等,叫不老实,根本没法修行,修了一辈子决定不得力,因为根本就不听圣贤人的话。孔子讲,「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可是我父母已经不在世间了」,父母不在世间,父母的教诲不在了吗?父母在天之灵你不知道吗?再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父的教诲不在了吗,提不起来了吗?再来,我们生命当中有没有「有他才有我的今天」的人?假如有这样的,是你的领导,他对你有知遇之恩,就是因为他栽培,不然你就完了。孝可以用在对你的人生有决定性影响的贵人,你都可以孝顺他,这叫「常念师恩」。
没有师长老人家,我不知道堕落成什么,我甚至于现在在不在世间都打个大问号。我从小身体不好,过去生杀业太重,应该是二十九岁就差不多了。二十九岁那年,在高速公路当中好几次都开到睡着,我真的可以感觉,你命快到的时候,你想提起劲来都提不起来,明明在那里撑得死去活来,还是睡着,业力甚大。你不要等业力来了,才在那里练你的功夫,来不及了。你要练到它还没来,你就已经以逸待劳,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这叫有谋略的人,看得远。你不能等境界来了才在那练,你现在就练到人家给你吐口水你都不生气了,那你还怕什么境界?好不好练?很好练,自己想就好了。想那个最看你不顺眼的人,今天给你吐口水,演练一下,生不生气?不用人家帮我们练,自己练。把那个最讨厌的人的照片立起来,「我爱你、对不起、请原谅我、谢谢你」,磕头三拜。「我怎么可以给他磕头?」你磕不下去,你那个对不起、请原谅都是假的。念出真心来,你磕不下去,不可能。有什么不可以磕头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他是佛,你礼敬他的如来本性。有一尊菩萨叫「常不轻菩萨」,对任何人都恭敬、不轻慢,见人就磕头。大家学那一分精神,不要待会儿下课,哪个学长很勇猛,见人就磕头。到时候社会大众一来,「这里怎么教成这样?」法是圆融的,不要着相,重实质不重形式。你看人家师长老人家学得活活泼泼,在机场当中,我们弟子给他磕头,「不要磕」,为什么不要磕?你磕头了,还没有学佛的人说,「学佛还得给人家磕头,不敢学了」,你不要把他吓坏了。念念为众生,他就可以随时体恤到人心的状态,以他最能接受的方式,善巧方便帮助他。师父这些生活的行持,都是我们的学处。
刚刚跟大家讲到不能躐等,得老老实实从孝做起。以前叫君父、叫师父,那个恭敬的态度跟对父亲没有两样。「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习惯成自然。你真念父母恩,你遇到你生命中的贵人,你很自然的就把他当父亲一样尊重。假如我们提不起来,回到源头,一定对父亲还提不起这个态度。古人都是随顺性德,他不是装出来的。你就看那些忠臣,置死生于度外,就是要劝他的君王,那都是真的恭敬,念念要成就君王的心。《弟子规》讲的,「亲憎我,孝方贤」,父母憎我,孝方贤;师长憎我,孝方贤;领导憎我,孝方贤。不然在哪里看出来我们的修养?「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不高兴,叫搞情执,为什么?你为什么不高兴?贪顺了。贪顺境,跟自己好的人,enjoy the feeling(感觉很好)。你真贪着了,逆境一来,你一比较,不高兴、不愿意了。诸苦皆从贪欲起,不知贪欲起于何,因忘自性清净心,被染着了。世间有没有真正的乐?没有,叫坏苦。本来感觉乐,一变化,乐不了了,一比较苦就来了。「我以前那个朋友对我很好,这个人对我没那么好」,苦不就来了吗?苦从哪里来?苦从上一个乐来的,乐的条件没有了,就变苦了。人真的看破了,这个世间不好玩,统统是苦,你还没看懂吗?这些贪、瞋、痴、慢没有真乐,都是坏苦。台湾有一个真实的例子,夫妻恩爱,先生意外去世了,太太没多久自杀。一了解原因,没有先生的日子她没法活。请问大家,他太太的死谁造成的?自己。缘,是先生。诸位学长,你想不想当别人堕落的缘?甚至严重一点,别人自杀的缘,要不要?当然不要。真的不要,理有顿悟,事还要渐修。
请问诸位学长,跟你最好的人进步了没有?那你的「不要」只是一时激动而已,你得要有真实智慧,你那个「不要」才成立,不然「人在爱欲之中」,都是愈来愈执着。先生说,「太太去上课三天,日子没法活了,衣服没人洗,饭没人做了」,依赖、贪着了。妈妈不在,孩子在那里说,「妈,赶快回来」,什么都不会了。妈妈一回来,抱着妈妈,「妈,没有你,真没法过」,那个妈妈听了很高兴,「孩子太需要我」。一个真理智的爱,是对方没有我的时候活得更好,这才是我们要努力的目标。孩子没有我了更独立,先生没有我了更精进,他过得更好。要做到这一点,没有以道相交是不可能的。人与人的缘分一定要经营成道友,互相成长、互相扶持、互相成就彼此的德行。不走这一条路,铁定是痛苦的人生。为什么?缘分会变。你现在跟你先生爱得死去活来,改天因为你婆婆的事,你那个爱就要开始变化了,爱会变成什么?你们很有经验,恨从爱来,没有爱哪来的恨?爱会变成恨,叫虚情假意。不自欺了,原来我是虚情假意,真心不会变。真的吗,恨从爱来的吗?你有没有哪一天被人家打一巴掌,那个人你根本不认识,他给你打完就走了,你还在那里摸半天,好痛,还没有回过神来,那个人已经走了。「算了算了,可能他昨天股票输太多,昨天可能受到太大的创伤,算了算了,不要跟他计较」,没事了,没有恨。当天晚上回到家,先生迟迟未归,结果一开门,喝得醉醺醺的,在那里晃,「啪」给你一巴掌,你马上说,「我给你做了那么多事情,你居然这么对我,我这一生跟你没完没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