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知道转变人心靠教育,教育最核心的就是孝悌。孝道靠祠堂传承,靠祭祀祖先、祭祀父母传承下去。「事死者,如事生」,慎终追远。诸位学长,明年清明节大家知道要干什么了没有?当然量力而为,你也不要排场弄得太大,累得要死。我们走在弘扬文化的道路上,有一个心境非常重要,带动风气不为师,带动风气不为先。你把正确的风气带起来了就好,你不要,「我就是领头人,我就是要做得很大,排场要很大」,很容易落名闻利养。而且带动风气以后不是没有了,带动风气以后,别人已经做的事,我们就别做了。要做别人不做的、更重要的事,不然走在弘扬文化的路上会留恋,流连忘返,走到第二步的时候掌声很多,就停在第二步了。什么时候该潜修?潜心修学、厚积薄发、能屈能伸,我们清不清楚?什么时候要静下来,见和同解,形成一个弘法的坚实团队?人不用多,这个事业依众靠众,互相护念才走得长久,这些都很重要。我们现在各地有没有把培训自己内部人才摆在第一位?不然做到最后,自己的人都不能成就,要不经不起诱惑,要不道业不精进。我们是领头的人,结果我们自己道业都一直往后退,那后面的人接下来怎么做?所以领头是个因缘,可不能自己觉得得意、自满了,甚至于人家劝言都听不进去了,「我的看法对」,不能接受其他人的看法。甚至于同一个地区其他地方有人做了,反而产生嫉妒,要独大,这些都是习气现前。要排除异己,那就麻烦了。世间的名利,世间人都会承认,「我就是喜欢钱」,他愿意承认。可是在弘扬文化队伍当中的名利,没人愿意承认,可是不输给世间的名利。因为世间那种成就感可能还比不上弘扬文化的成就感。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是成就感在增长的时候,我贪、我慢跟着就上来了,这个是不知不觉。
上次有跟大家分享,我在飞机场遇到一个女士,一直盯着我看,我的内心小鹿乱撞,当然她是一位妇女。突然,她鼓起勇气走到我的面前来,我撞得更厉害。她说,「你就是那个长庚的医生!」我的心从这么高一下跌下来了。那不是菩萨来考试了吗?包含人家的赞叹、恭维多了,哪天不讲一句「感谢蔡老师」,听人家讲话都在等那一句,怎么这一句还没出来?等了老半天,其他人都感谢,就我没有感谢,给我记住。那就愈沉沦愈厉害了。诸位学长,我很羡慕你们,人怕出名猪怕肥,干嘛去出名?印光大师七十岁以前没有人认识他,你看积累得这么厚,出来十年的教化,三百年来第一高僧。我们到底在急什么?我们的基础已经很弱了,还急,还得了吗?君子务本,回到孝悌的本,回到心地上,把记怨忘恩变成记恩忘怨,时时在心上转变一下,「恩欲报,怨欲忘」。心上放的全部都是父母的恩德、兄弟的情义,父母、兄弟有哪些做得让我们不欢喜的,决定不放在心上,真诚才提得起来。「诚者,物之终始」,道业也好、事业也好,成败关键根本就是真诚心。只要不真诚了,现在再辉煌,迟早会垮下来的,没有侥幸。不真诚,所有的成就全部是祖宗福报加起来的,一定在失人心了。慢慢的人和没有了,没有真诚哪有人和?没有真诚,人跟人的心不可能交感在一起。
诸位学长,我们这二、三年交了几个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而且一谈话统统是经典的教诲?我们假如连交知心朋友都交不到了,我们的真诚功夫到底到哪里?我们连「对不起」都讲得这么勉强,我们的真诚在哪里?我们能看到别人的优点,那种称赞都有一点哽住了,好像不大会讲。我们发自内心、没有丝毫嫉妒,完全是赞叹别人、欣赏别人的心,提不提得起来?这个都在处世当中,我们要很冷静去观照。《弟子规》每一句经句,最重要的还是回到我们的心地功夫上。心行一如,所有的行为跟这颗心是一不是二。我们看下一句经文讲的,「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这是对长辈恭敬、细腻的心。长辈来到我们面前,来到我们家了,贵客,不容易。赶快替长辈服务,不敢丝毫怠慢。「找我爸爸,您等一下」,赶紧倒一杯茶给长辈,「您稍等一下,我马上就回来」,去找。没找到人,「人不在,己即到」,「您是有什么重要的事吗?我帮您转达」,赶紧记下来,以最快的速度回应长辈。为什么?时时为对方想,你这个讯息愈晚回去,长辈就挂心比较多的时间。其实我们时时为父母想、为自己的领导想,交代给我们的事情,我们一定赶快去做,一定该汇报的时候主动汇报,让父母、领导不用为我们的事情操心。在相上讲,奇怪了,父母交代我们的事、领导交代我们的事,怎么每每都是他们来追问我们?「对不起,我忘了」,我们恭敬的心没有真正发起来。我们看「二十四孝」的孝子,父母交代他的事情,都是恭恭敬敬赶紧去做,不敢丝毫怠慢。
只要我们还会怠慢父母,我们对师长是不可能有真诚恭敬的。你说,「没有,我还是很恭敬的」,不要再狡辩了,真理是师道建立在孝道的基础上,没有孝道就没有师道。所以师长现在常常很感叹,找一个好老师很难,找一个好学生更难。诸位学长,我们听到这一段服不服气?有没有心里说,「有这么夸张吗?我就是好学生,师长怎么说我就怎么做」,那个叫激情。实质是什么?我对师长至诚恭敬,我现在落实他的教诲。落实了几句,写下来。我们不要说多,一句就好了,哪一句真正落实了?不然也是不听话。这个叫实质,修道重实质不重形式。你不重实质,所有的用功都是做给别人看的,不是真实状态。师长说十六个字要放下,我们放多少了?师长说念念为人着想,我们做到没有?《弟子规》从头至尾,只要有孝心的人,一定做得到。只要有恭敬心的人,只要奉事师长的心有发出来的人,他一定用心的去做到。整本《弟子规》教两个字,孝、敬。「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再推展开来,对一切人。我们的单位来了个客人,他说,「某某人在不在?」你回答「不知道」,或者「他在,你进去左转、再右转,最后面那个位子」,那怠慢了。他第一次来你办公室,你说左转、右转,他头都昏了。再来,那是你同事的亲朋好友,我们的自私自利在哪里体现?就在这些生活当中。你有没有去体会到对方的心情,甚至于体会到他要找的那个人(你的同事)的心情。假如他的亲朋好友来了,你招待就像你的亲人来了一样,你说那个同仁会不感动吗?
我们现在传统文化不能学着学着,学得身心都不怎么放松,有点拘谨,还有点驼背,这是我做得不好,人情不敏感。比方我曾经看到一个现象,有一个同仁生了个孩子,七、八个月,每个人一看到他,好可爱,抱一下、亲一下,热火得不得了。另外一桌来了一个同事的母亲,六十几岁,没有人过去打招呼。奇怪了,我们学传统文化,是心性之学。我告诉大家,这种现象真是太颠倒了。所以我跟大家讲,我现在是在阿鼻地狱注册,排在外面要掉进去了。我一只脚已经踏到里面去了,另外一只脚上天还在给我机会,我是带头的人,带出来的人都情况是这个样子,所以我记头罪。你有好东西吃的时候先想到谁?父母、爷爷奶奶。一个人有东西吃给孩子,人家说你真没见识,给人家笑,人家说你根本就不明理,都是爱欲。给孩子吃叫私情,给自己的父母叫性德。同样的,你看到一个老人跟一个小孩,你会很自然的打从内心先去跟长辈问好,为什么?假如我们的尊重父母、尊重爷爷奶奶是发自真心的,真发出来的,你只要看到跟你父母同样年纪的人,你对父母的态度会很自然起来,除非你的心不是真正发出来。你看到跟你爷爷差不多年纪的人出现,你不由自主对他的恭敬就出来了,这是性德。出不来,还是内心没有真正发出来。包含你听到人家说,「你好,这是我大哥」,你听到「大哥」两个字,你对你自己大哥的心情很自然就上来了。传统文化是心性之学,心在哪里体现?在一切的一言一行当中。
所以大家不要小看《弟子规》,每一句都通我们的性德,你要把它做到彻底。你要做到这个心境须臾都不离,时时刻刻孝敬的心都保持。深,深到性德;广,可以广到对一切人、一切众生都是这样的心。您看这一句,再跟后面的「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完全给它会集起来,「出则悌」我们可以面对所有的大众、长辈都可以提得起来。修真诚,修平等心。接着这一句,「人不在,己即到」,就是当我们去叫的人、长辈不在的时候,我们主动向前询问,「有什么事情我可以帮忙吗?」假使自己做不到,都要赶紧去代为转达,一定让对方的心安下来,这叫忠人之事。这个心性告诉我们,时时恭敬,尽力服务他人。师长讲的,毫无保留的帮助别人。俞净意公为什么修学不得力?其中就是他帮人都帮到相上,不能做到毫无保留,甚至都带着私心去助人,改不了命。这句话还有一个重点,是我们在面对人、处理事的时候,一定要有始有终。这个事情被我遇上了,我不把它交代到让人放心,我绝对不能离开这件事情,不能放下不管。即代叫,人不在,自己回来了,然后交代清楚怎么样怎么样,「一定会帮你转达到,你放心,什么时候给你回话」,都讲到位了,对方不担心。从这每一句经句,看出一个人做人做事的成熟度,值得信任。
我们现在有时候会觉得「父母不信任我、领导不赏识我」,其实这一念心跟圣贤教诲是违背的。圣贤教诲主要是求之在己,不是去要求人。人生是什么?感应。我们的行为值得信任,才应回来人家信任我们。信任哪有要来的?「你应该信任我」,这句话讲起来就很奇怪了,信任是你做到让人家很自然信任你。你说「领导不提拔我」,问题是我们没有回过头来,我们做人做事的能力,能够承担起这个责任吗?领导不是看我们脸色讲这个人情,领导要为大局负责任,不以人情做佛事。你说,「他现在做人做事能力不够,可是要请他下来,他可能又受不了」,这个就是人情做佛事。你是为他的面子着想,还是为大局着想?再来,纵使要请他下来,你要把事情给他讲清楚,那是供养他,「现在这个情况,我们可能做人做事哪些还可以再修正,请你体谅」。直心是道场,我们常常顾虑这个、顾虑那个,有时候反而造成对方更多误解。无欲则刚,我们又没有带任何的私欲跟目的,有什么话在那里遮遮掩掩干什么?当然这也是考验我们,在跟他们沟通的时候,自己心里不能动气,有情绪还是不行。心平气和,就事论事,他体会到了,能谅解了,就很好安排、发展了。接着我们看下一句,「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现能」,在称呼长辈的时候,不可以连名带姓的称呼。其实我们称自己父母的名字、哥哥姐姐的名字,大家有没有经验?人家问你,「你爸爸叫什么名字?」当我们讲出自己父亲名字的时候,感觉如何?很奇怪,全身不自在,觉得把父亲的名字讲出来有点不恭敬,那就是对父母的尊重内化了。你觉得那个磁场不对劲,就代表不能直称父亲的名讳。你看古人在称祖先的时候都是「某某公」,很恭敬。这些观照,其实都可以在我们生活当中来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