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4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现在我们面对五伦八德,都要能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可是在学的过程,又要明师受戒,师承,就是李炳南老师要求师长的那三个条件。这就是传统的师承,要守这三个原则才能学得成。我印象很深,老人家在重大的会议当中,有时候几千人的法会当中,都会提这个重点。甚至于站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讲台上,底下一百九十多个国家的代表,老人家谈的就是他三个老师给他的教诲。我后来感觉到,中华传统文化是师道,你不守这三个原则,师道就不能贯彻了。师长守了,历代儒道释的圣哲人都守这个原则,所以一代传一代。这三个标准是什么?第一个,李炳南老师说,「你以前所学,一概不承认」。其实从心性上看,这都是李老师的爱护。所学都先放下,才不会傲慢;调伏傲慢,才能谦卑受教。我当时看到这一条挺高兴的,因为我本来就没学,小时候爱玩,没读什么书。第二个,只能听李老师一个人讲,不能听其他的人讲。我当时在台湾,那时候人生很苦恼,也很幸运,祖宗保佑,刚好转电视台,转到师长在讲经。这个老人家怎么把道理讲得这么清楚?非常欢喜,就开始听师父讲经了。听了几年,后来就回到祖国的海口,跟大众交流《弟子规》、传统文化。在很多境缘当中没有陷进去,跟大家分享都有准绳、标准,得力于在台湾那五年左右的时间,就是只听师长的教诲。所以你叫我讲其他的东西,我也不会讲。再怎么讲,都是经典是怎么讲的,师长是怎么讲的,经典教我们怎么存心,师长教我们怎么存心。

 

这几年走过来,再回想,我二十几岁以前都聊些什么?想不起来了,你一放下,其实它是假的,不是真的。你面向光明,黑暗自然就消失掉了。为什么我们要突破习气这么难?因为我们把它当真了,所以它就一直有力量来干扰你、来障碍你。你都是提起经典,慢慢的,你以前想什么、说什么,也都放下了。我有一个经验,就是当时要教小学了,孩子随时在看你,你的一举一动要尽量做得好,二十几年拿筷子跟拿碗都拿错了,那得改。你既然选择了小学教师,就得要用功夫,就「龙含珠,凤点头」。一开始改,前一个礼拜吃饭都有恐惧,就在那夹、夹,夹了三次、夹了五次,夹不起来,都快有点伏不住情绪,都快吃不下去了。最后坚持、坚持,为孩子要坚持,慢慢的二、三个礼拜过去,习惯了。突然有一天想,我以前怎么拿筷子的,以前怎么拿错的?忘了,现在就记得这个正确的。所以学习首先要放下,把以前错误的想法、看法、说法、做法,全部打包、捆好,丢垃圾桶里面去。今天我们联络了垃圾车过来,大家待会打包好,听到「少女的祈祷」(台湾的垃圾车来,都是这么美妙的音乐),一听到就知道要丢垃圾了。不知道有没有人每天去丢垃圾,突然有一天开悟了,不是丢这一包垃圾,而是丢内心里面的垃圾。大家待会打包好,下课就扔出去。有没有人突然要扔了,又拉回来,「这一包垃圾跟了我三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这叫认烦恼贼作父亲,愚痴就愚痴在这里。一看明白,真看明白了,没有不放下的。看破的人一定放下,哪还有把垃圾当宝藏的道理?放下,放不下就是还没有明白,那真的是贼害我们生生世世的习气。真看明白,没有人不肯放下的。

 

因为感觉到二十多年来,这么多的错误思想,伤害了这么多人,现在遇到师长的教诲,无上至宝,赶紧装脑袋去,把以前的东西统统清出去。一开始,自己讲话常常是「我觉得」,都是「我」的看法,慢慢的,「师父怎么说的,经典怎么说的」,「我见」、「我慢」慢慢就淡了。事后想想,这么多年来,自己的见解没有出问题,得力于前五年老老实实听老人家的教诲,不听杂。为什么?你听太多老师讲,他们的理都没有错,可是我们还没有办法融会贯通。而且每个老师在讲的时候,有他的时节因缘,我们还分析不清楚,就觉得怎么讲法不一样?自己的脑子乱了,信心受影响。可是你只要听五年之后,你契入了整个义理,你看到每件事的理、事、因缘的状态,你都能非常客观的分析。这个时候你再去听其他老师讲的东西,就可以把它融会贯通。可是一开始还是跟着一个师长比较保险,这是我自己的经验。我没有遇到一些事情,好像这样也对、那样也对,说的也没错,但是自己很痛苦,不知道要听谁的,这个情况我是没有遇到。我是胡里胡涂得了福报,刚好就只接触了师长的教诲。

 

博学当中,跟从一个老师学习是不冲突的,因为明师在诠释一句道理的时候,都把最精华的经句统统拿来诠释这一句教诲,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观察。比方师长假如讲到傲慢,他一定会告诉我们,怎么可以傲慢?「曲礼曰:毋不敬」(《礼记》)。孔子又说,「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你只要傲慢起来,你的德行、你的能力就上不去,你再有周公的才华,没有用,你开始堕落了。而且你一傲慢,到团体去,跟人格格不入,把「人和」搅得乱七八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大家看,《礼记》出来了,《论语》出来了。再来,「普贤十愿」告诉我们「礼敬诸佛」,《普贤行愿品》出来了。佛又告诉我们,「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怎么可以不恭敬?《梵网经》出来了。其实说实在的,我们是人在福中不知福。老人家每一次讲经,是用五十三年讲经说法的功夫来成就我们,六十年修学,五十三年讲经。所以「博学」在一个明师的教诲当中,他会把最精髓的拿来成就我们。你对谦卑理解的深度、广度,就在他的带领之下提升了。听了有不了解的,可以问,「审问」。听懂了,自己好好的再去「慎思」,「我在生活、工作、处世待人应该怎样去落实?」做了以后,有哪些不妥当的再去分辨清楚,「是我心上有问题,还是善巧方便不妥当?」都在思惟、在调整。这是学习的次序,信、解、行、证。

 

学习的方法,「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在《三字经》当中,其实前八句是教育重要的纲领、观念,在前八句。「人之初,性本善」,把教育的目标彰显出来,教育就是让每一个人恢复本善、恢复明德。「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把人堕落的原因讲出来,染上了这些习气、欲望,所以才堕落。这段话让我们一个从教者的包容、宽恕的心提起来了,他就是没有好的教育,堕落下去了。「教之道,贵以专」,学之道,也贵以专,教、学是一体的。我们学东西,现在学就要专注学一门功课。比方我们现在学《弟子规》,就专注学《弟子规》一门。学完《弟子规》,我们再学《太上感应篇》。我们把根基扎稳。你说,「我现在学《弟子规》,刚好今天一起吃饭,人家在谈话,我不能说『我现在只学《弟子规》,他讲话会影响我』」,然后你听人家讲话就把耳朵捂起来。对方觉得很奇怪,「他怎么把耳朵捂起来?」然后旁边的人解释,「他现在学《弟子规》,其他的统统不听」。你自己专注在这一部经,而你跟人谈话所谈的一切内容,可不可以完全融入在《弟子规》当中?可以。你不要学到最后,好像跟世间的人都不能很自然的相处,人家都觉得学传统文化好像变异类。是我们不圆融。你不相信吗?诸位学长,你现在随便聊一段话,决定跟《弟子规》有关,你们要不要test(试)一下?不管你们讲什么话。你们太善良了,都要给我信心。真的,决定离不开这部经的这些教诲当中。他的话可能也让你更深入《弟子规》,但我们学习就专注在这一部。

 

当我们把三个根扎好了,接着就在儒道释当中,选一部自己最相应的经典,从此就专注这一部到你开悟。对这些经教大开圆解,义理通达,一经通了,你任何一部经都可以讲解给人家听。一经通,一切经通。一门深入是学习要专注。讲到这里,可能有人又想,「我上这四十五天,课这么多」。首先,《一日常规》跟《弟子规》有没有冲突?没有,讲得更细,帮助我们深入《弟子规》。第二,我们上「德育故事」,《弟子规》是理论方法,「德育故事」是表演,圣贤人表演给我们看,都在帮我们深入《弟子规》,深入我们学的这一部经,所以它们没有冲突。我们这一次学习,第一个重点,扎三个根。会跟大家讲解这三根,我们不可能讲得太细,但是每一句经文,我们怎么拿来对治习气,怎么修身,怎么把这一句变成我们的家风,我们一个团体的学风、道风,就这一点跟大家一句一句来过一下。这是三根,有了根基,「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三根之后,我们再来跟大家交流《群书治要36O》的精华。三百六十句太多了,我们再截取差不多七、八十句跟大家来交流。这七、八十句都离不开五伦关系,我们这一次比较侧重君臣关系。因为前几次进修班谈其他的五伦关系谈得比较多,这一次我们就主要谈君臣关系。因为我们现在都在团体里面弘扬中华文化,假如君臣关系处不好,那不要说去利益别人,自己每天都学得很烦恼。慢慢的,接触我们的人反而都觉得学了之后都不快乐、都不法喜,还有这么多人事纷争,人家愈接触我们之后,反而被我们吓坏了,就麻烦了。所以君臣的部分是我们这一次的侧重。

 

其实我们自己的团体不和合,自己压力也很大,都觉得不好意思,好像自己齐家都没做好,就要去治国平天下,心里没底,这是正确的。我们为什么一直回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既然看到了,就不能不面对、不正视它,这叫不自欺。假如自欺了,不按照经典修学,那我们怎么弘扬正法?我们所说、所行跟正法就相违背了。有一个现象,有些在教学的老师觉得要从敦伦尽分做起,结果她回去相夫教子,暂时把教《弟子规》的工作先放下。结果团体的领导人就对我讲,「怎么听了你们的课,《弟子规》都不教了?」有时候我也挺难做人的,讲了实话,会有种种现象出现。但是要不要讲?还是要讲,你才是真正对得起人。你不讲真实状况,那叫以人情做佛事,怎么是在带领人深入经典?经典都是教我们要敦伦尽分。她家里有状况,她不全心全意去护念,站在讲台上,久了之后,她身心的压力会愈来愈大的,难道要等到她倒下来了,我们才去处理?难道要让她家里的人已经受不了,把她给扯回去了,你才觉得要调整?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急不得的,循序渐进。所以学习首先要调伏的就是急躁,欲速不达。「为学第一功夫,要降得浮躁之气定」,不要急,一步一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你习气不去掉,真诚提不起来,每天还要刻意装个笑脸给人家看,装得自己也挺难过的。刚刚我们说到的,还是要务本,这是保持理智的一个状态,随时遇到任何事情,分析本在哪里,你就不会举棋不定了。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19:27:2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431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