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承传中华文化(第7集)蔡礼旭老师主讲

一日去见「内监杨公」,可能是太监主管,杨公,他收了很多义子,他把五个义子请出来,拜见俞都先生。这都是他在四方找到的孤儿,为了自己晚年可以享天伦之乐。有一个男孩差不多十六岁,俞公看到他觉得很面熟,就问他祖籍在哪里。他说,江右人,小时候误入粮船,就被船给载走了,「犹依稀记姓氏闾里」,还记得自己的故乡差不多是在哪。「公甚讶之」,俞公非常惊讶,命他把鞋子脱掉,一看,他的左足有「双痣宛然」,果然是他儿子,「公大呼:是我儿也」。当下一定是非常激动,杨公看到了也非常惊讶,赶紧把他的孩子送回去给他,让他一起走,「随公还寓」。我们看,「公奔告夫人」,我看到这个句子,夫妻情深,尽最快的速度不让他的太太再难受了,奔告。「夫人抚子大恸」,因为眼睛瞎了,抱着孩子痛哭流涕,「血泪迸流」。孩子也是非常激动,「子亦啼」,而且「捧母之面而舐其目」,捧着母亲的脸,然后舔她的眼睛。结果这个孝子的至诚感通,他母亲的双目复明。俞公悲喜交集,感慨万千。所以积德行善、改造命运是真实不虚。「遂不愿为官」,看淡世俗的名利,回家力行善行教书,「辞江陵回籍」。「张高其义」,张居正先生觉得他不追求功名利禄是义士,「厚赠而还」,以厚礼感谢他教育孩子,送他回去。「公居乡」,在乡里当中,「为善益力」,愈做愈积极,愈做愈彻底,就是这个「益」字。「其子娶妇」,他的儿子娶太太,「连生七子,皆育」。这个「皆育」是不只长得好,还教育得好。「悉嗣书香焉」,这个「嗣」就是传承下去,把他的家道传下去,都是知书达礼的读书人,整个家道就兴盛起来。

 

「公手书遇灶神」,把整个体悟、经过都写下来传给子孙,「并实行改过事以训子孙」,还是不疲不厌的以身作则来带好子孙。「身享康寿,八十八岁」。本来是「神注已多」,「逃祸不暇」,逃命都来不及了,还求福。您看,一转变,长寿,八十八岁。「人皆以为实行善事,回天之报云」,都说因为他积德行善、改造命运,才有这样好的福报跟家道。这一段话告诉我们,俞都改造命运的榜样影响一方老百姓对圣教的信心,这功德无量。现在传统文化最缺的就是榜样,唯有榜样才能让人有信心,唯有信心他才肯学;没有信心,连学的动力都没有。所以每一个做人的角色要有榜样,每一个家庭要有榜样,每一个团体、行业要有榜样。吉林松花江中学功德太大了,它在教育界树立榜样;海南省监狱系统,它在监狱树立榜样。我感觉老天爷能把任务给我们,是我们人生最大的福报。我记得庐江刚开始,我跟同仁讲,我们今天能来做这个承传文化的事,是福气,这一生没有白来。「必为世人不能做之事,必做世上不可少之人」,现在这个世间最缺什么人,我就要做到,最缺圣贤人、最缺义无反顾的人。什么事最重要?养老育幼,这都是整个社会风气最重要的根本所在。一个人忘本,不尊重老人、不孝敬父母,人心刻薄,社会堕落,怎么做?愿发了,得从「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一步一步做扎实。

 

再来,治国就是要利益社会,什么最重要?自己的德行,再加上团队的素质,要栽培人、感召人。德行才能感召,「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我们祖国大陆,光是县就有多少?好像两千多。有多少村?算都算不清楚。可是,只要有一个「孝心村」做成功了,就带动全国。其实每一个人的愿心都可以普照整个世界跟整个国家,只要做扎实,做出榜样来,就可以扭转乾坤,振兴所有人的信心。这还是他同里的「后学罗祯」帮他记下来的。

 

我们把这个不自欺的例子跟大家交流了。接着,不自欺还有第二条重点,我们刚刚也提到了,就是务本。起心动念是本,持戒是本,孝道是本,这些都是从根本来做起。再来,「先难」,老实、听话、真干,从最难克的习性下手,这就要我们自己找出来去对治。孔子赞叹颜回,说颜回有君子之风,有四点,「回有君子之道四」,一,「强于行义」,行义其实就是格物的功夫,白话一点叫对自己的习气赶尽杀绝,所以他不迁怒、不贰过。接着,「弱于受谏」,很能接受别人的劝告,欢欢喜喜感谢别人的提醒。其实能不能成圣贤,关键也在这里。大禹是圣人,「闻善言而拜」,人家给他讲的很受益,他给他顶礼;子路是贤人,「闻过而喜」;颜回是复圣,非常容易接受别人的劝。他这个榜样,身边的师兄弟看到了,曾子说,「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这就是曾子看到颜回身上的优点,赞叹他。所以颜回在整个孔子的学生当中是榜样,让同学们都跟他学习,这是辅助老师教学最好的学生。颜回是谁?要期许自己在团体当中扮演颜回,好学生的角色,让我们的善知识、让你的领导感到有你真好。「怵于待禄,慎于持身」,我们看这个怵,就是戒慎恐惧,待禄就是接受俸禄。尔俸尔禄,民脂民膏,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所以为官的时候都是念着老百姓的不容易,尽心尽力。

 

从这里再延伸,李师公训练的学生出去讲经、出去讲课的时候,连水都是自己带,不给人家添一点麻烦,而且都是带着至诚感恩的心,感谢这户人家给他机会学习。师承很重要,李师公这个精神我们要体会到。不然去到人家家里跟人家分享,大家什么都给你,喝好的、吃好的,都给你送,到最后都觉得应该的,就堕落了。现在这样的情况不少,不知不觉就被名闻利养给淹没掉了。战战兢兢,带着感恩的心去做,对人没有丝毫的贪求、要求。你跟人家谈条件就完了,那叫什么?拿着圣教去做事业、做生意,讨自己的好处,那就完全错误了。在佛家,变成「裨贩如来」。去做付出,这是我们道义所应为,没有带条件的。我当时听到有一个说法,说现在邀请老师去讲课,得要考虑送什么层级的东西才行,我听了真是很恐慌,传统文化复兴才这么几年,就有这种风气,还得了!很多讲学的人,就是因为身边的人一直这个送、那个送,把他给淹掉了。所以要护念一个讲学的人重要,他年纪轻轻,年长的人要懂得护念。还有,讲学的人自己要找严格的人护念自己,没有,自己找。你假如结婚了,就找你另外一半,愈严格愈好,最好拿一根棍子给他,我是说提醒,教鞭。最后「慎于持身」,对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非常的慎重,「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老实、听话、真干」就跟大家谈到这里,这是第四点。我们第五点可能提一下好,因为我感觉这一点很严重,就是不画地自限,就是要有信心。「信为道元功德母」,不画地自限。大家知道,不写了。孔子当时在教学的时候,有一个学生叫冉求。冉求给夫子讲,「非不说子之道」,孔子,我不是不遵从您的教诲;「力不足也」,您讲的大道我做不到,我能力不足。孔子对他讲,「力不足者,中道而废」,力不足应该是走到一半走不下去,叫力不足。「今女画」,你根本连做都还没做,就说你没办法了,这是画地自限,不是能力不够。其实我们所有的问题突破不了,全部都是画地自限,能够「宁为成功找方法」,一定可以突破。「人有至心求道,精进不止,会当克果,何愿不得?」「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今天先跟大家交流到这里。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5月5日19:29:2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43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