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 (第十八集) 1978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19-003-0018
第18集 A
第18集 B
《了凡四训》第一篇是「立命之学」,第二篇讲的是「改过之法」。在《四训》里面,可以说当中的两篇是它的正宗分;换句话说,重要的精华就是在这两篇。「改过之法」实际上就是教给我们忏除业障,我们也很仔细的把它读过去了。今天这一篇「积善之方」是教我们如何培福,就是怎样修福。佛在经里面常常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可见得学佛的人要多善根、要多福德,就是在《金刚经》里面佛也是非常的重视修福。修福可以说在菩萨行里面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可以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哪一天不修六度?六度里面第一就是布施,布施就是修福。我们在这一篇,你看看积善是怎么积法的。开头这两句是引《易经》里面的两句话,这两句可以说我们中国人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
【易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可见得这个善不但要修,特别重要的是重在这个积字,应当要积善。我们读经的时候,佛也在经上教给我们,说「积财丧道」,佛不教我们积财。世法里头也是如此,不重视积财而重视积德,善行就是德。积善之家,世世代代都积善,这个家里一定好,『必有余庆』。我们看看余这一个字,就知道因果通三世,绝不是一生就完了,祖先所积的儿孙能够享受。懂得这个道理,我们现前所造的,我们的子孙一定也能够享受。由此可知,积之重要。下面不从理上说,而从事相上来观察,理就是讲因果报应的道理,世间法、出世间法,就是世出世间的圣人,世出世间的贤哲,没有不通达因果的道理,这个就不必多说了。我们看底下所举的这些事例,说:
【昔颜氏将以女妻叔梁纥。而历叙其祖宗积德之长。逆知其子孙必有兴者。】
首先举的这个例子是我们中国大圣人孔老夫子之家,『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孔子的母亲姓颜。由此可知,从前做父母嫁女儿,给她选一个女婿,得要调查调查他的祖先有没有积德,而不是去调查他有多少财产,不调查这个,是要调查他家是不是一个积德之家。为什么?积德之家后来的子孙是必然发达,『逆知』就是预知,为什么?有因一定就有果。诸位读了这个书,在人世间任何的境界里面,任何遭遇里面,你的眼睛也就明亮得多了,这就叫学问,不至于随着世情迷惑颠倒,这举一个例子。
【孔子称舜之大孝。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皆至论也。】
第一个是举颜氏的祖先,第二个是孔子称赞舜,舜王这是我们中国圣人之一,孔子称赞他大孝。自古以来孝亲的人太多了,孝亲之事也是不胜枚举,为什么孔老夫子单单称舜为大孝?诸位要是读过传记你就明了了。舜所处的环境,在我们一般人看到,他的父母对待他太不合情理了,可是大舜从来没有看到他父母有过失,总是反省过失在自己,不在父母,确实这是别人所做不到的,他能做到,所以讲到孝顺父母当然他是第一个。孔子赞叹他,『曰:宗庙飨之,子孙保之』,他得了国家,治理天下,他的子孙能够保持。为什么?以孝为榜样,以孝治天下。在过去帝王的时代,一直到满清,我们中国历朝历代标榜的都是以孝治天下,以孝治天下从哪里来的?从舜王来的,一个人能够孝于亲才能够忠于国,这个孝是大根大本。到春秋时代,就是孔子的时代,春秋有个陈国,陈国就是舜的子孙,还能够保持着舜王的道统。
『皆至论也』,这是举出这两条。由此可知,必得要深深的通达道与理,事修之功才能够做得圆满。事修是说什么?就是积善,没有别的,佛法、世法都离不开这两个字。既然都是积善,佛法与世法从哪里分辨?我们刚刚读完《金刚经》,从《金刚经》所说的道理,世出世间法不难明白,凡是积善而不着相就叫做出世间法,积善做不到三轮体空就是世间法。由此可知,世出世间法在行持上没有两样,所不同的,一个是着相修,一个是离相修。因此,我们以六度来说,六度里面唯有般若是讲离相的,其余的五度都是就事相上修持,譬如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这是五种事,都有相。般若是讲理的,离开了前面五种事到哪里去找般若?般若没有形相。般若度从哪个地方去看?就在前五度,修前五度三轮体空就叫做般若。如果我们修前面五种着相的修,有能修、有所修,这就叫世间的善法,也称之为有漏的善法,果报在人天。
向下是从历史上举出几桩实际的例子来说明,这些说明都是属于世间善法,毕竟初学的人还是着重世间福报的多,如果说世间福报都没有,都得要离开、舍弃,有几个人愿意去修善?不愿意修了。除非是真正懂得道理的人,知道无漏的善法功德无量,那是极少数,所谓是真正的上根利智。无漏善法,说老实话也是从有漏的善法再往上进了一步;换句话说,我们初下手一定要修世间的善法。换句话说,在世间世法里面要不能够积善、不能够积德,向上一着可以说决定没有指望,要晓得,佛菩萨基础就是在人天。我们懂得「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翻过来想一想就可怕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看这个善恶果报多么的明显。这是在世法里面讲,积善是人天之大本,积不善是三恶道的业因。明白这个道理,试问问,我们要不要修?要想保住人天的身分,不堕落到三恶道,不积善不行。再看下面文:
【试以往事征之。】
『往事』就是指过去。实在说,我们中国的历史在世界上来说是最完整的,一部《二十五史》无非是因果报应的实录。古人有将《二十五史》里面因果报应最显著的部分把它抄下来编成一本书,叫《历史感应统记》。这部书好像是聂云台编的,不少同修们都曾经看到过,这是一部非常好的书。我们读底下,下面这十段故事,只着重在因果报应上,其他的我们也不必要用那么多时间去考查它。
【杨少师荣。建宁人。世以济渡为生。久雨溪涨。横流冲毁民居。溺死者顺流而下。他舟皆捞取货物。独少师曾祖及祖惟救人。而货物一无所取。乡人嗤其愚。】
这一桩事,可以说一直到民国初年,在福建都是家喻户晓的。『少师』是官名,他的名字是『荣』这个字,杨荣,这是古时候的官制,底下有个小注,「古皇帝之师,旧制有太师、太傅、太保、少师、少傅、少保之职,其尊介于公卿之间」,这就是皇帝的老师有这六个等级,杨荣他是「少师」的身分。『建宁人』,建宁在清朝那个时候称建宁府,现在的福建建瓯县。『世以济渡为生』,这是讲他的祖先,这就是叙述祖先积善积德。积这个大善大德也有因缘,虽有因缘,因缘是所谓讲外面的增上缘,亲因缘与所缘缘是要自己本具的,换句话说,要有深厚的善根。他就遇到这么一桩因缘,雨下久了,溪水涨了,建宁这个地方是有一条河水,一直通到岷江,从福州出海,水涨了之后,当然就有许多村庄被淹没掉了,『溺死者顺流而下』,这是淹死了不少人。操舟之人也不在少数,也很多,别的船驾船的人都在水里面捞取财物,而杨荣的,这是讲他的前代,他的曾祖父、祖父,唯独救人,在这个水里面他是救人的,『货物一无所取』。别的人看到都笑他傻,『嗤其愚』,不捞这些财物去救人,人救回来还得要照顾他。
【逮少师父生。家渐裕。】
这是讲果报渐渐成熟了,佛经里面常讲「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是宝塔,救人一命的功德比建一个七层的宝塔功德还要大,宝塔是供养佛舍利的。诸位想一想,救人之命比供佛的功德还要大。现在有些人,这有财富的,你叫他拿钱来供养佛菩萨、供养神他很乐意,你叫他拿一点钱来去救济贫苦他就不愿意了。他为什么不愿意?救人那个福没有供佛菩萨、供神的福报大,殊不知,完全错误了。说个实在的话,佛菩萨与那些神仙,你不供养他,他不缺乏;你供养他,不过是表你一点诚意、诚心、敬心而已,他并不是很需要。所以积善积德功德最大的,就是需要最迫切的,你能够供养他,能够帮助他,这才叫大功大德。
以我们学佛供养三宝来说,有很多大的寺院,收入非常的丰厚,你就是不供养它,它也不缺乏这一点。还有一些小寺庙,真是苦到极点了,三餐饭都未必能保得住,没有人愿意到那里供养。世法里面所说,锦上添花大有人在,多得是,雪中送炭找不到人了。何况佛法,诸位稍稍明白的,佛法是平等法,绝不是说大庙庄严,那个地方佛就灵一点,佛在那住,小庙、破庙那里头就没有佛住,没这个道理,佛是平等心。诸位要明了这个道理,你就晓得积善应该怎么个积法,做功德应当怎么做才叫真正有功德,这个道理要明白。这里举出一些例子,都是给我们做榜样的,世间人看到,这都是傻瓜、傻事,但是真的是积善,是在那里积德。这是他的曾祖父、祖父积的德,到第二代就稍稍有感应了,家里面渐渐宽裕了。
【有神人化为道者。语之曰。汝祖父有阴功。子孙当贵显。宜葬某地。遂依其所指而窆之。即今白兔坟也。】
看到这个地方,又好像讲到风水地理了,确实这个东西确有其事。但是诸位要晓得,这不是勉强可以得来的,你要找个世间这些风水先生给你的老人看一块地,那能靠得住吗?如果真的靠得住,他家里有财富,多多的供养这些地理师,尽选好地,那他们家就代代都发达了,无恶不作也发达了。给诸位说,没有这个道理。地理也是要感应道交,所谓是福人才能居住福地,没有福德的人,那个地本来是个好地,他一葬那里,那个地都改了形,好的也变坏了。可见得世间法里不要强求这些。如果他的祖父、曾祖父不积德,纵然老人葬在白兔坟也不能发达,要知道那个真正的因是在先人积德。
【后生少师。弱冠登第。位至三公。】
『弱冠』是二十岁,这个意思就是说,那个时候考取功名,二十岁就考中了。『登第』,虽然没有加注,最低限度是得进士,在科举时代这是叫「登第」。『位至三公』,是说他一生官位做到最高的时候,「三公」地位跟首相相等。
【加曾祖祖父如其官。子孙贵盛。至今尚多贤者。】
这是说他一家的果报,他自己对国家有功劳,国家封他三公的爵位,同时在从前有追赠他的父亲、祖父,有这个例子。这是说一桩事情一个人,可见这个发达是在积善。这个道理这是真理,既是真理,就永远不能够改变。我们看到有许多学问好的不能登第,现在也是的,有许多有学问的终生潦倒,不但中国,在外国也是如此。你看看发达的,过去他家里人必然有积德的。下面第二段: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
就这两句就很难得了,这就是积善的根本。『鄞』,鄞县,浙江宁波,这个人姓杨,名字叫自惩,『初为县吏』,在县政府做一个小官。
【时县宰严肃。】
这个『宰』就是县令,就是现在的县长。
【偶挞一囚。血流满前。而怒犹未息。】
在从前行政跟司法是不分开的,不像现在,现在行政跟司法分开了,譬如刑事由法官来处理,县市长不过问这些事情,在从前是不分的,这些刑事、民事县长都得要管。这是举出办刑事案件的一桩事情,打这个囚犯,打得很重,『血流满前』,他的怒气还没有息。
【杨跪而宽解之。宰曰。怎奈此人越法悖理。不由人不怒。】
他看到打囚犯打得很重,血流满地的时候,就生同情心。可是这个县令很严,囚犯当然他是犯了有罪,可能这个案子也很辛苦的才把这个案子调查清楚,所以这个县令火气就大了。我们看看杨自惩所说的几句话。
【自惩叩首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哀矜勿喜。喜且不可。而况怒乎。宰为之霁颜。】
这几句话是出在《论语》上,可见得劝解也是引古圣先贤的成语来点破他,换句话说,犯人既然犯了法,按照法律判他应得的科刑就行了,又何必这样的毒打他?『上失其道』,上就是讲做官的,换句话说,为什么老百姓不守法?要追究责任,这些做官的,做官管理老百姓的没有管得好;换句话说,这个过失要严格追究起来是在上,「上失其道」。所以老百姓无所依从,『民散久矣』。你想想看,这个话说得多么厚!不责备那些犯罪的人,反过头来责备自己。确实是如此,这是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圣贤的政治。我们中国政治确实跟外国不一样,你看中国过去所讲的,士而优则仕,士是读书人,有学问、有道德,这才选拔出来为国家办事,拿现在说,就是公务员的资格。外国人不如是,外国人是商而优则仕,发了大财,这出来做官,满脑袋都是功利主义,他没有道德,做生意想尽方法赚钱,做了官也是如此。这就是说,我们中国文化跟西方文化确实有根本不相同的地方,我们中国自古以来确实是讲仁义道德,是以孝为根本。
『汝得其情,哀矜勿喜』,知道了实际的状况,他犯罪的事实调查清楚之后,应当要生个什么心?怜悯心,就是判他死刑杀他,也是怜悯心来杀他。所以「哀矜勿喜」!他已经犯罪了,他已经判刑了,甚至于已经判了死刑,纵然是罪大恶极,也不能以一个欢喜心去杀他,还是要以怜悯心,依照这个法令来制裁他。『喜且不可,而况怒乎』。这几句话是《论语》里面的,这是曾子所说的。治国是如此,治家也不例外,学校里老师教学也要本这一个原则。我听说现在学生不好教,国中里面几乎没有人敢当训导主任,怕学生打他。我们读这几句就晓得,惩罚一个顽劣的学生也要有怜悯心,不要有欢喜心,那就错了。
县令虽然很严,性情很躁,圣贤的道理给他一说,人家毕竟还是有学问,一点就通了,『为之霁颜』,就息怒了,听这个话,是有道理,确确实实,在这一个县的老百姓犯了过失,我做县令没有尽到责任,换句话说,惩罚他是不得已的。这就正如同做父母,儿女犯了过,在责罚的时候,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不是把儿女打一顿、骂一顿,自己很欢喜、很开心,不是的,心里面比儿女还要难过,这就是人性。能够把这个心推展到社会、推展到教育,教育没有办不好,社会的风俗没有不纯善的。这是举出这一桩事,在一个官府里面,可以说像这些事情常常会遇到,所以古人有所谓公门好积德,为什么好积德?机会太多了,也就是说为大众做事,积善的机会特别的多,没有这样的机缘,自己就要会掌握。
【家甚贫。馈遗一无所取。】
这一点我们也得要晓得,在过去做官,真正是做一个好官都穷,为什么都穷?靠薪水过日子。我们读《陶渊明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那个时候当一个县令薪水待遇就是一个月五斗米,他如果家里面祖先要没有遗产,你想想看他的日子多么清苦。所以一个念书出去在外面做官,确确实实真是两袖清风。做官要有了钱,要不贪污他哪里有钱?除此之外,他没有生财之道。『馈遗』就是别人送的礼物,有一些官府里头拜托他的人情送的礼,一概不受。由此可知,全凭薪水过日子,当然是清贫。
【遇囚人乏粮。常多方以济之。】
那个时候囚犯有远处来的,或者有充军的,囚犯非常之苦,往往好几天都得不到饮食。这是过去情形,跟现在不一样。他遇到这样的事情,他都想尽方法来周济。
【一日有新囚数人待哺。家又缺米。给囚则家人无食。自顾则囚人堪悯。与其妇商之。妇曰。囚从何来。曰。自杭而来。沿路忍饥。菜色可掬。】
我们看看这个人,人心的厚道。这是举一个例子,有这么一次,有一批新的囚犯从远道而来,好多天都没有吃饭,他遇到这么一桩事情,自己家里头又缺米,把这些米要给了囚犯,自己就得挨饿,可是想一想,囚犯太可怜了。回家跟他太太商量,太太就问,囚犯从哪里来?从杭州来的。他是宁波人,杭州在浙江的北部,宁波在浙江的南部,距离差不多比我们台北到高雄还要远。那个时候是徒步,交通没有现在这么方便,一路上得不到饮食,还得要走路,其可怜的情形可想而知。
【因撤己之米。煮粥以食囚。】
这就是自己把自己的口粮省下来供给这些囚犯。这也是说夫妻两个人不但行善,常常这样修善,这就叫积善。
【后生二子。长曰守陈。次曰守址。为南北吏部侍郎。长孙为刑部侍郎。次孙为四川廉宪。又俱为名臣。今楚亭德政。亦其裔也。】
后面这几句就是讲他的果报了,自己老夫妻两个苦了一辈子,修善积德,晚年好了,两个儿子官都做得不小。从前这个『侍郎』等于我们现在的次长一样,从前首相底下有六部,部长那时候不叫部长,叫尚书,尚书就等于现在的部长,「侍郎」就是次长。『吏部』相当于现在的内政部,『刑部』相当于现在的司法部。『廉宪』,底下有一个批注,这个「廉宪」地位相当之高,「官名,元置肃政廉访司,以巡察各路,明改为提刑按察使司,故称按察使为廉访,亦曰廉宪」。这个职务现在是没有一个与从前这个相当的,他是地方的行政官,同时也是有监察的职务在。现在我们有监察院有监察委员,但是这个监察委员的权限没有当时的按察使的权限大。这是第二段,说杨自惩的这一段因果。再看底下第三段:
【昔正统间。】
『正统』是年号,底下有个小注,「明英宗年号」。
【邓茂七倡乱于福建。士民从贼者甚众。朝廷起鄞县张都宪楷南征。】
『都宪』是官名,『楷』是他的名字,这人叫张楷。
【以计擒贼。后委布政司谢都事。搜杀东路贼党。谢求贼中党附册籍。凡不附贼者。密授以白布小旗。约兵至日。插旗门首。戒军兵无妄杀。全活万人。】
这是说『谢都事』以军旅平乱的因缘不妄杀人,这是大善。因为在乱兵之下往往善恶难分,被冤枉杀害的人很多,能够存这一点心,这就是上天好生之德。这些事情在历史上确实是非常之多,滥杀无辜最显著的果报无过于曹翰,宋朝时候的偏将军。他那个时候攻打江都,江都打下来之后就下令屠城,真是滥杀无辜,所以以后子孙做乞丐。这个地方,他的用心也是很苦,想尽方法来辨别哪些是良民,哪些是属于贼党。在战争的时候不容易分辨,就以白布小旗做记号,凡是人家里面插旗子的,官兵就不进去了。『全活万人』,他救了多少人的生命。
【后谢之子迁。】
『迁』是他儿子的名字,谢迁。
【中状元。为宰辅。】
『状元』是功名,就是殿考第一名,『宰辅』是官位,后来做到宰相。
【孙丕。复中探花。】
『探花』就是科举时代的第三名,第一名是状元,第三名叫「探花」,从第四名以下都叫进士。这是第三段,他这个例子一共是举了十段。第四是:
【莆田林氏。先世有老母好善。常作粉团施人。求取即与之。无倦色。一仙化为道人。每旦索食六七团。母日日与之。终三年如一日。乃知其诚也。】
这个行善确实往往也有这些神道在那个地方考验你,看你是真的还是假的,来试验试验你。试验你,你感觉到不耐烦,那就算了,你这个善也就有限。换句话说,为善要至诚,要能够行到底,好事要做到底,不可以中途而废。这就有一个仙人化成一个道人,每天到她那里去问她要,要六、七团,『三年如一日』,这个道人晓得她很诚心,确确实实是无分别心,诚心诚意积善的。
【因谓之曰。吾食汝三年粉团。何以报汝。】
我怎么样报答妳?实际上这并不是报答,这就是所谓是善有善报,妳们家里既然这样积善积德,应当发达,换句话就是善因感善果。这就教给她:
【府后有一地。葬之。子孙官爵。有一升麻子之数。】
这个麻就是芝麻,一升芝麻,这个数目就可观得很,那里有块好地,妳要是把妳祖先葬在那里,后来的子孙发达,发达的人数就像一升芝麻一样,有那么多。以后这个老太太死了:
【其子依所指点葬之。】
依道人所指点的地方,就葬在那个地方。
【初世即有九人登第。累代簪缨甚盛。福建有无林不开榜之谣。】
这个话说得不过分,确实是如此。第五段:
【冯琢庵太史之父。为邑庠生。隆冬早起赴学。路遇一人。倒卧雪中。扪之半殭矣。遂解己绵裘衣之。且扶归救苏。梦神告之曰。汝救人一命。出至诚心。吾遣韩琦为汝子。及生琢庵。遂名琦。】
举出这些例子,十段太多了,一段一段的讲不胜其烦,所以讲个几段,大家懂得这个意思,其余的,看到容易懂的,我们念过去就可以了。这一段里面顶重要的就是以至诚心救人,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他的果报是得一个好的儿子。他在行善的时候,诸位想想,有没有想到我将来要得好的果报?如果要有这一念,心就不诚了。当时只顾到救人,没有其他的念头,所谓是施恩不望报,才有厚报;布施要指望有果报,果报是很有限的,这在世法里也是如此。
【台州应尚书。壮年习业于山中。夜鬼啸集。往往惊人。公不惧也。】
这是说『应尚书』在求学的时代,『壮年习业于山中』,这个业就是读书,学业。那个时候读书,如果家里面清寒,多半都借寺庙或者借祠堂,借这些地方来读书。佛教,说实在的话,在从前对国家社会贡献非常之大,历史上多少名人都是在寺院里面念书学成的,甚至于家境清寒,寺院里供养他,来培植他。诸位晓得,宋朝名臣范仲淹,范仲淹就是在寺庙里面念书的。这也就是不但是弘扬出世间的教育,连世间的教育在那个时候也要协助,也要尽力的来帮助这些有志求学的人。这里说「习业山中」,山中当然指是有寺院,在这个地方遇到鬼了,鬼也没什么可怕的,心地正大光明,鬼都尊敬你,我们读这一段你就明了了。说『夜鬼啸集,往往惊人』,他不在乎,他为什么不在乎?常言说得好,只要自己不做亏心事,对面遇到鬼你也不在乎,他也无可奈你何。
【一夕闻鬼云。】
听到鬼说话,说什么?
【某妇以夫久客不归。翁姑逼其嫁人。明夜当缢死于此。吾得代矣。】
遇到的是吊死鬼,吊死鬼传说当中要找替身,他要是找不到替身他不能去投胎。至于鬼道,诸位以后可以多看看《法苑珠林》,《法苑珠林》六道那一章相当之长,相当的详细,你可以多看看鬼道里头的情形。鬼是相当的苦,饿鬼,日子并不好过,要好过的话,他何必还要去投胎?所以鬼的情况比人差得太远了。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这个报身要是失掉之后,千万不要当鬼去,这个应当是要注意到的、要明白的。饿鬼道的业因当然相当的复杂,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悭贪,悭贪是饿鬼道的业因,悭就是吝啬,自己有的舍不得给别人,贪是自己没有的想贪得,这种心理就是做鬼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六道轮回,人死了,死了哪里就会堕鬼道?但是我们想一想,悭贪之心是人人有之,所以有人说人死了就做鬼,也不能说没有道理,确实有它的道理在。所以我们对于一切法不贪,对于自己所有的不吝啬,人家问我们要的时候能够舍得,饿鬼道的业因就断掉了。
这是他遇到这么一桩事情,这个人家儿子出门,很久没有消息回来,在从前那个时候交通不发达,通信也相当困难,不知道儿子还在不在,可能媳妇很年轻,这个老人也不愿意叫她在家里守着,劝她嫁人。媳妇很贞节,不愿意,心里动了念头,再逼狠了就准备上吊了。鬼知道这个事情,这个吊死鬼知道这个事情,很欢喜,明天有个人上吊,他可以得到替身了。鬼在这里说话,就被这个应先生听到了,他知道这个事情。
【公潜卖田。得银四两。即伪作其夫之书。寄银还家。其父母见书。以手迹不类疑之。既而曰。书可假。银不可假。想儿无恙。妇遂不嫁。】
他做了一桩好事,这个好事难,不容易。第一桩难事,鬼话要相信,现在有几个人相信鬼话?不相信鬼话,好,明天我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有人上吊,那就完了。他能相信,不管它是真是假,这个心就不得了。自己是个穷书生,在庙里面寄居读书的,你想想看多穷苦,哪里有钱?为了要取信他家人,不带一点钱回去,他家里人不相信。这才伪造了一封家书,他把它送去,你的儿子托我带信回来了,还寄了四两银子给你。家里人看到信,信是假的,不是他儿子写的,心里一想,信可以假,钱不可会假,哪有人无缘无故送钱到他家里来?这就信以为真,这个事就平息了。你想想,这种心是很难得,确实是不容易做到的。
【其子后归。夫妇相保如初。】
这是保全了一家的夫妇。
【公又闻鬼语曰。我当得代。奈此秀才坏吾事。】
当穷秀才干这桩事情,本来我应该可以得到一个替身,可以去投胎了,这个穷秀才把我的事情破坏了。
【旁一鬼曰。尔何不祸之。】
另外一个鬼就告诉他,他把你的事情破坏了,你为什么不去报复他?
【曰。上帝以此人心好。命作阴德尚书矣。吾何得而祸之。】
做一桩善事,冥冥之中自然有鬼神知道。我们读了这一篇之后,将来再有时间我们研究《太上感应篇》,大家的信心就能增长。并不是说不信鬼神就没有鬼神,好了,那我也可以不信。不信还是有,绝不是说鬼神之事不信就无,没有这个道理。不信是你自己的学问、你自己的知见达不到,鬼神之事确实是不假的。他行这种善事,心地这样厚道,人间的福禄没有现前,冥冥当中就已经注定了,『阴德尚书』,他以后能够做到尚书,在此地等于鬼神就给他预定了。这个话又被他听到了,听到之后怎么样?并不傲慢,我将来要做部长,并没有这个傲慢的念头,你看看人家的态度。
【应公因此益自努励。】
更加以勉励、砥砺自己。
【善日加修。德日加厚。】
换句话说,两次听到这个鬼的谈话,这个绩效就明白了,确有其事,确实行善得利益。
【遇岁饥。辄捐谷以赈之。遇亲戚有急。辄委曲维持。遇有横逆。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
这一条很难,荒年的时候赈济救灾,这是要靠自己力量去做,自己力量做不到去劝募,这都是积德积善,救人之饥寒,也是救人的生命。『亲戚有急』,这个亲戚比朋友是更近一层,必须得照顾,亲戚不能照顾说是能够照顾朋友,或者说是能够为大众谋福利,那都靠不住,人的亲情它有个远近,近的都不顾还会顾远的,没有这个道理。『遇有横逆』,横逆是什么?无理毁犯的,非理之侵犯,遇到别人侮辱你、毁谤你,或者打你、骂你,你看人家怎样?『辄反躬自责,怡然顺受』,这个度量就不得了,并不责备别人,反过来想想,我哪些地方不对,哪些地方对不起他,惹得他发这么大的脾气,不看别人过,回过头来检讨自己的过失。「怡然顺受」,这个实实在在不得了,古人所谓是宰相肚子里能撑船,形容度量之大,度量大就福大,一定的道理,不能容人的人决定没有福报,这是诸位要记住的。
【子孙登科第者。今累累也。】
不但自己取得功名,做到这样高的官阶,子子孙孙都发达。你就从他这个修善积德,从他这种容人之量,看出他后来的果报,理所当然!了凡先生举出这一些,都是教我们效法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榜样,都是我们的模范,应当要学他们的言行,学他们的修积,大抵是在这个地方。今天时间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