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第19集|文字MP3|jingkong法师|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admin 了凡四训(台湾)评论2阅读模式

了凡四训  (第十九集)  1978  台湾华藏大专讲座  档名:19-003-0019

第19集 A

MP3下载

第19集 B

MP3下载

【常熟徐凤竹栻。其父素富。偶遇年荒。先捐租以为同邑之倡。又分谷以赈贫乏。夜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是岁凤竹果举于乡。】

 

这是接着昨天所引的事例里面的第七段。『常熟』是在江苏省,那时候当地有一位『徐凤竹』先生,这个人家里面素来富足,在荒年的时候,他的先人首先出来倡导赈灾。这也是像前面我们看过的前一段的应尚书是相同的善举,他也是听到有鬼神夜晚在他家门口这样的叫,话说得很清楚,说『千不诓,万不诓』,不诓就是不欺骗人,诚实的意思,诚实语、真实语的意思,家里面既然积阴德,子孙必定发达,他家的秀才做到了举人郎。『相续而呼,连夜不断』,这样继续不断的有好几天,在这一年果然「徐凤竹」中了举人。

 

【其父因而益积德。孳孳不怠。修桥修路。斋僧接众。凡有利益。无不尽心。】

 

善有善报可以说事例是非常的显著。他父亲做了善事立刻就感得这种好的果报,因此从此之后对于修善积德格外的加勤。在这一段里面,跟前面应尚书那一段里头多了一个斋僧,斋僧这桩事情是在佛门里面种福田。我们把这个小注念一念再说,「僧为人中福田,有僧而后佛法住世,遇佛法而后众生有出苦之期。凡发至心斋僧者,此人当来受福无量。谤法谤僧以恶知见导众造罪业,此人当下即得无边罪业。罪福皆由人自造也」。这一段话说得很明白。懂得佛理的人晓得,僧确确实实是人天福田,这个我们在讲堂里也讲过多次,纵然是破戒比丘,你要是以至诚心来供养他,也是得无量福,这个道理在此地不必再细说了。

 

为什么感的福报会有这么大?小注里面就说得很清楚,要想佛法住世,三宝就要具足。而在佛灭度之后,说个实在话,三宝里面最重要的还是属于僧宝。佛灭度之后,所谓佛宝只是佛的形像,泥塑木雕彩画,它也不会说话,仅仅是供给人瞻仰而已,使人看到佛像,八识田中印下佛像的种子而已。经典是文字,尤其是古时候人的文字,在从前大家都读古文,文字上还没有障碍,拿到两汉魏晋所译的经典,我们还是像跟古大德当面说话一样。可是到民国以来,从五四运动以后,就不用文言文了,提倡白话文,白话文一提倡,麻烦就来了,我们跟古人的交通断绝了,纵然这个经典摆在我们面前,我们不能读,不能够懂得经典里面的意思。所以这一重障碍我们必须要把它排除,排除的方法是认真的学习文言文。

 

文字固然是一种障碍,除了文字之外,佛法本身也有它的难处。经上所说,《华严经》里面就有说,「佛法无人说,虽智不能解」。要什么样的人来说?要出家人来说。出家人把世间一切的事务舍弃掉了,专心来研究经典,依照经典的道理来修行,所谓行解相应,他才能够懂得经教的道理,那么要请他来给我们讲解。过去这些古大德他们所讲解的经典,或者是他自己把它写成讲义,或者是他讲过之后,由他的学生们把它记录、整理,流传到后世,这就是经论的注疏这一类的东西,前人留给我们的。可见得我们要想真正在三宝里面获得利益,那就一定要尊重僧宝,才有出苦之期。如果对于僧宝不尊重,你自己就是再有学问、再有修持,都是枉然。这桩事情,诸位可以看这个小册子后面,现在不必看,你们回去,家里都有这个书,看看云谷大师的传记,云谷大师那篇传记是憨山大师德清所作的,诸位就晓得尊重僧宝的重要性。所以这个地方说这句话是根据经典的意思说的,凡是发至心斋僧者,这个至心就是诚心,诚心诚意供养出家人,这个人当来受福无量,这都是佛在经典里面讲的。要是反过头来,谤法、谤僧,他的罪过也就无量无边了。可见得,罪福无门,唯人自召,是我们自己造的。

 

『接众』,接是接待的意思,就是有远道的这些出家,在从前参学朝山,他家里很宽裕,房舍很多,可以常常招待这些客人,招待这些行脚的出家人,供给他们休息的处所,供养他们。『凡有利益,无不尽心』,这个利益就是利益众生、利益别人,只要是于别人有利益的事情,这个徐秀才的老人都尽心尽力的去做,这是修善积德。

 

【后又闻鬼唱于门曰。千不诓。万不诓。徐家举人直做到都堂。凤竹官终两浙巡抚。】

 

『都堂』是过去从前官府的名称,在现在我们也找不到适当的部门来做比较,相似的就是像现在监察院的性质,但是权限是不是与现在的监察院长相当,恐怕还不一定。『凤竹官终两浙巡抚』,这就是他最后官做到浙江省的巡抚,巡抚是官名,在现在就相当于省主席一样,做到浙江省的省主席。后面几句都是说的果报。再看底下第八段:

 

【嘉兴屠康僖公。初为刑部主事。宿狱中。细询诸囚情状。得无辜者若干人。公不自以为功。密疏其事。以白堂官。后朝审。堂官摘其语。以讯诸囚。无不服者。释冤抑十余人。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

 

这一段是一个姓屠的,『屠康僖』,称之为『公』这是尊敬他。这桩事情我们看起来也能够想到是相当难得之事,自己做了善事自己不居功,这是很不容易的。这一段是叙说屠公最初在刑部里面当『主事』,主事这个官职不高,大概相当于现在科长这样的地位,这个官阶不高。刑部衙门都是审判这些刑事案件的,他就到监牢狱里面暗中的去调查这些案情,知道有许多被冤枉的,有很多这些无辜的、受冤枉的,牵连在里面。这些实情他探听出来了,探出来之后,『密疏其事』,秘密的把这些事情写出来,『以白堂官』,报告他的长官,长官就是刑部的尚书。到以后开庭审判的时候,他这个长官已经知道里面的实情,这一审判当然非常之顺利,也非常的公平,把这些被冤枉的人都释放了。『一时辇下咸颂尚书之明』,辇下就是皇帝所住的处所,换句话就是现在所讲的首都,辇下是指首都,辇是皇帝坐的车子。大家都称赞,称赞谁?称赞刑部尚书公正廉明,不晓得实际上这个事情是他底下的一个主事屠先生在那里做的,这是把他的功劳让给他的长官了。

 

【公复禀曰。辇毂之下。尚多冤民。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岂无枉者。宜五年差一减刑官。核实而平反之。尚书为奏。允其议。】

 

由于这桩事情平反了许多蒙冤的这些人,这不但是善举,而且是义举。由于这么一桩事情,他就再报告他的长官,就是刑部尚书,这个意思就是说,在首都,京师是国家的行政中心,首善之区,在这个地方你看被冤枉的人还是这么多,京城以外各省各县含冤蒙害之人不晓得有多少。由于这个缘故,朝廷里头应当,这是讲最少的,应当要在五年派一个大员到各处去巡察、去核实,就是去重新来审一审这些人犯,有冤枉的都要给他平反。这个意思非常之好,刑部尚书就奏给皇帝,皇帝就批准了,照这样去做。

 

【时公亦差减刑之列。】

 

朝廷里面派这些大员,带着减刑的旨意,到各方去核实,屠先生也是差官之一。

 

【梦一神告之曰。汝命无子。今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帝赐汝三子。皆衣紫腰金。是夕。夫人有娠。后生应埙。应坤。应埈。皆显官。】

 

每一段都是着重在积德、在修善上,都是着重在造因上,所以讲到果报就轻描淡写的几句就够了。我们读《了凡四训》,在立命这一篇曾经我们看到过,袁了凡先生也是命中无子,他能够遵照云谷禅师的指示改过迁善,把自己整个的命运扭转过来,后来他也有个很好的儿子。他是有心求的,这个地方屠先生他还没有心求子。可见得这个『减刑之议,深合天心』,上天有好生之德,这是他后来的果报,三个儿子都显贵,从前『衣紫腰金』是讲的达官贵人。底下一段:

 

【嘉兴包凭。字信之。其父为池阳太守。】

 

池阳是安徽池州府。

 

【生七子。凭最少。赘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博学高才。累举不第。留心二氏之学。】

 

这十段故事可以说都是了凡先生就近取材,大概这些事情,因为他举的几乎都是明朝时候的事情,可能是这些事情在当时一般人都知道,这个果报非常的明显。这一段与他自己本身很有关系,说『平湖袁氏,与吾父往来甚厚』,这个吾是了凡先生自己说的,可见得知道得就更详细了。这个人,就是包信之先生,『博学高才,累举不第』,屡次的去考试考举人都没有考上,没有考上举人的身分就是秀才。『留心二氏之学』,因为功名不得意,于是乎对于佛、对于道,佛教与道教,就比较接近了,学学佛、学学道。

 

【一日东游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见观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

 

这是读书落第之后,常常到寺庙里面走走,也是散散闷,偶然到一个乡村的寺院,大概这个寺庙不很大,是一个小庙,小庙里见到一尊观音像,这个观音庙大概是相当的破旧了,圣像因为没有遮盖,所以被雨露常常淋湿。他自己『解橐』,就是解囊的意思,囊橐,自己打开他的钱袋,『得十金』,大概他的钱也只有这么多,没有带太多的钱出来,十金在当时大概有十两银子这个数字。就给主持和尚,『令修屋宇』,请他把这个观音殿的房子修一修。

 

【僧告以功大银少。不能竣事。】

 

修一个房子当然也得要花相当数目的财物,这十两银子不够用,当然这是事实。

 

【复取松布四疋。检箧中衣七件与之。内纻褶。系新置。其仆请已之。凭曰。但得圣像无恙。吾虽裸裎何伤。僧垂泪曰。舍银及衣布。犹非难事。只此一点心。如何易得。】

 

这一段里面我们一看,重点在供养佛像的一点诚心。因为这个小庙里面,说实在话,十两银子、衣服布匹,说实实在在的,并不算很过分,在一般施舍这都是很平常,可是这点心就很不容易得了。这个文字都不难懂,『纻褶』,它这个底下有小注,这都是一些麻织品以及丝织品一类的,换句话都是相当好的衣料。

 

【后功完。】

 

就是这个庙宇修好了。

 

【拉老父同游。宿寺中。公梦伽蓝来谢曰。汝子当享世禄矣。后子汴。孙柽芳。皆登第。作显官。】

 

这个『伽蓝』就是护法神,护法神来给他道谢,告诉他,你的儿子佛门里面培的功德,种的这个福,后来一定是有报的,他的子孙『皆登第』。这是第九桩。再看末后一段,他举十段也是圆满的意思,《华严经》表法是法法都举十段来说,这个地方也是取这个意思。

 

【嘉善支立之父。为刑房吏。有囚无辜陷重辟。意哀之。欲求其生。囚语其妻曰。支公嘉意。愧无以报。明日延之下乡。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则我可生也。其妻泣而听命。及至。妻自出劝酒。具告以夫意。支不听。卒为尽力平反之。囚出狱。夫妻登门叩谢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无子。吾有弱女。送为箕帚妾。此则礼之可通者。支为备礼而纳之。生立。弱冠中魁。官至翰林孔目。立生高。高生禄。皆贡为学博。禄生大纶。登第。】

 

末后这一条也是以刑房里面办刑事案件的一个小职员,为一桩冤狱的案子来平反而不接受酬劳,从这个地方积德,也是厚报于子孙。

 

【凡此十条。所行不同。同归于善而已。】

 

这一句是总结,总结前面这个十段。十段,你看看,每一个人所修所做的,在事上讲是不一样,但是都是善事,都是属于积善修德。

 

【若复精而言之。则善有真有假。有端有曲。有阴有阳。有是有非。有偏有正。有半有满。有大有小。有难有易。皆当深辨。】

 

下面这一段就是说理了,像这些地方我们要特别的注意到,可见得讲善或者讲恶不能含糊笼统言之,你要细细的去辨别,这个里面学问就大了。下面一段一段的来细细的说明,说:

 

【为善而不穷理。则自谓行持。岂知造孽。枉费苦心。无益也。】

 

这一句话很重要,我们往往错就错在这个地方,因为什么?凭一个直觉的感官里面,我们在这里行善,实际上做了恶事情还不知道。像这些,可见得必须要认真的去辨别什么是真善、什么是假善。你看这个有真有假这是列在第一条,何况里面还有是有非,这个真假是非要不能辨别,做了假的,做了非的,还以为自己是。确确实实,这不但在现在,就是在过去,把假善当作真善的还是有许多人。底下我们就看,一层一层来辨别。

 

【何谓真假。】

 

先辨别这个真善、假善。

 

【昔有儒生数辈。谒中峰和尚。问曰。佛氏论善恶报应。如影随形。今某人善。而子孙不兴。某人恶。而家门隆盛。佛说无稽矣。】

 

这个话你看看,明朝时候就有这个疑问了,现在就更多了。你要说因果报应,哪个人相信?那个人是恶人,大坏蛋一个,你看他既富足又有地位;某人是好人,一生潦倒,这个善恶报应在什么地方?所以没有人相信。这个问题不只现在人提出来,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三千年前,就有人提出来问释迦牟尼佛,我们读经就明了了。这个事情底下就有答复了,就有解释了。

 

【中峰云。凡情未涤。正眼未开。认善为恶。指恶为善。往往有之。不憾己之是非颠倒。而反怨天之报应有差乎。】

 

这几句话真是一针见血,说得太好了。可是未必有人懂,为什么?这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事情,因为因果通三世,因缘果报情形非常的复杂,并不是一桩很单纯的事情。尤其在凡夫,『凡情未涤,正眼未开』,因此我们往往把善当作恶,把恶当作善,这种情形可以说时时处处几乎都见得到。禅师很感慨的说,『不憾己之是非颠倒』,对于自己这种是非颠倒不感觉得遗憾,反而怨天尤人,怪这个报应不妥当。

 

【众曰。善恶何致相反。】

 

但是世间这些事情摆在面前,这是事实,善人得的是恶报,恶人得的是好报,为什么会有这些相反的情形?

 

【中峰令试言其状。】

 

中峰禅师教化众生他有一套,他说好,你们自己说说,什么是善、什么是恶?

 

【一人谓詈人殴人是恶。敬人礼人是善。】

 

我们听听这个是有道理,骂人家、打人家这当然是恶,不是善,恭敬人家、礼拜人家这是善。

 

【中峰曰。未必然也。】

 

不同意他的说法,为什么?说得太含糊笼统了。

 

【一人谓贪财妄取是恶。廉洁有守是善。】

 

这个意思比前面当然又要深一层了,而中峰禅师回答也是不同意。

 

【中峰云。未必然也。众人历言其状。中峰皆谓不然。】

 

就是大众所提出来的善恶标准,禅师几乎是都不同意,那么这就请教了。

 

【因请问。】

 

这就请教了

 

【中峰告之曰。】

 

这就把善恶的标准订出来了,换句话就是真的假的就在这个地方辨别了。

 

【有益于人是善。有益于己是恶。】

 

你看看这个标准,几个人能想得到?这确实不容易。在我们一般观念当中,有益于人是善,当然也得有益于己,有益于别人,无益于自己,这个事情谁做?至少说,有益于人是善,同意,有益于己是恶,这个就未必了,这就叫凡情。

 

【有益于人。则殴人詈人皆善也。有益于己。则敬人礼人皆恶也。是故人之行善。利人者公。】

 

总而言之,要记住,利益众生这才叫公正。

 

【公则为真。】

 

真善。

 

【利己者私。私则为假。】

 

凡是做好事,想到这个事情于自己有利的,这个善是假善,不是真善。这就是比世间人看这个善恶标准那是要深得多了。再说:

 

【又根心者真。袭迹者假。】

 

这个真与假一层比一层深。『根心』就是从你心地发出来的,利益众生的,这是真。『袭迹』是什么?别人发了心你随喜,这个我们常常讲随喜功德,随着别人做。随喜是怎么样?别人做你跟着他做,别人不做你也就不做了。但是并不是说没有功德,功德是有的,但是出自于真心这个功德大,不是自己真心,随着别人做的,甚至于有很多人情、面子的事,这个功德,这种情形很多,这都是属于「袭迹」。为了面子好看不得不做,实际上心里不愿意,为了面子总是要充一充,这个根本就不是真善。

 

【又无为而为者真。有为而为者假。皆当自考。】

 

自己要考核考核。『无为而为者』,「无为而为者」在行善里面没有任何的希求,这就叫无为而为,换句话就是三轮体空。『有为而为者』,是你里面有求,我为了求什么事情我才行善,这就叫有为者。这个标准更高了。但是诸位要晓得,这是讲到向上一着的善与恶,普通一般人你叫他说是无为而为,他就不肯做了。换句话说,他能够有为就算不错了,能够说利人者公,公则为真,这个就很好了。这是说出三层的标准,一层比一层高,我们自己修善积德应该要晓得、应该要明了,这是讲到真与假。第二段讲:

 

【何为端曲。】

 

『端』就是端直,『曲』就是委曲婉转。

 

【今人见谨愿之士。类称为善而取之。圣人则宁取狂狷。至于谨愿之士。虽一乡皆好。而必以为德之贼。是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

 

从端曲上来讲,可以说这个真善与假善在圣人与平常人取舍就不一样。先说所谓讲乡愿,乡愿普通我们怎么说?就是老好人。『谨』是说谨慎,『愿』是讲恭顺,一个人做事情小心谨慎恭谨,一切都随顺人情,这样的人你看在乡里头哪个不说,某人是老好人、老实人。在圣人取舍里面,他就不要这一类的老好人。为什么?这一类老好人办事坏事;换句话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马马虎虎,得过且过,他不能认真负责,换句话就是处处随顺人情,滥充好人,这就是说的曲。『圣人则宁取狂狷』,狂这个里面就是带着有傲慢的习气,勇于进取、不拘小节叫狂,做事情认真负责,但是并不是那么样听话,那个「谨愿」,我们现在也可以说人很乖、很老实,这个很调皮捣蛋,但是他有进取心,他有办事的精神。狷是坚于退守,不肯轻举,意思就是说,这种人他很自负,不容易请他出来,请他的时候他还不太愿意出来,换句话就是有一些怪脾气的。圣人要用人办事,他愿意用这种,不愿意用那些一般人认为是老好人,不愿意用这些人。底下就说,乡愿是『德之贼』。由此可知,『世人之善恶,分明与圣人相反』,圣人善恶标准跟世俗的善恶标准不相同,狂狷之人他是有是非的,乡愿之人是没是非,所以称他为德之贼。『推此一端,种种取舍,无有不谬』,这是举这一个例子来说。如果要是只看到某人是老实人、老好人,那用错人的地方就太多了。

 

【天地鬼神之福善祸淫。皆与圣人同是非。而不与世俗同取舍。】

 

这就是说,鬼神对于善恶的辨别不像我们世间人,人家是明辨是非的。

 

【凡欲积善。决不可徇耳目。惟从心源隐微处。默默洗涤。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

 

这里就是教给我们,『端』是对的,是真实的,『曲』就是假的,就是虚伪的。我们要行善、要修德、要积善,并不是做出来给别人看。如果要做给别人好看,一定会流入谨愿之士,那也变成德之贼了。后面还有一段,善有阴善、有阳善,俗话说积德要积阴德,不必让人知道。这是教给我们要『从心源隐微处』,小注注得很好,「即无人能见之念头方动处」,『默默洗涤』,这就是防非止过。『纯是济世之心则为端』,这是正直,一心一意只知道济世利人,把自己忘掉了。诸位想一想,能济世,我们自己没有离开世间,能够利生,我们跟一切众生同在一个社会里,大家好了那我当然好,别人不好要想一个人好,没有这个道理,这个理得要想通。『苟有一毫媚世之心即为曲』,假设有一点点谄媚巴结,有这一点点的心,纵然是修善也不是正直,也视之为曲。

 

【纯是爱人之心则为端。】

 

这个地方所说的,纵然是恶人,也要有爱敬之心,他造恶了,你也得要怜悯他,他为什么造恶?谁叫他去造恶?何况造恶免不了要受果报,现前则称之为花报,后来必有果报,果报比花报还要重,应当要生怜悯心、同情心、救护心,这才叫真正是爱人。对于作恶之人都有怜悯爱护之心,那何况于行善之人?这是『端』。

 

【有一毫愤世之心即为曲。】

 

这是端曲的第二层意思。

 

【纯是敬人之心则为端。有一毫玩世之心即为曲。皆当细辨。】

 

对人要敬,对事也要敬。对事之敬就是认真负责,千万不可以学玩世不恭,那你所修的善也不是真善,当然更谈不上纯善,这是从端曲上要辨别。第三段这是讲善有阴阳。

 

【何谓阴阳。凡为善而人知之。则为阳善。为善而人不知。则为阴德。】

 

做了一桩善事,大家都知道了,大家知道当然大家都赞叹,都代你欢喜,赞叹就是一种果报,现前的褒美,果报就报掉了。如果你积的这个善别人不晓得,不知道你行善,换句话说,你做的这个好事情没有人褒奖你,没有人赞叹你,人不赞叹有天地鬼神在那里赞叹,那个果报就更大了。『为善而人不知』,这叫『阴德』。

 

【阴德天报之。阳善享世名。名亦福也。】

 

这个阳善跟阴善,诸位比较比较,哪一个好?这也是要明白的。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固然是一种果报,这种果报你是积善修德而得来,在过去的社会里面人心淳厚,得来赞叹的人还多;今日之下,纵是积善修德而得来的名利富贵,一般愚痴之人他对你依然不能谅解,这就所谓是「一家饱暖千家怨」,他看到眼红,他看到不服气,古人就有这两句话,何况于现在?所以说:

 

【名者造物所忌。】

 

名闻利养很容易遭受世人的嫉妒。

 

【世之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

 

这个诸位要细细看看历史,千真万确的事实。我们也要问一问,他能够享盛名或者享富贵,实际上他没有德行,无德无学,他享盛名、享富贵,有之,不是没有,前面说过,多得很。这是不是因果报应差错了?不是的,诸位要懂这个道理,果报是前生所修得的,前世你种的善因这个时候你得到了,受的果报,你收获这个果报的时候,你现在是不是再以德来养它?这是很大的问题。所以佛法常讲,一个人要是修福不修慧,这种福报在经典里面就称之为三世怨。因为福报,此地说『为造物者所忌』,一点不假,人要是一享福,神智就不清,你看世俗常说利令智昏,这就是说名利超过头了,就把你头脑给冲昏了,你就胡里胡涂的,没有不造罪业,福报享尽了,又没有继续再培福,福享完了罪业就现前。这就叫三世怨,第一世修福,第二世享福,享福再造罪业,第三世福报完了,罪报现前了,就是这么个道理。如果造的罪业要大,迷惑颠倒的程度深,不等待到来生,就在当世就受到恶报了。『享盛名而实不副者,多有奇祸』。所以这个福不好享,说老实话,罪还好受,罪是果报,报完了就没有了,福不好享。人在苦难的时候头脑都会清醒一点,晓得要种点福;利令智昏的时候,这是一毛不拔,你叫他吃喝嫖赌,多少钱他都愿意挥霍,你叫他在佛门当中拿一分一毫来做一点好事,他不干,这就是胡涂到所以然处。相反的:

 

【人之无过咎而横被恶名者。子孙往往骤发。阴阳之际微矣哉。】

 

再说一个,这一句就像《金刚经》里面所说的,一个读诵受持《金刚经》的人,还常常为人侮辱、为别人讥讽,这是什么?这是灭罪!一个行善的人、修德的人,现在我们看到他没有得到好的果报,甚至于还『横被恶名』,这是什么?先世罪业深重,由于「横被恶名」,罪业就消除了。为什么?它也是一种果报,这就是佛法常说,重罪轻报。可见得中峰禅师答复那一群人,世情没有开道眼的当然看不到,他看得太浅了;脱了俗的人,证了道的人,那个眼光不同,他看到这些行善,现前好像还得到不如意的果报,那正是好报。见到那些名实不相符的,在那里享福的,那正是恶报,那不是善报。这一层确确实实是要有大学问,要有慧眼,才能够明辨是非、真妄,不是普通人能够看得出来。

 

何况再要往深看,往远处看,『子孙往往骤发』。这底下有个小注,「能逆来顺受,如此涵养,一生所作善业乌有限量,其子孙之发迹有必然者」。可见得横被恶名正是养他的度量,养他的福德,所以说量大福大,一定的道理。这是我们同修都要注意修养,一切逆境当中要能够宽恕别人,无缘无故加来的灾害都不必计较,不论有理无理都不要计较,能够宽容,心地清净,心净就是福德的根源,一计较心就不清净了,纵然是善,报也很小。末后这个结语就是阴德、阳德,在这两种界限边际『微矣哉』,这个微是讲幽微,就是说幽深而莫测,不是佛菩萨这些大圣大贤给我们开导,我们怎么能见得到?道理明了,诸位就要晓得,要多多的积善修德,更应当要修阴德。

 

在这个地方我们不得不多交代一点,既然这个阴德果报这样大,好了,我们佛门里面为什么还有许许多多的功德一定要把名字写上?譬如我们印经,你看后面都有个功德名单,这不就不是阴德了,都报掉了吗?从此以后我们不这样做行不行?给诸位说,不做不行。这个与这里讲的又是两回事情,正是因为这样做,为别人提倡,这就是说你带头修善、带头积德,叫别的人看到羡慕,跟你学习,这个意思就是不是为自己,而是为接引众生,而是为了利他,大家要懂这个意思,这是善中之善。如果你要是认为,后头有我的名字,我很光荣,这个书我出了多少功德,那就错了,那就是刚才讲的,那就是属于阳德。我自己写了这个名字,我自己并不以为然,是给别人看的,是希望别人能跟着这样做,自己不以为这是自己的功德,这叫善中之善。

 

可见得这是不能够偏废的,偏废的把别人种善根的机缘给断掉了,那也是不对的。譬如现在寺庙里面有很多功德主,他出钱做了一个柱子,那个柱子上刻了他的名字刻在那个地方,你一看这是某某人捐赠的,要晓得都有这两层意思。以功德自居的,这就报掉了;不以功德自居的,为别人提倡的,这是无量功德,事情是一样的事情,就看你那个心怎么变。所以究竟是真是妄、是端是曲、是阴是阳,在你一心,而不在事相,都在你自己心里头怎么个变法。由此可知,理不可不明,不明理尽干些胡涂事情,明理才会真正的培福。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8日18:41:5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339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