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36集)jingkong法师主讲

 

演【若乃未通四教,博地凡愚,名下凡也。】

 

这是莲池大师谦虚!像我们现在这个程度,真正是下凡,名副其实的下凡。下凡能写得出这么一部注解,那是太谦虚、太客气了,绝对不是下凡。下面他这客气话有好几句,『穷陬晚学』,请看注解:

 

演【陬者,偏隅也。穷,极也。】

 

这个意思是说,自己的见解不圆满,见识很浅陋,没有学问、没有修持、没有德行。都是客气话。

 

演【此方在阎浮提之极东,故名震旦国。】

 

在莲池大师那个时代,还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可是真正学佛的人知道,知道不说,说了惹麻烦,为什么?大家不相信!何以学佛的人知道?因为佛法里面讲十方世界,讲东南西北四维上下,既然十方都有世界,那我们当然是在空中。如果不在空中,怎么会有十方世界?所以佛早就说明了,但是没有很明显的说,聪明的人能听得出来。『阎浮提』就是指我们这个地球。在东方,所以称为震旦,东方为震,太阳从东方出现,因此过去西域称中国为震旦国。

 

演【大师一生自居学地,不敢以先辈自处,故称晚学。】

 

称『晚学』,这是谦虚话。学地就是学生,一生都把自己做为初学的学生看待,绝不敢以老师的身分看人,所以称晚学。『大师』,在佛门里面,佛称大师,菩萨都不能称,菩萨称大士,如观音大士。现在一般法师称大师,这太不谦虚了。莲池大师自称下凡,称晚学。古大德真正修行证果的,称大士,在家居士也能称,如傅大士。对世间人,这世间学问,像画家、音乐家,称他们为大师,那是可以的,那是世间的称法,不是佛门的。凡是对佛门法师、对已经正式皈依三宝的居士,不能称大师。「开士」,开悟之士,这是菩萨的称呼。「大士」,摩诃萨、大菩萨称大士,这是登地的菩萨。中国历代翻经的法师,叫三藏法师,没有称大师。所以,出家人不能称大师,这是僭越。

 

禅宗里面称禅师,古时候帝王之师称国师,都不能称大师。可是唯独净土宗的祖师可以称大师,这是很特别的,为什么?诸位要晓得,大师是佛,你要是遇到大师,这一生必定证果,必定成就;换句话说,你要是遇到净土宗的祖师,能够信受奉行,这一生一定往生西方世界,往生西方世界就是成佛了,这个人可以称大师,与佛没有两样。所以净土宗的祖师称大师。

 

净土宗的祖师从哪来的?不是一代传一代的。像中国禅宗,达摩祖师是第一代,慧可是第二代,他有师承,一代一代承传下来。净土宗没有,净土宗的祖师是民选的,不是世袭的。他一生当中修行弘化,对净土有特殊的功劳,大家公认他的,所以他不是继承某一个人的。如果这一代没有这个人,那这一代就没有了,譬如净土宗第一代祖师跟第二代祖师就相差几百年,这几百年当中没有。第一代祖师是晋朝的慧远,他首先提倡念佛法门,在江西庐山建莲社。当时跟他在一起念佛的人,一共一百二十三个人,个个往生,这是中国佛教史上最殊胜的一页。第二代祖师,唐朝的善导大师。这当中有几百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近代的印光大师,大家公认他是净土宗第十三代祖师,所以尊称为大师。此地讲「大师一生自居学地」,对净土宗一代祖师可以称大师,对于其他人就不太适合,这是我们应当要晓得的。

 

序【罔通玄理,素鄙空谈,画饼何益饥肠,燕石难诬贾目。】

 

这里面都有典故。

 

演【罔通玄理,谓未能实契妙心。】

 

『罔通』就是不通。『玄理』是说佛法里面最深玄妙之理。『妙心』就是真心,也就是这个经主张的「一心不乱」,特别是讲的理一心不乱,没能证得。他是不是证得而谦虚说没证得,这很难讲。严格来说,没能证得理一心,这个注子写不出来。所以,他这个话还是谦虚的客气话。

 

演【空谈,即依通禅客,文字学人。听其言也,超贤圣之前;稽其行也,落凡庸之后。素鄙,谓平素自鄙。】

 

他自己不肯空谈,是自鄙,而不是鄙视别人。这也是末法时期常见到的现象,所谓是口头上的佛法,能说不能行!他很会说,所说的当然是记问之学。他看得多、听得多,也常常问别人,记问之学,不是自己亲证的境界,这就叫「空谈」。佛法最贵实证,自己真实证得。所谓证得,得的是什么?《心经》上说「无智亦无得」,那就叫证得。证得什么?证得「无智亦无得」。如果你有智有得,那就是障碍。六祖说得好,「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讲真心,真心就是一心,一心里面是什么都没有。如果有智,有了一物,又有得,又有了一物,你的心就不清净。几时你自己达到本来无一物的时候,就是真正证得了,就是此地讲的『实契妙心』,「实」是真实,「契」是契合,「妙心」就是真心,确确实实本来无一物。

 

六祖证道的时候,说出自己的境界:「何期自性,本来清净」,自性就是自心,自己的心本来是清净的。现在搞得不清净,是你自己搞的,不是别人给你搞的。本来你没有妄念,天天自己要打妄想,那有什么法子?这个事情佛菩萨不能帮你忙,因为是你自生妄想。佛菩萨能帮得上我们忙的,就是把这个原理给我们说清楚,让我们自己觉悟:我的心本来是清净。成天想东想西,这个想的确是个妄想,因为你想的没有一样是真实,都是假的。怎么晓得是假的?因为能想的那个心是假的,是生灭法,一个念头生、一个念头灭。《金刚经》讲妄心,叫三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你还有什么想头?如果想是真的话,那可以想,佛也主张,也会叫你想。想是假的,不是真的。

 

真心离念,真心没有念。没有念的念叫正念,有念的念叫妄念,或者叫妄想。千经万论就说这个道理,八万四千法门就是要达到恢复自己的清净心,佛法就如此而已。所以佛法不骗人,佛法句句都是真实的。再跟诸位说,我们一切的灾难都是妄想生出来的;如果心地清净,什么灾难都没有了。清净心是最吉祥之心,清净心里面能生智慧,清净心能生万法。所以佛教我们恢复清净心,清净心就是佛法,清净心就是无上菩提,这就是佛法常讲的玄理。凡是记问之学,不是真的,不是从你清净心里面流出来的。

 

因此,学佛一定有善巧,不懂善巧怎么样?你每天读经,每天听经,不能开智慧,你所得的那点智慧也是记问之学,不是真智慧,不但不能开智慧,反而天天增长你的所知障,这麻烦大了。会听的人要怎么听?听而无听,无听而听,你就会开智慧了,那就是此地所讲的「实契妙心」,就是《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的祕诀「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相,不是不要相,譬如我们今天对着经本,这是相,我在这里说,你们在那里听,是相,这个相接触,接触怎么样?不执着。我看经,不著文字相,我听讲,不着言说相,心里面不打妄想,什么念头都没有。「这段讲得不错,那个讲得很好」,那就糟糕,你着了相。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4月21日17:52:0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2143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