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昧是平等的正受,是正常享受,失掉以后,三昧就变质,变成苦乐忧喜舍五种受用。本来是一,变成五,五里面就有善恶、是非,就有苦乐忧喜舍,换句话说,无量无边的烦恼就从这里生起来了。本来没有烦恼,烦恼是从妄心里面生的,是从妄想分别执着里面生的,这是讲我们生死烦恼的根源,这些都是虚妄的,都不是真实的。离开一切妄想、分别、执着,你要找烦恼、生死都找不到,觅烦恼生死了不可得!到这个时候,你的享受那就是一行三昧了。
诸佛菩萨的境界,都叫做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我们自己本有的境界,没什么特别,我们个个都有,可是现在我们把它失掉了,眼前没这种享受了,眼前我们的享受是苦乐忧喜舍,我们是这种享受,这都是我们的分别执着。顺自己的意思,这里头有乐受;不合自己意思,就有苦受。有苦乐忧喜舍的受,这个受都是不正常的,这个受是虚妄而不是真实的。学佛无非是摆脱这个虚妄,舍离虚妄,恢复我们真实的,恢复我们本有的,这叫学佛。
演【修是三昧者。】
「修」就是我们要恢复,把我们的错误、把我们的虚伪修正过来,恢复我们的一行三昧。应该怎么修法?第一:
演【不取相貌。】
就是叫你不要着相,像《金刚经》上所说的「不取于相,如如不动」。这个说法通一切经,通一切法门,这句话是总说,千经万论、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都离不开这个原理。原理原则是一个,方法手段有无量无边,那叫法门。无量无边的方法手段都是达到这个目标,就是不着相、不动心,所以它是总说。总纲领说出之后,方法手段太多,我们用哪一个?大师给我们指出一个,这个指出,不是莲池大师给我们指出来的,是文殊菩萨教的,他老人家采取。「直据文殊一行」,直接依据文殊菩萨的一行三昧,依据这个开示,换句话说,他老人家所传的这个念佛法门,是根据文殊菩萨所说的,不是他自己发明的。文殊菩萨怎么教我们呢?
演【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彼方所,端身正向,于一佛念念相续,即一念中能见过去未来诸佛等。】
「等」字是他老人家加的,因为经文后头还有,他只节录这一段,这一段是文殊般若会上文殊菩萨所讲的。这是指导我们从一尊佛入门。我们在《华严经》里面看到,善财是文殊菩萨的学生,文殊菩萨教他什么法门?就是教他念佛法门。念哪一尊佛?念阿弥陀佛。怎么晓得?因为后面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同时又看到文殊菩萨自己发愿求生净土。文殊菩萨本人发愿求生极乐世界,他教善财童子当然是念阿弥陀佛,没话说的!这是我们在华严会上第一次见到文殊菩萨教人,传授这个法门。在般若会上,他老人家又是这样强调。
唐朝法照禅师是净土宗第四代祖师,他是亲身见到文殊菩萨,向文殊菩萨请教,末法时期应该修什么法门?文殊菩萨传给他念佛法门。五会念佛那个声调,就是文殊菩萨教给法照,法照传给我们后世的。莲池大师是明朝人,他老人家也直接依据文殊菩萨这个教诫,所以我们修念佛法门就是修一行三昧。一行三昧是一切菩萨所修的。我们在《六祖坛经》里面看到,六祖大师教诫学人也是一行三昧,他是用参禅的方法,我们修一行三昧是用念佛的方法。从这个地方你也就明了,八万四千法门统统修的一行三昧;如果不是一行三昧,那就不是佛法。
有许多同修来问我,现在妖魔鬼怪太多了,佛与魔怎样辨别?从这个总纲领很容易看得出来,佛决定修一行三昧,魔不修一行三昧。一行三昧就是一心无二心;你还有妄想、分别、执着,这不是一心。一心决定是清净、平等、慈悲的,这三桩事情是连起来的,是一而三、三而一。我对某些人很慈悲,对另一些人不慈悲,换句话说,这个慈悲不平等。譬如有些宗教,神爱人,爱信祂的;不信祂,祂就不爱他了,这是不平等!佛法不是这样的,佛法对人的慈悲决定平等。你相信他、尊敬他,他慈悲爱护你;你毁谤他、侮辱他、破坏他,他对你还是慈悲平等,绝对没有二心,这是佛法。心绝对是清净平等慈悲,但是表现在事上是不平等的,为什么?因为众生自己的业力不相同。佛心决定是清净平等慈悲,就跟父母对子女一样。父母对每一个子女都同样爱护,可是在表现上有不一样,为什么?子女每个人性情不相同,所以表现在外面的照顾不一样,可是心地决定是相同,决定是一样的。
文殊菩萨教我们要「系心一佛」,系是系念,心里面常常挂念着,念什么?念一尊佛,系念在一尊佛上。我不系念行不行?不行。你要不系念一尊佛,你会胡思乱想,你系念的东西太多了。我什么都不系念了,你系念无明,系念一个「我什么都不念」,还是有个念头!换句话说,什么念头都没有,凡夫做不到。修无想定的人,「我什么都不想了」,其实他还想,他想一个「什么都不想」,还是有想,没有法子,做不到!正因为你做不到,所以教你把所有的念头统统离开,想一个,就是以一念来对治万念。念佛法门是用这个方法,用这个方法达到一行三昧,所以这个法门妙,太妙了。「系心一佛」就是《楞严经》上大势至菩萨讲的「忆佛」,心里面念佛、忆佛,「专称名字」,这叫念佛。大势至菩萨讲的「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见佛就成佛了。所以,这两句就是忆佛念佛。
「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这就是要相应。本经教我们念的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在西方,所以我们常常想着西方,想佛也想着西方,处处都与西方相应。我们坐,面对着西方;我们供佛,佛像供在西方,每天向西方礼拜,与他相应,这是随佛方所。端身正向,端是端正,不可以随随便便、马马虎虎。就好像我们见贵宾、见客人一样,要整肃仪容,不能够失礼。我们对贵宾都不敢失礼,对佛菩萨怎么可以失礼呢?所以一定要端正仪容,每天念佛拜佛。
「于一佛念念相续」,这是讲念佛的方法。忆佛念佛不能中断,这就叫功夫,功夫是讲不中断。有些同修晓得念佛的好处,也很想念佛,但是念不下去,念几声就忘掉了,来问我:这怎么办?诸位要晓得,这就是业障,是你本身有障碍。有业障怎么办?最好的办法,你来参加念佛会,念佛会是依众靠众,大家在一起念,就把你的佛号提起来,用这个方法来提醒自己。现在还有一个方法,用随身听放念佛的录音带,把耳机塞在耳朵上,那你就不容易忘掉了。这是个好方法,二六时中佛号不间断。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