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十八集) 1984/12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1-003-0018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第十八页:
疏【则无明所覆,失本流末,浑乱真体,故名曰浊。如澄泥沙,复使净洁,斯之谓清,即指转五浊而成清泰也。】
演【无明所覆,失本流末者。无明,即根本无明,即不如实知也。覆,谓覆盖真性。本即真性,末谓三细六粗,既失本自流末。】
经文里面说明我们真性为什么会起无明?无明起了之后它的发展又如何?这段文虽然不长,也说得很清楚。在前一会特别向诸位提出来,「真如法一」这一句非常的重要,禅家常说「识得一,万事毕」。我们学佛功夫不得力,毛病就在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不晓得真如法一,不晓得修行要与一真相应,法界原本是一真。可是这个「一」的确很难懂。你心里面有个一,就不是一了。一里面没有东西,有一的这个观念就错了。「心体离念」就是一,有念就不一。可是这个功夫很难做,我们心里总会起心动念。纵然什么念头都没有了,变成无想定,又错了!无想定的果报在四禅天的无想天。有无两边都离开,才是一。有「有念」不行,有「无念」也不行,有念、无念统统要拿掉,这才叫做一心,这才与「真如法一」相应。明白这个道理了,这是晓得修学的要领。
「不觉心起而有其念」,可见得我们起心动念是不觉,这个不觉就是根本无明。「觉心不起念」,我们要能在这个地方反省。无论在什么境界里面,起心动念那就是业相,在这个之前就是根本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无明盖覆了我们的真性,在这个经里面讲就是一心、理一心,无明盖覆了我们的一心,于是把「本」迷失了。「本」就是理一心,就是真如本性,「失」是迷失,迷就是不觉,这才落到「枝末」,枝末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业相、转相、境界相。
这一段就要说到「见、相」同源,我们今天讲精神与物质是同一个来源,都是真如本性变现出来的。我们听了这个话大惑不解,说我们这个迷惑颠倒的精神现象是真如本性迷了以后变现出来的,我们有几分相信,大概还可能,说山河大地、森罗万象也是我们见分变现出来的,我们很难相信,怎么可能这个心变现出外面山河大地?眼前的现象就是阿赖耶的三细相,阿赖耶广大而没有边际。觉悟了,阿赖耶就变成大圆镜智,整个境界就变成一真法界。迷了,无量无边的法界,不止十法界!这是很难体会得到的事实,但是我们想象作梦的时候就不难体会。你在梦中有自己,那个梦中自己从哪里来的?自己有身体也有精神,精神、色相从哪里来的?梦里山河大地从哪里来的?梦里也有虚空、日月星宿,试问问这些东西从哪里来的?岂不是自己心里变现出来的!梦中能变色身、能变山河大地,我们真性迷失之后怎么会不现相?真性的功能比梦中独头意识那个功能要大得太多、殊胜得太多,它会变。所以拿梦中现象来做个比喻,做个推理,佛在经里说的这个道理就有几分可信了。
三细相统统是阿赖耶的自体。「业相」就是无明的动相,动就叫业,不觉心起那就叫业。「心起」有了念,念头就是见分,从业相里面变出来一个「转相」。念能转,转什么?转变,变什么?变境界,宇宙人生、森罗万象就变出来了。变出来这个相就叫做「境界相」,就是阿赖耶的相分。从境界相里面又变出六种粗相,三细六粗。阿赖耶的三细相,包括了整个宇宙人生,包括了宇宙全体,这是三细相。「六粗相」就不是了,六粗相是指我们个人,是指我们个别的。每一位有情的众生他有六种粗相,六种粗相从哪里来的?从三细相变出来的,都离不开三细相。大经里面常讲,心能现相,「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森罗万象种种差别,识变的。『六粗』里面第一种是「智相」,第二种是「相续相」,古人把这个配做第七识;而「执取相」、「计名字相」配做第六识;「起业相」,这是前五识;「业系苦相」,那是果报。
演【浑乱真体者。】
『真体』就是本性,就是一心不乱。我们现在一心失掉,妄念从早到晚都没有停止过,心是乱心,不是一心;心是浊相,不是清净相。
演【如楞严云:譬如清水,清洁本然。有诸世人,取彼土尘,投于清水,水亡清洁,容貌汨然,名之曰浊。】
『譬如清水,清洁本然』,这一句是比喻我们的本性。如果有人拿泥沙往清水里面倒,水马上混浊,清净的相失掉了。泥沙尘土是什么东西?就是不觉,就是三细六粗。无明、三细六粗就好比是尘土,我们清净心里面有这些东西,清净就失掉,一心也失掉,这是我们现前的状况。
演【复使净洁者。】
这底下讲修行,修行好比『如澄泥沙,复使净洁』,这叫做『清』。澄是沉淀。
演【楞严云:如澄浊水,贮于净器,静深不动。】
你把这个水盛起来,虽然有泥沙,没有关系,因为水本来是洁净的,时间久了泥沙会沉淀。沉淀需要定功,只要你肯修定,三细六粗渐渐会消失。『静深不动』,这一句是比喻修行,无论修哪一个法门都要「静」,静就是定。八万四千法门是八万四千种的手段、方法,都是修「静深不动」,绝对不会有个法门教你修动。拜佛也是一个行门,有人专门用这个方法修行,每天拜三千拜佛,这是不是修静深不动?是的。拜佛天天在动,怎么会不动?不动怎么去拜佛?这个不动是讲心不动,不是说身不动。身不动,一天到晚面壁,心里还在打妄想,那有什么用处!是叫你一心不乱,不是叫你一身不乱!拜佛虽然身动,心不动,心里面澄到极处它自然有感应,这个感应能够把三细六粗逐渐淘汰,逐渐转变为定慧。所以拜佛是很巧妙的一种修行方法,乃至于经行。晓得这个原则,无论在什么场合、无论用什么方法,统统都是修清净心,都是修不动心,唯有不动心才能成就。
演【沙土自沉。】
『沙土』比喻烦恼。不动心才能断烦恼;烦恼断了,业障就消了。我们真正想消业障,一定要修清净心。
演【清水现前,名为初伏客尘烦恼。】
这正是《金刚经》上所讲的「降伏其心」,降伏其心要用甚深的禅定。禅定,诸位不要被这个名词迷惑了,以为禅定大概要盘腿面壁;很多人不能真正了解名相的含义。所以学禅,《六祖坛经》是中国禅宗最高的指导原则。《坛经》里面说:不取相叫「禅」,不动心叫「定」。无论在什么境界,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你不着相就叫做「禅」;不起心、不动念叫做「定」。由此可知,要不要打坐没什么大关系,真正高明的定没有迹相,行住坐卧都是禅定,嬉笑怒骂也是禅定,哪有那么呆呆板板的!佛法是活活泼泼的。释迦牟尼佛与华严会上诸菩萨,哪一个不是活活泼泼的?所以学佛最怕学成佛呆子,这个事情麻烦!念书念成书呆子,学佛学成佛呆子,这个错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