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释迦』,释迦牟尼佛最初发心修行的时候,他遇到一尊佛也叫释迦牟尼。那个世界众生的状况,大概跟我们现在差不多,缺少慈悲心,心思散乱,所以佛才用这个名号。修行是经历三个阿僧祇劫。
疏【备经多劫,远之又远。】
这两句是形容释迦佛从因至果,从初发心到成佛是经许许多多劫。「多劫」是指诸多的小劫、大劫。「阿僧祇」是个大数字,阿僧祇劫,太多太多劫了。所以从时间上来讲,「远之又远」。
《佛学十四讲》里面讲忍辱波罗蜜,我们修法要是没有耐心,怎么能成就?现在的人还怕吃苦,这个不能成就!佛陀在《戒经》里面告诉我们,佛不在世的时候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为什么?苦能够时时提醒我们自己的警觉,一享受就迷惑颠倒了。所以佛法,特别是大乘佛法,不赞成无益的苦行,可是对我们修学有利益的苦行,佛还是赞叹。小乘头陀行,修苦行的;大乘,你看看《四十华严》,在「德生、有德童子」那一章,那是代表等觉菩萨,那一章里面还是赞叹十二头陀行,赞叹苦行。苦行确实能够提醒自己的警觉,对娑婆世界没有留恋。人一享乐,对这个世界就留恋。特别是修净土法门,留恋这个世界如何能往生?所以我们不能怕苦,有苦行的环境不必想尽方法远离,那就错了。修行人应当随遇而安,随缘而不攀缘,起心动念想找一个环境,那是攀缘。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真正能够帮助自己又能够帮助佛教,我们就可以常住在这个地方。
古来这些大德们,他们丛林的建立、形成,最初是几个志同道合的法师住在那个地方一块儿进修,四方的学者听到之后,慢慢的都到这个地方来。从前人比现在人老实,他觉得这个地方很适合,他就住下来不走了,逐渐变成大规模的丛林。所以丛林的建立,并不是先建很多房子再慢慢招生。中国佛教史上丛林不曾招生,都是由几间茅蓬逐渐扩大,有多少人则添多少房子。现前台湾有许多寺庙盖得很大却没人住,末法时代才有这种现象。所以修行一定要有耐心,要忍辱才能成就。尤其大众在一起生活,彼此都是凡夫,习气都很重,一定要忍让。
疏【而今不越一念,疾超生死。】
这是讲这个法门的殊胜,不必经历三阿僧祇劫,「一念」就超越了。一念是念什么?底下说得很清楚:
疏【一念者,即能念阿弥陀佛之一念也。】
诸位要把文看清楚,不是说能念阿弥陀佛就能超越,而是「一念」。你现在能念阿弥陀佛,没错!你还能念许许多多的东西,你不是一念,你是多念。多念念阿弥陀佛,不能往生,不能超越三大阿僧祇劫;如果你能把一切妄念统统断掉,只有这一念,那就超越了。这个帐诸位要好好的去算一算,到底是极乐世界好,还是娑婆世界好?我们想常住在极乐世界,还是想常住在娑婆世界?两个世界好好的比较。真正比较出来,如果采取西方极乐世界,这里要放下、要舍得,此地舍,西方极乐世界得,这才能得到;此地不舍,西方世界得不到。舍得!舍什么?舍一切的妄念。一心念佛,「一心」就是一念,「一念」就是一心,心里不起心动念则已,起心动念就是阿弥陀佛,没有第二个念头,这样念佛就成功了。还有杂念,错了!此地着重在一念,不是着重在能念。《疏钞》特别指出来,一念就是这一句佛号「阿弥陀佛」。
疏【诸圣者,佛及菩萨也。自凡望圣,隔之又隔。】
以凡夫来看圣人,隔之又隔,距离太远了。称圣人是大菩萨,登地才称圣人。佛、等觉菩萨、十地菩萨,这十二个位次称圣;其余的称三贤位菩萨。凡夫看圣位菩萨,真是隔之又隔。可是现在怎么样?
疏【而今不出片言,直登不退。】
隔之又隔全都消除了,凭什么消除?凭这一句阿弥陀佛,这个真正是不可思议!这究竟是真的还是假的?是这些诸佛如来、历代祖师安慰我们,勉励我们的,还是真有其事?给诸位说,如果诸佛菩萨是安慰、勉励我们,那他就打大妄语,决定不可能。如来是「如语者」,所谓如语,事实是怎么样就这么说,不增不减,完全与事实真相符合,一点都不假。「直登不退」,注解里说明:
演【不退有四。】
将来到经文里面还有详细的说明,这个地方是略说。
演【以未断烦恼,生同居土,为愿不退。破见思,生方便土,为行不退。】
未断烦恼,可是要伏烦恼,这是诸位一定要记住。说到这个地方,我今天听同学们吃饭的时候说,这个地方讲座圆满之后,还要到别的寺庙参访,这是五十三参,很难得!但是你要晓得,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是得根本智之后,所以他这个参访成就圆满的后得智。你们现前根本智没有得到,到处去参学,结果是无量无边的知见,变成自己无所适从。所以,参学是有条件的。古人求法必有一个根本的老师,这是师承。在这根本老师座下要大彻大悟才可以出师,出师之后就是参学。没有这个本事,不行!就是能够辨别真妄是非,一切境界里面听得清清楚楚,决不受影响,决定不动摇,所谓是「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有这个本事可以参学,没这个本事不能参学。现在人都不肯这样做,所以没有福报。学生跟到老师就不肯离开,像这样的学生找不到了。现在的学生亲近一个老师,大概七天而已!没有耐心,七天,我听你讲经差不多我已经知道了,不必再学了,就走了。这怎么能成功?所以,真正有善知识也不会收你。
在净土法门里面,最近几年闹了一桩风波,就是带业往生、消业往生,海内外念佛人都受了很大的影响。自古以来,这个法门都讲「带业往生」,生凡圣同居土,都未断烦恼。突然有个陈建民居士带了一批学生去查经,说明经典上释迦牟尼佛没有说过「带业往生」,而他主张「消业往生」。于是所有念佛人都慌了,不能带业,糟糕了!我们这个业断不了,就不能往生了。我那时候一到美国,周宣德居士一见面就给我提出这个问题。我告诉他:消业跟带业是一桩事情,消一点带一点,带一点消一点,就这个事情。说消业,行!说带业,也行。我告诉他:如果不带业,那都成佛了;等觉菩萨还带一品生相无明,要是不带业,消业才能往生,那么西方极乐世界只有诸佛与诸佛,等觉菩萨都没分。
如果说经上没说「带业往生」这四个字,那佛没说的话太多了!虽然没有这句话,没这个字样,意思有!净土有没有讲「三辈九品」?有。如果不带业,试问三辈九品怎能讲得通?讲不通!既讲三辈九品,当然带业往生。所以不能轻易为一个人的论调动摇自己的根本,动摇自己的信心,那就大错特错了。讲消业讲得通,譬如生凡圣同居土,虽然未断烦恼,烦恼的种子习气没断,可是一定要消除烦恼的现行,岂不是消一分带一分!伏烦恼,你这句佛号力量伏不住烦恼,不能往生!这是一定的道理。
『破见思』,这就是消见思烦恼,消业!『生方便土,为行不退』。见思烦恼消掉,尘沙烦恼还在,无明烦恼还带着,岂不是消一点带一点!消得多就带得少,消得少就带得多,消得愈多品位愈高,带得愈多品位愈低,就是这么一回事情,有什么好争的?不需要争执。一桩事情,一个意思。但是这两句话各有各的用意,说带业往生,我们听到这句话,自己会感觉到西方净土我有分,人人都能够建立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自信心。带业可以去,那行!我们有希望、有指望了。说消业能去,也有他的用意,希望你多消一点业,希望你往生极乐世界品位增高。两种说法原无牴触,都好!这样消除了许多人的歧见。还得好好的念佛,一心执持名号,决定能往生。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