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经典有摄受力,你看「四书」从小时候念的,念「四书」,在私塾里面大概都是十岁左右的儿童去念「四书」。念到老还念得津津有味,这个摄受是文学作品里面的四大部比不上它。四大部的摄受力,充其量不会超过二十遍,你这一部书从头到尾看二十遍,二十遍以后我相信你不会再看,你够了。但是这一部「四书」百读不厌。佛法摄受力量那是真大,这是经上告诉我们,从初发心到如来地,生生世世,这个时间要以阿僧祇劫来计算,永远都不厌。摄!它有这个力量在。
「常」是说这里面所讲的道理是真理,永恒的,决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这是世间典籍做不到的,世间这些典籍,就是圣人的东西,它都侷限在一个地区、一段时间之内,这东西有效。我们看中国古老的东西,在现代的时候,有很多真的没有效果,时效失掉。真正圣贤的著作,中国古圣先贤著作,它的精神确实也是超时间、超空间的。它里面所讲的一些原则,有些在现在的这个时代要修订,不合现代这个时代。
佛法不然,佛法是永恒不变的,真正不可思议,超越时间,超越空间。我在早年初学佛的时候,对佛法非常羡慕、爱好,但是还是有疑惑,最大的一个疑惑是戒律,章嘉大师看出来了。我为什么对它疑惑?我说佛经里面讲的道理,好,真的值得赞叹,非常欢喜。但是戒律,戒律是生活规范!生活规范我们知道中国跟外国不一样,今人跟古人不一样,这个东西我们看看,了解古时候那一种生活方式、典章制度,这个可以,现在不能用!这个观念变成了一种什么?很坚固的执着。
我学佛,不能学做古人!哪有这种道理,今人不做去做古人?还得做外国古人,佛是印度人,我们在做印度的古人,这成什么话?怎么讲也讲不通。所以我对戒律就很冷淡,对经论的兴趣很浓厚。那个时候跟章嘉大师每个星期一定见一次面,常常听他好像是有意无意都会提醒我一句,「戒律很重要」。所以他老人家往生之后,我在他的火化炉的旁边,他那个火化炉是单独做的,只给他一个人用的。我在那里搭了个帐蓬,住了三天。三天三夜我在想,我跟老师三年,他教了我些什么东西?没有想到,这一想最深刻的印象就这一句「戒律很重要」。
这我想不通!我真的对这个事情不重视,很疏忽,被他看出来了。他这一提醒我,所以他要是不走,我这个事情不会反省,不会发觉。他一走了之后,我这一反省发觉了,我说这里头一定有道理。这才翻翻戒律来看看,在这个里面忽然想通了。中国讲礼,儒家讲礼,它是世间法。世间法,所谓三代之礼乐不同,夏、商、周不一样。往后历代,礼乐都有兴革,都有修订的,都有重新制作的。就好像近代的法律一样,连国家的宪法,隔个若干年都要重新修订一次。不修订怎么?不修订就不合现前大家生活需要,所以法律常常修订。
我们成立一个小机构,我在台北成立一个佛陀教育基金会,我们有章程、有办事细则。章程、办事细则,尤其是办事细则,每半年我们检讨一次,修订;章程每一年要检讨一次,常常修订。所以,我们佛陀教育基金会的办事细则、章程是非常健全。为什么?修订过十几次,从经验当中学会的,做得非常完整。这个东西是世间法,所以随时随地要修正。所以想到,佛法是出世间法,它不是世间法,我从这个地方想通了。戒律是世出世间的分水岭,它不是世间法。你要想超越世间,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十法界,戒律管用。
戒律是诸佛菩萨他们累劫修行的典范,是出六道轮回的典范,是出十法界的典范,不是我们平常生活典范,因此它那个不能改。特别是五戒,你说五戒能改吗?不杀生,你能说错吗?不偷盗、在家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这不能改!改不得。它这几条原则性的大戒,确确实实超越空间、超越时间,你怎么能改?这个法是常法,「常」。
「法」是法则,我们今天讲原理原则。所以「常」跟「法」在世间里头找不到的,佛法独有,它是永恒的;世间怎么变它也不变。这是通常一般讲经都用这四个字来解释「经」的含义。底下一句说「诸多妙义,如华严疏说」。《华严疏钞》里面,清凉大师解释经这一个字,他用十种方式来解释。「贯摄常法」是四种,他用了十种。解释这个字解释得最详细、最透彻的,无过于《华严疏钞》。我们在讲《华严经》前面也曾经说过,这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将来可能还要讲一遍,在哪里?《四十华严》。我们开讲《四十华严》,还是要讲经题跟玄义,所以还有一次详细介绍的机会。
这是把《佛说阿弥陀经》的经题跟诸位介绍出来了。下面这是经文,我们现在看这个经文。经文里头第一段,从: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大阿罗汉。众所知识。长老舍利弗。摩诃目犍连。摩诃迦叶。摩诃迦旃延。摩诃俱絺罗。离婆多。周利槃陀伽。难陀。阿难陀。罗睺罗。憍梵波提。宾头卢颇罗堕。迦留陀夷。摩诃劫宾那。薄拘罗。阿[少/兔]楼驮。如是等诸大弟子。并诸菩萨摩诃萨。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干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及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
到这里是一段。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
在这一段,这一段文,蕅益大师序分判到这个地方。莲池、蕅益、幽溪他们所判的段落不一样,各人有各人的看法。我们今天跟诸位介绍,我是用从前我讲《弥陀要解研习报告》,我自己编了一个讲义,趁这个机会跟诸位同学我们再温习一遍。
这一段我标了个小标题,「经序的启示」。这个里头第一解释名义,名词术语的意思。『如是』,标信顺。『我闻』,标师承。『一时』,标机感。『佛』,标教主。『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标处所。『舍利弗』以下到『诸天大众俱』,这一段是标听众。这就是佛经前面「六种成就」,真的就像现在人开会的会议记录。记上时间、地点,出席哪些人,主席是什么人,会议记录前头都有这个例子。佛经也是的,为了取信于后世,这个经决定不是伪造的,确确实实是释迦牟尼佛说的。
经前面第一句加上一个「如是我闻」,因为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教学完全是用言说,没有用文字,跟中国的孔子一样。孔子的书,实在讲是孔老夫子过世之后,学生把老师平常的教诲记录下来,大家在一起编成的。释迦牟尼佛这一生讲经说法,讲得太多了,佛灭度之后,多闻第一的学生,记忆力最好的学生『阿难尊者』。阿难在所有同学当中记性最好,听一遍永远能记住,这也是天才,不是一般人能够办得到的。
我在做学生的时代,我的能力是什么?是博闻强记。我听一遍可以能够记得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所以叫我覆讲,这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不困难。但是我跟阿难比就差远了,阿难一生不会忘记,我顶多一个星期,一个星期以后就忘了一大半,一个月之后就不行了。最有效果的时候是一个星期之内,这叫强记。做学生有好处,什么好处?考试,应付考试轻而易举。但是也有坏处,坏处是不念书。应付考试太简单了,考前给我十分钟,我把这个书温习一遍,肯定及格,这有把握。所以把所有的时间拿去干什么?看小说去了。所以四年时间把中国的小说,差不多有一两百部全部都看了。看的速度也快,确实也都能记得住。
阿难尊者担负起覆讲的责任,我跟诸位说了,我的覆讲不可以超过一个星期,我能讲得跟老师差不多。我不加自己的意思,老师怎么讲我怎么讲,一个星期之内没有问题,至少能够讲到九成五,就是百分之九十五,我有这个能力。另外,我有很好的理解的能力,有悟性,这是学经教不能少的条件。阿难厉害,你看看佛说法四十九年,四十九年前讲的他都能记住,这个了不起,不能不叫人五体投地。他上台覆讲,把佛当年怎么说的,老老实实的说出来,不能加一句,少几句在我想是有可能;就他记忆力里头的,这记忆力很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