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同道合可以在一起,建立一个小的僧团。这个团体,小团体,就是社会上各种小团体的榜样。为什么?这个小团体里头讲求六和,从六和里面可以看到这里头的伦理、道德、因果,圣贤教育,都在这里头可以看到,都在这个小团体里头可以学到,这个小团体对社会、对国家、对人类做出最大的贡献,这叫行菩萨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因为同体大悲,无缘大慈。你做这个图什么?什么也不图,没事,与性德完全相应。所以,佛教的大乘僧团自性流露,没有丝毫为自己。成佛也是为普度众生,不是为自己。拿切身感受来说,我们从负面的来讲,对我们误会的人,对那些毁谤我们的人、障碍我们的人、陷害我们的人,我们晓得他跟我们是一体。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迷了自性,迷失诸法实相,完全是为自己自私自利,所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他不知道,我们在旁边看得清楚。我们所表的,这佛家讲表法,与性德完全相应,圆满相应。这些人所造、所为的,与自性是完全相违背,果报都在三途地狱。人间寿命很短,死了以后怎么办?多可怜!所以我们看到真正可怜悯者,他堕在恶道,我们还要到恶道去救他,为什么?跟我有缘。欢喜我的人有缘,怨恨我的人也有缘,只要是有缘,我们就要度他。也就是跟我们有关系,不论这关系是善的、是恶的,我们用平等心对待他,因为他实在讲,他也在帮助我。
我们刚才说过,修行在哪里?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修,顺境、善缘修不贪,逆境、恶缘修不瞋恚,与一切众生相处决定没有恶言恶行,决定没有嫉妒障碍,一切成就奉献给众生,自己不居功。释迦牟尼佛做出最好的典型,一生勤劳教学,连道场都没有。他有没有能力建道场?有,太容易了。为什么不建?到现在我们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富丽堂皇的道场,多少人想夺取它,他出家不是真正出家的,他是为名闻利养出家。所以释迦牟尼佛看出来了,不建道场,这些学生们没有好争的。但是有这个缘分佛也接受,你看像祇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都是皇家的别墅、园林,请他老人家去讲经教学,他也很欢喜。有时候在那里住个一年二年、三年五载,别的地方邀请,别的地方去了,还给主人。就是借用,好!借用,产业有主,大家就不争了。如果是佛的,佛的徒众这么多,佛要圆寂之后,大家就要争夺,这一争夺法全破完了。还有为争庙产去打官司、上法庭,这成什么话?这把佛教的形象破干净了。释迦牟尼佛讲了一辈子,这些学生出现,几天把佛的形象全都毁弃了。佛看得很清楚、看得很明白,所以做得很彻底,一生没有道场,一生过着流浪的生活,树下一宿,日中一食,每天讲经,快乐无比。这是真实智慧,真实的福德,我们要能把它看懂,要能体会得深刻。佛陀一生的行谊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效法。
佛教传到中国,那个时候道场是国家建立的,帝王建立道场,你看匾额上的「敕建」,那是国家建的,所以叫十方道场。只要是出家人,真正受过戒的人,都可以到寺院庵堂挂单,于这个地方修行,大众留了他,让他在这个地方讲经教学。这个例子在中国两千多年当中,大部分都做得很好。佛教变成宗教,这个时间并不长,大概就是两百多年的时间,我想不到三百年。乾隆的时代、嘉庆的时代还是教育,教学的高僧、居士很多,留下来的著作非常丰富。嘉庆以后,道光、咸丰、同治,慈禧太后执政,渐渐变成宗教,以做经忏法会为主,把教学研究淡化了,让佛陀教育变成宗教,这很可惜。满清亡国之后社会动乱,军阀割据,接着中日战争,佛教衰了,衰到现在这个样子。
来佛寺这三个人,给我们做出在这个时代真正学佛的榜样,我们要特别重视。为什么?佛法是活的,任何时代,你只要不违背佛所说的原理原则,善巧方便你去修行,个个都能成就。其中最容易成就的,就是念佛求生极乐世界。这三位大德为我们证明极乐世界真有,不是假的,信愿持名真正能往生,阿弥陀佛所发的大愿真实不虚。海贤老和尚跟阿弥陀佛见面多次,我们在光盘上看他自己说的。好几次见到阿弥陀佛,请求阿弥陀佛带他往生,佛告诉他,你修得不错,希望你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给学佛的人、给念佛的人做个好榜样。贤公能够活到一百一十二岁,一句佛号念了九十二年不拐弯,他经历的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最后奉命表法,到去年一月表法功德圆满,佛带他走了。这个老人一生的修行才传出来,我们才知道,无量无边的功德,增长了我们的信心,坚定我们求生净土的愿心,我们只要把这句佛号念好,像他一样,一切时、一切处绝不丢失,我们就成功了。他能往生,我们个个人都能往生,知道这桩事情真实不虚。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