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第55集 文字/mp3)jingkong法师讲于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admin 楞严经评论1阅读模式

楞严经  (第五十五集)  1981  台湾景美华藏图书馆  档名:07-001-0055

第55集A

第55集B

【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由是真精妙觉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

 

在前面佛是以捏目所见的第二月来做个比喻,今天这个文,佛叫著文殊菩萨告诉他,如果我们明了月亮只有一个,并没有两个,你就绝对不会生一个错误的观念,这到底是月还不是月?出现两个月亮,我们才可以说哪个是月、哪个不是月;月亮本来只有一个,一个里面当然不会发生这样错误的想法。所以经文才说「此见妙明与诸空尘,亦复如是」,佛的意思是叫我们只要明了色空无自性,自性就是真如,这才是真正见性,真实离开了戏论的范围。如其不然,总是离不开妄想,离不开分别执着,凡与圣的差别就在此地。圣者,人家住的是真实法界,用这个地方的经文来讲也好,一,唯一月真,一就是真法界,二就是妄法界,十法界是妄。妄原是真,好像那个第二月一样,第二月并不是真正有个第二月,原来是第一月的月影而已。可见得见性与不见性不是在境界说的,是在当人迷悟上说。悟了你才能见到一切法的真实相,迷了我们就叫做见了妄相。为什么妄相?迷的时候在真相里面生起妄想,所以把真相就变成妄相。由此可知,真与妄不是在境界上变,是在当人心念上变。

 

经文,可以说几部大经讲到现前这个境界,这个义理都可以会通。实在说境界愈说愈微妙,愈入愈深,诸位要是稍稍能体会到一些,确实很有受用。这一段跟《华严》普贤行一真法界那个理是一个道理,《华严经》说得详细,此地说得简单扼要。终日在妄,终日恒真,于中实在说来并没有是非二相。这几天我在高雄讲《金刚经》,有一位居士就提出来说,《金刚经》里面最重要的,是不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这一句我们现在还没讲到,讲到什么?讲到「应如所教住」。这个如所教住,实在是关键的所在,修行人真正懂得这个原理,日常生活运用这个道理,他就是大菩萨、就是佛。我给他解释,这个境界实在很难讲,我们念过的《六祖坛经》里面,六祖教给我们,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前念不生,就是应无所住;后念不灭,就是而生其心,一样的意思。不生要从不灭里头去证得不生,才是真正的不生;不灭要从不生里头证得,才是真正的不灭。所以不生、不灭,我讲《坛经》说过,是一桩事,不是两桩事,你把它看作两桩事就错了。也跟此地讲的,是月、非月原是一真,入到这个境界之后,生灭之相了不可得,正是所谓寂照同时。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时,虽然寂照同时,也不着寂照同时之相才是一真。给诸位说,这在修行法里面是上上乘的修行法、最高的修行法。运用这个方法来修学,你成佛最快,绝对不要一生,你果然要真正会用的话,你用上三个月、五个月就成佛,这是一点都不假的。

 

《金刚经》里面讲的「一念生净信」,那个一念净信也是说的这个。佛说明一念净信的福德无量无边,一点不假,为什么?称性。本性跟十方诸佛是一个性,十方诸佛所修的功德也都是你自己所修的功德,一性所修,那个福德怎么能赞叹得尽!确实不可思议。可是问题,我们什么时候能够达到这个境界?我在讲席讲经当中常常告诉大家,这个事情难不难?不难。我们常说世间最难的事是求人难,成佛作祖的事不要求人,求自己。求自己的事情,问题就是我肯不肯干?我要肯干,三、五个月就成得了佛,不肯干,三、五个阿僧祇劫也不行,就在我们自己肯不肯,受用实在是无有穷尽。可是话再说回来,修行的步骤,第一个是要明理,理论上要是有疑惑,没有办法,路走不通。所以在修行之前先要解悟,悟后起修,修了以后的目标在哪里?目标在证。证什么?就是证原先所悟的,证实原先所悟。由此可知,悟、修、证也是一桩事情,并不是三桩事情。悟的是一桩事情,修的一桩,证的又是一桩事情,那就麻烦大了,就出了差错。悟的是这个理,修这个行还是证的这个理,这就对了,那就完全相应。希望同修们要好好的把握着这个机缘,认真的探讨这个道理,在我们一生当中完成修证的功夫,这一生没有白过,这一生有无比的意义与价值。那是多生多劫来我们都没有能完成的事情,这一生可以完成,世人常说「人生一大快事」,人生一大快事是讲一生的,我们这个无始劫以来的大事,这一生能得到解决,这种欢喜没法子形容。就是这个道理明白了,说得很清楚,在数亿万相之中见到一真,然后再从数亿万相当中修此一真、证此一真,就行了。

 

我们再看下面经文,『是以汝今观见与尘,种种发明名为妄想,不能于中出是非是』,这里面讲的「见」是见精,「尘」就是相分,见精就是见分。「观见与尘」就是见分与相分,内有身心,身是相分,心是见分,外而万物统统都包括尽了,所以讲「种种发明」。但是在这个地方,诸位还要晓得一桩事情,我们常常讲心,真心跟妄心,这个讲法是很笼统的说法。诸位要晓得,真心只有一个,没错,妄心也只一个,第二月,不会再有第三月。可是八识里面跟我们讲八个心,八个心诸位要晓得,只有一个是说第二月,就是阿赖耶识,前面七转识是妄中之妄,诸位要明了这个道理,是妄中之妄。妄中之妄,说实在话,这个心跟那个物(跟那个相分)很难划清界限,我们通常可以讲心之相。妄心之体是阿赖耶,前面七转识都是阿赖耶的现相、阿赖耶的作用,尤其讲到心所更是如此,这是向微细地方看。你要是细细的去观察,七转识还是属于尘,这就所谓是阿赖耶的相用。如果我们不能够通达凡是依他起皆无自性,凡夫确实不能通达这个道理。学佛的人,尤其学大乘佛法的人,在中国机缘确实比较多,我们现在讲机会比较多,容易读到大乘经,容易听到大乘法。可是看了、听了之后,好像是这么回事,悟了,晓得依他起无自性,晓得,可是境界放在眼前又迷惑了。为什么?那个境界里头还起贪心、还起瞋恚心,还放不下。我们要问:为什么放不下?放不下就是因为你没有看穿相是依他起性。所谓依他起性,换句话说,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当体即空,你要是取相、你要是着相,不是自找苦吃吗?那是迷惑。

 

佛在《金刚经》说得好,「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都是依他起性,依他起性就是虚妄。我们对这个道理是真懂还是假懂?真懂了,在万相当中受用自在,心地里面决定不沾染。《华严》里面讲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禅宗所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都是说这个境界,这是真正明了这个道理,看破了。现在我们看法怎么样?经里面讲的,我们的看法,观见是见、观尘是尘,无论你怎么样发明,种种发明,你在那里研究、你在那里解说、你在那里分析,总是妄想。世间的宗教、世间的学术,我们跟他这样讲法,他当然不服气,「只有你是真的,我们都是妄想」,他当然不服气。可是真相究竟有几个人能见到?太少太少了。能见到这个真相的人,能够相信佛所讲的道理的人,没有疑惑,正是《金刚经》所讲的,这个人绝不是三四五佛处所种善根,而是千万无量佛所种的善根,实在是善根深厚之人,听听佛讲的话,想想有道理,能够接受不会反对。这个道理诸位果然要是悟了,你平素用功就不一样,你的修学用功是直接的;不了解这个道理,你用功是间接的。直接的来得快,当中没有障碍、没有葛藤;不明真相,用功夫是走迂回的路子,当中是弯弯曲曲,那要吃尽许多冤枉苦头,要走多少岔路,麻烦是很大。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3月6日16:01:1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935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