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念大学的时候,真的人丧失民族自信心很可悲,感觉上拿起原文书,好像水平就不一样,显得高贵。跟别人讲话,还得讲几句for example,in general,好像才表现出自己的水平。然后别人,我们插几句,他听不懂,皱着眉头,我们也不理他。这些心态其实都偏掉了,长了什么?长了整个功利社会的那种傲慢、虚华。这个不好!我们看原文书的时候,愈看,有一种感觉,好像愈不明白。怎么说?当然不是所有的原文书。我发现有些原文是这个情况,比方说你读了第一段,里面有三个专有名词。然后你就看注,注一,某某名词,然后那个解释某某名词,看看看,看一大段,看了那段之后,它里面又有三个专有名词,然后你再去找这三个专有名词,等你绕完回来,好像愈来愈不明白。为什么说会愈来愈不明白?因为告诉大家,你绕这么大圈,里面可能包含了十个人的看法。请问大家,这十个人,几个人是明白人?大家听懂我的逻辑没有?你读了这一段文章,里面有十个人的观点,请问你会明白吗?我告诉大家,只要这十个有一个不明白,你就不明白,是吧?可是他不只一个不明白,几个我不知道。所以你看,明明孔老夫子那些话简单明了,「孝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一下就把做人的根本给你讲了,这个书你不读,要读一大堆很大本的,然后翻得头昏脑胀。所以说到这里,要总结一句话,人的辛苦从哪里来的,叫「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所以,我们这个时代要拨乱反正,创新一定要建立在德行的基础,才能适为德行所运用。没有好的德行,才华愈高,对家族、对社会的伤害可能愈大。大家想起哪篇文章没有?「才德论」,是吧?记载了很多亡国败家的,「才有余而德不足」。老祖宗都是把根本的道理给我们讲清楚了。所以我们再从《史记》司马迁的背景,给我们人生很大的启示,就是真正做出利国利民事情的人,都是来自于他的责任心、仁爱心、孝心的动力。我们接着来看经文:
【太史公曰。】
『太史公』是司马迁自称。因为每记载完一段历史,史学家会下一段评论,在每部经典不近相同,史记是「太史公曰」。《汉书》,《汉书》是继《史记》下一本史册,但是《汉书》是断代史,它只记一个朝代。《史记》是通史,从黄帝一直记到汉武帝,所以它是通好几个朝代。《汉书》以后全部都是断代史,一个朝代一个朝代记录。《汉书》,班固先生他是用「赞曰」,就不是用太史公,是赞曰。还有一部历史巨作,《资治通鉴》,「才德论」就是从《资治通鉴》出来的,司马光先生评论的时候是「臣光曰」。因为写这一本,最主要是给予皇帝鉴往知来的经验、智慧,写给皇帝看的,所以自称臣光曰。《后汉书》用「论曰」,《论语》的论,就是论曰。后世的这些史册,正史里面是用「史臣曰」。不管哪一个说法,都是写这个史册的作者,他对这一段历史的一个评论。当然他评论也要非常严谨公正,才能受到广大人群的认同。太史公曰:
【学者多称五帝。】
这个『多称』就是指这些学者常常津津乐道五帝的这些功业事蹟。而这个「称」里面,它衍生的一个意义,为什么要称述五帝他们的这些事蹟?那是有意义的,就是称述,就「述往事,思来者」,陈述这些以前的历史,给予后来的人重要的启示。为什么我们这个民族特别重历史?就是这个意义,鉴往知来,承先启后。在印度的历史,应该不输给中国的历史,但很可惜印度人不注重记载历史,他很多祖先的这些智慧,都没传下来。所以我们老祖先慈悲,恩泽后人,留下来五千年文化瑰宝。所以我们可以感觉得到,汉朝那个时候,两千年左右,其实那时候人心,学者都是希望能利益后代,所以「多称五帝」。
【尚矣。】
这个『尚』是久远。这个『矣』是有点感叹。「尚矣」,就离我们非常久远。五帝都离我们四、五千年的光景。
【然《尚书》独载尧以来。】
『《尚书》』是属于五经之一。「《尚书》」是古代非常高度智慧的政治哲学,记载的都是怎么治国的这些智慧,它是从尧帝开始记历史。五帝,我们之前有说过,我们也复习一下,在《史记》当中指的五帝是黄帝、颛顼帝、帝喾、尧、舜,指这五帝。而《尚书》前面三帝就没有记载,只记载尧帝以来。
【而百家言黄帝。】
诸子百家,尤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这些典籍文章也非常多,都有提到黄帝。但是诸子百家提到黄帝的文章有待商榷,叫:
【其文不雅驯。】
『不雅驯』就是不是很典雅的正论、正述、正训。这些教诲让人很难完全生信心,为什么?感觉这些文章里面有穿凿附会,甚至还谈很多神鬼的事情,所以写出来、呈现出来,文辞有一些比较荒诞不可信。所以:
【荐绅先生难言之。】
这个『荐绅』也就是指缙绅,就是士大夫,读书当官的人,读书明理进而去服务老百姓。缙绅阶级指士大夫,也包含史官在内,『难言之』,就是这些文章呈现不是很雅正,所以很难说清楚。可能他们说的时候,心里也不踏实,怕可信度不够,让人质疑。这里也点出来,有记载五帝的,其实不少资料,百家言黄帝。
【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
这是两篇文章。重点来了,孔子有记载,我们上一节课,一起学习了「孔子世家传」,司马迁先生对孔子是非常佩服,而且当时候汉朝所有民族文化的道德学问折衷于夫子,有什么争论,以谁为标准?孔子留下来的教诲跟经典为标准。所以这里举孔子也是增强我们对司马迁先生在考据五帝这些事蹟的信心,史学家他做这些事情都很严谨。孔子所传的『宰予问五帝德』,「宰予问五帝德」这一篇文章在《大戴礼记》里面。还有『帝系姓』,这一篇文章是在《孔子家语》里面。而:
【儒者或不传。】
有一些儒家的学者,他们觉得《大戴礼》跟《孔子家语》不算正的经,不算在五经里面,不算在他们觉得是正统的经典里面,所以他们不传,觉得是非圣人之言,这是他们的观点。当然君子和而不同,人家跟我们观点不同,也不要跟他吵架,但可以有不同的看法,更重要的,我们更深入去探讨真理。所以接着,虽然这些儒者他不传,但是司马迁先生他心里很有主见,不能某某人说不传,说不是圣人所言,那我就听他的了,我得要自己去求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