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部《论语》,真的,在其他地方没有看见孔老夫子这样伤痛过,没有说过「天要丧亡我」这样的话,即使是在最困难的、最危险的境地,夫子都不会说这种话。《论语》裡面我们看到,夫子曾经说过,「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这是夫子过宋国的时候,遇到了当时的大夫司马桓魋,这个人是一个大恶人,他要杀孔子,幸亏孔子乔装打扮,离开了宋国,没有让司马桓魋得手。夫子说一句这样的话,说「天生德于予」,上天给我赋予了德行,司马桓魋能拿我怎麽办?司马桓魋这种小人岂能够伤得了我?你看,他那种豁然、大度、乐观的心态,他没有说「天丧予」,是说「天生德于予」。
夫子在匡地也受困过,《论语》也有这麽一段话说,「子畏于匡」,畏就是遭受到了围困,在匡这个地方。因为夫子长相跟阳虎是有点相像,阳虎是原来做过季氏家的家臣,这个人也是一个恶人,在匡地曾经虐待过百姓,所以匡地的人民对阳虎非常痛恨。古时候也没有什麽相片,大家只是对阳虎相貌有个印象。结果后来孔子到了那个地方,大家看到孔子有点像,就把他误认为阳虎,就把他围困起来了,后来事实真相明白了这才解围。孔子在受围困的时候他就说,「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是周文王,周文王已经去世了,可是周文王的文,就是文化、道统,难道就不在了吗?文不在兹乎就是这个意思。后面又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上天既然将道统、圣贤的道脉传下来,就是未丧斯文,「斯」就是这个,这个文,就是这个道统,没有让它丧亡。孔子非常自信,说自己来到这个世间,就是为了继承圣贤道统,所以既然上天没有让这个道统丧亡,你看,从尧舜禹汤,一直传到文王、武王、周公,一直传到春秋时代,都没有丧绝,那当然上天也不会让我丧绝。夫子这麽自信,因为夫子自认为自己就是来传这个道统,直下承当。所以说「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匡人也拿我们没办法,他也不会伤害我们的。
你看,在危难当中都是这样的镇定自若,而富有自信和乐观。你看,在这种情形下,夫子都没有这样痛心过,反而颜回死了,他说「天丧予,天丧予」,就可见得夫子对颜回早逝痛心的程度。颜回是最能够了解夫子之道,可以说在孔子心目中,他是道统的唯一继承人。可是他这一死,孔子的道立刻就没有人继承,道脉即将要断绝,这真正让夫子痛心。他痛心的是,道统如果没有人传下去,那将来天下苍生就会苦难了!因为圣贤道统是可以令人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而没有人传,道也就中断了,众生就如漫漫长夜当中,找不到方向。所以夫子讲「天丧予」,是悲痛众生,并不是悲痛自己。
江谦先生的补注当中提到说,「此当与『子畏于匡,颜渊后章』合看,可见圣贤相与之心,如空合空,融洽无间」。江谦说,这一章应该跟「子畏于匡,颜渊后」这一章一起对照来看。这一章也在本篇,我们稍后会看到,这一章是讲到,「子畏于匡,颜渊后。子曰:吾以女为死矣。曰:子在,回何敢死?」孔子在匡地被围困了,颜渊后,这是大家从围困中脱险出来,但是跟弟子们失散了,结果颜渊落在后面,到最后才赶上来。孔子一见面,一见颜回就说,「吾以女为死矣」,我以为你已经死了,说这个话,那是非常的爱惜颜回。结果颜回说,「子在,回何敢死?」说老师您在,弟子怎麽敢死?你看,说这个话,就体现出师徒之间那种互相的深情,那种心心相印的感觉。从这裡我们就能看到,你看江谦先生讲的,「圣贤相与之心,如空合空,融洽无间」,圣是讲孔子,贤是颜回,相与之心,就是互相相知、相惜、相敬、相爱,这种心非常的融洽,这裡讲「如空合空」。圣贤之心都是空寂的,没有分别执着,这是空,甚至连起心动念都没有,而能心心相印,融洽无间。如果不空,那就不能够融洽无间。正是因为空,才能够做到融洽无间。这是讲颜回深得夫子之道,所以跟老师在一起,那种完全没有隔阂,说这个话,都完全体现出师徒相知之深的那个情形。我们再看下面一章,第九章:
【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曰。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这也是讲到颜回死了之后,孔子到颜回家裡弔丧,所以弔丧是痛哭,『哭之恸』,这个恸是哀伤都过度了。结果随行的弟子,『从者曰』,随行的弟子也想安慰一下孔子,说『子恸矣』,说夫子您哀痛有点过度了!意思是说,您不要那麽哀伤,要节哀。结果孔子就说了一句,『曰:有恸乎?』这是说明什麽?孔子伤痛过度而不自知,弟子们一提醒,他就一下子有了个疑惑,说「有恸乎?」说我有哀伤过度吗?然后,继而转念一想,就说到下面一句话,『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想到自己确实也是过分的哀痛,他说「非夫人」,夫人就是此人,这此人就是指颜回,这个话意思是说,「我不为颜渊哀痛,那还要为谁哀痛?」这一章跟前面「天丧予,天丧予」那一章合起来看,我们就能了解,夫子真正因颜回之死而哀痛的情形,真是非常深痛的、深深的悲伤。
蕅益大师在注解这一章说到,「朝闻夕死,夫复何憾?只是藉此以显道脉失传,杜后儒之冒认源流耳。若作孔子真如此哭,则獃矣」。蕅益大师为我们揭示出来,夫子为什麽这麽哀痛的真正的意思。「朝闻夕死,夫复何憾?」夫子已经早就悟道了,他曾经讲过,「朝闻道,夕死可矣」,早上听到了道,就是听到宇宙人生真相,即使到晚上就死了,也都没什麽遗憾,「夫复何憾」,还有什麽遗憾?实在讲,真正闻了道,你明瞭了宇宙人生真相,你就了解生死已经没有了,所以朝闻可以夕死,那死的是自己的一个臭皮囊而已,哪有真的死?真正的自己是不死的,那个是自性,那是真我,我们讲灵性不生不灭。
孔子早已经悟道了,他也知道颜回也悟道了,为什麽夫子在这裡这麽哀痛?明明是没有生死了,还为颜回之死这麽哀痛做什麽?底下告诉我们,「只是藉此以显道脉失传」,所以夫子所哀痛的,不是哀痛颜回他本人死了,是哀痛的道脉从此失传。正如释迦牟尼佛去世的时候,他入涅槃的时候,佛的弟子们个个都痛哭,这些弟子们大部分都证得了阿罗汉果,最起码的像阿难尊者他也证得须陀洹果,初果,至少他这个道理都明白了,知道人没有生死。佛入灭了,为什麽大家还这麽痛哭?也不是哀伤佛,他们知道佛没有生死。只是哀伤佛去世了,佛不在世间,众生因此而失去依靠,哀痛众生的这一面,不是哀痛佛。夫子这裡哀痛颜回也是这个意思,颜回能传夫子之道,现在他死了,道脉失传了,后世的众生就可苦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