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七十九集) 2010/9/3 澳洲淨宗学院 档名:57-007-0079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乡党第十」,第八章: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撤薑食。不多食。祭于公。不宿肉。祭肉不出三日。出三日。不食之矣。食不语。寝不言。虽蔬食菜羹瓜。祭。必齐如也。席不正。不坐。】
这一大段主要是给我们说明孔子吃东西的这些威仪。先看第一句,『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个意思讲吃饭,脍是讲切得很细的肉,也包括鱼肉。食不厌精的厌,根据《雪公讲要》的意思,是饱的意思,吃得很饱,不厌意思是说不要吃得过饱。不仅不吃过饱,而且还要不求其精细。这个意思是说圣人吃东西,无论是精细还是粗糙,都是可以填饱肚子的。
根据蕅益大师的注解,这裡讲「但云不厌耳,非刻意求精细也」。过去我读到《论语》这一节,我就产生一个误会,认为孔子非常讲究吃。你看吃,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吃得是愈精细愈好。其实这个意思正好是相反,是讲不要刻意去求精细,吃蔬食菜羹都可以饱肚子。如果是刻意求精细,这就是贪吃了,这是欲望。圣人告诉我们,欲不可长,欲应该断。这裡只是说不厌,这个不厌就是不要多吃。
根据江谦补注上面的意思,「厌,足也,与餍同」。这就说得更明白了,这个厌是跟古字的餍食那个餍,厌底下有个食字,繁体字有个食字底的,这个字是相通的,通假字,这个字意思就是吃饱。所以「不厌谓不多食」,这是讲得很清楚了,我们不要吃得过饱。吃饭,确确实实吃个七、八分饱就很好,吃得过饱反而伤肠胃,我们讲伤了胃气。因为食品到了我们的肠胃裡,我们需要消化吸收,中医上讲这是个气化的过程。如果我们吃得很多,即使是很有营养,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够气化,我们也不能够吸收这些营养,还是变成粪便排出去了,那就是既浪费了食物,又损伤了身体。所以吃七、八分饱,那是可以完全气化吸收,那个效率比较高,又不伤身体,所以这个是古人提倡的饮食的健康,非常重要。
实在讲,饮食不用特别讲求什麽精细,营养方面其实蔬菜、水果都很有营养,只要你能够气化、能够吸收,那也是非常好的,有足够的养分,不需要再额外补充什麽营养。有很多人吃营养药品,什麽维他命,各种各样的维他命、钙片、蛋白质等等,额外补充。但是,如果身体要是不能气化,这些营养吃进去还是被排出来,没有效率。怎麽样才能够真正增加我们消化吸收的能力?少量的营养进到我们体内,能够充分的吸收,这个我们要讲求,如何做到?最关键是你要有清淨心,你的心清淨,身体各器官的机能是处在最佳状态,是最佳状态也就是最自然的状态,你不用吃很多,很少量的饮食足够你的营养。
过去李炳南老先生他一天只吃一顿饭,而且吃的每一顿的量比常人还要少,但是他的工作量非常大。他的工作量,据我们恩师讲,差不多是五个人的工作量,非常忙。你想要跟他约见,至少要提早一个礼拜才能跟他相见,跟他约得上,真叫日理万机。这麽繁重的工作量,但是吃得这麽少,你看他老人家还是很精神,活到了九十五岁都不需要人家照顾。他的祕诀在于心清淨。所以我们恩师讲,人消耗能量最多的就是妄想,百分之九十五的这些营养、能量,都浪费在妄想的消耗上。如果人没有什麽妄想,他吃得不用那麽多,能量就足够了。就好像开车,车有省油的车,有费油的车,如果是费油的车,要补充很多,跑同样的路程,它用的油多。我们要做那个省油的车,省油的车没别的,就是你身心清淨,你消化吸收的效率就提高了。所以,我们要从浪费的要减少这方面去用功,而不是想着怎麽补充,愈想怎麽补充,你就愈增加妄想,所补充的都消耗在你的妄想上。但是话又说回来,减少食量也不能硬来,要自然而然。如果我们都是个费油的车,偏偏不给它油,最后就跑不动。营养一定得补充,但是我们的方向是朝着减少妄想、让心愈来愈清淨这个方向努力,自然食量就减少。
下面说,「可知疏食菜羹,是孔子平日家风」。疏食就是蔬菜,吃的是蔬菜,当然疏食也泛指粗食,粗茶澹饭,羹就是汤,吃青菜、菜汤这些非常清澹的,孔子的营养也就够了。吃得简单,生活也就不複杂,做饭也是挺累人的。如果为了吃三餐,你要吃得好、吃得细,你恐怕得忙一天。早上起来开始备菜,做两个小时的饭菜,半个小时就吃完了,然后还得要半个小时洗碗。洗完碗,歇一会,又得准备下一餐,这人真的叫做「为五斗米折腰」,为三餐饭都累趴下了。
所以你看,佛陀当年一日就一食,日中一食,而且他是去托钵的,就是我们现在讲的讨饭,讨什麽就吃什麽,人家给什麽都欢喜接受,没有分别、没有执着,即使是非常难吃的东西,到他嘴裡面都成了美味佳肴。为什麽?人家心清淨,境由心转,他的心美、心淨,那个食品也就变成美食、变成淨食了。所以,孔子当年也是如此。修行人重要的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乡党第十」这一篇都是讲孔子日常的行谊,我们就看出来他也是以戒为师、以苦为师。戒,在儒家讲是礼,你看夫子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符合礼的,真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他完全做到。这裡讲到的疏食菜羹是他平日的家风,以苦为师。佛门出家人,按照《沙弥律仪》上讲是过中不食,午后就不再进饮食了,只能喝水。当然体弱多病者可以开缘,但是总是要食量尽量的减少。佛门裡有一句话讲,「比丘常带三分病」,这三分病是什麽意思?不是说他真正身体有病,而是什麽?看起来有点病,为什麽?因为吃不饱,很瘦,看起来有点瘦弱,脸上有点菜色,这叫三分病,其实他身体没病,很健康,他身心清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