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69集 视频 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讲到这个「文」,夫子讲,『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文王是周文王,周文王是继承尧舜禹汤之道,古圣先贤之道,周文王继承了,他们都是圣人。文王已经去世了,「没」是去世不在了,这个道还有武王继承,武王是文王的儿子,还有周公,周公是武王的弟弟,也是文王的儿子,都是圣人,使得这个道脉相继不绝。所以文在兹,这个文就是圣贤的道脉、圣贤的教诲。中国人讲文化,这个文化的「文」字,不是普通的,就是讲古圣先贤传下来的这种教化。传到孔子那裡已经又是八百年后了,周朝八百年,夫子是在周朝末年。夫子能够传承尧舜禹汤、文王、武王、周公之道,所以文在兹。这个「文不在兹乎」是反问,是强调文在兹,在谁身上?在孔子身上,兹就是这裡,孔子这裡还是在传承着中华圣贤文化。这一句也表明了夫子对于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使命感,这个我们要学习。我们来这世间没别的,就是来传承文化,这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既然上天还让我这一天活着,证明上天就不希望让这个文化断绝。你有这种使命感,你哪能不成就?

 

这底下讲,『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这是讲,天如果有意要灭除文化道统,「丧」就是灭除,「斯」就是这个,这个文就是文化道统。以后我们讲到斯文、斯文,都把它的意思已经引到别的地方了,说这个人很斯文,其实斯文本意是讲这个文化道统。如果天要灭绝这个文化道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就是我,这个后死者就是后来者,孔子是后来者,相对于文王、武王、周公来讲,他是后死者,就不得学道,不得知这个文化了,就是这个意思。这话倒过来讲,孔子已经得知这个文化道统,正说明天没有意思要灭除文化道统,而是有意思把这个文化道统传下去,可见天意是要保留这个文化,现在由我来传,你看夫子承当,可贵!学儒,就要学得像孔子一样,学贵立志,立志是我要去承当,直下去承当起传承文化道统的使命。所以这裡讲『天之未丧斯文也』,既然天有意还保留这个文化,由我来传,那我将来还有命,『匡人其如予何』,匡人怎麽能够把我给杀害?

 

夫子这个话在《论语》中不止讲一次,每次遇到绝境的时候,夫子就流露出这样的一种志气,这是真正感动天地,不因临难而变节。像夫子过宋国,司马桓魋有意要杀害他,夫子也说,桓魋其如予何?「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天把我生下来到这世间,就是来传承道德,这司马桓魋(一个小人),他会拿我怎麽样?夫子在陈蔡绝粮那个时候(大家险些饿死),还是这样的镇静自若,都是因为他这种使命感成就他的定力。夫子这麽一讲话,匡人一听,他们也听明白了,知道这不是阳虎,因为阳虎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这种话,不是圣人,谁能说得出来?阳虎一个小人,怎麽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就不言而自明,也就解围了。所以圣人,真正他担当为上天弘化的使命,自自然然化险为夷,无所畏惧。

 

我们最重要的是要学习夫子那种以道自任的使命感,深信天不丧斯文。传统文化流传到现在四、五千年,会断绝吗?不会!要断绝,早该断绝了。历史上多少的浩劫都不能使它断绝,现在到我们这一代,我们也要传承下去,深信只要我们发心立志传承圣贤文化道统,即使再大的灾难,也奈我们无何,为什麽?我们有这个使命。像佛法裡面讲,末法有一万年,现在还有九千年,刚过了一千年。佛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后面末法一万年,我们现在距离佛灭度三千年,所以后面还有九千年。九千年的佛法要传承,天不丧斯文。有的人说,现在世界末日怎麽办,大灾难怎麽办?还有人讲二O一二年底会有大灾难,因为马雅人的预言只预言到二O一二年年底。我们学了佛,不害怕,知道天不丧斯文。灾难可能会有,可能很大,但是绝对不会灭绝人类,更不会灭绝文化道统,但是我们自己要担当起来,在苦难的时代还要传承,传灯。

 

蕅益大师注解当中讲,「道脉流通,即是『文』,非谦词也。如此自信,何尝有畏?」这个道就是圣贤之道,道脉就好像家族的血脉一样,一代传一代,圣贤的文化也要一代传一代,这叫流通。通就是不滞,它不止,必定是会有,每个时代,有人来传它的道脉,这叫文。文,落在谁身上,谁去传承?我们学了这一段,不要看看别人,「是不是你?是不是他?」那就错了,你没真学孔子。真学孔子,这个责任不要推给外人,直下承当,我来承传。要求别人不如要求自己,这就对了,每一个人都要有这种责任感和使命感。孟子讲得好,「人皆可以为尧舜」,每个人都能做像尧、像舜那样的大圣人,为什麽我不行?所以有时候该谦虚得谦虚,不该谦虚的就不要推诿,自己要承当。夫子在这裡讲的这个文,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这不是谦词,自己承当,责无旁贷。「如此自信,何尝有畏?」你真正有这样的自信,你不会有畏惧。

 

这个自信就是对自己的信心,信什麽?第一个就是信自己本来是圣贤,跟圣贤没有差异。孟子讲的「人皆可以为尧舜」;佛家《华严》讲「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圆觉经》裡讲的「众生本来是佛」,我们得信这个。众生是谁?是自己,自己本来是佛,本来具足如来智慧德相,本来都可以成为尧舜。本来是佛,现在想要去作佛,岂能说作不了佛?肯定可以,你真的发起这个大心要作佛,佛门裡讲这叫菩提心,你发菩提心了。发菩提心,昙鸾大师,这也是淨土宗的一位大师,他注解《往生论》裡面讲,发菩提心是什麽?就是「愿作佛心」,你真愿,你愿意作佛,从现在开始我愿意作佛,那就是发菩提心。

 

像惠能大师,他一个字不认识,没有文化,没学过,没读过书,不认识字,家裡穷,靠砍柴为生。担柴的时候路经读书人的窗口,听到裡头有人念《金刚经》,豁然有悟,向这读书人请教经裡的意思,而且他把这意思能明白。读书人觉得这个人不简单,没有文化,居然能够听懂这个经的意思,有善根,鼓励他去五祖(黄梅五祖)会下求法,六祖就去了。惠能大师当年二十四岁,广东人,在古代唐朝时期,广东是属于南蛮之地,没文化落后地区。到了湖北黄梅见了五祖,五祖问,你哪来的?他说广东来的。哦,南蛮之地,故意考验他。你来做什麽?他说弟子想来求作佛的。五祖恐怕在寺院裡那麽久,见了这麽多人来拜访他,没人跟他说我来作佛的。一般的入佛门,可能他求佛菩萨保佑保佑,自己能升官发财,自己身体健康,儿孙平安,这个很多,来求作佛的,太少太少!所以五祖就考他,故意看不起他,「你这獦獠」,獦獠是骂人的话,南方人,没文化的野蛮人,獦獠,「你这獦獠还想作佛?」六祖当年也很平静、很心平气和,五祖跟他这麽一说,他就说,人虽有南北,佛性何分南北?你看这人真有自信!人是有南北之分,佛性没有南北的分别,人人皆可作佛,所以我来作佛。你看看,能立大志,他就能得大果。最后果然他就大彻大悟了,二十四岁就成祖师爷,六祖,禅宗六祖。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4日17:51:04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49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