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叫无生忏悔。「无生忏悔,略作无生忏。观实相之理,念罪体无生之忏悔。此属理忏」,这个需要用智慧。明瞭实相之理,实相是讲自性,一切万法都是自性所生,《华严经》所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现、所变的都不是真的,都是虚幻的,罪业呢?罪业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所以它也是虚幻的。罪的体就是我们的念头,念头刹那在生灭。弥勒菩萨讲的,一弹指三百二十兆个念头,那念头生灭太快速,你这第一念起的是罪业的念头,你要把它改了,第二个念头不再想罪业了,罪业就没有了,随着你第一个念头已经消逝。所以有一句偈子讲,「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罪业就亡了。那个心就是念头,念头灭了,罪业就跟着消失,不再去想它,忘了。「罪亡心灭两俱空,是则名为真忏悔」,这是真正的忏悔,你念头也灭了,罪业就消了。不再去想它,过去永远过去,你想再抓回来都不可能,就让它过去,最重要是当下这一个念头再也不重複以前的罪业,这念头保持纯淨纯善,这个是真忏悔。
所以念罪体无生,罪体就是念头,念头本自不生。你说念头从哪生?怎麽生?谁生出来的?念头现在在哪?你找不到,弥勒菩萨讲「不可执持」。念头,你不能够去执着,也不能够去把持它,你留不住,刹那刹那生灭。所以,我们何必让那个罪业的阴影影响我们当下的念头?不要去想它,那个罪跟念头一同就没有了。所以那个罪是虚幻的,不是真的,你不能把它着实,着实了,你永远去不掉它。其实,着实了它也是非实,只是我们自己的执着,被它的阴影控制住。现在把它放下,如何放下?最好的方法就是念阿弥陀佛,你刚想到这个罪业,刚要产生内疚的时候,立刻提起阿弥陀佛,不去想它。那个过去的我已经死了,已经消逝了,再也回不来,现在我是一个新人。这个忏悔是最究竟的忏悔法门,这叫理忏。理,是你真正通达、明瞭实相之理,你这个忏悔最彻底。所以当下念头一转,你就成圣成贤,夫子讲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我现在要成圣成贤,当下就成就。你心裡还夹杂着「我过去做这麽多罪业,我不能成圣成贤了」,你还夹杂这个念头,那你真的就不能成圣成贤了,因为你还不欲仁,你所欲的、所想的是过去的罪业,不是仁、不是圣,那个罪业怎麽能消?
所以忏悔,无论现在我受的是什麽果报,我是念念不离善,像《十善业道经》裡面讲的,「昼夜常念、思惟、观察善法」,你不要思惟观察恶法,不要思惟观察罪业,不要。常念是心上真有,思惟是想着,观察是做着(身上造作的),身口意所造的全是善法。「令诸善法,念念增长,不容毫分不善间杂」,不能够容任何不善夹杂在念头当中,不容任何阴影影响我现在,我只一味行善,投向善一边去,与恶绝缘,这个就是真正的忏悔。所以孔子在这裡也给我们暗示,他现在有疾病,他不再想过去怎麽样怎麽样,「现前有这个果报,只是受,酬业而来,消自己过去的恶报,可是我当下念念为善,念念行仁」。我们再看下面一章,第三十五章。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根据《论语集解》,「孔安国曰,俱失之也」。俱失之也,是讲奢和俭两方面都不好。「奢不如俭」,两方面虽不好,但是奢比起俭来讲就更不好,奢是奢侈,俭是节俭。『奢则不孙』,孙字是通谦逊的逊字,不逊就是不恭顺,奢侈的人往往就不谦逊。『俭则固』,固就是鄙陋,固执鄙陋。『与其不孙也,宁固』,所以这是讲与其奢不如俭的意思。《集解》裡面讲,「奢则僭上,俭则不及礼耳」。奢侈的人,他对上不恭敬,僭越礼法;俭的人,他只是不及礼,可能礼数有点缺失、鄙陋,「固」是当鄙陋来讲。所以这裡讲,奢侈而不恭顺,还不如节俭而鄙陋的好。讲究礼最好是中道,不能够过于奢,也不能过于俭,这两者都不符合中道,所谓过犹不及。两个比起来,与其是奢侈而不谦逊,所谓傲气凌人,这样必会遭祸患,还不如节俭而固陋,遭人讥评、讥嫌,这还好一些。所以孔子宁愿主张固陋好,当然最好是行中道,可是中道不容易行,非要偏一边,偏到节俭这边还好。
蕅益大师注解中说,「此与对林放同意」。「林放问礼」这章,在《论语》裡面讲的,「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这个意思是相同的。林放相传也是孔子的弟子,他问礼的根本是什麽?孔子回答,「大哉问」,这是讚歎他问得好,这个大是讚歎他,先讚歎他问得好,然后再解答他。确实,问礼的根本,这是难能可贵。孔子答覆林放说,礼,与其奢华,宁愿节俭。奢和俭两者都不是礼的根本,可是两者相比起来,俭比较更近于礼之本,所以古德讲「俭以养德」。礼的根本是什麽?道德,是仁。道、德、仁、义、礼这样讲下来,所以礼的根本是道、德、仁、义。能够节俭,比较能够更相近于道德仁义,通过节俭也能够悟本。
「卓吾云」,蕅益大师用李卓吾先生的话说,「救世苦心」。世人已经不能行中庸之道久矣!讲中庸,那是圣人的德行,一般人做不到,太高了,要帮助现代人,讲高的没用处,讲低一点。低的是什麽?世人现在奢侈,所谓骄、奢、淫、逸,我们现在社会比起孔子当时社会,可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你看奢侈浪费多严重。夫子讲与其奢不如俭,这是救世苦心,这是善巧方便,对机说法,提倡节俭,俭以养德。有节俭的美德,人才能够坚守他的正道,才不至于变节,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从节俭当中要养成的。这是夫子救世苦心,对众生的病根来讲。假如说现在人世间全部都是非常节俭,夫子就会倒过来说,与其节俭不如奢侈点好。教育,就像治病一样,他患什麽病,你就给他用什麽药,都不能偏激,过犹不及。
像释迦牟尼佛当年成道之前他修苦行,一天只吃一麦,饿得肚皮贴到了嵴梁骨上,六年苦行。后来他意识到,光是过分苦行,无益,对我们的正道没有帮助。所以他最后明白了,把苦行也捨弃了,对那些跟着他一起苦行的人说,你不要做无益苦行。这是对他们讲,因为他们节俭得过分了,一天吃一麦,所以这时候佛肯定对他讲要中道。他不能理解中道,就说「与其俭,不如奢」,他会给他倒过来讲。那都是什麽?治他的病,病好了,把这个也放下。病好了,不能总吃药,总吃药,又吃出病。所以要中道是最高,不能中道,那就对症下药。现在人绝对不可能,你还得讲「与其俭,不如奢」?因为现在一天吃一麦的恐怕找不到了,天天大鱼大肉的人却有之,不少,你去跟他讲「与其奢,宁俭」,这就对了,所以我们提倡节俭,这是救世苦心。下面第三十六章。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