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第26集|视频MP3文字|蔡礼旭老师主讲

《弟子规》与佛法修学 蔡礼旭老师主讲 (第二十六集) 2005/3/11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52-118-0026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下载MP3下载

尊敬的师父上人,尊敬的诸位法师,诸位同修,阿弥陀佛!我们昨天提到,为人父母的价值观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现在人所追求的成功到底是什么?假如我们走到书局去看,坊间那些畅销书都是写些什么样的内容?大半可能都是如何赚进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还是提到如何快速致富。人的脑子里面哪个目标最重要?钱!当他是这样去追求人生,那会走出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我们对于人生真正的成功,不得不深入去认知。有一句话提到,努力有结果,但是努力不一定有好结果,假如你取舍人生错误了,可能一生努力到头来你会抱憾终身。在中国大陆这二十年来,有一千二百位大企业家自杀身亡。诸位同修,一千二百位大企业家,小的不算。请问他们为什么得到了一般的人觉得很羡慕的一种成就,而他们终究走上绝路?而却有很多的人一直在往他们的路上继续走,那岂不是飞蛾扑火?所以我们给予下一代正确的价值观就至关重要。

 

这么多企业家自杀是结果,诸位同修,原因出在哪?这也可以由我们自己常常观察社会上的这些成功人物,或者在您身旁也有些企业主,你慢慢去观察就可以把原因找到。我也曾经跟一些企业家接触过,当他有机缘能够闻到正法,他内心非常喜悦,他告诉我,这些企业家、很有钱的人穷得只剩下钱而已。企业家有四种情况,第一种叫劳心劳力。几十年很奋斗工作,日以继夜,他的动力在哪里?在名、在利。结果到了四十来岁,也赚了很多钱,突然有一天去身体检查说:先生,你得了肝癌,你只剩下三个月的寿命。他当场会觉得晴天霹雳,躺在病床上很难受,因为他所有的财富能不能带得走?带不走!这些财富会留到谁的手上去?他在那里想:我的太太还年轻貌美,她又找一个人嫁,那我这些钱不都入了那个男人的口袋里面去了吗?愈想愈不甘心,本来还可以活三个月,后来?这种下场就很冤枉,把身体整个都搞砸了。其实这样的企业家,家庭状况、孩子教育一定也无法掌握好,纵使他真的赚很多钱,不肖子孙只要一出来,也会化为乌有。

 

第二种情况叫锒铛入狱。在赚钱的过程铤而走险,到最后露出马脚,东窗事发,就被关起来。我记得这次从中国飞到香港的旅途上,看到一篇报导,俄罗斯的首富,最有钱的,已经下狱了。所以人生路途当中有很多诱惑,假如没有真正的道德跟定功,迟早都会误入歧途,败丧下来。当这些企业家还没有被关起来的时候,可能他的亲朋好友都对他啧啧称赞,连自己的父母可能还沾沾自喜。所以为人父母眼睛真的要张亮,要有智慧,不能追求这些虚幻,到头来还惹了一身的罪业。

 

在汉朝末年,董卓取得了很大的权力,拿着权力搞了很多坏事,弄得民不聊生。后来董卓被抓起来,被判灭族,连他九十多岁的老母亲也同样要共赴刑场。当是这样的结果,人生就非常悲哀。我们也曾经遇过长辈,退休以后还有个满稳定的经济生活,后来因为孩子野心很大,借了一大堆钱,结果生意失败了。老人家除了所有的钱都付诸东流以外,还必须固定时间上法院处理孩子的财务问题。假如是这样的话,除了毁了自己的人生,还连累了父母、连累了亲友。

 

第三种情况是,确实事业经营下来还积累了一些财富,但是身体搞垮了,可能三、四十岁就开始变成药罐子。这样的情况多不多?当一个人健康都失去了,有没有自在的生活?不可能!所以广告也说,一个人肝脏好的话,人生是彩色的;一个人肝脏不好,身体不好了,人生就是黑白的。我在海口住的时候,刚好前排叫做饮食一条街,专门吃饭的。有全国各地的,有湖南菜、有江西菜、有新疆菜,有很多不同的餐馆,每天都是车水马龙。诸位同修,今天假如一个礼拜让你吃五天这样的食物,你会怎么样?可能吃到第三天胃口都提不起来,都快吐出来。我就有经验,常常过年前会接到很多红帖子,因为我们这个年纪大家都是遇到了结婚的时间。常常那段时间很有可能会接到八张、十张的帖子,又很接近,记得有一次一个礼拜就吃了好几顿大餐,吃到最后真是很不舒服。所以对饮食应该是清淡、简单,才会过得轻松愉快。

 

俗话也说「家财万贯,日食三餐」,假如日食五餐好不好?那反而太过,身体都吃坏了,现在很多病都是吃出来的,所以家财万贯也是日食三餐。「广厦千间」,你买了很多的房子,你每天睡多少?夜眠还是六尺。所以物质的需要是很低的,不需要耗掉我们大半的时间去追求,应该追求真实的人生、快乐的人生。诸位同修,什么是真实的人生?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万般将不去,追求那些万般将不去的东西是不是真实?根本到头来空忙一场。但是身命有限,慧命无穷,我们唯一带得走的就是智慧,智慧才是真正的生命,而有真实的智慧就会法喜充满;这个法喜、这个乐是从内而外散发出来,那叫真乐。现在人都是从外而内要追求快乐,就好像打麻药一样,打一下觉得不痛苦了,不痛苦了他叫乐,但是过一会他又继续烦躁、继续空虚,就会很痛苦。

 

企业家前面三种情况不是我们要去追求的,第四种情况就是能够对人生全面的安排,全面的圆满,不只是事业,还有家业、还有道业,甚至于多做社会服务工作。所以卢叔叔就跟他的孩子讲:你要念书念到多高,爸爸都支持你,但是爸爸给你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你的正确的人格,还有你的学识,其他的东西一样也不留给你,一分钱也不给你。诸位同修,这样好不好?当你这样对孩子讲的时候,孩子的心里怎么想?会不会怪你?其实我们要理解到,孩子的心非常清澈,当父母从小就是做出服务社会的态度,孩子打从小就觉得很尊敬父母。当你告诉他,我们这些钱取之社会要用之社会,要把它拿来成立一些公益组织。讲这段话的时候,孩子对父母是打从心里的佩服。

 

卢叔叔曾经就提到,他说:生活要自己去掌控,不然就会出现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那是因为自己太没原则,不会拒绝。当你很有原则的时候,你所有的这些生意伙伴他就会来顺应你的原则。卢叔叔就提到,他坚持每个礼拜天不应酬,中午一定跟家里的人一起吃饭,这样他的家庭生活就能够稳固,常常都有跟家人沟通的机会、引导教育孩子的机会。

 

诸位同修,现在我们看到市面上提到IQ很重要,EQ很重要,现在还有HQ很重要,CQ很重要,PQ很重要,不知道以后会出多少Q我也不知道。诸位同修,西方的书籍是把简单的东西讲得很多样化,这样他有版税可以赚。但是中国的圣哲人谈道理,都是把所有复杂的东西整理成非常简单的纲领。诸位同修,佛陀一句话就把诸法实相讲完了,「万法因缘生」,有哪一法离开这句话?佛陀又讲「身口意三业」,所有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有没有离开这三个?都没有。所以谁最会归纳?佛陀、圣哲人最会归纳。结果这个归纳法谁发明的?西方人发现了,说这是我发明的。中国圣哲人还有佛陀,几千年前早就都把它用得非常的彻底,但是他们不会以为这是我的功劳,因为这些圣人都非常的谦卑。

 

我们来看看什么叫IQ?什么叫EQ?我们举两个就好了。什么叫IQ?他们叫智商。什么叫EQ?叫情商,情绪智商,我们说感情好了。IQ重要还是EQ重要?理智重要还是感情重要?诸位同修,我们看这样的书看太多,佛法都契不进去,因为佛法是不二法。我们看看,感情丰富的父母有没有理智?假如他感情丰富,没有理智,他会把孩子教得乱七八糟。而他那个感情是真感情吗?不是真感情,真感情一定会站在对方的立场去设想。为什么家长会把孩子教得乱七八糟?因为他爱之反而害之,而这个「爱」是用他的好恶、他的喜好,他觉得这样我比较喜欢,我就这样做,他觉得我喜欢先夹菜给我儿子吃,你管不著;我喜欢孩子要多少钱,我就拼命给他,你也管不著。所以他说他很爱子女,但是他那种爱不是真感情,而是欲望,那个谈不上真情。

 

真情的人必然有真理智,这才是正确的。佛法讲要「悲智双运」,而悲跟智是一不是二,真性里面具足慈悲、具足智慧。我们从这一点就可以了解到,根本就不要去分别它,只要我们处处替对方着想,替对方的利益去着眼,那你做事当中,就同时具备理智,也具备真情、真意。所以很多人说,这个人比较理智,做起事情来中规中矩。那可能他在做事上连他的太太对他都颇有微辞,这样的人生就不尽圆满。有些人的理智看起来工作也很努力,事实上他的本质里面是要成就自己的名闻利养而已,而不是真正能够体恤到身旁所有亲友,甚至于员工的需要。假如他是这样的出发点,到头来他的事业终究还是会败丧下来。所以我们立身处事应该是时时提起理智、提起慈悲,悲智双运,这样才正确。

 

当追求这些外在的物质,人生会虚幻一场,这样的判断能力,在古代也有很多的故事流露出来。老子他要出关以前,有个官员就跑过来问他:老子,我请教你一个问题,我有两个孩子,大的比较老实,小的比较聪明,我老了以后是要依靠大儿子还是依靠小儿子?老子就拿出了一把零钱放在桌上,他就对大儿子说:你只要过去打你父亲一下,这些钱统统是你的。这个大儿子比较老实,他心里就想,怎么可以打父亲?死都不能这样做。所以怎么样劝他就是不肯。接着这个小儿子比较聪明,老子就跟他说:你就碰一下就好,这些钱就是你的。小儿子马上过去打了父亲一下,然后就把钱收进来,自己还在那里很得意。老子就对他父亲讲:你知不知道以后要靠谁?诸位同修,你们以后要靠谁?

 

但是现在好多的父母都在一直把投资都放在这些聪明、读书又读得特别高的,结果他们所有的投资,他去了美国以后有没有再回来?没有,甚至于你还自己花钱去美国看看他。结果他刚好又娶了一个外国老婆,你去住了一段时间,他的老婆还会拿一张帐单给你,你住这一阵子要给我多少钱,到时候你就叫天天不应,那也是自己造成。反而都是那些学历比较低的孩子在照顾父母,因为书读愈高可能愈傲慢、愈自私,书读得少,最起码不会傲慢,比较谦恭。果不其然,他的晚年是大儿子照顾。后来他去世了,联络他的小儿子回来看他,他小儿子已经在其他的地方做生意,对着去传达的人说:我来回又要一段长的时间,我又少赚多少钱。后来也没给他父亲送终。

 

所以人生努力的方向很重要,我们到底把孩子、把往后的子子孙孙往哪里去带?当我们重视的是道德、是德行,那我们这条路可能会带动百年、千年以后的子孙,都迈向正确的康庄大道,所以学贵立志。诸位同修,你要带你的家族走多少年?怎么都没有声音?怎么这么没有信心?「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最起码也要拿范仲淹先生来做榜样。你以后都想八百年不衰,应该怎么样带后代子孙,相信你看事的角度绝对会相当不一样。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7月10日10:55:53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414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