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锺茂森博士主讲 (第五十一集) 2010/7/6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007-0051
尊敬的诸位仁者,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来学习《论语》,请看「述而第七」第十二章。
【子之所慎。齐。战。疾。】
我们《论语》课程中间停了一段,因为我们跟老恩师到印度尼西亚去参加一个国际和平论坛,老人家在那裡做了一个主题的演讲,由我来做翻译。同时,在印尼当地的华人企业家们,邀请老恩师和我给大家也做了一个讲座,昨天晚上刚刚回来。我们恩师八十四高龄,真是勇勐精进,刚回来,昨晚上九点钟才到机场,今天就要开始讲经,所以,我们做晚辈、做弟子的都不敢懈怠,今天我们就开始《论语》的研习。
这章不长,讲了孔子所慎重的三桩事。我们看《雪公讲要》,这是李炳南老先生的《论语》的一个要解,他引《集解》,这是三国时代何晏的《论语集解》,「孔安国曰,此三者人所不能慎,而夫子独能慎之」。孔安国是西汉的大儒,《集解》裡面引他的话说,『齐、战、疾』这三者,一般人都不能慎重,都往往会马虎大意,但是孔老夫子跟别人不一样,他能够非常的慎重,谨慎小心。什麽叫「齐」(音斋)?「齐即斋戒」。根据《礼记.祭统》这篇文章说,「及时将祭,君子乃斋」。古人每逢到祭日,祭日有祭天、祭祖的,到祭祀的时候,君子总是祭祀之前斋戒。斋戒的目的是让自己的心清淨下来,能够跟天、地、鬼神感通。至诚才能够感通,如果没有斋戒,那个心是浮躁的,妄念止不住、心不清淨,是没办法感通的。所以孔子教我们,「祭神如神在」,那是什麽?要极其的恭敬,那是至诚心的表露,斋戒就是至诚恭敬。
「又曰:君子之斋也,专致其精明之德也,故散斋七日以定之,致斋三日以斋之,定之之谓斋,斋者精明之至也,然后可以交于神明也」。这段话就讲得更清楚了,君子之所以斋戒,斋戒具体不外乎就是制心一处,降低乃至断除我们一般的欲望。人不外乎五欲,财、色、名、食、睡,真正斋戒是要把这五欲降低到最低的程度。财、色、名这三欲要断除掉,连念头都不生,把贪心给暂时伏住;吃和睡是没有办法断除,也要降到最低,让自己的心智能够「精明」,制心一处。一般来讲,有三天到七天进行斋戒,这讲到「故散斋七日以定之」,这是七日斋戒。人能够清心寡欲七天,确实心就得定了。「知止而后有定」,知止是心能够置之于一处,而放下其他的那些欲望、妄想,心就能定,用三天来进行斋戒。「定之之谓斋」,就是七天的这种清心寡欲叫齐,使得我们的心智「精明之至」。精是专精,心得定了,他只有一个念头;明是他有智慧,人的心得定了,他就有智慧,齐是指斋戒,跟佛法裡讲的戒、定、慧三学是完全一致的,这才能够跟神明相交感。
圣人,所谓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合其吉凶,这个合就是感通。必须是自己身心都相当清淨,才能够合得上,如果能够把「我」这种执着也放下,这就真正能合了。所以斋戒,实际上是断我执的一个基础,把自己的欲望先断掉,渐渐对于身体的执着就能够放得下了。由此可知,儒家和道家、佛家都是注重斋戒,佛家是以戒为师,戒律是最重要的修学,所谓「戒为无上菩提本」,我们要成佛、成菩萨必须从持戒修行开始;儒家看来也不例外,要成圣成贤还是要注重戒律,儒家讲礼、讲斋,这就是跟佛门讲的戒律都是相同的,它也是以戒为师。
下面引《皇疏》,这是南北朝时代皇侃的一个《论语》注疏,「斋之言齐也,人心有欲,散漫不齐,故将接神,先自宁静,变食迁坐,以自齐洁也。时人漫神,故于斋不慎,而孔子慎之也」,这是解释为什麽要斋戒。因为人心有欲望,刚才讲到的五欲,还有七情,这是常人都会有的。平时不能够放下,在祭祀之前应该把它暂时放下。人的欲念愈多,他的心愈散乱,心浮气躁,不能够专注,所以用斋来对治,把我们这些欲望、妄想的习气给收一收。其实,当我们能够有能力收摄住我们的欲望、我们的散漫的念头,本性当中的智慧、德能就能够透出来。你控制得愈好,本性裡面的德能、智慧透得就愈多,就是前面讲的「精明之德」。凡人为欲所奴役,没有办法回归本性本善、本性本觉,所以,斋戒祭祀也是儒家修行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善巧方便,还是帮助人去开显自己本性的德能、智慧,《大学》裡讲的「明明德」,让本性的明德显明出来。不能够降伏自己的欲心,怎麽能够做得到?
这裡讲「故将接神」,这个神,有天神、有鬼神,用我们现在话来讲是不同维次空间的生命。我们人处在三维空间裡面,但是现在科学家已经用数学证明,我们在的宇宙至少有十个维次的空间。我们不能够断定说「只有我们所处的三维空间才有生命,其他空间裡没有生命」,不能这样断言。只是我们没有办法跟其他的维次空间有接触(就是交感),我们没有这个感应,但不能够简单的就排除掉它的生命的可能性。古圣先贤都承认有这些神明的存在,他们在更高维次的空间,他们能看到我们,我们看不到他们,但是我们也可以用某种方式跟他们相感通。
感通没有别的,这裡讲的「先自宁静」,就是把心静下来,入禅定,在定裡头就能够突破空间维次。空间是怎麽来的?实际上就是我们自己的分别、执着造成的。如果把分别执着放下,这个空间的隔阂就没有了,我们就能够跟十法界,科学家是讲十个维次空间(佛法裡讲十法界,正好对应得上),都能够相感通,但是一定要静,这就是定功。静这种状态怎麽得来的?通过斋戒才能得来。所谓由戒生定,由定开慧,宁静就是得定。他思想裡头没有妄念,他因为虔诚到极处,所以任何的念头都能够降伏住,不起来,这就是禅定,然后自然就能跟其他维次空间的生命相感通。然后你体会孔子讲的「祭神如神在」的真实义,你真正是用虔诚、恭敬的心去祭这个神,神就在,他确实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