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自在,在《华严经》裡有定义,是讲菩萨智慧方便,善于调伏自心,心裡头只生智慧,它入无量诸大三昧。无量诸大三昧,就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待人处事接物,所有的妄想分别执着都转成智慧,烦恼也是智慧,游戏神通,无有障碍,这叫心自在。无量三昧,三昧叫正定,这是梵文,翻译成华语就是正定、正受,心定在自性上不动摇,这叫正受,正常的享受。我们的享受不正常,为什麽?起的是烦恼。凡夫的享受不外乎五种,身上的享受有苦、乐两种,心理的受有忧、喜两种;身的苦乐、心的忧喜都离开了,这个受叫捨受。捨受是高级的凡夫才有,得很深的禅定,他就能有捨受了,但是这个定功不能长久,它会失去,一失去,就会有苦乐忧喜的感受;如果这个捨受不失,不失去这叫三昧,这叫正受,永恆的,不会失掉。孔子得到心自在,这境界相当高,在佛门裡就称菩萨了。
蕅益大师说孔子还没得到法自在,「若欲得法自在,须至八十、九十,始可几之」。想要得到法自在这样的境界,可能得到八十、九十岁,可惜孔子七十三岁就去世了,他这个境界还没能达到。在法自在裡头,这个境界《华严经》裡说到,是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能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这是于法得大自在,他能够自在度化众生,度众生用辩才,辩才无碍。这个辩才不一定用语言,身教、言教种种手段方式,众生应以什麽身得度,他就现什麽身而为其说法,演说无边无量法门,没有任何障碍,这是法身大士的境界。
所以孔子自己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不敢自称圣和仁,因为他知道自己还没做到这一点,还没达到这个境界,这是孔子真语实语。圣人是不会打妄语,不会说不实语,不实语叫绮语,花言巧语叫不实语。圣人怎麽会说不实的语言?正如《金刚经》裡讲,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孔子说的都是老实话,自己是什麽境界,他就说什麽境界,没达到,绝对不敢去冒充这个境界,冒充是大妄语。所以他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不是谦辞而已,不是说谦虚而已,真的是这样。你要说他谦虚,这就冤却大圣一生苦心,孔子一生的苦心是什麽?就是《大学》裡讲的,欲令一切众生「明明德」,明明德就是完全恢复真如自性,他给我们示现这个修学过程,这是一片苦心,希望我们不要满足于他的境界,还要向上。
孔子这个境界,这一章裡面说得比较简约,而这个境界之高远,又不是我们凡人能够轻易体会到的。蕅益大师这裡就引用《愣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这一章来诠释孔子的境界,所以他底下讲到「返闻闻自性」,这是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的法门。观世音菩萨我们大家都知道,知道他能够大慈大悲、寻声救苦,千处祈求千处应,可是他怎麽修学的,怎麽能成就的,很多人未必能了解。《愣严经》裡,他有一个学习心得报告,他修耳根圆通。为什麽拣耳根,六根只选耳根,其他没讲?这是因为,观世音菩萨过去就在我们这个娑婆世界修行,我们这个世界叫娑婆世界,翻译成中文叫极苦,极苦的世界。西方有极乐世界,我们这是极苦世界,为什麽苦?因为迷得很深,造业很多,感得苦报。观世音菩萨用耳根的原因,是因为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众生六根当中耳根最利、最聪明,譬如说眼睛跟耳朵比起来,耳就比眼睛聪明。眼睛看书,未必能够读懂那个意思,可是耳根听老师讲课,很容易就听懂,这耳就比眼睛聪明。
所以你看孔子一生讲学,用音声来讲,来传授圣贤之道,后人把他讲的话记录下来才有《论语》。夫子自己写的文章并不多,多半是用音声来教学;只是为了传世,因为音声,当时没有录音机,要保留下来很不容易,所以才不得不写下一些着作来传世,但是教学的手段以音声最好,最能让学生觉悟。释迦牟尼佛,这是古印度跟孔子同时代的人,两个人没见过面,可是教学的方法是一样的,都是用音声来教学。释迦牟尼佛讲经四十九年,说法三百馀会,一会就像一课,讲了三百多次的大课,课裡头有长有短,一部经有的很长、有的很短,一部经称一会。他也没有着书立说,也是后人,这些弟子们把释迦牟尼佛讲的这些法记录下来,这才成为佛经。所以两位圣人,东土的圣人和西土的圣人都用音声来教学,这是什麽?我们这裡的众生耳根最利,所以观世音菩萨挑选耳根。在《愣严经》裡面,文殊师利菩萨为我们拣选圆通,他挑的是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就是因为这裡的众生耳根最利。用耳根来说明这个道理,其他根道理是一样的。返闻闻自性,这是讲耳,返闻是不要闻外面的声音,不要追逐外面的声尘境界,而是返过来闻自性,这是观音菩萨修的法门。其他根也是一样的,眼根不要追逐外面色尘境界,返观观自性;鼻也不要追逐外面的香尘,返嗅嗅自性。这六根把它收回来,收到自性上来,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求其放心而已」,这是真学问。「放心」是把这六根都放出去了,现在把它抓回来,返回到自性上。
「初须入流亡所,名之为逆」。这个入流是入法性流,亡所是忘了所接触的尘境。譬如说耳根不去攀缘外面的声尘,外面的声音是所闻,耳根是能闻,能闻的耳现在不去追逐所闻的声,把声给忘了,这叫忘所,亡和忘是一个意思。把所给放下了,这叫入法性流,回头了。能不能做到?能,孔子就做到了。在《论语》裡面讲,孔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在齐国听到韶乐,韶乐是大舜创造的最美妙的音乐,他听到了,入了那个境界,三个月吃肉都没有味道。那是忘了舌根所接触的味道,味尘他忘了,这叫做忘所。眼耳鼻舌身意都可以把所触的境界给忘掉,这是入流亡所,这是最初一步,要进入。名之为逆,逆是什麽?不顺着尘境去攀缘,逆着攀缘的,返过来流入自性,这叫逆。「逆极而顺」,逆到极处,就是完全不向外攀缘,完全回归自性,这是极点,到了极点,顺了,顺什麽?顺不动之性,自性本不动摇,这个时候称为耳顺。耳顺在《愣严经》裡面讲是「闻所闻尽」,闻就是能闻,能闻的是耳根,所闻的是声音,能闻的耳跟所闻的声都没了,都放下了,这是尽了。也就是说,他脱离物质世界的束缚,耳根是物质、声音也是物质,六根接触外面的六尘,六尘都是物质,他脱离了那个束缚。这裡专用耳来讲,所以叫「耳门圆照三昧」,他得到正定法门。
为了给大家详细的说明这个境界的高下,我们将《大佛顶首愣严经.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一段最重要的经文把它提取出来,给大家做一个报告,我们对照夫子和观世音菩萨的境界,就更能明瞭。孔老夫子是圣人,观世音菩萨也是圣人,两位圣人都做了他的心得报告,这很有意思。我们来看《愣严经》的这段经文:「尔时观世音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忆念我昔无数恆河沙劫,于时有佛出现于世,名观世音。我于彼佛发菩提心,彼佛教我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一者,上合十方诸佛本妙觉心,与佛如来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众生,与诸众生同一悲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