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书研习报告—论语 钟茂森博士(第5集 视频 文字)中国云南晚晴轩

 

现在儒释道三家都缺乏有修有学的弘法人才,我们非常希望,也是每天祈祷真正有圣贤出世,能够在现前的这个时代,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我们非常的感恩我们的老师走在前面,为我们开闢一条光明大道,他老人家当时走这条路非常不容易,多少的障碍,多少的讥毁,风风雨雨走过五十年来;现在我们在他的福荫下走得很安稳,没有像他老人家当年的磨难。他告诫我们,一定要用远程教学的方法,讲经就在摄影棚裡讲,因为我们不出去外面,这个嫉妒障碍自然就会减少。我们不张扬,我们就天天在家裡面小小的摄影棚,对着摄影机来学讲,把儒释道的这些经典为大家解读,有缘的人他们自然就能上网来听你讲课。我们不求,不希求有多少多少的听众,一切都随缘,他识货的,他自然就能欢喜来跟我们一起学习。就像我们昨天讲到的「美玉章」这句,子贡问孔子,你有美玉你是藏起来,还是拿出去卖?孔子说,要去卖,但是我们不是像别人那样去卖,那是叫卖,我们是等待识货的买主。心不往外攀缘,每天在经教裡面用功,真是在这裡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透过网路这个工具,把自己学习的心得向世界上有缘的大众来汇报,互相之间不用见面,大家都能得到利益。

 

这是恩师给我们的未来确定弘法的方向,我们在这裡也试用了三年,觉得真是很好。不出去外面,心是定的,心很安静。《大学》讲的,知止而后能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能够知止,心不往外攀缘这是知止,你的心才定得下来,才静得下来,才能安得下来;人能够心安,念头不乱动了,他才能生智慧。这个智慧是本有的,这个智慧是什麽?遇到事情来,立刻就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就知道解决的方法。我们平时为什麽没有这个智慧?这是因为心在动,就像一潭清水,风吹得波浪起来了,所以外面的这些景物就影现不出来。倘若没有风,这一潭清水静止在那裡,外面的景物就能影现得清清楚楚,这个影现的能力就是智慧。虑就是智慧,虑而后能得,得就是你得到圣贤人的受用,你就证得圣贤的境界了。

 

这裡讲到的「三年无改于父之道」,这个讲经弘法的事业,不要说三年,三十年、一辈子都不能改,遵守老规矩,做一个老实听话的好学生。譬如说讲经,老师传授给我们的方法叫複讲,複讲是不能添加自己的意思,重複的讲老师的意思,这叫複讲。老师的意思也不是他自己的意思,都是祖祖相传,传下来的意思,这个意思是自性自然流露出来的意思。我们如果证得自性了,我们所讲的跟老师讲的,跟见性的人讲的是一样,那个时候当然你怎麽讲,就像夫子讲的,「从心所欲,不踰矩」,你怎麽讲都不会违背规矩,都是圣贤的意思。为什麽?圣贤人证得自性,我们也证得自性,这个时候讲得完全一样。还没有证得自性之前,要守着旧规矩,老师讲过的意思我们才能讲,老师没讲过的,绝对不敢自己创新。所以複讲也是在修戒、修定、修慧,戒就是守规矩,规矩守久,心就定了,定了之后就能开智慧。所以这个孝道引申到师生关係上来就是尊师重道,做老实听话的学生。我们来看下面一章,第十二章: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有子』前面我们有提到,有子是有若,是孔老夫子的学生。他这裡讲到『礼之用,和为贵』,礼是什麽意思?朱子说,「礼者,天理之节文,人事之仪则也」。这个礼实际上反映的是天理,所以说「礼者,天地之序也」。天地是代表什麽?自然,自然而然就有这样的一种规矩,这是礼,所以它是天理的表现,「节文」可以解释成表现;「人事之仪则」,人与人之间,待人处事接物时候所遵守的礼仪、规则。这些礼仪规则,其实不是说圣人制定出来约束我们,不是的,实际上是自然的秩序,我们必须要遵守自然的秩序,也就是符合礼,才能真正得到幸福美满。所以不要把它误解为是圣人的约束,法律规章制度来制约我们,圣人没有这个意思,只是希望我们更幸福、更美满。循着礼,我们就能够回归本性,它是性德的流露。

 

『和为贵』,这个「和」朱子解释「和者,从容不迫之意」,也就是说,他遵守着礼,这个用是表现在他从容不迫。这个意思有一些牵强,在这裡我们不这麽讲。我们来看李炳南老先生的注解说,礼就是规矩,这个讲得很实在。讲规矩,不能乱,但在用的时候,应当以和为贵。所以这个和是解释为和谐,礼的用处就在于和谐,以和谐为贵;如果说遵循礼反而不和谐,遵循的礼这方面也有问题,它的目的是以和为贵,也就是恢复和谐。我这裡讲恢复和谐,不讲构建和谐,是因为和谐我们本来就有,本来的面目,不是说你创造出来的,只要你能够把障碍和谐的东西放下,就能恢复本来的和谐。这个和谐包括三种关係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係;人与大自然之间的关係,我们说地球、太空、宇宙,这大自然要和谐;也包括人与不同维次空间生命的和谐。这三重和谐,是礼的用处,礼的方向。

 

下面说的『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这个意思朱子解释说,「先王之道,此其所以为美,而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先王是指古圣先王,确指是尧、舜、禹、汤、文王、武王。这些先王之道,就是以礼达到圆满的和谐,所以这称为美,美是一种圆满。「小事大事,无不由之」,也就是无论做什麽事都符合礼,都没有违背礼。在还没有成圣贤之前,还是凡夫的时候,我们必须用圣人制定的礼来规范自己,这叫克己复礼,克服自己的习气,遵循着礼而行。遵循久了,慢慢就习惯了,到了像孔子七十岁的境界,是「从心所欲,不踰矩」。从心所欲不踰矩,就是这裡所说的「小事大事无不由之」,都没有违犯规矩。为什麽?他已经证得本性,成大圣人,性德自然流露,这就是礼,他的一切行为你去观察,它都符合礼。可是他有没有一个心要去遵循礼?他没有,圣人没有心,有心、有念头不能成为大圣。《尚书》告诉我们「克念作圣」,你把这个念头都克服住、控制住,放下了,你才能够作圣。等你作圣的时候,你的身口意三业的造作,一切的行为、言语、念头统统符合礼,那就叫做「从心所欲,不踰矩」。所以我们现在还没有成圣成贤之前,先要遵循这一套祖宗圣贤留下来的礼,这就是圣贤的教诲。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15:55:4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171.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