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kong法师:华严经讲述菁华(第182集)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admin 华严经讲述菁华评论阅读模式

华严经讲述菁华  (第一八二集)  1999  新加坡淨宗学会  档名:12-045-0182

 

请看时分天长行第五句:

 

【总持大光明天王。得陀罗尼门光明。忆持一切法无忘失解脱门。】

 

清凉大师在注解裡面给我们说天王法门的大意,「陀罗尼等者,总持入理,故名为门。以慧为体,故云光明。若取助伴,则兼念定。念即明记,故能忆持。定乃心一,常无忘失。四无碍等一切诸法,皆是所持」,说得很详细、很清楚,天王的名号跟他所修学的法门完全相应。『陀罗尼』是梵语,华文的意思就是「总持」,古德跟我们解释,是「总一切法,持一切义」;换句话说,一切法的事理、性相都能够掌握到,才叫做「得陀罗尼」。所谓『一切法』,包含着世间跟出世间,过去、现在、未来,这是时间的总持,虚空法界是空间的总持。从这个意思上来看,天王也是如来的化身,如果不是在如来果地,是决定得不到这样的究竟圆满。从他的名号,他所得的法门,「得」这个字就是成就的意思、就是圆满的意思,他是圆满的成就。

 

每一位天王,乃至每一位神众,所修、所得的法门不相同,可是在理上都能贯通。理上能贯通,事上也就没有妨碍,显示出大华严境界裡面的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正因为无碍,所以才能够融合,将虚空法界种种不同的事相、不同的义理都能够融合;融合而又不破坏,佛家常讲「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这才真正是圆融究竟。事无量无边,十法界依正庄严,理甚深甚广,理不离事,事不离理,所以它能够融合。这个道理必须要证得才能够落实,我们能够理解而不能证得,换句话说,真实的受用我们还是得不到;得不到佛菩萨真实的受用,我们决定不能够避免六道轮迴的受用,这个事我们要很清楚、很明白。

 

总一切法,持一切义,哪是总持法门?如果总持要是有一定的,你们想想那是不是佛法?《华严经》上跟我们说「一即一切」,一就是总持;「一切即一」,总一切法,持一切义。这个「一」,如果说是专一、独一,那就讲不通,为什麽?佛法裡还有高下、还有分别、还有执着;如果说是有专一的话,不就有分别有执着了吗?所以佛法裡面讲的一是任一,任何一法都能够总一切法,都能够持一切义,这是总持法门。这个样子才真正显示出「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任何一个法门都能持一切法,任何一个义理都能够持一切义,这是佛法。所以佛法是真正的平等法,真实的清淨法,我们要从这裡面去体会。

 

在一切法裡面,我们修哪一个法,如何去选择,选择的条件依什麽,我们都要懂得。虽然法法平等,我们根性不平等,我们无量劫来的习染不相同,这就决定了我们选择法门的条件。不是法有高下,法没有高下,我们根性、烦恼习气不同。所以佛在经上常常举例子跟我们说,把我们的根性分为上中下三等,这是好说话。上等根性的人,实在讲不必选择,无论哪一个法门,他都能成无上道。在哪裡见到?在《华严经》上见到,这些人示范给我们看,他们随拈一法、随修一法都得解脱门,解脱门就是成佛。解脱,解除见思、尘沙、无明烦恼,脱离六道十法界,两种生死圆满成就,这是解脱的意思。我们读了之后,明白了事实真相,看看他们所学的法门,我们有没有条件学习?许许多多法门裡头,总有我们具足条件的方法。我们如果自己选择得不适当,这一生的修行就得不到结果,可见得选择法门对我们来讲非常重要,这就是佛法裡面讲的契机。契理那是没有问题,大乘佛法哪有不契理的?关键在契机,选择契机,决定成就。我们自己烦恼习气很重,面对着无量无边的法门,不知道哪个法门好,真的是眼花撩乱,看到每个法门都好,每个法门都殊胜,每个法门都想学,愿望没有错,可是很难契入。这麽多的佛菩萨在示现,我们看了之后有没有体会到,他们修行证果都是一门,没有说很多门。我们在这裡头要体会到这个意思,一门深入,他才能得解脱;如果选择多门,解脱这一生就得不到,决定是一门深入。真正得到解脱,所有一切法门都贯通,佛家有言,所谓「一经通一切经通」,这不就是教你一门深入吗?一门入了,一切门皆入,这就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你所修的一门就是大总持法门。

 

所以大总持法门不是指一个法门,任何一门都是大总持法门。于是我们的心才得清淨、才得平等,高下的分别没有了;绝不可以说我这个法门高,你那个法门比不上我,这就错了。不但佛法裡面法门是平等的,再跟诸位说,世法裡头所有法门也是平等的,这是很不容易明瞭,很难体会。可是佛在经上说,佛说哪一法不是佛法?这个话的意思把世出世间法统统说尽了,你说哪一法不是佛法?对什麽人说?对会的人说。宗门祖师常常测验学生,问道:「你会麽?」如果你会,法法皆是佛法,没有一法不是佛法;如果不会,反过来问你,哪一法是佛法?不会,《大方广佛华严经》摆在你面前也不是佛法。什麽叫会?什麽叫不会?觉悟就会,不觉就不会,所以说来说去说到最后,「迷悟」两个字,悟了就都会了,迷了就都不会。我们想一想他这两句话的意思,确实自古以来有很多迷在经教裡面,所谓「死在句下」,这是不会,这个意思说得很深。死在句下,是执着经典的文字,没有离开分别执着,坚固的分别执着,这是错误。所以禅宗用这个手段,我们用一般的话来说,非常手段,毒辣的手段,不要言语文字;是不是真的不要?真的不要也错误了,也是执着。所谓他那个离文字,是即文字离文字,即相离相,这是正法,并不是真的把经典丢掉。惠能大师以前,禅宗用《愣伽》印心,六祖以后用《金刚般若》来印证,由此可知,他并不是真的把经典丢掉。他们所作所为,正是马鸣菩萨在《起信论》裡所讲的,「离言说相、离名字相、离心缘相」,这个离相都是即相离相,离即同时,离即不二,才能够契入,才能够领解(领悟、明解),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偏在一边,不但不能契入,领解的能力都没有。所以佛法称为不二法门,道理也在此地。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6月23日09:27:1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s://ww.wmfjt.com/13108.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