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道场,你看许多道场有讲堂、有禅堂、有念佛堂,你一看就晓得,禅堂、念佛堂是行门,修行的场所,讲堂是研究讨论的场所。每天讲经、每天念佛,没有间断。我们在《仁王经》上看到,佛教导四众弟子在一块共修,每天二时讲经,讲解研究讨论,二时。世尊所说的二时,诸位要记住是印度的二时,古印度的二时。古印度将一昼夜分做六时,昼三时、夜三时,二时是现在多长的时间?八个小时,佛所讲的一时是现在的四小时。每天讲经听经、研究讨论是八小时,真的是精进。我们念佛功夫不得力与这个有关係,解得不够透彻。佛在经上常常教导我们深解义趣,你要解得够透彻,你才会放下。解是看破,真正看破之后才肯放下,看破放下之后功夫才得力;我们今天功夫不得力,关係还是解得不够。
你们诸位要记住,六祖惠能大师在五祖黄梅得法几岁?二十四岁。诸葛亮初出茅庐,在新野把曹军打得大败,几岁?二十七岁。所以诸位珍惜自己宝贵的青春,认真努力发愤。六祖能大师二十四岁就明心见性,我们为什么不能?他为什么能?他之能,他能放下;我们不能,没放下,还有一些牵肠挂肚,受这个累赘。你要真正想学佛菩萨,没有别的,身心世界一切放下,他能,你也能。然后所行之行才具足清淨,所行之行又升了一级,为什么?具足清淨升了一级,这一级就升到普贤菩萨的大行;必须具足清淨之后,这个行就是普贤行。所以这一句,清凉大师配在法云地的菩萨,他说的不无道理。
第四句『于出离道已能善出』,这裡头关键的字眼在「善」,这个字我们决定不能够疏忽。「道」是无量道,通常佛把无量道归纳为十法界,如果特别对我们凡夫来讲归纳为六道,而实际上是无量道。道要怎么出离?出离六道,出离十法界,这对我们来讲是真实法。你要不能出离,你就免不了生死轮迴;既然逃不过生死轮迴,一定要知道在三善道的时间短,在三恶道的时间长。三善道,寿命最长的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寿命八万大劫,八万大劫!佛在经上告诉我们,一个大劫是我们这个世界成住坏空一次,八万大劫是多长的时间?这个世界成住坏空八万次,他还在定中,世界成住坏空与他不相干。为什么?他在无色界,他不在色界。这个寿命不长,《地藏经》裡面佛给我们讲地狱,地狱的寿命,经上讲得很清楚,无数劫!八万是有数的,无数劫,你才知道三恶道的寿命比三善道的寿命长得太多太多,难怪莹珂法师造作罪业,想想自己堕地狱,不能不害怕。诸位对六道轮迴的状况你要能了解一些,你就知道这个问题严重。我们世间这些事情有什么大不了?小事一桩,轮迴生死才是大事情,你怎么样脱离?你有什么方法脱离?这样严重的问题摆在面前,我们迷惑颠倒,麻木不仁,怎么得了?
佛菩萨来给我们讲经说法,慈悲救拔,我们是什么样的人?真是《地藏经》上所讲的「刚强难化」。什么叫刚强?自以为是,把佛菩萨所说的看作迷信,未知数,不见得是真的,总是这么怀疑,不能够深信。所以诸佛菩萨苦口婆心的教诫,这个因缘当面错过,你说多可惜!什么时候才相信?那就是天天听、天天读,听了很多遍,读了很多遍,搞了几十年豁然开窍,这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很多。哪有听经听一遍就开悟的?没这个道理。听一遍就开悟是再来人,不是凡夫,凡夫哪裡可能?决定不可能听一遍就开悟。天天听、天天读,锲而不捨。听了之后思惟经义,依教奉行,这样才叫精进。这样多听、多学,听了之后能够解其义,把这些道理方法、原理原则活用在自己生活当中就是修行。解行都能与佛经所讲的相应,你就知道怎样出离,不但是永脱轮迴,而且永脱十法界,这就是超越生死。
可是它下头有个「善出」,这个善字可妙了。什么叫善?确实超越十法界,菩萨他又不离十法界;确实超越六道轮迴,他还在轮迴之中,这叫善。这是大乘了义经上常讲不住生死、不住涅槃,这叫善住,也叫善出,空有二边不住。超越生死是出离轮迴、出离十法界;不住涅槃,依旧在十法界、在六道裡度一切众生。正是像观音菩萨一样三十二应,众生有感菩萨就有应,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示现什么身,随机说法,丝毫不染着;染着就是住生死,不染着就是住涅槃,这是我们要学习的。可是诸位要知道,我们现在是生死凡夫,这一生当中纵然是个聪明伶俐汉,在佛法裡面有一点体悟,好像是生死、涅槃都不住了,寿命到了,来生怎么办?如果真的出不了三界,一个轮迴,前生的事情忘光了;菩萨也有隔阴之迷,前世的事情不记得,来生能不能遇到好缘分再继续不断的学佛?没有把握,靠不住,所以这是一条险道。最稳当的道是什么?决定求生淨土,这个要懂得。华严会上文殊、普贤,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华严海会文殊、普贤对他们的教诲,统统都到西方极乐世界去。我们知道华严海会这些菩萨们,数量是无量无边,他们所学的法门不同,所以在华严会上你能够看到无量无边的法门,每个人学的都不一样。但是都能够断见思烦恼、断尘沙烦恼、破无明烦恼,他才能超越十法界而证入华藏海会,这真正是殊途同归,都归华严海会,就是华藏世界。到那个地方遇到文殊、普贤,接受这两位大菩萨的教导,跟着他们两位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亲近阿弥陀佛,这是《华严经》,我们要知道。
唐朝时候有一位法照禅师,你们同修都晓得,以后是淨土宗第四代的祖师。法照禅师原来在衡州,衡州就是现在的衡阳,南岳,在那个地方修行。有一天早斋的时候吃粥(我们叫稀饭),那时候出家人都是用钵,在吃饭的时候忽然低头向钵裡一看,钵裡现出境界、现出寺院,文殊菩萨在讲经说法,看得很清楚,连山路都看得很清楚。他吃完饭之后,把这个事情告诉他的同参们,讲这个境界,同参们有些人知道,他说你看到这个境界大概是五台山,文殊菩萨的道场。他就发心去朝五台,到五台山果然看到这个境界,跟他钵裡面看的一样。他就找到文殊菩萨的道场,大圣竹林寺,看到文殊、普贤在讲经说法,听众一万多人。他进去了,也把这一座经听下来,听完之后他向文殊菩萨请教,他说现在佛法已经进入末法时期(实际上唐朝那个时候是像法的末后,接近末法时期),问菩萨,众生修学哪一个法门契机?文殊菩萨劝他修淨土法门,菩萨劝他的。他向菩萨请教怎么个修法,文殊菩萨念阿弥陀佛给他听,他跟着文殊菩萨学,学会了,以后就把这个念佛方法传下来,叫「五会念佛」,所以当时有人称他叫「五会法师」。他建念佛堂提倡念佛,学文殊菩萨的腔调。当他离开大圣竹林寺,路上还做记号,希望下一次来的时候能找到,结果回头一看一片荒山,那个境界完全没有了,才知道是菩萨示现的。他与这个法门有缘,菩萨传授给他,他不愧菩萨的指引,成为淨宗一代祖师。这是五会念佛的由来。
但是诸位同修要晓得,现代社会上也有五会念佛,还有一个录音带,我也听过,那个不是法照禅师传的,不是的。为什么?我们听了之后不能摄心,也就是听了之后心不能清淨。如果是祖师传的念佛方法,你念了之后心一定很清淨、很摄心,那才是;它这个五会念佛是唱歌,唱得很好听,不摄心。也有好处,不念佛的人叫他唱佛也好,结结法缘。所以它是唱歌,它是音乐,这个五会念佛是民国初年有一位法师,他懂得音乐,他自己编出来的,法照禅师从文殊菩萨传的五会念佛已经失传了,我们知道有这么一桩事情。
所以此地「善出」,这个善字非常重要。我们明白了,怎样才真正能做到善?决定先生极乐世界。生到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见了面,这是往生经上讲得很清楚,你见过阿弥陀佛,如果你的慈悲心很切,你就可以向阿弥陀佛报告,我现在还想回到娑婆世界去度众生。只要在西方极乐世界跟阿弥陀佛见一面,你就可以请求回来度众生,你就能做到善出。为什么?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你在六道裡决定不会迷失。你要不到西方极乐世界打个转,跟阿弥陀佛见一面,你在六道裡决定会堕落,决定会迷失,这一点重要。千万不能自负,自以为了不起,不行!要知道有隔阴之迷。所以一切诸佛如来、历代祖师大德,苦口婆心劝导我们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有大道理。明白了、觉悟了,决定求生淨土,然后倒驾慈航,所谓乘愿再来,这正确,你乘愿再来是善出。《无量寿经》裡面讲得很详细,讲得很清楚,不但是得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同时也得到十方三世一切诸佛的护念。小本《弥陀经》说得多清楚,「一切诸佛所护念经」,依这个经修行的人当然也得一切诸佛之所护念,你说这个法门多么殊胜,实实在在找不到第二个法门。我们有幸遇到,这个缘相当不容易,一定要珍惜。今天时间到了,就讲到此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