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往生最明显的例子,实在讲这些例子在我们眼前很多很多,诸位稍稍留意你都看到。《淨土圣贤录》裡记载的宋朝莹珂法师,虽然是个出家人,不守清规,破戒的比丘。但是这个人有一个长处,这是我们现在一般破戒做恶比不上他的,他有个长处。他知道他自己将来要堕地狱,他很怕堕地狱,可是造了地狱的业不能不去,又非常恐怖,求教他的同参道友,有没有办法救他。他的同学拿《往生传》给他看,他每看一个人都非常感动,《往生传》看完之后他觉醒了,把自己寮房门关起来,一句阿弥陀佛念到底。他念了三天三夜,不眠不休,也没有吃饭,也没有喝水,就这么念了三天,那个心真诚,的确放下了,把阿弥陀佛念来了。感应道交,诚则灵!阿弥陀佛告诉他,你的寿命还有十年,你好好的修行,到你临命终时我来接引你。莹珂法师就回报阿弥陀佛,他说我的习气很重,禁不起外面的诱惑,外面一诱惑我,我又要造罪业,自己把持不住,我十年寿命不要了,我现在就跟你走。阿弥陀佛也答应,佛很慈悲,佛就说这样子,三天以后我来接引你。他三天以后,也没有生病,就往生了。他念佛念多久?三天三夜,给我们证明了《弥陀经》上讲的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到若七日,有什么难处?往生西方淨土是易行道,问题就是你想不想去。
念佛的人这么多,如果门口挂个牌子,「三天决定往生」,恐怕一个都没有了,谁还敢来念佛?三天就死,这还得了!没人了。所以你才晓得,能不能往生关键在什么地方,这不就清楚了吗?佛在经上讲得很清楚,我们在念佛堂求什么?求一心不乱,我们求的是这个。如果你得一心不乱,别说得事一心、理一心,功夫最浅的,功夫成片,你只要得功夫成片,你往生就有把握。功夫成片,这裡面浅深也不相同,如果我们用三辈九品来说,功夫成片上三品的人可以自在往生,你想什么时候去就什么时候去,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想在这个世间多住几年不碍事,寿命到了也没关係,你真的了生死。功夫中下等的,大概一般是临命终时一、二个月之前知道,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要走,这个我们看到的太多太多。我自己这一生当中遇到的就不少,预知时至,不生病,走的时候有站着走的、坐着走的,你说多潇洒、多自在,不生病。功夫成片程度浅的,下三品的,临终也许生病,大概在走之前一个星期他知道,有的时候五天、三天之前他知道,佛来接引他,这是功夫成片浅的。功夫成片深的,生死自在。我曾经跟诸位报告过,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生死自在,想什么时候走就什么时候走。有些同学来问我,老师到底到什么样的功夫?我说什么样的功夫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最低限度是上三品功夫成片,这个大概没有问题。如果你说是事一心、理一心我看不出来,但是功夫成片上三品,我觉得他确实是达到这个境界。我们就明瞭淨土法门的殊胜,因为要想念到事一心、理一心,确实我们很难办到,如果讲念到功夫成片上三品,人人做得到,只怕你不肯做,肯做你确确实实可以做到。
念佛念到上品功夫成片,这时候会不会往生?给诸位说,多数人都往生了。往年有人问过我,而且还不止一个人,我遇到好几次同样的问题,这些人拿着《淨土圣贤录》、拿着《往生传》来问我,他说法师,这裡头很多人念佛三年就往生,是不是这些人他的寿命三年刚好就到了?他问得很好。我答覆他,恐怕没有这么巧的事情,哪有那么巧!那为什么念了三年就往生?他功夫成就了。如同我们现在嚮往一个很好的地区,我们想移民到那个地方,现在移民手续都办好了,你的证件统统拿到了,你去不去?他就去了。这些念佛的人念了三年,西方极乐世界移民手续办好了,他统统拿到了,那个地方比这个地方生活舒服太多,他就去了,他对这裡不留恋,这个道理才是正理,合情合理。何必在这个世间多住一天?多住一天多受一天罪。我们是去不了没办法,这个罪不能不受;有能力去,你在这裡多受一天罪不叫冤枉!你何苦来受这个罪?
手续统统办妥之后还没有去,只有一个道理,还有有缘的众生你要度他,那你就不能先走,你先走对不起这些人。什么人有缘?他能相信你说的,他能够理解你说的,你跟他讲的他能够依教奉行,这就是与你有缘,你不应该早走,你要帮助他。度化众生的缘尽了,那你就可以走了。什么叫尽了?这些听众虽然很多,没有一个人听话,没有一个人依教奉行,这就是缘尽了。诸位要知道,以台中李炳南老居士做一个例子来说,他老人家讲经,听众每一场当年在台中那时候总有三、四百人,他的讲堂没这么大,三、四百人就挤得满满的,法缘殊胜。他为什么走?听的人虽然多,没有一个依教奉行,真正能够依教奉行的都已经得度,如同世尊当年在世一样,所以他走了。如果有一个,大众当中还有一个真正能够依教奉行,真正能够得度,他就不能走。「佛氏门中,不捨一人」,这才叫大慈大悲。所以诸佛菩萨住世,如是因缘而已,我们要清楚、要明瞭,也要发诸佛菩萨同样的大愿。
第三句说『所行之行具足清淨』。这裡头最重要的是清淨,不但清淨,是「具足清淨」,具足是什么意思?圆满的清淨。「所行」是菩萨行。菩萨行,世尊在经典裡将它归纳为六个纲领,叫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我们做了没有?我们从早到晚,从年初一到腊月三十,有没有认真在做?什么叫布施?这裡面讲的范围太广太广,《华严经》到末后「十迴向章」裡面,细说布施说了一百多种,说得细,不是我们平常讲三个纲领,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这是含煳笼统说说,这个经裡都要细说。讲到的时候我们再讲,那一段经文要很长的时间来介绍,是我们修行的重点。换句话说,我们起心动念与这六个纲领相不相应?我们有没有布施的心?布施的心有两种,对自己来讲是放下,有没有放下一切这个心;对别人来讲,我们要帮助他们。无论什么样的人都需要人帮助,诸佛如来也需要我们帮助他,我们帮他宣传,帮他介绍佛法,帮他推荐佛法,我们也帮助他,他帮助我们。这是布施,我们有没有这个意念?有没有认真去做?
持戒,广义的讲,遵守佛陀的教诲,佛教给我们要做的,我们有没有去做;佛教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有没有去做。持戒是广义,不是狭义的,就是守法、守规矩,遵守佛菩萨的教诫。忍辱是耐心,对人、对事、对物,对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修行都要有耐心,要有长远心;愈是大事时间愈长,愈需要耐心,我们有没有耐心?凡事所谓是「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怎么可能有成就?决定不能有成就,有成就的人有耐心。不但有耐心,而且还要精进。「精」是一门深入,这是精,「进」是绝不退转,那就是进步;一门深入,永不退转,无论世法、佛法,没有不成就的道理。六度裡面禅定是讲你心有主宰,不会被外面境界所动摇,这就是禅定;换句话说,不会受外面境界的诱惑,无论是人是事是物都不受诱惑,你的心是定的。《金刚经》上给我们讲,「不取于相,如如不动」,那就叫禅定,不取于相这句话就是不会受外面境界影响,不会受外面境界诱惑,这就是不着相、不取相,心裡如如不动。最后一个原则是智慧,是般若。智慧是观照,「照见五蕴皆空」,这是般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知道能取之心不可得。《金刚经》上讲「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能取这个心不可得;你所取的诸法,这一切法因缘所生,无有自性,当体即空,了不可得,告诉你能所都不可得,这是般若智慧。你真正明白了,你才对于世出世间一切法统统放下,不再执着;我可以用它,我绝不执着它,你这样才过佛菩萨的生活、觉者的生活,那你是具足清淨。如果没有般若智慧,所行之行纵然讲清淨,不能讲具足,具足决定与般若相应,也就是决定与诸法实相相应,你是真清淨。
我们怎么学法?给诸位同修说,唯一的方法,天天薰习,这是修学重要的手段。凡夫无量劫来累积的烦恼习气,要想断掉谈何容易?唯一的办法天天听经。古时候的道场就像一个炼钢炉子一样,中下根性的人进入这个道场,都被它陶冶锻鍊而成为法器,现在没有这个道场。道场是解行相应,古时候的道场有道风、有学风,道风是行门相应,学风是解门深入,解行并重。每一个道场道风不一样,学风也不相同,但是都是佛教,都是佛传下来,都有成就。虽然道风、学风不同,正所谓是殊途同归,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无论修学哪个法门都成就。学风是天天讲解,天天研究讨论,帮助我们断疑生信;道风是天天淘汰自己的烦恼习气,向具足清淨的方向目标迈进,这是道风。行门虽然多,归纳起来不外乎三大类,这三大类就是禅、密、淨,这讲修行,不外乎这三大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