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第二次宣讲) 悟道法师主讲 (第四十八集) 2014/5/3 台湾华藏净宗学会 档名:WD15-005-0048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诸位同修,及网络前的同修,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请大家翻开经本第二十七页,我们从第五行最下面一句看起。网络前的同修,如果没有课本,大家专心听就好。第二十七页第五行最下面一句:
【空观心是。】
我们学习观世音菩萨讲的十种心,这是第四个心,『空观心』。「空观」这个空,在佛学的名词叫真空妙有。佛法讲的空不是无的意思,不是什么都没有,不是那个意思。空比较不好懂,不是我们一般概念当中,空就是什么都没有,空空如也,什么都没有那个空,那叫恶取空,什么都没有。佛法讲的空它不是什么都没有,跟我们一般概念当中那个空意思是不一样。古来祖师大德也怕学佛的人误会,以为佛经上讲这个空是什么都没有,就变成恶取空,偏空。它这个空里面它会现出有,但是有当中它的体又是空的,你要找找不到。但是有这个相,不能说没有这个相。因此把佛法的空再把它补充一下,叫真空妙有。反过来讲,妙有真空,空在有当中,有在空当中。所以空不当作无讲。这也是一般人比较不容易体会的,因此我们必须加以来说明。
佛法讲到空观这桩事情,大乘经讲得很多,《金刚经》在江味农老居士《讲义》里面有一段,这一段我来念一念,这一段是《金刚经》里面的一段经文。我先这段经文把它念一遍,「须菩提,诸微尘,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这是《金刚经》里面的一段经文。这段经文前面是讲世界,世界非世界,这段讲微尘非微尘。这个意思给我们讲,说明微尘,我们讲什么佛学术语名词,名都是假名,这个用意叫我们不要执着。《楞严经》有讲,「汝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给我们讲这个世界怎么形成,最基本的物质,经典叫微尘,微尘分析到邻虚尘就是最细的了,我们肉眼都见不到。
微尘跟邻虚尘在《俱舍论》里面说的,在《俱舍论》里面讲的,我们眼睛是可以看到最细的,一般的讲法,微尘,就是一个兔毛尘,兔毛的毛端非常的细,我们肉眼是可以看到。把一个兔毛尘分为七分,那个毛尖分为七分,这就是水尘,在水当中,水那个空隙也很密,可以在水当中跑来跑去。水尘再分七分之一就是金尘,金尘就是黄金的密度很密,就是金尘可以在那么密度的黄金里面游动。金尘再分析七分之一就变微尘了。微尘再分七个就是极微之微,极微之微天眼才能看到,肉眼就看不到。极微之微再分七分之一就是邻虚尘,邻虚就是邻近虚空了,这个邻虚尘分到最细了,也就是说这个物质现象也等于零了。我们这个物质现象都是微尘集合起来所产生的现象,所以一切物质现象都是微尘它集合起来的。你一直给它分析,分析到最细的就是邻虚尘,邻虚尘就不能再分,再分就没有了,那等于零了。
这样去分析,用这样去观察这一切物质的现象,这个说法江老居士讲,「乃是小乘之析空观」。因为我们知道,小乘的空观是析空观,分析,大乘的空观叫体空观。析空观就是一层一层给你分析,分析到最后空了,没有了,没有物质的现象。现在我们净老和尚也常常引用现代量子力学家发现的,一直追查,物质从哪里来?怎么会有物质?现在已经发现了,原来没有真正物质的存在。物质的现象怎么产生?就是我们念头波动现出来的一个幻相。现在的量子力学家也发现到物质的根源,这个说法跟大乘经讲的就相应了。大乘经讲「一切法从心想生」,心想变现出来的,实际上它没有。这样的分析叫析空观。用析空观这是根性比较差的,就比较钝根的,要一层一层分析。大乘如果根性利的人,就不用那么麻烦,直接跟你讲体空观。所以小乘要「一一分析而观之,方知其是空也」,要这么分析,众生根器不一样,有些人是需要这样,他才知道原来一切的这种现象是空的,它的体是空的。
「大乘则不然,惟就性体上观察,便知无论大相小相,皆是缘生幻有,当下即空,何待分析方知,如是观者名为体空观」。大乘的观法那就比小乘高明了,大乘是就性体上观察,那本性的性体它是空的,所有的相都从这个性体出现的。那不管它是什么相,大相、小相,这个森罗万象,都是缘生幻有,它只有一个缘生缘灭,缘生缘聚,它就产生这个现象;缘散,它现象就消失了。幻有就是幻化的,你不能说它没有,说它没有,它的确有这现象;说它有,你找不到,它当体即空的。现在我们净老常常引用电视屏幕,用这来形容比喻,也是一个方便。好像我们看到屏幕那些现象,现象的确有,森罗万象什么相都有,每个频道都有很多节目,很多现象,你不能说它没有那个相。但是你要找你找不到,你也得不到,但是它的确有那个相出现。实际上它的体是空的,没有,你得不到,你也找不到,得不到、找不到,但是它的确有那个相。所以你说它没有,它的确有这个相;说它有,你也找不到。透过析空观去分析,一分析就知道这些相是假的,析空观一层一层的分析,叫析空,分析,分析到最后空了。像现在量子力学家用科学仪器一直查查,也是一种属于析空观。大乘不需要这么麻烦,他知道这个原理,缘生幻有,当下即空,他就不需要透过分析才知道,他直接就知道了。所以这样的观叫体空观,就是观它的本体,直接观它的本体。
「本经是为发大乘,发最上乘者说,故曰如来说。如来者性德之称。如来说者,明其是依性体本空而观。所谓体空观是也。盖约性而说,微尘本非实体,但不无幻相耳。本非实体,故曰非也,不无幻相,故曰是名也。」这给我们解释得相当好,佛在这经论中讲,「如来说非微尘,是名微尘」,这就是给我们讲这些现象是假有的,它不是真的,它没有实体,没有一个真实的体你可以找得到的。但是找不到,的确有这个相,你不能说它没有,所以叫幻有,那个有是幻有,或者叫做妙有,真空妙有。空跟有它是一体的,那个相是从体出现的,出现这些现象,但是你找不到它的实体,它的相从那个空里面产生的。我们用电视屏幕就有一个粗浅的体会,电视屏幕空,什么都没有,但是它什么相都可以现,中国人的相、外国人的相、畜生道的相,什么相都可以从那个屏幕现出来。但是屏幕有没有东西?没有。没有,但是那些相从哪里来?从空寂的屏幕现出来的。你懂这个道理,当你看到电视屏幕里面不管什么相,你已经看到它实质上的它是空的,当它现相的时候它还是空的。透过这个比喻形容,你看电视能够看到它的空相,再看看我们现实的这个世界,跟看电视是一样的,那就被你看出真相,看出真相你空观心就现前。空观心现前有什么好处?你不会执着,不执着你就不生烦恼,你就得自在了。
所以空观心,现在,刚刚也想到,怎么来学习空观?今天也想了一天,《金刚经》有提到,后来我就又想到以前我常看《占察善恶业报经疏》,这蕅益大师的批注,以前我常常看,但是现在很久没看。刚才要上场临时才想到这份数据,赶快就请善师帮我印。这个观,就是我们现在不一定说我们马上就会修,但是有这个概念,也帮助我们起观照。如果我们能够深入,当然会起这个作用。我是节录《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下的,地藏菩萨讲了两种观法,就是大家这份数据,看看这份。第六行的经文,大家看这个经文,我念一遍,「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当学习二种观道,何等为二,一者唯心识观,二者真如实观」。
一实境界就是我们真如自性的境界,在《华严经》叫一真法界,在《占察经》叫一实境界。其实那个境界是一样的,用的术语名词不一样,但是所指的境界是相同。佛经用了很多不同的名词,比如说讲真实的,不是只有用一个名词,用很多种,比如真如、自性、如来藏、自性清净心,讲了几十种。佛为什么讲那么多种?他就叫你不要去执着那个名字相,因为那个名字相是假的。名字相就像指路牌一样,它是指示你一个目标方向的,你不要执着在指路牌上面,你只要依这个指路牌的方向去走就会达到目标,不要停留在那个、执着那个指路牌。佛经所有的言说,就是你不要去执着那个名字语言,文字相,你要体会弦外之音,意在言外,这我们一定要知道。所以讲的境界是一样的。应当学习二种观道,就是有两种观察的方法,这个道就是方法。何等为二?一者唯心识观,唯心就是我们看到一切法,就唯心识所生的,叫我们去观这个,除了你的心之外,没有。唯心识观,也是现在量子力学家他们发现的。量子力学家如果来学佛,应该很快会开悟,他放下那些机器他来学佛,叫他来观察这个,他很快会开悟;他不学佛,用那个仪器观察他还是开不了悟。因为他发现是透过仪器去发现,他的心还是迷在那上面。
我们看下面,下面这个科判我们也念一下,「(辛)二别释二,初释唯心识观,二释真如实观」。下面就是经文,第一个就是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唯心识观,第二个解释真如实观。「(壬)初中三,初正示观门,二观成胜进,三结观功能」。这是蕅益大师给我们判出来,下面经文就是开始就给我们正确的指示观门,第二个就是观成就之后,再成就胜进,第三结观功能,就是做这个观有什么功用。「(癸)初又三,初观境唯心,二善知心相,三观门成就。(子)初又三,初示所观境,二示能观境,三劝修简过」。这给我们分科判经文,每一段经文它讲的意思。下面,「(丑)今初」,我们看这个经文,「学唯心识观者,所谓于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这就我们要学习唯心识观的人,在一切时一切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就是我们生活当中,我们三业所造作的,这个业就是活动,我们现在讲活动,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身口意都在造作这个业。
下面蕅益祖师的批注,批注这一卷经文,「一切时,谓行住坐卧等时。一切处,谓见色闻声等处。随身口意有所作业,谓做作语言攀缘等业,以要言之,不出六行六境,一一无非所观境也」。一切时,这是解释经文一切时的意思,一切时就是一切时候。什么时候?谓行住坐卧等时,我们每天,行是你在走路,或者站着,住是站着,坐是坐着,卧就是晚上睡觉躺着。我们每天二十四小时,大概就是行住坐卧,你不是行就是住,不然就是住,不然就坐,不然就是卧,这就是讲你在任何时候,任何时候就一切时。一切处,谓见色闻声等处,一切处就是处所,不管你在哪个地方。随自己身口意有所作业,不管在什么地方,随我们身口意有所造作这些活动。谓做作语言攀缘等业,我们每天生活当中都是离不开这些,讲话、心里去思惟攀缘、身体的动作。这些以要言之,不出六行六境,一一无非所观境也。
下面给我们解释什么叫六行,「六行者,一行,二住,三坐,四卧,五语言,六做作」,这是我们平常生活当中的一切行为。「六境者,一见色,二闻声,三嗅香,四受味,五觉触,六知法。于此十二事中,并须修学唯心识观」。行就是我们的行动、行为,行住坐卧这是我们身体的行为,语言就是我们口业的行为,讲话,六做作,就我们心理思想的行为,就是身口意三业。我们六根对六尘境界,见色、闻声、嗅香、受味,受味就是我们舌根尝到味道,我们吃东西、吃饭都受味;五是觉触,你身体的接触感觉;六知法,知法就是意,思想,意对法尘,思惟想象。这个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于此十二事中,并须修学唯心识观,不管你在什么环境,在这十二桩事情当中都需要修学唯心识观。
我们看下面,「(丑)二示能观境」,请看经文,「悉当观察,知唯是心。乃至一切境界,若心住念,皆当察知,勿令使心无记攀缘,不自觉知。于念念间,悉应观察,随心有所缘念,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知己内心自生想念,非一切境界有念有分别也。所谓内心自生长短好恶、是非得失、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而一切境界,未曾有想,起于分别,当知一切境界自无分别想故,即自非长非短、非好非恶,乃至非有非无,离一切相,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也。」这个一大段的经文,给我们讲这一切境界,蕅益大师他在哪一本书我一时想不起来,就是示昙生方丈的一段开示,那段开示讲,「境缘无好丑,好丑起于心」、「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境界它没有好不好,好不好是我们自己内心所生的分别。因为什么?境界它自己不会分别它好不好,好不好从哪里产生的?从我们的心生出来。境界它也没有什么想法,我们自己的心有自生长短好恶衰利有无等见,无量诸想,都是我们想出来的。所以大乘经给我们讲「一切法从心想生」,从自己心去想,心想产生的,境界它没有想,所有的都是我们的心想生。境界也没有长短,也没有好恶,这一切相都是心所生的。如是观察,一切法唯心想生,这一切法都我们心想所生的。若使离心,则无一法一相而能自见有差别,离开我们的心,那外面这一切法它自己就没有差别,就没有了。所以一切法都是自己的心想生的。
我们来看蕅益大师的批注,「此唯心识观,乃是破法执之利刀,烧烦恼之猛焰,证涅盘之要津,成菩提之秘诀,至简至易,至妙至玄。」蕅益祖师这段开示,也是赞叹这段经文,如果会修,的确是破除我们对一切法执着的利刀。我们对于一切法执着,这个好、这个不好,这个我喜欢、那个我不喜欢,执着一切法是实有,真有一切法。那你知道这个一切法是自己心想生的,外面它没有,如果真会取这个观,破除法执的确是一把利刀。烧烦恼之猛焰,我们的烦恼就被烧光了,烦恼也就消失了,就不存在了。为什么有烦恼?烦恼还是自己心里生的。常常作如是观。所以我们遇到有些顺境逆境,顺境生贪心,逆境生瞋恚心,心还是我们自己生的,烦恼也不是从外面来的,烦恼还是从自己心里生出来的。我们贪心起来,是我们自己心生贪心;我们瞋恚心起来,是我们自己心生瞋恚。不是从外面来的,是自己内心生出来的,实际上是这样。
我们这个观照功夫要用得深,真的能够破烦恼、断烦恼,伏烦恼、断烦恼。但是要警觉得快,要能够回头去观照我们自心,然后这烦恼才能降伏得下去。如果我们忘记了,还是往外面境界去攀缘,烦恼自己生起来也就控制不住。证涅盘之要津,涅盘是不生不灭的境界,证得涅盘的境界它重要的津梁,主要的通道。成菩提之秘诀,要成就无上菩提它的秘诀也在这里。蕅益祖师赞叹这个至简至易,至简就是很简单,也很容易,至妙至玄,妙是玄妙。你会观了是很简单、很容易,不会观那还是很困难。但是这一段经文你常常作如是观,你功夫用得深,的确它就起作用,作用就是破法执,断烦恼,证涅盘,成菩提。
下面再给我们讲,「子科有五,初云悉当观察知唯是心者,总示唯心止观门也。次云乃至一切讫不自觉知,示分别性观门也。心若住念于一切境,则成遍计所执,名分别性。今即察如,勿令无记攀缘不觉,故名为观。此言无记,与三性中无记不同,三性中无记性者,于善不善不可记别,故名无记。今以唯心识观守记内心,名之为记。若复忘失唯心识观,妄想攀缘计有外境,名为无记也。」这一段给我们再分五科,初,第一个,就是云悉当观察知唯是心者,开始就是教我们应当观察都是心生的,离开我们的心,什么都没有。所以总示唯心止观门也,就是总的来跟我们开示,一切法唯心想生,有止有观这个法门。次云,就是第二个,乃至一切讫不自觉知,就是到不自觉知这段经文,示分别性观门,这是开示分别性观门。心若住念于一切境,则成遍计所执,名分别性,遍计所执性是唯识的一个名词,遍计所执的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个实际上的事情,是我们心想所产生的,它本身它是不存在的,是我们去想象、去执着、去分别这样产生出来的,这叫遍计所执。今即察知,勿令无记攀缘不觉,故名为观,今即察知就是你要去观察、要知道,心若住念于一切境,我们去攀缘外面的境界,去执着外面那个境界,就要观察、要知道,不要去攀缘,一攀缘我们又迷了,又不觉了。
这里讲无记,此言无记,与三性中无记不同,三性是唯识学的一个名词,三性中无记性,一般讲的无记是于善不善不可记别,故名无记,就是我们的心念,念善或者念不善,如果善不善都没有这叫无记,它也不是善、也不是不善,这叫无记,他的心念念无记。这里讲的无记跟唯识讲三性中的无记,三性中是一个善、一个不善、一个无记,你也不念善,也不念不善,这个时候的心念就是叫无记,这里讲无记跟那个意思无记是不一样的。今以唯心识观守记内心,名之为记,就是佛讲的这段经文,我们守,守是保持,记就是不忘记,守记内心名之为记,就是你没有忘记,你没有忘记佛教的观法去观察日常生活当中一切事物,这个叫记。若复忘失唯心识观,妄想攀缘计有外境,名为无记也。如果你忘记,忘失就是完全忘记,我们心又起妄想,妄想又去攀缘,计有外境,就是遍计所执去执着真的外面有境界,这个叫无记。因为如果你没有守住这个,你一定很习惯的就是再去妄想、再去攀缘外面的境界。那一攀缘,你又认为外面真有这个境界。那你认为真有这个境界,你就会起执着,顺自己的心起贪心,不顺自己的心起厌恶、讨厌、瞋恨心,你心又被境转,又被转了,外面这个境界又给我们勾引了,我们忘记了。
这个观法的确也是我们念佛的一个补助。我们不要去观这个,就提起佛号行不行?可以。如果你这句佛号可以转我们这种妄想攀缘,执着外境这个念头,把它代替过来,佛号一提起,那个心就降伏下来,那可以。如果降伏不下来,那也有必要做一个补助。但是这个也不是说每个人都需要这么修,因为各人的根器也千差万别,使用的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此地讲的这些都是原理原则,你用什么方法,你用《金刚经》的方法,用哪一部经的方法,或者用《华严经》的五止六观,用天台的三止三观,这都可以的。但是我们依照这里的观察,我们如果伏不住烦恼,这段经文的确也是很好的一个补助。因为你常常作如是观,也帮助我们念佛功夫得力,念佛功夫怎么叫得力?这句佛号能够伏烦恼、能断烦恼,初步能伏烦恼,这就叫得力了。往往我们念佛人,也是佛号念了好久,烦恼还是控制不住,心还是随境转,这样就有必要做一个补助。
心随境转,那你肯定就放不下,因为你执着真有这个境界,你心会执着、会去攀缘这个境界,你就放不下。如果你真正知道这都是虚妄的,你就不执着那个遍计所执执着那个法相。《金刚经》讲不执着法相,也不执着非法相,非法相就是执着空了什么都没有。执着空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的是他什么事都不干,那叫执着非法相。所以一部《金刚经》教我们在生活当中,这里也是教我们在生活当中,过你的正常生活,但你的心不要去执着就好,这样你在什么环境都能成佛、成无上道。你懂这个原理原则,那哪里不是道场!道场不是盖个庙很庄严你去那边修。你不会修,去那边也不是真正道场。真正道场在哪里?就在生活当中,六根接触六尘境界当中去修。怎么修?就修这个,去观察这些境界好不好都是我心里生出来的,外面境界没有好不好。
下面再给我们分析,「三云于念念间讫令心自知,示分别性止门也。悉应观察,谓当观察知唯是心,正大乘止观所明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也。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者,正大乘止观所谓次第以后念破前念令知无实念也。然亦不可妄计前念为所观,后念为能观,以后念起时,前念已灭,不得成所观境。但借前念之非实,以知后念之本虚,仍是当念为能观,后念为所观,由此能观,令于所观不起实执耳。」第三科给我们讲,念念间讫令心自知,是给我们开示分别性止门。这个佛法的修学不出止观两门,不管用什么方法,这个止观的原理是一样。悉应观察,谓当观察知唯是心,这正是大乘止观,大乘天台有大乘摩诃止观,禅门也有,这所说明的强观诸法唯是心相,虚状无实,虚状无实就是这一切法都是心所现的相,它是虚妄没有实体的。还当使心随逐彼念令心自知者,这一段经文就正是大乘止观所谓次第以后念破前念令知无实念也,你起观那个念也不是真的。
所以然亦不可妄计前念为所观,后念为能观,你有能观、有所观又是一个对待,又是虚妄的,凡是有对待都是虚妄的。《金刚经》也讲得很清楚。为什么?以后念起时,前念已灭,后面的念头去观前面的念头,后念起来,前面的念头已经灭了。这一段还是以《金刚经》那一段经文我们就很容易明白,「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这念头它剎那剎那念念生灭,你得不到、也抓不住,过去心,我们的心过去了,不可得,你得不到;现在心,你说现在,现在马上就过去,说现在,现在已经变成过去,现在心也不可得;未来心,未来心还没到,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实际上哪有什么前念后念?三心都不可得了,还有什么前念后念?所以你不能再去执着一个我这一念我能观,前念是我观的,这一念是虚妄的。关键就是你不要去执着它就对了,你问题就是出在你去执着,你假的把它认为真的,要去捕捉它,要去执着它,这样就错了。所以,然亦不可妄计前念为所观,后念为能观,这个都不可以,因为后念起,前念都灭了,不能成为我们所观的一个境界,都已经没有了,你观什么?但借前念之非实,以知后念之本虚,这句就对了,前念不是真的,后念也不是真的,前后不管哪个念都是虚妄的。仍是当念为能观,后念为所观,当念就现前,不是观前念,观后面那个念头,后面再生的念头也都是虚妄的。由此能观,令于所观不起实执耳,就是你所观的境界,不生起去执着它实在,这样坐实,变成坐实了,它是虚妄的,你把它执着一个真实的,那就错了。
第四科,「云知己内心讫起于分别,示依他性中观门也。内心自生想念,谓长谓短,谓好谓恶,谓是谓非,谓得谓失,谓衰谓利,谓有谓无,于依他起而成遍计,而诸境界,本无有念,亦无分别,不过皆是自心之相分耳。」第四科给我们说明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的,是依他性中观门,这是唯识学的名词,就依他起性,依他就依其他生起来的,不是它自己能生的,依他生的。依什么?内心自生想念,你内心自己生起想念。想什么?这是长的,那是短的;这是好,这个不好;这是是,那是非;这是得,那是失;这是衰,这是利;这是有,那是无。这就是一个对待,对立的对待,外国人讲的相对论,它是一个对待的。这对待从哪里来?境界它没有对待,对待是从自己心想生的。从这个依他起,它本身没有什么好不好这些差别,依他起,依我们那个心去想起来的,那就成了遍计执,遍计就是没有的你把它想成变成有的。
而诸境界,本无有念,亦无分别,境界它没有念头,它也不会有分别。不过皆是自心之相分耳,我们自己心,在唯识讲这一切宇宙万相,一个见分、一个相分,见分就是精神方面的、心理方面的,相分就是物质方面。见相同源,我们的精神跟物质都是从阿赖耶出现的,根源都是,见分、相分它同一个根源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是怎么来的?一念不觉而有无明,无明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就这样出现的。追到根源就是那一念不觉产生的物质、精神现象。那真如自性,它也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但是现在变现出来的,精神、物质现象是阿赖耶变现出来,你一念不觉,阿赖耶识现出来。所以现在量子力学家追到阿赖耶识,但他追不到真如本性,因为他用的心离不开阿赖耶识的范围。他要来学佛,他才会明心见性,才会作佛;那不学佛,他只有到这里就不能突破了。所以境界它没有念头,也没有分别,不过皆是自心之相分,自己心现出来的相分。
再看下面,「五云当知一切已下,示依他性中止门也。一切诸法,既唯自心相分,则有即非有,无生无灭,并不执此虚相矣。言一切境界即自非长非短等者,且如有境于此,短者视之,则以为长,境非长也。长者视之,则以为短,境非短也。喜者视之,则以为好,境非好也。厌者视之,则以为恶,境非恶也。同想视之,则以为是,境无是也。异想视之,则以为非,境无非也。虚妄摄受,则以为得,境非得也。虚妄分离,则以为失,境非失也。违其妄情,则以为衰,境非衰也。顺其妄情,则以为利,境非利也。计彼是实,则以为有,境非有也。计彼是虚,则以为无,境非无也。」我以前常常看这一段,跟大家分享,不晓得大家有没有能体会到几分?我就我能体会的跟大家分享。蕅益大师讲,一切诸法既然知道唯自心相分,就即有即非有,无生无灭,你知道它没有生灭,有就是非有。中峰国师也讲,「生自缘生,而法性不与缘俱生;灭自缘灭,而法性不与缘俱灭」,就是这个道理。
言一切境界即自非长非短等者,这经典讲的,前面这一段经文讲,非长非短,境界它没有长短。下面再给我们分析,且如有境于此,短者视之,则以为长,且,说举一个有境界在这个地方,短的人看到了他以为这个长,这很长。那境界非长,它没有长不长、短不短,是你短的去看到长的,然后这很长。好像蚂蚁看到人,人很长;看到我们的脚,这脚牠看得很长。蚂蚁看到我们人的脚,就像我们去四川那个乐山大佛,那个大佛,我们人站在那还不到佛的脚趾,还在下面,我们看了很大、很长。我们为什么看到很大、很长?因为我们短,你看到就是长。如果你长得跟它一样高,你就没有感觉它是长。所以短者视之,则以为长。像蚯蚓爬虫类的,见到一条大蟒蛇很长,牠看到,牠很短,那大蟒蛇牠很长。境它没有长,也没有短,所以短则视之则以为长,境非长也,境它没有长,它也不是长,长是从你分别这样生出来的。长者视之,则以为短,那长的看到短的,你是短的,我是长的;短的看到长的,你是长的,我是短的。这个从哪里来?从自己的心现出来的。境界非短也,境界它没有短。
喜者视之,则以为好,喜欢的人看到这个东西他欢喜,他就这个好。那境界有没有好不好?境界也没有好不好,非好就是它没有好,也没有不好。厌者视之,则以为恶,讨厌,恶就是讨厌,以为恶,不好,因为他不喜欢。境非恶也,境它没有不好。同想视之,则以为是,同想就是这个想法相同的,看到一桩事物、一桩事情,大家一样,所以就是!你是,我也是。境无是也,境界也没有是不是。异想视之,则以为非,境无非也,异想就不一样的想法,就以为非,你想的跟我想的不一样,你认为这样,我认为这样,这个事情我的看法是这样,你的看法是那样。境界有没有非?也无非,它没有不一样的,是你们两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境界没有不一样。
虚妄摄受,则以为得,摄受就说你是个妄情,你是个虚妄的,摄受比如说钱,我拿到钱了,我得到了。境非得也,那个境界它也没有得,是你感觉说我拿到钱我得到了,这虚妄的一个想法,境界它也没有所谓得不得,境界没有,是我们心里想我得到了,我拿到钱。钱它不会说你拿到我,得了,钱没有什么得不得,是我们心里虚妄去摄受,你拿到了你就以为我得到了,或者得到什么东西,境它没有得。虚妄分离,则以为失,虚妄分离就是失去了,没有了,我们以为我失去了。境非失也,境它也没有失。违其妄情,则以为衰,境非衰也,就违背我们希望的这种情执,我们就这个衰,不好,境界也没有什么衰不衰。顺其妄情,则以为利,顺我们的心意,顺我们的妄想情执,以为我们得到利益了,那境界也非利,它也不是利。计彼是实,则以为有,你忘计它是实在的,你就以为有,那境也非有,这还是我们自己心起遍计所执以为实有,以为真有,境它非有。计彼是虚,以为无,我们去遍计那是虚,虚就是没有,我们就以为那就无。境非无也,比如说有人他计彼是虚,他说没有鬼神,无神论,无,你说无他就无了吗?境非无也,他也不无。大家从这里去体会。
下面再给我们举出比喻,「譬如同在一处,天见琉璃,鱼见窟宅,人见清水,鬼见脓血炭火,离彼四类有情心想,何尝别有法相可得。」蕅益祖师再给我们用比喻来说明,譬如同在一个地方,同在一处,天人看到是琉璃,鱼看到是牠的窟宅、牠的房子,人看到是清水,鬼见到是脓血炭火。我们看到一池清水,天人看的他看到是琉璃,那鱼看到是牠的家、牠的窟宅,我们人看到是清水,鬼看到,我们看到是清水,鬼是看到脓血炭火。同样一个境界,那四类有情心想,他四种心想不一样,所以看到的境界都不相同。我们人看是清水,天人看是琉璃,鱼看到是牠的房子、牠的住宅,鬼看到是脓血。离彼四类有情心想,何尝别有法相可得?如果这四类心想离开了,这些法相也就不存在。
下面又给我们举出比喻,「又如同一美女,有欲男子视之,以为妙好。等辈妒妇视之,以为怨家。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不净观人视之,以为行厕。出世圣人视之,知其本空。入假菩萨视之,知其能为十界染净缘起。佛眼视之,知即法界实相。举此一法,总不出于十界各自心量,心外无境,一切诸法,例皆可知。」蕅益祖师又举出一个例子给我们说明,上面给我们分析两层,恐怕我们还不容易体会,再举出一个例子。譬如一美女,我们人间看到一个美女,有欲男子视之,好美丽,以为妙好,就是好美,这有欲望的男子看到,他的心,这个非常妙好。等辈妒妇视之,以为怨家,等辈就是跟美女一样都是美女,美女碰到美女那互相嫉妒,看到就怨家,看到她就好像眼中钉一样。一样一个美女,不一样的人看了,他的心情不相同。我那天听一个居士讲,说有个人他的太太跟她先生的朋友用line,line来line去,line到最后她先生吃醋了。他们两个line得很高兴,觉得很有趣味,但是她先生的心情就跟他太太就不一样了,他就吃醋了。跟这个意思是一样的,等辈妒妇视之以为怨家。
鱼如果见到一个美女走过来,鱼见之深入,牠赶快潜下去,以为要去抓牠;麋鹿见之,也以为要抓牠,赶快跑了。修不净观人视之,以为行厕,因为佛门佛有在经典里面讲修不净观,就是对贪欲比较重的人就教他修不净观,不净观如果观想修成就了,一般人看到是美女,他看到像厕所一样,就都是不干净的,没有一样是干净的,修不净观的人看了像行厕,像厕所。出世圣人视之,知其本空,出世圣人就是声闻、缘觉,阿罗汉,这出世间的圣人看到这个美女,知道本来她是空的,她不是真的。入假菩萨视之,知其能为十界染净缘起,天台宗讲空假中,出世圣人声闻、缘觉入空,菩萨从空再入假,假就是假有,入假的菩萨他看到美女,知道她能为十界染净缘起。十界就十法界,十法界六道法界叫染,污染的法界,四圣法界叫清净的法界。一个美女,入假菩萨看到她能为十界染净缘起,你受污染了就变成六道法界,你不受污染你就变四圣的清净法界。佛眼视之,知即法界实相,佛看到这个美女,知道这也是法界的实相,任何一法都是实相,那这一法当然也是实相。举此一法,总不出于十界各自心量,你看,十界就是十法界,它举出一个例子一个美女,你看不同的人看了他的境界就不一样,所以各自的心量所现出来的。心外无境,离开你的心,外面没有境界。一切诸法,例皆可知,一切诸法根据这个例子,你以此类推,你就知道任何一法都是一样。
「摄法归心,则心外无法」,你把所有的法把它归到自心,除了我们的心以外没有法,归到我们自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因缘即空也。心生想念,则法随心现,无量差别,因缘即假也。」你把万法归心,心外无法,因缘即空,这个法都是因缘生的,它当体即空。心生想念,则法随心现,无量差别,因缘即假也,假是假有,我们心生起想念,这一切法随我们的心它就现出来了。像电视开关打开它现出来,你把它关掉它就没有了,空了,再打开它就现出来了,入,打开就是入这个假了,假就随我们的心想现无量差别,因缘即假也。这个一切法出现是因缘生法,因缘生法它是假不是真。「法唯心生,以心为体,非有非无,离一切相,本无差别,不生不灭,因缘即中也。」法唯有心生,以心为体,非有非无,不是有也不是无,离一切相,本无差别,不生不灭,因缘即中也。
这就天台宗的,因为蕅益祖师也是以天台宗的三止三观空假中,空假中你会观的人就一心三观,一心圆现三观空假中,你观空同时也假中在其中,观假,空中在其中,观中,空假在其中,一心三观。圆顿根性的人修一心三观,同时的,根器比较差的修次第三观,先观空,再入假,再入中,这次第三观。你能如此观察,「则何执不破,何惑不消,执破惑消,朗然大觉,方知诸法本来寂灭,不复更灭矣」。法要不要灭?它本就没有,你灭什么?好像我们作梦,梦醒过来,梦是假的,没有,没有你要去灭它,它本来就是虚妄的,你何必去灭?就不复更灭,不要再我要去给它灭,不用。
下面这经文讲,「常应如是守记内心,知唯妄念,无实境界,勿令休废,是名修学唯心识观。」「守者,不令驰散,即是定也。记者,恒令分明,即是慧也。内心者,不念前境,了知心外无法,故名为内。非枯守一腔之谓,不可不知。」
「若心无记,不知自心念者,即谓有前境界,不名唯心识观。」这无记就是忘记,这里前面有解释,忘记了。忘记了,我们又不知道这一切法从我们自己心里的念头生出来的,以为现前真有这样的境界,这就不叫做唯心识观,你没有修唯心识观。
「又守记内心者,则知贪想,瞋想,及愚痴邪见想,知善,知不善,知无记,知心劳虑种种诸苦。」这一段祖师给我们解释,请看批注,「众生无始以来,由于自心所现境界不了知故,但能向外妄生分别,不能反观内自心相,今由善修唯心识观,知境唯心,心不外驰,故想起即知,不随想而漂堕也。贪瞋邪见,根本三毒,一起便知,知便不令相续,阿含经中所以贵知恶也。与信惭等善法相应,名之为善。与无惭等恶法相应,名为不善。俱不相应,名为无记。知此三性差别,则必能断不善无记,令其恒善,知心劳虑种种诸苦,则必能息虚妄尘劳,令证寂灭一心法界矣。」我们大家可以看看,有这么一个概念,也帮助我们念佛功夫,帮助我们看破放下。我们现在为什么看不破?为什么放不下?没看破事实真相,所以很难放下,真看破了他自自然然就放下,念佛功夫也就得力了。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先学习到这里,明天我们后面再简单跟大家分享,今天讲到此地。祝大家法喜充满,我们明天晚上见,阿弥陀佛。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