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第30集 视频+文字)黄柏霖警官主讲 孝廉讲堂

admin 太上感应篇汇编评论阅读模式

 

所以我有时候也常常跟各位开玩笑,我是说真的有这个事情,就是我很虔诚的跟地藏菩萨祈求,我上次有讲过。有一位法师交给我的钱,放在红包袋裡面,要放生跟印经,各一千块,他一共二千块。我在拿的时候就放在一个透明的夹裡,我就放在公事包裡面,准备带到办公室,第二天想把它登录。结果巧不巧,就放在广钦老法师火化的时候,天空出现莲花的照片,我家裡有二张,因为刚好需要用到广钦老和尚的那个在天空中照到的莲花照片,很灿烂的、开得很盛的一朵莲花。台湾的广钦老法师是高僧大德,往生荼毗的时候出现一个很大的莲花,在虚空中照到了。我就把它放在广钦老法师的莲花照片后面,拿来办公室就放到柜子裡面。我就忘记了,以为这位法师的供养印经款跟放生钱都不见了,我急得不得了,又要赔钱,我每次找不到都要赔钱。我就一直找,找不到,我常常找不到的时候,我就去跟地藏菩萨拜託,我说,「地藏菩萨求您了,再帮我」。地藏菩萨实在也很忙,要照顾我,还要帮我找东西。我就跟地藏菩萨讲了。我很虔诚求了以后,我跟各位讲,不可思议的事情就发生了,我因为那天晚上要到讲堂讲佛学入门「认识佛教」,我就要到柜子裡面去拿《认识佛教》的课本到桌子上来看。地藏菩萨就通过我到柜子裡面去拿这本书到桌子上来看这个因缘,我去拿书的时候就看到广钦老法师那个莲花的照片跟透明夹,我看到莲花跟透明夹的时候,我就想到钱好像放在那裡面,我一拿出来,果然那个法师交代的印经款跟放生款在裡面,就拿到了。

 

这表示我们都是妄心,烦恼太多了,我们妄心、烦恼太多了以后,我们不是忘记,我们的记忆力并没有消失,是被烦恼、执着盖住了,你就见不到、记不起来。等到你的清淨心现前,你烦恼、执着去掉了,清淨心现前,就像地藏王菩萨引导你去看到那个书、资料是一样的,这样不明白了吗?你如果有办法证得清淨心,过去、现在、未来你统统知道了、现前了,这个在佛法裡面叫「六通具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你就全部了解。这是本具的,本来具足的,不是外求的,不是去外面学那些东西进来,有些人就会去学那个东西。以前我不是讲一个笑话吗,有一个人就是想去,前一段日子不是流行开天眼吗?他就去请一个人,那个本身也是没开悟的道人,修道人,不是学佛的。他说,「老师」,他也叫老师,他说,「老师老师,你帮我开天眼」,那就帮他开。开完以后,他用那个法术帮他开天眼(其实那个也不是佛法讲的天眼)。结果他就看得到了,看得到以后,结果晚上他都可以看得到,看得到以后他就觉得很麻烦,为什麽?看得到,他会自己吓自己,会怕,他就跟那个人讲,他说,「那你再帮我关起来,好不好?」「我只负责开,不负责关,没有办法关起来的」。到了后来就脑筋有问题。这是你走旁门左道,你不求正知正见,就变成这个结果。

 

如果你真的开悟了,像六祖大师,他是法身大士,他开悟了,他连什麽时候要往生,他是肉身菩萨,什麽时候人家会来盗他的头,他全部都可以预告,六祖大师有这个能力,他全部都预告。韩国有一位出家人,请一个人要来砍他的头,他都知道,连后来的县长是谁他都知道,连那个时候的御史是谁他都知道,六祖大师圆寂前一年他就先预告,他都知道了。所以刚才讲一念之微、举头三尺有神明,这是对我们凡夫说的,对佛太简单了,就像翻课本在看东西这麽简单。他看宇宙就像我们看水果,佛陀不是讲,像看菴摩罗果这麽简单(菴摩罗果就是台湾的番石榴、芭乐),就像看水果这麽简单。我们因为现在失去了这个清淨心、这个觉性、这个自性,所以我们变成凡夫,在到处流浪,在六道裡头流浪,是这样。接下来我们来看「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的第四段。

 

【王梅溪不欺诗曰。室明室暗两奚疑。方寸常存不可欺。莫问天高鬼神恶。要须先畏自家知。竹根老人畏说曰。大凡人心。不可不知所畏。畏心之存亡。善恶之所由判也。是以君子内则畏父母。外则畏师友。仰则畏天。俯则畏人。唯心有所畏。是故非礼不敢为。非义不敢动。一念有愧。则心为之震悼。一事有差。则颜为之忸怩。战兢自持。日寡其过而不自知。其入于君子之域矣。】

 

『王梅溪』是儒家的一个读书人,他的名字又叫做王十朋,朋友的朋,他是南宋浙江温州人,在梅溪乡间讲学。秦桧,宋朝奸臣秦桧死后,他才去参加考试。他考试得第一,担任御史,他在除弊还有救灾很有政绩,着有《梅溪集》。这是王梅溪这位读书人,这个官人,读书的士大夫。接下来第四行,『竹根老人』,他又叫做竹谷老人,山谷的谷,竹谷老人,他的名字是罗茂良,他是南宋的诗人,自号竹谷老人。他是庐陵人,就是今天的江西吉安人,他也是南宋大儒罗大经的父亲。这个竹根老人就是罗茂良,他有写了一篇文章叫『畏说』,敬畏的畏,畏说,说话的说,「畏说」这篇文章有编入《感应篇彙编》中,引用它的文句。接下来,第七行这个『震悼』,就是惊愕、悲悼。第八行的『忸怩』,就是惭愧、难为情。这一段裡面我们把它翻成白话,王梅溪的『不欺诗』裡面,他这首诗叫「不欺诗」,他说,『室明室暗两奚疑』,不论在明室或者是暗室都不必怀疑。『方寸常存不可欺』,只要心中常存不欺人的心。『莫问天高鬼神恶』,你不要问天上的神有多高,也不要怕鬼神有多凶恶。『要须先畏自家知』,你要先敬畏你自己的良知,你要敬畏你的良知,这样才对,叫做要须先畏自家知。

 

竹根老人的「畏说」篇裡有说到,他说,『大凡人心,不可不知所畏』,你不可以不知道敬畏,『畏心之存亡』,你要害怕,你的良心到底在不在?畏心之存亡,就是说你的良心到底在不在?『善恶之所由判也』,良心在不在,善恶就开始从这个地方分判。『是以君子内则畏父母』,所以君子在家是敬畏父母的;『外则』,出外敬畏师友;『仰则畏天』,对上他敬畏老天、敬畏天地;『俯』,对下他敬畏众人、敬畏大众。唯有心有所敬畏,所以非礼的事情他不敢去做,非义的事情他不敢乱动。『一念有愧』,他只要有一个念头有惭愧心,『则心为之震悼』,内心马上震愕悲悼。『一事有差』,他只要做事情有所差错,他『颜为之忸怩』,他脸色马上觉得很难为情。他就是能够这样战战兢兢的自我修持,不断这样去做,就会『日寡其过』,每天的过错就会逐渐的减少,但是他自己不觉得。『其入于君子之域矣』,他就己经进入君子的境域裡面。

 

这一篇事实上是告诉你观照。像我现在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譬如说我对哪个师兄、师姐,难免有时候讲话就会心直口快,我可能就会觉得,对这个地方他会听起来不舒服,我看对方的脸色就知道了,他会感觉不舒服的脸色出来。往往我都会这样,我都会事后或者马上就当面跟他讲,或者电话裡我就告诉他说,「怎麽样?刚才那个地方我不是刻意这样,但是请你原谅」,我马上这样说。他心中的疑惑、心中的猜忌马上就放下来,我跟他之间刚才如果有所误会,心结也好、误解也好,马上就解开了,这个业障就消了。所以修行一定要果断、奋勇、决心,一定要马上去做。你不要拖泥带水,觉得面子挂不住,不肯道歉、不肯忏悔,这都是业障。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2月27日22:09:47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9472.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