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第9集 视频+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但时时默识而存之』,孔子在《论语》中讲,「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这个默而识之讲得很深,一般古德讲就是要静默、要记住,识就是记住,这理解得很浅。要从深处理解是什麽?那个心是寂然不动,这叫默。不是不说话就是默,不说话,心还在乱动,就不叫默。心都不动了,心如止水,就像湖水很平静,一个波澜没有,外面这些境界,山河、大地、树叶、花草照得很清楚;如果稍微有一动,微风一过,波澜起伏,心就照不到、照得不清楚了。所以默而识之是心完全平静的时候,能照外面境界,照得清清楚楚,这叫识。那个外面的境界没有被扭曲,完完全全记录下来了,这是真实学问。然后学而不厌,这是自己受用,诲人不倦是教他,他受用。孔老夫子一生就在追求这种学问,所以他说「何有于我哉?」很谦虚,我哪裡做得到?实际上孔老夫子真正做到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都不难,难是难在默而识之,心能不动,这就是佛家讲的戒定慧功夫。所以默识而存之,让正念不失、常存,儒家、佛家、道家讲的理是相同的。《感应篇彙编》可贵之处就是融汇三家道理来给我们做开解。我们这裡也会讲到很多,像儒家《论语》,四书这都谈到了;佛家的经典,这都会引用,这本书也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国学精要本。下面又说:

 

【宋陈烈苦无记性。偶读孟子。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忽悟曰。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乃闭门静坐。不读书百馀日。以收放心。遂读书。一览无遗。】

 

这裡讲的宋朝的陈烈先生,这是一位了不起的大儒、圣贤,从小就品行端正、敬老尊贤,所以学问、品德在乡邻裡都为人称歎,很多人跟他学习,学生有数百位。他不做官,朝廷多次要召请他,还有些官员多次的推荐他,他都婉言拒绝,真的名闻利养一丝毫都不沾,安贫乐道。他自己就是靠教书一点点收入,家裡不富裕,人家给他一些供养,只要有馀他都拿去布施济贫。四十年都是这样,安贫乐道来深入经典,所以他是个大通家。司马光评价他「平生操守,出于诚实」,为人非常诚敬,这跟佛家的出家修道人几乎都能够媲美,安贫乐道,所以有真实学问、真实的品行。你看这裡讲了他的故事,他过去读书苦无记性,记忆力比较差。读书一个是讲悟性、一个是讲记性,两者都不可缺。陈烈记性很差,记不住,结果读到孟子讲到的(刚才我们也讲了这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我们学什麽?不是说你要记很多文辞、句子,那个不是学问,学问就是把自己放出去的心收回来。结果陈烈读到这句开悟了,就明白了。你看孔子、孟子都是这样来修的,这叫真学儒,后世的儒者只是搞文字、辞章去了,忘了什麽是真实学问。我们学佛也是一样,你有没有真实的修行,你能不能够开悟,跟你读多少经典、听多少经没关係,关键是你能不能够把你的念头收回来,都摄六根,淨念相继。天台讲止观,止就是放下,把妄念放下,你就把心收回来了,观就是看破,看破才能放下,放下就帮助你看破,看破是开悟了。

 

所以陈烈这裡开悟了,悟到什麽?说『我心不曾收得,如何记得?』我从来没有去做收心的功夫,即使是学经典也是打妄想,那怎麽可能记得圣贤的教诲?真难得,悟了之后就真干,于是就做收心的功夫,『乃闭门静坐,不读书百馀日』。万念放下,一念不生,把妄念全部都斩除掉,心就收回来了。书都不读,读书都会打妄想,你随着书裡头的意思会思考,那叫打妄想。一百多天,三个多月,以收放心,就做这个把放出去的心收回来的功夫。结果这一百多天下来之后,智慧开了,『遂读书,一览无遗』,以后再读书,过目成诵,自然就记住,没有遗漏。我们说这太神了,真的可以这样吗?确实。为什麽?自性当中本来具足万法,圣贤教诲、一切的学问全是你自性中本有,不用学,它自己就具足。只要能把这些妄念放下,真心现前了,不学全通。所以我们看到这段,上了年纪的人也不用苦恼了,原来做学问不用你记很多,求其放心而已。记不住没关係,这《感应篇》都背不下来也没关係,怎麽做?老老实实把念头收拾乾淨。怎麽收?最好是念佛。所以每天如果能够听经六个小时、念佛六个小时,天天都干,听经也不要记住,也不用做笔记。当然你学古文例外,学古文你可以做笔记,这个词怎麽念、什麽意思,那是做知识的学习,年轻人可以这麽做。上了年纪的也不必了,就是专心听,听懂了就懂,听不懂就放着,再重複听。

 

听的时候全神贯注、不打妄想,既不昏沉也不掉举(掉举就是打妄想、心不定),就是专注的听,念佛就专注的念,就收心,等到什麽时候你就开悟了。这个开悟不一定是大彻大悟,但是也是大悟,心真正清淨了就有大悟,然后你再读书,就一览无遗、过目不忘。而且你一听、一看全懂,人家来请教你,你可以讲得头头是道,让他也开悟。所以我们上了中年的人读到这一段也就有信心了,原来现在读书也不晚,现在做学问也不晚,方法用对了就行,就是求其放心,就是都摄六根。实际上孩子背书也是都摄六根,也是在求其放心,背书主要目的不是记那些辞章、文句,主要目的就是让你能够心定下来,不能打妄想。小孩也爱打妄想,想想「我得吃冰激凌了,我吃汉堡包了」,老想这个,不行,就是让他背经,心就专注,放出去的心就收回来了,不想冰激凌、不想汉堡包,想着经文,久了之后他也能开悟,这就是修戒定慧。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有讲得不妥之处,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2月21日22:21: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916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