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感应篇汇编 定弘法师主讲(第9集 视频+文字)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太上感应篇彙编  定弘法师主讲  (第九集)  2013/1/27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7-109-0009

play-sharp-fill

play-sharp-fill

视频链接

尊敬的诸位同修大德,大家请坐。我们继续来学习《太上感应篇彙编》,请看经本第二十五页倒数第四行。我们昨天讲到这一段,这一段是提醒我们,感应在人最初的一个念头就引起了,念头虽然很微细,但是,如果不能够及时观照、及时防范,演变下去就会形成很大的果报,那麽善恶最后会有很明显的差别,所以古人提醒我们每天都要反省自己。儒家曾子每日都从三个方面来反省自己,不一定是三次,可能很多次,至少得有一次,叫「吾日三省吾身」。东汉的杨震知道每做一事、每动一个念头都有天知、地知,遇到人,虽然只有两个人在暗室之中谈话,那也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这就是所谓「杨震四知」,要警惕。这裡经文又说:

 

【更于鸡鸣而起。孳孳为善。无非时刻操存。令此心镜恆明耳。心镜明。则善恶自己作得主。而祸福亦作得主。固天命在我矣。故论祸福自召之理。推本于存心。再附先儒格论。以宣太上之旨云。】

 

这裡是接着上面的论述,『更于鸡鸣而起』,这裡又提到鸡鸣,就是早晨,早上天还未亮,鸡就开始叫了,公鸡啼晓。古人没有时钟,所以都是闻鸡而起,听到鸡叫了就马上起床。《朱子治家格言》裡讲,「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这是居家第一要务,极平常却极重要,第一就是早起。曾国藩先生说,如果一个家庭的子弟不能早起,这家就是衰相,将来必要败,所以子弟在家裡先要讲求不晏起,就是不能晚起。古时候鸡鸣而起,现在大概五点钟就得起床,如果是学佛、修道,还要提早,像寺院裡面三点就起床,四点或者三点半就上早课了。一个人能够早起养成习惯,其实他一天的精神都会非常好。在中医上讲,三点到五点这属于寅时,寅时就要起来,如果不起来,肺经不能得到舒展。实际上你多睡一个小时,对你并没有什麽太大帮助,反而可能会有害处。古人早起是为了勤学,所以孳孳为善,早起起来读圣贤书。《格言联璧》我记得开篇第一句就教我们要读书、要积德,这两桩事要终身不能够懈怠。『孳孳』这个孳字是通假,通孜孜以求的孜,意思就是要很勤勉、很努力的来为善,就是行善、积德,凡见到善事,无论大小、无论难易都要努力去做,只要有能力、有因缘就不能推脱,必须是尽心尽力,直至圆满而后已。所以一早起来就要想到,这一天我要行善,行善就开始了。行善不一定要做事,只要能保持你的心不作恶、不动坏念头,这就是行善。你看佛家讲十善业道,都不是教你要做什麽事,只是教你不要干那些坏事。身不干杀、盗、淫;口不讲妄语、绮语、两舌、恶口;意不起贪、瞋、痴,这就是为善,你根本不用费力气,只要防非止恶就行。

 

所以无非时刻操存,可见得一天从早到晚,时时刻刻都是我们为善之时,会修的人就是这裡讲的『无非时刻操存』。操存这个词出自《孟子》,《孟子.告子上》引用孔子的话说,「操则存,舍则亡」,这是讲操存。这个操是操履,就是能够把持住自己,你的心志不会退惰,你的言语不会造次,你的行为不会作恶,这是讲操履。操则存,你就能够生存,有这样的一个福报,如果捨了就亡了。能够时时刻刻观照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的操履,令此心镜恆明耳,心就像一个宝镜,这个镜子本来是可以放光遍照。但是,如果我们内心有很多的恶念、邪思,行为有很多的不善,那就像是灰尘把我们的心镜给遮蔽了,所以镜光就显不出来,就没有光明了。要恢复我们的心镜光明,那就要努力的去除那些灰尘、污染,所以心地上的恶念、邪思要洗刷乾淨,行为上不能有丝毫不善间杂,努力做克己的功夫,心镜就能够恆常光明。人总是保持觉悟,心就不会放纵,就不会作恶。最怕的是七情五欲一起来,贪瞋痴慢现行,自己就迷了,这一迷,心就随着人欲,就忘了天理。所以从早到晚我们仔细观察,其实就是内心中人欲与天理在那交战,看看谁胜谁负。如果天理能战胜人欲,你就是在做操履的功夫,为善;反之,随顺了人欲,天理就不显,心镜就失去了光明。所以心镜明,则善恶自己作得主,这是觉悟了,心镜能够光明显发,那些恶念就不容落脚。怕的就是迷,一迷下去的时候,自己在造恶都不知道,做不了主。所以能到做得了主的这个境界,功夫已经得力,这时候祸福亦作得主了。换句话说,命运掌控在你自己手裡,你根本不用去问那些算命先生,你的命运由你自己改造,因为你能做得了主。

 

凡夫就是做不了主,所以业力在牵引,一生祸福就有个定数,而自己确实改变不了。所以要改变命运,就是做心地上断恶修善的功夫,能做得了主,心必须是定的、平的,不能乱,不能够妄念纷飞,心愈定你就愈做得了主。『固天命在我矣』,天命就是命运,命运就在我手上了。人出生的时候就有命运,所以你要拿生辰八字来算算,就能算得很准,可以算得出来,这个命运是过去生中造作的善恶因果而决定的。但是,假如你学了圣贤教诲,你就可以改;你不学圣贤教诲也可以改,就改成恶的,你拼命造恶、穷凶极欲,那你原来有的福报很快就享完,积累了很多的恶业,那命运也改了,所以命运操之在我手上,不在上天。所谓上天的命运,那都是过去的因所结的果,而未来的果取决于现在的因。所以古人讲的「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是什麽?我们一出生的命运就不好,就好比是天作之孽,我们说孽障,命运很不好,但是可以去改变。如果自作孽,你自己去作孽,那就不可活,活不下去了,注定是死路一条。这是《书经》,就是《尚书.太甲》这篇裡面讲的。所以论祸福自召之理,推本于存心,就是「祸福无门,惟人自召」,这个道理很深,它的根本、根源都在我们的自心。所以整部《感应篇》实际上就是讲的心法,能够依教奉行,究竟圆满了,你可以明心见性。底下『再附先儒格论』,后面附上过去的大儒,大圣大贤的格言、言论。这个格论,格字有格物的意思,所谓格物就是跟物欲格斗,用天理战胜人欲,这是格的意思。用这些先贤的教诲以宣太上之旨,把太上的要旨、大意宣说得更为明显。我们来看下面二十六页:

 

【或问鸡鸣而起。未与物接。如何为善。程子曰。只主于敬。便是为善。】

 

下面的这些先贤教诲句句都精彩,句句都是格言。这裡做了个设问,鸡鸣而起,刚才讲的,鸡叫的时候就起床,就要孜孜为善了。前面说孜孜为善,那现在还没有接触外面事物,你刚起来,还在床上,还没下地,还未曾与万物有什麽接触,如何为善?这问得好,你看,这个问话的人以为为善就是从事上来做。实际上下面程子说,不是从事上做,是从心上做的。程子就是宋朝的程颐先生(伊川先生),前面我们介绍过了,这是大儒、理学家,理学的奠基人,后来的朱熹可以说是他的私淑弟子。程子说,『只主于敬,便是为善』。主于敬就是说心裡头以敬为主宰,诚敬,这是儒家最讲究的学问。你看《礼记.曲礼》第一句就说「毋不敬」,就是没有不恭敬的,样样都得恭敬,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要恭敬,这跟佛家讲的异曲同工。佛家,你看普贤行愿,菩萨最究竟圆满的行门,也是第一句讲「礼敬诸佛」,这个诸佛也包括很广泛,过去、现在、未来都有诸佛,有情众生、无情众生皆是诸佛,礼敬一切,这是普贤行愿第一条。所以敬字实际上是大学问,有这个敬字就是为善。你想想,你心裡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都恭敬,不敢有丝毫怠慢、放任,那你怎麽可能为恶?你不作恶就是为善,因为「人之初,性本善」,只要不作恶,那就是本善。所以,圣贤学问不难学,不是要求你一定有钱去布施,或者有能力去干事,不是,你只要不去作恶,那就是修圣贤之道。下面: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6年2月21日22:21:35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9163.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