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24集 有视频)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无量寿经评论阅读模式

 

所以我们修禅定,你想想你有没有这个功夫到色界去?能不能把财色名食睡的欲望真正压伏住,连念头都不起来?这你才有资格到色界。色界还有十八层,你一层层修,上面还有无色界又四层,四禅、四空,一直突破,到最后叫九次第定,你证阿罗汉果,那才叫出三界,真正不容易。其他的法门教你竖出,就是一层一层突破,最后证得阿罗汉果。那个好难,别说九次第定了,初禅我们都不可能。我不知道大家怎么样,可能你们比我好,我自己反省自己,真的财色名食睡的念头还会有,你有念头就不行,那就不能生初禅。那怎么办,还有指望出三界吗?有,唯有靠淨土法门。淨土法门叫横出三界,不是竖出,是横出。就好像一条竹子,你要竖出,你在裡头是个小虫子,你要竖出来,那你一节一节咬出来,咬到上面出去了。横出是什么?不要往上走,往横的走,把竹子的那个管儿咬破就行。这容易,不仅你自己咬,还有阿弥陀佛在外面给你鑽,这二力法门这是太容易了,可能鑽就是剩那么一层薄薄的像纱那样的,你再咬一口就出去了。这一口是什么?你念阿弥陀佛,一句名号你就横出,阿弥陀佛接引你。所以要出三界,我们这种根性真的除了淨土法门以外,其他是难之难矣,太难了,淨土法门容易。

 

这裡法藏菩萨示现在这些六道当中教导众生,『于诸佛所,尊重供养,未曾间断』。法藏菩萨无论在哪一道上,做人也好,做天人也好,他能不论在哪一道都是供养三宝。这是什么?给我们示现要亲近善知识,「于诸佛所」,亲近佛菩萨,《弟子规》上讲的「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你想修行有成就,要远离善知识就难了,一定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恶知识就是教你去造业,带你搞名闻利养、五欲六尘、迷惑颠倒的,那个我们要远离。这裡讲「尊重供养」,对于善知识、对于佛菩萨我们要尊重,尊师重道,印光大师讲,「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如果你到了诸佛所,亲近佛菩萨,可是没有尊重心,等于没去,没有得任何的利益。为什么?没有好学的心,哪怕是你供养佛菩萨,但是没有尊重心,也只是修修福而已,对自己道业没什么帮助。

 

修福也是要看自己的恭敬心,你愈恭敬,你修的福就愈大。在这个世间,佛菩萨是第一福田,这福田我们要去种福的,就像种田一样,你得下种子才能长得出果实。在哪儿下?在福田上下,佛菩萨做众生修福的因缘。我们自己到底能不能得福,看自己有没有恭敬心,懂不懂得供养。谈到供养,我们师父老人家也常讲到,在现前这个时代,你想供养三宝,三宝现在是假的多,真的少,不像古时候,古时候是真的多,假的少。现在人就可怜了,《愣严经》上讲,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恆河沙」,邪师太多了,不是正知正见,打着佛法的旗号骗取名闻利养,现在也很多。我们看到了,如果没有智慧,就感情用事,拼命供养,那也不能种福田,反而帮助他造业。因此要修福,首先你得有智慧,用理性去观察、去分析,看清楚了,你才真正去种福田,否则那不是种到田裡头,你种到砂子裡头了,砂子裡怎么能长出农作物?

 

所以真正的福田就是佛菩萨,我们怎么供养?真正帮助佛菩萨做教化众生的工作,弘扬和护持佛陀的教育。佛菩萨来这世间他只有一桩事,就是来觉悟众生,除了这桩事他不会干别的,可能是身教,也可能是言教。我们怎么供养?我们也来做法供养。《普贤行愿品》裡讲,「一切供养中,法供养最」,最殊胜的是法供养,我们也来弘护正法,这就是供养佛菩萨。佛菩萨不需要你给他什么东西吃、什么东西穿,他都不需要这些,他只需要你来弘护正法,这是满他们的愿。不要说佛菩萨,就是我们这些稍微对佛法有点认识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觉悟,有不少同修也拿东西来供养我,我跟他讲,你别供养,你那钱省下来,做点光碟、印点书更好,这真正是供养我,你这功德更大。我不需要这么多东西,我是一天两顿就够了,穿的衣服现在都穿不完,不能再买了。我想我们都有这样的认识,佛菩萨更是,虚云老和尚、印光大师都是这样示现的。你要知道现在法供养方便,做一片光盘成本多低,大量的去做,一、二块钱就行,成本。你一个光盘送给别人,就可能度一个人。当然你可能没那么幸运,做一万张光盘能度一万人那未必,你也别那么想,做一万张光盘出来能度一百人,你就很了不起了。所以我们广撒网,广泛流通,能有百分之一的人接受了这个教诲,能觉悟,我们够本了。

 

像我们师父以前讲的,他在达拉斯建立了一个道场,达拉斯淨宗学会,花了不少钱,买了两层的一个大楼,很殊胜庄严的道场,我以前经常去那念佛。我有幸在一九九九年三月份亲自参加一个佛七,在佛七当中有一位叫马玉叶的老居士,八十四岁的老人家在佛七当中坐着往生,我们亲眼看到,穿着海青走了,我还拍了相片,那时候我负责照相,大家给她助念。这个往生的例子,往生的事,马上就报告师父上人,师父那时候在新加坡,他讲经裡就讲到,「马老居士在我们这道场往生,我们花再多的钱都够本了。如果再往生一个,我们就赚了!」那可不是,你看往生一个人就成佛了,成就一尊佛那个功德是无量无边。所以这个法供养真正是供养诸佛。「未曾间断」,这是心上念念想着这个事,可能事上会有中断,可是念头上绝没有中断,念念护持正法。

 

护持正法裡头最重要的一桩事情是什么?培养弘法的人才。因为这世间人也这么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没有后继人才,这就是对自己的老祖宗不孝。佛门也不例外,我们怎么样供养佛?最重要的,我们也来护持弘法人才、培养弘法人才,使佛法后继有人。这个是功德第一大,比自己讲法功德还要大,所以佛门第一桩大事,培养人才。过去赵朴老在世的时候他就讲,佛门裡面第一急需的是人才,第二急需的是人才,第三急需的还是人才。现在佛门裡人才太少太少了。「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要弘扬佛法,靠人,不是靠经书多少。经书现在可以印很多,我们师父《大藏经》都印一万套分送各地,现在做这个都不难,难就难在什么?培养人。而培养人可真是不容易!为什么?最重要是有德行。培养一个会讲经的人,讲经的方法不难学,过去我们师父在新加坡办过六期的弘法人才培训班,我当时都去旁听过,那是什么?专门教你讲经方法,用我们李师公写的一本《内典讲座之研究》,这本书专门讲讲经方法,方法学到不难,三个月就能培养出来。能说不难,可是能行就难了。能说,像我们这些人都能说,我在大学裡教书也教了不少年,所以现在讲佛法,这个都不难,学讲经一点不难,难是难在什么?德行。首先第一个你四个根得扎好,《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沙弥律仪》真正落实,真正做到。自己真有孝亲尊师的这个心,老实、听话、真干,还要发大愿普度众生,你这种人才能担当起弘法利生的使命。然后你还得好学,学佛法这也要用功,还要用至诚的心来感通。

 

学佛法跟学世间法还不一样。学世间法也有很多好学的人,现在的这些学者、教授、科学家,他们都很好学,工作都很努力,但是用这种方法来学佛法也不行,因为学佛法是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如果就是像学知识那样学,没办法学得圆满,学不通。你能学到很多,但是没通。过去李师公就讲,真正要弘法利生,你得通世间法,还得通佛法,讲起来才能契理契机。通世间法就不容易,你就别说其他的,《四库全书》一千五百册,你能通吗?从头到尾看一遍,一辈子都看不完。其他的还有各国的文化、信仰、知识、科技,怎么能通?佛法更多了,怎么能够通佛法、通世间法?过去人真正大彻大悟他就通了,通到自性。

 

现在靠什么通?靠至诚感通。开悟的估计很难找了,像我们这种根性开悟恐怕就很难了,业障很重,烦恼很多,只能靠什么?至诚心来感通,求佛力加持,在讲经的时候能讲得契理契机。师父老人家就讲,你用至诚心,你备课,备课得认真,不认真就没有至诚,很认真的去备课,上了台,可能你备的课都用不上,讲的什么?你看着众生,他的脸色、他的眼神,你就知道该讲些什么,可能从头到尾这个经本用不上。这是靠什么?感通,跟佛菩萨、跟众生感应道交,让众生真正得到利益。这个如果没有德行、没有至诚心,很难。如果说我备课讲经,我都备好了,上台讲,照本宣科,那个众生得不到什么利益。就比方一个医生,他是治病的,不管人家害什么病,他就在这些医学书籍裡头找,找出一大堆,然后给你开一个方子,那不对症,他吃了不仅可能病不好,会吃死人的。这样讲佛法,那真的误导众生。佛法就是药,要应病与药,你要不能够感知到众生他患什么病,你就不知道开什么药方。所以讲经,上要契诸佛所证之理,下要契众生所具之根机。这个就一定要靠修持,自己要有真正断烦恼的功夫,要自己看破放下,自己发大心,愿代众生受一切苦,令诸众生毕竟大乐。真有这样的愿心,方可感通。

 

底下讲的,这种愿心未曾间断,念念都不捨离众生,希望帮助众生儘快的觉悟。这个间断是讲心上不间断,事上肯定还会有间断的,有缘我们就尽心尽力去帮助众生,没有缘分我们也绝不攀缘,我们就好好成就自己,等待因缘成熟。所以事上是有间断,可是心上没有间断,即使是自己修,等待因缘的时候,那个度众生的心还是不间断。所以真正我们要供养三宝,要像我们师父所提倡的,建立现代化的道场。像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是在师父的理念下,可以说是纯正的正法道场,办教育,不搞什么宗教的仪式。我们在此地天天八个小时有教学,师父老人家讲《无量寿经》两个小时,其他还有三位老师包括我在内,每天讲课,每人讲两小时就是八个小时,我就多承担一点,每个二、四、六、日讲四个小时。这个真正将佛陀教育的本质复兴起来。一个道场通常就是两种人,这是常住的人,一个是弘法的人,另外一个是修行的人,修行的人一方面是护持道场,一方面自己成就,真修实干。这两种人就可以把这个道场复兴起来,这个场就有道,不怕没有庙,只怕没有道。我们在道场裡面要修行,自己一心向道,绝不搞名闻利养,绝不搞人我是非,把心安住在道上,那么自自然然你就成就了。

 

现在的很多道场确实变成私有的,都变成名利的场所。所以我们师父看到这样的情形也很心痛,讲经裡面常常也提到这个问题,他说现在希望树立道场的榜样,就要有一个好的制度,除了好的人以外,还要有个制度,什么制度?最好这道场由董事会来做管理。这个董事会裡的人是譬如说师父老人家选出来的,找那些有正知正见的居士,最重要的他深信因果,佛法懂得多不多那还是其次,他得信因果,真正信因果的就不敢造业。他来管理这个道场,董事会管理。像我们香港佛陀教育协会就是董事会管理,这是一个有限公司的这么一个形式,这虽然是慈善机构,但是这笔钱不能给到个人,不是私有的,万一解散了,这个就变成公有,给当地的政府。这样的一种模式,修行人在这个道场裡面他得好好修,为什么?这财产不是你的,而且是董事会管理,你要是不修好,就会请你走路,你不能够在这儿干扰别人修行。这样的道场管理模式,应该来讲对佛法的复兴会带来好处。真正的修行人他身心世界都放下了,也不想搞这些名利。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3日11:01:0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750.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