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22集 有视频)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无量寿经评论阅读模式

 

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22集 有视频)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在古时候,宋朝有一位宰相叫富弼,他的度量就很大。人家骂他,骂他什麽?反正就是侮辱他,他都不放在心上,也更不追究别人。有一次别人当面骂他,他旁边的随从都看得非常按捺不住了,结果富弼就劝止说,「没关係,他不是骂我,他肯定是骂别人」。他随从说,「他指名道姓在骂你」。他说,「这个世间同名同姓的人很多,他肯定是骂别人」。你看他就是不接受,这个胸怀多大!所谓宰相肚裡能撑船,他之所以能做宰相,这麽大的福报,他度量大,量大福大。别人骂我们,我们不接受,就好像别人给你一样东西,我送给你,你要是不接受,那我是不是还得把它拿回来?骂人也是,他骂我,我不接受,他还得拿回去,这等于自己侮辱自己了。所以这个我们应当学习,就学着骂不还口,打不还手,修忍辱。

 

第三个忍是「法忍」,法忍这个法是佛法,我们求法要深入经教,深解义趣,佛法是广大精深,无上甚深微妙法。我们可能听了未必能听得懂,譬如讲《无量寿经》,这裡面的义理通《华严》,那是无上甚深的微妙法,我们听一座未必听懂。可是听不懂不能就算了,搞个一知半解,就打退堂鼓,不行。学习一定要有耐心、要有恆心,听不懂再听,听一遍不行听两遍,两遍不行听十遍,十遍不行听百遍,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听上一千遍肯定懂,但是要真有那个忍耐力,有耐心。

 

师父老人家让我们学习刘素云居士,她功夫如何成就的?就是有耐心,方法抓住了,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就在家薰了十年,就听一部《无量寿经》,还不是现在我们师父讲的版本,那是拿以前十多年前的版本,很可能是我们现在複讲的这个版本。我们现在複讲的是老人家二次宣讲《无量寿经》,讲了一百零七集,在台北华藏讲的,这个可以说是老人家过去讲的《无量寿经》裡最完整的,也最详细。这个经你就反覆听,就拿个光盘,一天从早到晚就听那片光盘,听上十遍,一小时一遍,第二天再换第二个光盘,从头到尾听下来就听了十遍。听完之后怎麽办?再重复听。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如是,一天都不缺,这是忍力成就,功夫就到家了。其实这当中就是修你的戒定慧,你能够把心定上十年,反覆用正法、用经教薰习,哪能不成就?所以要懂得积功累德、积少成多,慢慢的来。不能够一开头看到人家成就得这麽好,我也要赶上他,要使劲,没白天没夜晚,干个几天就累了,就倦怠下来。这个其实刚刚发心就不纯,他看到别人好,他是想什麽?要超过别人,好胜的心、争强的心,不是道心,不是想自己成就自己,是好胜争强,是阿修罗的心态。你学成了,最后都成了阿修罗。所以真正要发道心,真正自己要成就,跟别人不相干,以别人为榜样,我们向他学习,但是绝没有争强好胜的心。持之以恆、锲而不捨,最后你就能成就。

 

第四个忍是「随佛教忍」,随顺着佛教诲。菩萨就是处处随佛教诲。当我们有烦恼的时候,譬如说别人惹我生气了,那就要克制自己的瞋恼,要用佛的教诲说服自己,万法因缘生,既然是因缘生,那就是空的,不真实。这一切也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就如梦幻泡影,哪是真的?你要提起这样的正念,你这瞋恨心自然就化解了。你争个什麽?争来争去都是假的,都是空的,没什麽重要。很多事情我们回想起来,当时争得面红耳赤,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可笑,何苦来?过眼云烟。但是我们凡夫往往就是在那个当下出不来,看不破、放不下,所以就会随着烦恼转。倘若你提起正念,知道眼前的事情如梦幻泡影,没什麽大不了,立刻就放下。

 

我前天从斯里兰卡参加世佛联的大会回来,我在会上听到一位澳洲的法师,澳洲人,他是南传佛教,在泰国剃度的,他说了一个故事让我很受启发。他说,人凡是有争执,有放不下的,那都是没觉悟。他讲了一个故事是什麽?说一对夫妇,这对夫妇新婚,就感情很好、很和谐,週末决定到原始森林裡面去旅游,于是兴高采烈的一起去。在森林裡面找了个地方野餐,吃着吃着,忽然听到有那个叫声,呱呱呱呱,就好像鸡叫,又好像鸭叫。这先生就说,妳听,这是鸭叫。那个太太说,不对,这是鸡叫,不是鸭叫,是鸡叫。告诉妳就是鸭叫。我觉得就是鸡叫。你看,两个人就吵起来了,吵到最后两个人翻脸了,就说要离婚。最后这先生忽然醒悟,这是干嘛?刚新婚不久,就为了鸡叫鸭叫就要离婚。然后跟这个太太说,其实他听起来是鸡叫,不是鸭叫,先生妥协了。太太说,其实我听也有点像鸭叫。其实鸡叫鸭叫有什麽重要?为什麽要为此争得面红耳赤?搞得都不和谐。

 

其实大家别笑,可能我们有时候就进入这样的漩涡裡出不来,往往就为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跟人吵翻脸,跟人过不去。你要是真正学佛,你想想,有什麽大不了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比那鸡叫鸭叫更虚幻,何苦这麽认真?所以当你们要是真正起争执的时候,你想着这个故事,别为那个鸡叫鸭叫认真了。再讲牠鸡叫也好,鸭叫也好,都可以,你叫牠鸡也行,叫牠鸭也行。所以你看,你要提起正念,知道万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空,就是虚妄,提起正念,瞋恼心就没有了,你就能够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你说是鸡叫就是鸡叫,你说鸭叫就是鸭叫,恆顺众生,哪有烦恼?这叫随佛教忍。

 

第五种叫「无方所忍」。无方所是讲一切时一切处,要提起正念,不要把忍忘掉了;也就是随时随处都要忍,不能够忘失正念。这一忘掉正念,往往忍就提不起来,不能忍。这是无方所忍。

 

第六种忍是「修处处忍」。这个处处忍,跟刚才讲的无方所忍有一点不同,无方所忍主要是讲一切时一切处都要忍,修处处忍特别是指境界,人事的环境、物质的环境,不管是顺境也好,逆境也好,都要修忍。顺境不能起贪爱,这一起贪爱,就被顺境给转了;在逆境当中不能起瞋恚,瞋恚心一起就是被逆境转。所以无论顺逆境界,心永远保持清淨平等、心平气和。这是前面讲的修寂静行。

 

第七种忍叫「非所为忍」。所为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某一种关係存在,我们的忍不是因为什麽样的关係才忍。譬如说他跟你很亲,跟你关係很好,你可以忍耐,那关係不好的就不能忍了。我的儿子很乖,他犯了错误我能忍,其他的人犯错误我就不能忍,这个就是有条件了。另外还有对我有利的我能忍,对我没利的就不能忍。如果领导骂我,我就能忍着,不敢得罪领导,得罪领导,恐怕饭碗也没有了,所以就能忍。换个人,自己下属要是突然骂我,我能不能忍?也能忍。这叫非所为忍,不是因为这个人跟我有什麽亲、有什麽故,跟我有什麽关係,或者这个事对我有利还是无利,都要忍耐,这是非所为忍。所以在一切境界、一切的条件下,平等的修忍辱,让自己身心真正清淨。

 

第八种忍是「不逼恼忍」。不逼恼是特别指当别人加害于我的时候,我不能逼恼别人,这叫忍。别人对我很好,当然我不会逼恼别人,不会恼害他。当他来加害于我,陷害我、毁谤我、欺骗我,我能够不起瞋恼心,不报复,这就是不逼恼忍。

 

有一位我的企业家朋友,他做生意,做房地产,有一次他就跟我讲,他说有一个人骗了他九百万,数目字不小,骗走了,很生气,想告他,问我要不要告。我就告诉他,你要真学佛就不要告他,佛教徒无论是别人怎麽样加害于我,我都不会报复,不会逼恼他。你要相信,那是你跟他前世的因缘,他为什麽骗你不骗别人?而且还给他骗到手了,那证明你前世肯定欠了他的,你就做还债想。佛告诉我们,在这世间人与人之间关係不外乎四种,报恩的、报怨的、讨债的、还债的,他是来讨债的,你就很欢喜送给他,他骗你的时候你还把他当真的,你很欢喜给了他,给了他之后你才发现他骗了你,这证明是讨债的。他还有点不服气,他说我没有理由前世欠了他这麽多,是不是应该讨回点,讨一些回来?譬如说他前生我可能欠了他三百万,他这生要了我九百万,那还有六百万我得给他要回来。我就告诉他,你要是还多了也没关係,还多了,他欠了你,来世他还得还,所以保持心平气和。不过他很难得,后来听从了我的劝告,就没去告他了。那就是理要通,这前面讲的随佛教忍,你有佛法的薰习之后,你能在境界现前你能提起正念,这说明你真学佛。

 

释迦牟尼佛当年因地修行的时候做忍辱仙人,歌利王来割截身体,这是什麽?凌迟处死。这个仇恨多深!而且是无辜被害。经上讲,忍辱仙人他修行,在森林裡打坐,歌利王(歌利王就是暴君,中文翻译成暴君),暴君带着宫女们出来打猎、游玩,在森林裡看到忍辱仙人在打坐,歌利王就追猎物去了,那些宫女看到忍辱仙人庄严相好就很羡慕,围过来向他请教佛法,忍辱仙人就给她们说法。结果歌利王回来一看,自己的宫女们都围着一个男人坐着,心裡的妒火就起来了,拔出剑就走上去问,你干嘛要调戏我的宫女?我没有调戏你的宫女,是她们来问我,请教我佛法,我给她们说法而已。你在这干什麽?我在这修忍辱。你能忍,我羞辱你,你能不能忍?我已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什麽都能忍。好,我来试试看。「哗」给他一刀,鲜血就喷出来了。你能不能忍?能忍,再来一刀!就这样一刀一刀的把忍辱仙人全身肉割下来,凌迟处死。自始至终忍辱仙人一个瞋恼的念头都没有,成就了忍辱行。没有逼恼的念头、没有报复的念头,反而生起大慈悲,「你真是愚痴,造了这样的恶业,不知道将来果报必在阿鼻地狱」。所以生起怜悯、同情的心,发了一个愿,「将来我成佛了,我第一个度你」,你看发起慈悲的念头。。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3日10:50:21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744.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