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茂森博士(定弘法师)讲 无量寿经(第17集 有视频)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admin 无量寿经评论阅读模式

 

这个「淨」很重要,淨念相继,这个淨裡头没有怀疑、没有夹杂。你念这句佛号,先伏烦恼,就是把你的这些妄念给伏住。念佛的时候,有妄念不要紧,你知道是有妄念,凡夫不能不起妄念。起妄念的时候最重要的,你能觉察到,马上用这句佛号把它压下去,把你的心专注在佛号上,你听自己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句一句佛号你听得清清楚楚。你能听清楚的时候,证明这个时候你心裡没有妄念;要是听不清了,嘴在动,听不到自己念佛,证明你在打妄想。持名念佛很管用,你马上就能观照得出来。一看到有妄想,怎麽办?立刻把心收住,专注在佛号上,妄想不要理会它,由它去。可别想,「这妄想从哪来的,它上哪去,我为什麽有这个妄想?」,行了,你愈想愈多妄想,「我怎麽样断它?」这些都是妄想。夏莲居老居士讲得好,说念佛的时候不去妄想,就是你不要想着去妄想,欲去妄想,是去一添两。你想去一个妄想的时候,添了两,这是你已经被妄想转了。最好的方法,不要理会它,由它想去,我就专注在佛号上。你不理它,它就没了。这妄想是妄的,不是真的,你不理它,它就没有,消失了,愈理会它愈多。所以淨念相继,专注在这个佛号上,听自己念佛,听得清清楚楚、分分明明,这是念佛的诀窍。

 

你能够伏住妄想,你往生可以凡圣同居土有分,妄想烦恼没断,见思烦恼一品都没断,你能伏住,就行了。如果见思烦恼要是断了,你往生极乐世界那就不是在凡圣同居土,你能够上生到方便有馀土。你没往生之前,你这个功夫就等同阿罗汉。如果你能够念到连无明都破掉,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那你往生就是实报庄严淨土,分证常寂光土。所以西方极乐世界有四土三辈九品,那是看你的念佛功夫浅深,你功夫愈深,就是你断烦恼断得愈多,你的品位就愈高。这裡讲的是功夫的浅深,不是说你念佛号的多少。你念阿弥陀佛一天念十万,可是还是打着妄想的念,佛号跟妄想一起走,这念的叫「喊破喉咙也枉然」,没用。为什麽?它伏不住你的妄念。还不如那些人平时没念佛号,但是一有妄念,他立刻提起佛号,能压住,这才是真的功夫。所以这裡讲的,你的品位高下是看你功夫的浅深,不是念佛的多少。这叫正定聚。

 

第二种叫邪定聚,邪定聚就是决定不能成就的。就是修行,他理论不正确,方法也不正确。这种人他有没有定?他也有定,他是邪定。这个邪定是什麽?他这个定功裡头有夹杂、有疑虑,甚至有错误的知见夹在裡头。这种修,修到最后,顶多就是世间的四禅八定,那还是比较有运气的,他绝对不可能出三界。所以要修定之前最重要的,我们自己把这个法门的理论方法要弄清楚、弄明白,不能够盲修瞎练。盲修瞎练,练到最后变成邪定聚,那就很麻烦。实在讲,严格的说,就是连二乘人他们甚至出三界,证得阿罗汉果了,可是他们这个知见还不是完全正确,那都叫做邪定聚。小乘阿罗汉证了偏空涅槃,他就住在这涅槃境界裡头不肯出来,不肯发大心广度众生,没有发出成佛的菩提心,这还属于邪定聚。正定聚的方向目标是指向成佛的,这是真正的正定聚。小乘在佛法裡面都属于外道,叫「门内外」。在唯识学裡头讲的「同生性」和「异生性」,同生性这是指转八识成四智,你成佛了,所以你跟诸佛相同,用的都是真心,不再用妄心,这叫同生性,这叫正定聚。异生性就是还是用妄心,用识,他不用真心,就是没有智慧,这种就属于邪定聚,或者不定聚。所以连小乘阿罗汉他们也没有放下妄心,还没到转识成智,都属于异生性。

 

第三种叫不定聚,不定聚是他不定,看他遇到什麽样的缘。如果遇到善缘他就行善,遇到恶缘他就造恶;遇到淨土法门他就能念阿弥陀佛求生淨土,遇到其他法门他也就跟着其他法门去了,他自己没有一个定知见。这种人就需要诸佛菩萨来护念、来教化,给他创造好的因缘,因为他遇到好的缘分他能够修行、开悟、证果。像大家在这裡我们学《无量寿经》,这个缘太殊胜了。因为咱们都是不定聚,没有定,既不是正定聚,也不是邪定聚,是不定聚。遇什麽样的缘就很要紧,你这一生能不能够成就,关键看你的缘。所以善导大师讲,总在遇缘不同。蕅益大师讲,「缘之所在,恩德弘深」。我们遇到这样一个殊胜的缘,师父上人把淨土法门给我们讲得这麽清楚。我们能读到《无量寿经》这个会集本的最善本,这是夏莲居老居士近代的人刚刚会集出来还不到一百年;黄念祖老居士给这个会集本做了这麽好的注解;师父上人把这个经讲得这麽清楚明白。这个事你想想,历史上佛法传入中国两千年来,还没有这麽殊胜的缘分,给我们遇到了,仔细想想,这个缘太殊胜太殊胜!真的自己善根肯定是深厚,再加上佛菩萨给我们加持,这一生要是没往生,太对不起佛菩萨,太对不起自己了!

 

所以这个缘,一般我们讲三种缘,第一种要遇到善知识,就是你要遇到好老师,给你把淨土法门介绍得很清楚,他自己真正有修有学,是个高明的老师,明师。这个「明」不是名气的「名」,名气大不一定有用,这个明是明白的老师,他自己很明白,他能够把这个道理也说得很明白,我们学习了。

 

还有第二个缘,要有同修道友,志同道合的这些同修,我们在一起,这就很殊胜。这些缘确实可遇不可求。我们师父上人今天还在讲,如果是有这麽一个地方,大家在一起共修共学,就按照师父上人他讲的这个道理,讲的这个方法,我们在一起修学,互相切磋琢磨,互相勉励,成就会很快。当然,如果能够跟着我们师父上人在一起学,那就更殊胜,但是这个缘也是可遇不可求,要看我们自己的福报。

 

还要看第三个缘,是修学的环境,有没有个好环境。我们凡夫必定是受环境的影响,你说不受环境影响是不可能,环境愈清淨愈好。大环境这讲我们的社会,现在我们这个大环境不好,物欲横流。现在我们国家提倡传统文化,前景还是光明的,但是毕竟造恶业的人也是很多,所以大环境确实不太利于修行。现在通讯设备也是非常的先进,你想与世隔绝都不太可能,你跑到深山老林裡面你还开着手机,你等于还没有隐居。那得靠自己,自己选一个小环境。这小环境也不一定说在深山老林裡,如果你能够有福报在深山老林裡面静修,那真是太好了,一般人没这个福报。你就在你自己住的地方,像我在香港,香港这是花花世界,可是我们可以自己创个小环境。我的寮房很小,下面是繁华的都市,可是我们躲在小楼裡头,我们每天可以听经,每天可以读经、念佛,我们不去沾染外面的这些世俗的污染,我们每天深入经教。学刘素云老师,她就是自己一个人在家裡听光盘,一天听十个小时,可以不用下楼的。你这个小环境也是很好的一个修行道场,所以这个缘也要靠自己来创造。如果有同修道友固然更好,没有,靠自己也行,刘素云老师就是靠自己,一个人她就成就了。

 

我们自己把握住正定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全是正定聚,没有说邪定聚、不定聚的,哪怕是下下品往生的,层次最低的那个人也都是得到正定聚了。为什麽?一往生极乐世界,他都能够圆证三不退,这不就是证果了吗?这就是正定聚的结果。我们在现在就得修,经上讲的「皆同一心,住于定聚」,这是我们修行的一个纲领原则。一心就是没有二念,在现阶段我们要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是一条心,我就去极乐世界,其他的什麽都不想。哪怕你给我十个亿,我也不挣,我就希望到极乐世界去,一条心、一条路,这是一向专念,你心心念念就是念着往生。这个虽然还没到一心不乱的功夫,但是也属于一心,就是一条心,其他心都死了,就是这一条心,没有二念。这样蒙佛力加持接引你往生,你带业往生,一往生到极乐世界,你就真正得一心,你真正住正定聚。这是愿文裡面讲得很清楚,如果你不得一心,不住正定聚,那阿弥陀佛不成佛。他成佛已经十劫了,说明这个愿已经成就了,你往生一定是皆同一心,住正定聚。那个时候真的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淨念相继,没有第二个念头。你到了极乐世界,想那是阿弥陀佛、那是观世音菩萨、那是大势至菩萨,你起这些念头,就不是一心。所以那个一心是一个念头都不生,一天到晚,一年到头,总处在一念不生的状态,你在极乐世界是这个样子。真是念念回归自性,而自性全体大用就现前。所以愿文前面讲的六种神通,那神通是无碍的,都现前。为什麽?你回归自性。你还有念头,你没办法回归自性。你没念头了,自性神通妙用立刻现前。

 

底下是第三十愿「乐如漏尽愿」,愿文上讲,『永离热恼,心得清凉』,前一句是讲离苦,后一句是讲得乐,离苦得乐。怎麽样才能够远离热恼?热恼就是烦恼,烦恼起来的时候很热,人一生气的时候,火就往上冒,热恼。如何才能做到永离热恼?在《金刚经》裡面我们看到,世尊教导须菩提尊者,《金刚经》讲什麽?「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你能做到这八个字,你就离开热恼。换句话说,烦恼怎麽来的?因为你着相,你心动了,这就是烦恼来了。《金刚经》裡面,这是须菩提尊者讲,「如来善护念诸菩萨」。菩萨在世间,他难免也有热恼的时候,尤其是发心要弘法利生,要护持正法的,必须是接触大众。接触大众要用什麽样的心?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不取于相是外不着相,如如不动是内不动心,你要做到这一点那就没有烦恼。否则即使是菩萨再来,那也会有烦恼。

 

佛经裡面有这个故事,说舍利弗,佛整天劝他们要迴小向大,于是他发了大乘心,他是阿罗汉,要发大乘心普度众生。结果发了心之后,准备想去行菩萨道,走在街上找找看有没有对象,去行菩萨道。结果这时候忉利天人就要考验考验舍利弗,就从天上下来,化成一个生病的人,在路边哭。舍利弗走过来看到,这个人怎麽哭了?就问他,「你干什麽?」他说,「我生病,药都齐了,就是没有药引子,所以现在哭」。舍利弗说,你要什麽药引子?他说,「我这药引子没办法找的,它是要阿罗汉的眼睛」。舍利弗总算找到对象了,「我就是阿罗汉,你要阿罗汉的眼睛,好,我挖一个给你」,就挖了一个眼睛给他。结果这个病人说,「你挖错了,你挖了左眼,我是要右眼。你这好心,你得先问问我,怎麽挖错了?」舍利弗一看,挖错了,也得救人,于是就把右眼也挖给他。挖给他之后,他就捧在手上闻一闻,觉得怎麽这麽腥,就抛到地上,走了。舍利弗马上就退心了,菩萨道真难修。为什麽会退心?外着相,内动心,他没做到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所以热恼就起来了。连阿罗汉都会有热恼,所以这个事情确实不容易。

 

我们要发心弘法利生,要行菩萨道,就得鍊这个真功夫。这个功夫是难,难也得要学,难行能行,慢慢的来,要不断的放下,放下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执着,常常能够提得起来,「这世间一切法皆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你行菩萨道也别把它当真,别做实在了,真叫「作梦中佛事,建水月道场」。你要把它当真了,你难免就会有烦恼。要修,我们师父过去,他的老师章嘉大师,我们师公,教给他一个窍门,你要真学佛,你要很快的入进去,从哪学起?看得破,放得下。从哪做起?布施。布施就是放下。布施从哪开始布施?我们师父当时分享心得,也显得很实在,一开始说马上拿很多东西出去布施,这放不下。首先是什麽?自己先拿那个不喜欢的东西先布施给人,喜欢的留给自己用,我们都是这样的。然后慢慢心量扩大,布施得很自然,自己喜欢的也能够送给别人,甚至崭新的没用过的都可以给别人,自己用旧的,这就进了一大步;到最后拿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别人有需要,都能忍痛割爱。慢慢从这儿学,把吝啬的心、贪染的心布施掉。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5年12月23日10:26:46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7729.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