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士全书之因果劝上卷(更新至7集)悟道法师主讲

admin 悟道法师评论阅读模式

安士全书之因果劝上卷  悟道法师主讲  (第七集)  2010/4/19  日本东京太和素食餐厅  档名:WD19-018-0007

 

《安士全书.万善先资因果劝》。诸位同修,诸位大德,大家晚上好,阿弥陀佛!请放掌。我们昨天学习到「因果劝」第三集,「劝弄璋家」。这一段是周安士先生劝勉生小孩不要杀生,弄璋是古礼,古礼生男孩叫弄璋,生女孩叫弄瓦。这一段主要是给我们讲生儿女,生男孩、生女孩都一样的,就是避免杀生。此地给我们举出来,富贵人家生一个孩子,就如同得到宝贝的美玉一样的珍重,就是珍惜爱护。动物如果繁殖产子,我们反观人类以外的这些畜生道的动物,生这些子女,牠们是成为人类锅当中的肉羹。我们在清静的夜晚稍微一反省,这个心也太残忍了,也太狠毒了。我们生儿女就这么宝贵,我们杀害这些动物,就没有想到这些动物牠也有儿女,牠也是跟人一样爱惜自己的儿女。我们人生儿女来杀生庆祝,把动物牠们父母子女,让牠们生离死别,这个心就太不慈悲了,此地给我们讲:

 

【此心何太毒。】

 

这个心未免也太狠毒了。

 

【愿将地藏经。与君三复读。】

 

这就是举出《地藏经》一段的经文,要与我们重复的来读诵。

 

【经云。阎浮提人。初生之时。慎勿杀害。广聚亲戚。能令子母。不得安乐。】

 

《地藏经》这段经文,如果我们读诵过《地藏经》,对这段经文应该都很熟悉。『阎浮提人』,生儿女,佛在《地藏经》劝我们『慎勿杀害』,就是你不要去杀生害命,杀生害命,广聚家亲眷属,大家来庆贺、来喝酒,如果这样做法,『能令子母,不得安乐』,就是儿子跟母亲就得不到安乐了,甚至儿女一辈子都得不到安乐,母亲跟儿子都得不到安乐。

 

我们现在常常听到,特别我们要做法会的时候,有很多同修都要写冤亲债主的牌位。冤亲债主,我们跟一切众生结怨,第一个因素就是杀生吃肉,这是第一个因素。一般没有学佛的人,大家都认为是很正常的,而且非杀生不可,但是他不知道这个有因果的。你杀生来庆祝,来给这个母亲进补,生产的妇女进补,但是这个杀业的怨恨,这是消不掉的。众生被杀害当然牠有瞋恚心,牠时时刻刻只要有机会,牠也会报复,这个怨恨之心始终无法化解。因此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他得不到安乐,得不到平安快乐,很多事情、很多麻烦,也不晓得为什么,就是问题很多。这桩事情,佛在经上给我们讲得就很清楚,所以这段经文我们要常常去读诵思惟,广泛的去宣扬。下面讲:

 

【观此。则求儿孙长育。福寿康宁者。断断不宜杀生矣。】

 

『观此』,就是你看到《地藏经》这段经文,我们就很清楚明白,你希望这个儿孙能够长久的养育,希望他身体健康,希望他前途光明、他的福报寿命康宁,那你决定不可以杀生。我想天下父母亲,没有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儿女他是有福报,又长寿,身体又健康,事业又顺利,应该做父母的人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福寿康宁。但是我们看看这个世间上,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得到福寿康宁,但是有几个人他真正得到福寿康宁?要如何才能真正得到福寿康宁?一定要照经上佛给我们讲的,『不宜杀生』。如果你生儿女,生下来就杀生害命,跟众生结下这个冤仇,这个子女包括父母都不能得到福寿康宁。下面讲:

 

【世人每遇生子。辄有一种鄙夫。争来索酒。口中虽称祝贺。心内实为甘旨。愚痴者不觉为其所动。小则烹鸡炙凫。大则割彘刲羊。致来世今生。怨怨相报。甚无谓也。】

 

这是过去清朝时代,在我们中国有这么一个习俗,『有一种鄙夫』,「鄙夫」就是要来讨吃讨喝的。『争来索酒』,听到某一家生儿子,他就到那个家里去跟他祝贺,他心里实在是想讨一杯酒喝,有一些肉可以吃。愚痴的人他不知道,就被他所感动了,人家来祝贺,就请人家吃饭,喝酒吃肉。『小则烹鸡炙凫』,就是杀鸡杀鸭的;『大则割彘刲羊』,就杀猪宰羊,这是造了严重的杀业。造了这个杀业,『致来世今生,怨怨相报』,杀了之后不是没事了,来生被他遇到了,换我们就被他杀。所以世间的刀兵劫、战争、瘟疫,各种天灾人祸,古大德跟我们讲,「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都是从杀生来的。冤冤相报,你说干这个事情,有什么意义!『甚无谓也』,就是毫无意义,而且对我们、对大家都是有损害的。这是劝生儿子的人家不要杀生。

 

现在有很多人还是停留在一个观念,好像生小孩,没有杀鸡杀鸭,没有吃肉就恐怕营养不够,这个观念实在讲都是错误的。现在有很多人他发心吃素,我们认识的人当中,他的儿女胎里素,但是他也没有什么营养不良,也没有瘦得皮包骨,反而比一般人都要健康。像我家,我大哥他很早吃素,我大嫂跟着他吃素,几个孩子大部分都是胎里素的。但是这些小孩,我看也不会输给一般的小孩。如果大家不相信,哪一天我找来给你们看看,我大嫂他们都是吃那些素鸡素鸭的,也没有真的去杀鸡宰羊的,一样很健康,这是一个事实的证明。证明什么?一般人那个观念是不对的,不一定说非得吃这些鸡鸭鱼肉才有营养,你吃这些素食都没营养,这是错误的。

 

现在台湾周泳杉周老师,他讲了一个光盘,好像在山东青岛企业家论坛讲的,他讲健康饮食。他提出很多科学的数据来给我们说明,素食的确对我们人类身体健康是绝对有帮助的,反而肉食对我们是会造成很多疾病。这个光盘如果还没有看的,大家可以自己先看看;自己看完了,可以广泛的介绍给一些认识的人,家亲眷属,提供给他们来看。一般人你跟他讲这个因果,没有学佛的人他不相信,他认为这个是迷信。因此对一般人来讲,讲到身体健康他就会比较重视一点,特别中年以上的人,他就会比较重视,这方面也可以提倡,进一步再深入因果教育,这是更进一步。这是学佛的人,他才会相信这个因果。

 

下面就要给我们讲一个公案,这个公案是出在《法苑珠林》,我们看这个文:

 

【烹羊速报(出法苑珠林)】

 

【唐显庆中。长安某氏。诞儿弥月。大宴亲朋。欲杀一羊。羊屡向屠人拜。不顾。竟杀之。有顷。烹羊于釜。产妇抱子而观。釜忽自破。沸汤冲入猛火。直射母子头面。顷刻俱毙。】

 

『烹羊』就是杀羊,把羊放在锅里面煮,这个报应很快,『速报』就是很快的。这个事情是发生在唐朝,在中国唐朝,唐高宗显庆年间。『显庆』就是唐高宗的年号,公元六五六年到六六一年,这五年是唐高宗执政的时间。当时的首都是在『长安』,就是现在西安,陕西省西安,长安这个地方,这个事情是发生在这个地方。『某氏』,「某氏」就是一个妇人。『诞儿弥月』,生下一个儿子,这个儿子满月的时候,他们就大摆宴席,招待亲朋好友,就要杀一只羊。这只羊屡次的向屠夫跪拜,这只羊也是知道牠要被杀了,我们人贪生怕死,动物跟人一样,牠也贪生怕死。我们人爱惜自己的生命,动物牠也爱惜牠的生命,就连一只蚂蚁,牠都爱惜牠的生命,那何况一只羊!这只羊一直向屠夫跪拜,这个屠夫也没有理会牠,最后还是把牠给杀了。杀了之后,把羊放在大锅里面烹煮,煮这个羊。这个时候这个产妇就抱着她满月的孩子来看,看那只羊在锅里被煮,突然煮羊的那个锅就裂开了,那个水烧得很滚,那个沸腾的肉汤,这个锅一破,『冲入猛火』,沸腾的肉汤就直接射向他们母子二人的头跟脸,母子当下就被烫死了。这是发生在唐朝显庆年间的一个公案。

 

我们再看下面「按」,这是周安士先生按照这个公案做的评论,我们看这个文:

 

按【佛世一鬼王有五百子。幼者名嫔伽罗。其母凶暴。食人儿女。世尊取其幼子覆钵内。鬼母飞行天下。七日不得。问佛所在。佛言。汝子五百。仅失其一。何故愁忧。世人生子。岂不爱惜。汝何食之。答言。我今若得嫔伽罗者。更不杀世人之子。佛示鬼母钵处。鬼母同五百子取之。尽神力不能动。还求世尊。佛言。若受三归五戒。当还汝子。鬼即依佛敕。佛言。好持是戒。汝是迦叶佛时羯肌王女。以不持戒。受是鬼报。(详载杂宝藏经)噫。天下为鬼母者。岂少哉。】

 

这是周安士先生按照这个公案做了一个评论,这个公案是生儿子杀生来庆贺。在佛世的时候,就是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的时候,有一个鬼王有五百个儿子,最小的叫『嫔伽罗』,他们的母亲非常凶狠残暴,喜欢吃人的儿女,把人的儿女都抓来吃。有一天,世尊就把她最小的孩子抓来,覆盖在钵里面。这个『鬼母飞行天下』,找她最小的儿子找了七天都找不到。最后她没有办法,就去请问佛,她这最小的孩子在哪里?佛就对她说,妳有五百个儿子,妳只是失去其中的一个,还有四百九十九个,还那么多个,妳为什么这么忧愁?不过失去一个而已!佛就这样问她。她很着急,要找她孩子。这个时候佛就跟她讲,世间人生下孩子,难道这些人他都不爱惜他们的儿子吗?妳为什么都要去吃人家的儿子?这个鬼母就回答,我现在如果找到嫔伽罗,我就再也不去杀世间人的孩子。佛陀就指示鬼子母放钵的处所,他说妳那个小孩子就在我的钵里面。

 

这个鬼母同她这个五百个孩子,一起去拿那个钵,要去找她的小儿子。鬼子母都有神通,使尽他们的神通力量也移不动,没办法,又回来向世尊祈求。佛就说了,妳如果肯受持三皈五戒,我就把妳的孩子还给妳。鬼母就依从佛陀的教诫,接受了三皈五戒。佛说妳好好受持这个戒,妳本来是迦叶佛时代羯肌王的女儿。这个迦叶佛是释迦牟尼佛前面一尊佛,是贤劫千佛。我们这个时期称为贤劫,贤劫就是有很多圣贤出世。贤劫有一千尊佛,在这个大劫里面,有一千尊佛出世,释迦牟尼佛是第四尊,他前面迦叶佛是第三尊佛,是我们这个世间人寿命两万岁的时候,那个时候示现成佛的。释迦牟尼佛跟她讲,妳本来是迦叶佛那个时代羯肌王的女儿,妳那个时候也是个王女,当时因为妳不肯持戒,所以今天妳才受到堕落鬼道的果报。这个把她过去世的因果讲出来了,这个因果公案详细记载在《杂宝藏经》。《杂宝藏经》在《大藏经》里面有,一共有十卷,是元魏吉迦夜译。这个经里面是举出王子以肉济父母等一百二十一条的因缘,劝人作福持戒。这个公案是出自于《杂宝藏经》。

 

下面讲,普天之下,做鬼母那样事情的人难道还少吗?就是太多了,因为没有好好持戒。我们知道五戒第一条就是不杀生,不能杀生的,三皈五戒。这是劝勉生儿女不可以杀生。我们再看下面的文:

 

【劝祀先者(以下言享祀不宜杀生)】

 

【祭祀祖先。不过尽报本之思而已。至祖宗来格与否。未可知也。何则。祖宗修人天之福。必生人天受乐。造三途之业。必在三途受苦。然享乐者少。受苦者多。故孝子慈孙。每遇节日忌日。但当虔诚斋戒。念佛持经。回向西方清净佛土。使祖先出轮回苦。是为真实报恩。至杀生以供鼎俎。徒增死者业障耳。遇明眼人。不胜悲悯。】

 

下面这个公案是出自于《竹窗随笔》。这个劝祭祀祖先的这段文给我们说明,祭祀祖先不过是子孙尽自己报本返始、饮水思源的思念之情而已。祭祖主要是提倡孝道,不要忘记祖先,我们现在讲纪念。教我们不要忘本,不要把祖宗给忘了,祭祀它的本意是在这里。『至祖宗来格与否』,「来格」就是来临、到来,『未可知也』,祖宗有来、没有来,到底他有没有来享受也不知道。『何则』,什么原因?『祖宗修人天之福,必生人天受乐』,祖宗如果他在生他修五戒十善,他就生到人天善道去享福,他也不会来了。『造三途之业,必在三途受苦』,如果在生造作十恶业,必定堕到三途去受苦。堕到三途,就好像人犯罪,被抓进监狱,被关起来了,他也出不来。『然享乐者少,受苦者多』,六道轮回里面,的确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乡,造恶业的多,修善业的少,因此享乐的人就少,受苦的人就多了。这个原因就是修善的少、造恶的多。这个我们可以理解,比如说现在看到这个世间人,杀生吃肉的人多,还是不杀生吃素的人多?我想这个都不用去调查,一看就知道了。在东京市有几家素菜餐厅?我看恐怕五家都不到。那个杀生吃肉的餐厅有几家?我们这样一观察,答案就出来了。将来的果报是受苦的人多,受乐的人少!所以大家愿意来这里吃素,你跟一般人将来的果报就不一样,戒杀吃素。

 

『故孝子慈孙,每遇节日忌日,但当虔诚斋戒,念佛持经』。如果你是一个真正的孝子慈孙,每逢遇到节日,或者祖先他的忌日(就是他往生的日期),应当怎么做?应当虔诚的斋戒,就是这一天你要奉持斋戒,要不杀生、吃斋;而且还要「念佛持经」,念佛诵经。『回向西方清净佛土』,劝祖宗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使祖先出轮回苦』,把这个功德回向给祖先,劝导祖先要信愿念佛,求生净土,他才能永远脱离六道轮回生死之苦。『是为真实报恩』,这才是真正的报答祖宗的恩德。

 

『至杀生以供鼎俎』,「鼎俎」就是古代祭祀陈列食物的礼器,一般是割肉、煮肉的用具。如果杀生来供祖先,那果报是怎么样?『徒增死者业障耳』,那个死人的业障他又增长了,让他这个业障加重。『遇明眼人,不胜悲悯』,如果明白这个道理的人,看到这种情况,非常悲哀,也感到非常的怜悯,怜悯这些人无知,给祖先无端造下这个恶业,加重祖先的业障,这个是绝对错误的。我们看下面这个公案:

 

【杀生冥累(出竹窗随笔)】

 

《竹窗随笔》是我们净宗八祖莲池大师他写的,这本书我也常常看。这个公案是从《竹窗随笔》摘录的。

 

【钱塘金某。斋戒虔笃。没后附一童子云。吾因善业未深。未得往生净土。今在阴界。然亦甚乐。去住自由。一日诃妻子云。何故为吾坟墓事。杀鸡为黍。今有吏随我。不似前日之自由矣。子妇怀妊。因问之。曰当生男。无恙。过此复当生男。则母子双逝。众异而志之。其后一一皆验。】

 

这个公案,就杭州钱塘县有个姓金的,受持斋戒很虔诚专一。他去世之后,附在一个儿童的身上,我们现在讲附体的。在大陆上,我们做三时系念,看到很多附体的。他附在这个儿童身上,他就说话了,说因为我在生的时候,善业修的还不够深厚,没有能往生到西方净土。可见得往生西方净土,还是要断恶修善,善业还要修得深厚。现在在阴间里面,但是也很快乐,来去都很自由,没有什么束缚。有一天,他又附在这个儿童身上,就呵斥他的妻子说。这是又有一天,他又附在儿童身上,对他的妻子就讲,妳为什么为了我坟墓的事情去杀生请客?古人到节日,比如清明这些祭拜,都会杀生去祭拜坟墓。她为了祭拜他这个坟墓,去杀生请客。他说现在有差役常常就跟着我,没有像以前那些日子那么自由自在,常常有人跟着我。他的儿媳妇怀孕,他的妻子就问他,他这个儿媳妇怀孕吉凶如何?她生产能不能顺利?他就跟他妻子讲,他说前面应当生一个男孩,母子平安,这个没有问题。下一胎还是应当会生一个男孩,但是下一胎生男孩,母子双亡,母亲跟儿子都会死去。众人听到这个话都很惊讶,把它记录下来。后来果然一一都应验了,果然前面第一胎的男孩平安的生下来,到了第二胎的男孩,生产的时候,母子双亡,遇到难产。我们看「按」,评论这个公案。

 

按【祭不能用蔬。第一不可杀生。而世有科名得志。杀猪羊以祭祖。彼且扬扬自得。以为荣亲。旁观者亦肩摩睨视。啧啧称羡。问祖先此时果能享一脔一箸乎。徒杀物命。致父母沉沦。死者有知。当必拊膺痛恨于九原矣。反不如单寒之子。蔬果告虔之为愈也。】

 

周安士先生按照这个公案给我们再说明。祭祀如果不能用蔬菜,『第一不可杀生』,「杀生」特别是买活的到家里来杀,那是最不吉祥的,自己家里就变成屠宰场,杀生家里就变成冤气聚集的场所,所以不可杀生。

 

世间人,『有科名得志』,就是考取科举,古代考取科举,就是他有了功名,可以做官了,在世间法来讲,可以光宗耀祖,得到科名,做了官,回到家乡就『杀猪羊以祭祖』,祭祀祖先。『彼且扬扬自得』,他觉得很得意,以为这样做是荣耀自己的父母亲,所谓光宗耀祖。『旁观者亦肩摩睨视』,「睨视」就是斜视,眼睛斜着看,旁观。「肩摩」就是肩与肩相摩,形容人很多很拥挤,大家都围过来看。『啧啧称羡』,大家都很羡慕,很羡慕他做官了,杀猪宰羊祭祖,荣耀他的双亲,大家都非常羡慕、赞叹。

 

下面就跟我们讲,『问祖先此时果能享一脔一箸乎』?「问」就是问看看,你的祖先这个时候果然他能够享受「一脔」,这个脔就是切成一块一块的鱼肉,一脔就是一块肉,「一箸」就是筷子,这是一双筷子挟一块肉,你的祖先他现在是不是真的能够享受一双筷子去挟一块肉来吃?『徒杀物命』,「徒」是徒然,徒然就是很冤枉的,去造这个杀生害命的罪业。『致父母』,因为造这个杀生之业而沉沦。本来他没有这个业障,无知的子孙来跟他造这个业障。这个《地藏经》也跟我们讲得很清楚,你生前有善业,应该生到善处,但是这个无知的子孙给他杀生祭拜,反而耽误他往生善处的时间,而且还要到阎罗王那边去辩论,这个《地藏经》讲得很清楚。

 

『死者有知,当必拊膺痛恨于九原矣』。死去的人如果他知道了,知道这个事情,一定拊膺痛恨,「拊膺」就是双手捶胸,捶胸前,表示哀痛或悲愤,怎么这个无知的子孙给他造这个业来连累他?「九原」就是指墓地,黄泉,我们中国人讲九泉之下,人死了之后就葬到坟墓里面。『反不如单寒之子』,这个就反而不如那些穷困的人家,贫寒的子弟,他没有钱、没有能力去买这些鸡鸭鱼肉来造这个杀生之业。所以他只能办一些『蔬果』,蔬菜水果,『告虔之为愈也』,「告」就是祷告,祭告。这些贫寒人家的子弟,他反而不会给自己的父母祖先增添罪业,反而比较好,这个也是事实。所以现在就是说有钱,如果不知道做好事,反而把这个钱财拿来造恶业,将来这个果报,那就很可怕,也很惨。没有钱的人他想造罪业,没能力,反而少造一些罪业,将来就不必去受那个苦报。所以有钱如果不学佛,不学圣贤教育,过去生修的这个福报,这一生又迷惑颠倒,不知道继续修福,反而依靠这个福报造更大的罪业,将来堕落时间就更长,痛苦的程度就更惨。

 

所以世间我们看这些事情,好坏真的没有绝对的,你好当中也有不好的,不好当中也有好的,就看人你怎么做。你做对了,修善了,不好它也变成好的。如果造恶业,不知道修善积福,富贵人家很好,我们世间人看很羡慕,在社会上有地位,又有财富,但是他不知道断恶修善,反而造了重大的罪业,这个好当中就有不好。「因果劝」第三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我们下面进入「因果劝」注释第四集。

 

【劝祷祀神祇者】

 

【世俗认造罪为烧香。以逆天为修福者。莫如祷赛。祷赛中最可恨者。莫如代人保福。盖寿夭生死。皆宿世因。业果既定。不可复逃。譬如官吏奉旨摄人。衙役岂因口腹之故。代其上击登闻。挽回圣旨乎。所以堂中献神。室内气绝者。举目皆是。而沿习成风。皆口腹小人误之也。小人见人疾病。辄敛金杀物。以媚邪神。主人愚痴。不知病者阴受其祸。反以为德。不亦重可怜乎。普劝世人。凡遇有疾者。宜劝其作善消灾。诵经礼忏。如病势危剧。必劝其专心念佛。求愿往生。是为无边功德。慎勿听巫卜妄言。使病人以苦入苦也。】

 

这一段就是祈祷祭祀神明,这个在我们中国民间讲拜拜,拜神的。这个拜拜,以前小时候我们家里,我父母当时也没学佛,每次过年过节拜拜总是杀生。现在大部分还是一样,都杀生,杀生去拜神。我小时候我们汐止,台北县汐止一个观音庙,也很灵感的。但是乡下的人也不懂,他过年过节都是,连观音菩萨的生日,他都是拜鸡拜鸭的,鸡鸭鱼肉全上。后来请一个出家人去,现在才全部改过来。不然那些乡下的人,他孙子满月、儿子满月,他就杀鸡杀鸭,我亲眼看到的,他们就拿那个上去拜。后来请一个出家老尼师,也是我外婆的朋友,她出家了,现在就全部都改吃素的。

 

『劝祷祀神祇者』,这是劝勉祈祷祭祀神明的人,世间风俗祭拜神明,这个在中国外国都有,其他的民族也都有这些祭祀的活动。世俗的人造作罪业认作烧香礼拜,把悖逆天理认为是在修福,这个就是我们佛经上讲的颠倒,把是非善恶颠倒,做错了,他以为在修福、在修善,实际上他的思想行为是在造恶业。这个事情莫过于祭神祈祷,这是一些错误的风俗习惯,杀生祭拜这是错误的风俗习惯,把悖逆天理做为修福。祭神祈祷当中,『最可恨者』,就是最可恨的,莫过于代替别人求福。人的长寿或者短命,生或者死,都是宿世造的业因,这个是过去生你造的业因。佛在经上跟我们讲,如果你戒杀、吃素、放生,过去生造的都是善因,这一生的果报就得到长寿身体健康的果报。如果过去生造的杀生业太重,这一生就得到短命多病这种果报,这个是前世造的因。过去世造的因,这一生的遭遇是果报。就好像我们去年种的种子,今年收成是结果,今年享受的果实是去年种的。我们这一生享受的果报是过去生种的,这个因果一点都不迷信,是事实真相。

 

『业果既定,不可复逃』,果报已经成熟了,那无法去逃避的。下面举出一个比喻,『譬如官吏奉旨摄人,衙役岂因口腹之故,代其上击登闻,挽回圣旨乎?』这是举出一个比喻,比如说官府奉圣旨要抓人,这些抓人的衙役,他岂会因为贪口腹的缘故,就代替他「上击登闻」。登闻就是古代帝王为表示听取臣民建议或冤情,在朝廷外面悬这个鼓,允许臣民击鼓来上文,所以称之为登闻鼓。这个是用一个比喻,他说衙役要来抓人,他怎么会因为贪吃,然后就代替你去申诉这个冤情,来挽回圣旨?

 

『所以堂中献神,室内气绝者,举目皆是』。有一些无知的人,他在厅堂当中在那边求神,为他的家人杀生求神祭拜,但是他的亲人有没有活过来?没有。这个厅堂一面在献神,一面在拜神,他里面,「室内」就是他的房间里面,人都早已经就死了。「室内气绝者,举目皆是」,都已经断气了,举目皆是就是很多。但是怎么样?『而沿习成风,皆口腹小人误之也』。但是这个不好的风俗,还是形成一个风气,大家有什么事情,家人身体不安,就是杀生拜神,求神来保佑,已经成了一个风气。为什么会这样?都是「口腹小人误之」,小人就是识见浅狭的人,不明理的人,都是这些人来误导,错误的引导,变成这种错误的风俗成为一个习尚。

 

『小人见人疾病,辄敛金杀物,以媚邪神』。这种小人在现前社会上还是有,有一些人专门给人家看病的,特别我们一般讲神棍这一类的,看到人家有疾病,「辄敛金杀物」,敛金就是要人家的钱,劝他的家人你要出多少钱,买些生物,鸡鸭、猪羊去杀生,杀害这个物命来谄媚这个邪神,拜祭这个神明。跟他讲你要这么拜,这个家人他的病才会好。『主人愚痴,不知病者阴受其祸』。这个主人也是没智慧,愚痴,听到这些小人这么劝他,我们也有一句俗话讲「病急乱投医」,在这个时候听到这些人讲,他也没有智慧去分辨,不知道这个病人「阴受其祸」,你造这个杀生的业,去拜这个鬼神,是让这个病人增加他的灾祸。『反以为德』,反而以为这个对他有帮助,这个是功德。『不亦重可怜乎』,看到这个情形,明理的人看到这个愚痴的人实在是很可怜,造作深重的罪业还以为自己在修功德,实在是颠倒。

 

『普劝世人,凡遇有疾者,宜劝其作善消灾,诵经礼忏』。我们应该普遍去劝导世间人,凡是遇有疾病的人,我们应该劝他去「作善消灾」,一方面「诵经礼忏」,这个才是正途,才是正确的。所以过去我们在道场,也有很多居士家人生病,我们也是劝他作善消灾、诵经礼忏,或者印经,或像现在做净老和尚讲经这些光盘来流通,回向给他的冤亲债主,消除他的业障。过去在我们家乡有一个居士,以前我还没有出家,跟他们就认识了。有一年,大概在十年前,他得了一个冤业病,一个女鬼附在他身上。附在身上,他就无缘无故,他的动作就像女众一样,就拿那个手帕在嘴巴咬。家人被他闹得没办法,将他送到国泰医院。送到医院里面,我去医院看他,他还是这个动作,一下子从那个病床就跳起来,那个动作就像女众。根据我的观察,那个鬼对他并没有恶意,可能过去生跟他有缘,但是不晓得什么因缘,可能要把他带走那个样子。他的太太(他的同修)一直哭,哭着来问我,我也没有办法。我说我只能根据这个经上讲的,劝你来修福,根据《地藏经》讲的。那个时候我们净老和尚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在新加坡讲的,这个光盘我们都送光了。我说我建议妳,妳不如给妳先生做这个功德,就给他录制净老和尚讲的《地藏菩萨本愿经》光盘跟大众结缘。后来她就出了一些钱,做这个《地藏菩萨本愿经》。后来慢慢他这个冤亲债主就离开了。一直到现在,现在情况就非常好。所以这次回去,还来看我,还包个红包给我。不然那个时候我看那个命快保不住了,但是世间的医生他没办法,他只能用镇静剂,那个镇静剂一打好一点,镇静剂一退他又开始这样,一点办法都没有。

 

所以我们根据这段,「普劝世人」,凡是遇到有疾病的,我们要劝他的家属,赶快给他作善消灾。特别遇到这个紧急的,你做世间一般的慈善功德消不了他重大的业障,这个时候一定要依《地藏经》讲的,在三宝里面种福,才有那个力量给他转变。

 

『如病势危剧,必劝其专心念佛,求愿往生,是为无边功德』。如果他这个病情,情势很危险、很剧烈,很难挽回,这个时候必须劝他放下万缘,专心念阿弥陀佛,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为无边功德」。劝他念佛求生净土,这个功德是无量无边的,必定要这样劝他。如果病好不了,就要劝他放下,因为人生总有一死,有生必有死,这每个人都无法避免,我们应当劝他放下万缘,专心念佛,求愿往生西方净土,这才是正确的做法,才有无边的功德。

 

『慎勿听巫卜妄言』,不要去问神,不要听那些巫师,那些虚妄的言语,「妄言」就是都是错误的,他给你指导的那些都是错误的。我们应当依佛在经上给我们讲的,那才是正确的。你听那些巫师、看相算命的,一般江湖术士,问神问鬼,那个不但没有帮助,反而增加他的业障。『使病人以苦入苦也』,病人都很苦了,你再加深他的业障让他更苦,这真的就很冤枉。俗话讲花钱消灾,这样花钱不但灾消不了,还增加他的灾难,这个就大错特错。

 

好,我们看下面这个公案,下面这个公案是出自于《法句经》。

 

【祀天遇佛(载法句经)】

 

【佛世有一国王。名曰和墨。奉事外道。举国信邪。杀生祭祀。王母寝病,经久不瘥。召婆罗门问故。答言。星宿倒错。阴阳不调。故使然耳。王言。作何方便。使得除愈。答言。当备牛马猪羊百头。杀以祀天。然后乃瘥。王即如数。牵就祭坛。佛怀大慈。愍王愚迷。往诣王所。王遥见佛。为佛作礼。白佛言。母病经久。今欲祀天。为母请命。佛言。欲得谷食。当行种田。欲得大富。当行布施。欲得长寿。当行大慈。欲得智慧。当行学问。行此四事。随其所种。得其果实。祠祀淫乱。以邪为正。杀生求生。去生道远。佛即放大光明。遍照天地。王闻法睹光。惭愧悔过。遂不祀天。母闻情悦。所患消除。王于是后。信敬三宝。爱民如子。常行十善。五谷丰登。】

 

这一段是出自于《法句经》,《法句经》是小乘经典。这是讲释迦牟尼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国王,『名曰和墨』。他是供奉外道的,国王领导全国人民都信仰邪教,杀害生命,祭祀神明。有一次国王的母亲卧病不起,很长时间这个病都没有好转。这个国王就召集婆罗门来,问他们,他母亲病得这么重是什么缘故?婆罗门他们就回答国王,说这个是因为天上的星宿颠倒错落,阴阳不协调的缘故,所以才会这样,你母亲的病才会这么重。国王就问,那要用什么方法,可以让我母亲的病赶快好起来?婆罗门就回答,应当准备牛马猪羊各一百头,杀这些牛马猪羊来祭祀上天,你母亲病就会好了。国王真的就听了婆罗门的话,就如数的把这些牲畜牵到祭坛,要杀生来祭祀。佛陀听到这个消息,佛怀着大慈悲心,怜悯国王愚痴迷惑,就主动去国王的住所,要去劝导这个国王。国王远远看到佛陀来了,就向佛陀礼拜,对佛陀说,我的母亲病了很久,我现在想要祭祀天神,请求天神保佑,让我的母亲她的生命能够延续下去,让她病赶快好起来。佛下面就跟他说法,佛陀就说,人想要得到五谷粮食,就应当要耕种田地;如果人想要得大富,你想要有很大的财富,你应当要常行财布施,所谓财布施得财富;你想要得到长寿,应当修行大慈悲心,你要修无畏布施,要戒杀放生吃素,帮助众生远离恐惧,你就得到健康长寿,这是修无畏布施;想要得到聪明智慧,你应当勤奋学习,增长学问,这个就是法布施得聪明智慧。财布施得财富,法布施得聪明智慧,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

 

『行此四事』,随你自己所种的业因,就会得到应该获得的果实。这个因果要相应,你不能把那个因搞错了,因搞错了,果报就不对了。立祠祭神是不好的风气,把邪法当作正法,杀害生命来祈求自己延长寿命,没有这个道理,这个因不对,你造这个因不对,这个不是得长寿的因,你这个做法是刚好相反。『杀生求生,去生道远』,你距离长生的道路非常遥远,你杀害生命来求自己长生,这个因果不对。佛给他说法,说完了之后,『佛即放大光明,遍照天地』。这是佛放光,佛光给他注照,佛光注照就是给他加持;给他加持,他原来的心思不开窍,这个佛光一注照、一加持,忽然头脑灵光了,忽然茅塞顿开,智慧开了。『王闻法睹光,惭愧悔过,遂不祀天』。国王听闻佛给他讲经说法,又看到佛放光,就觉得很惭愧,自己怎么这么愚痴?把错误当作是正确的,所以就悔过,「悔」就是忏悔,「过」是改过,改过就是把这个错误改正过来,「遂不祀天」,他就不再杀生祭祀天神。『母闻情悦,所患消除』,他的母亲听到这种情形,心情就非常喜悦,她所患的病当下就消除无遗。

 

『王于是后,信敬三宝,爱民如子』。这个国王从那个时候开始就「信敬三宝」,我们现在讲皈依三宝。「爱民如子」,爱护人民就像自己的子女一样。『常行十善』,以「十善」来教导人民、来教化人民。所以他这个国家得到『五谷丰登』,我们一般讲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为什么他会得这个果报?因为他信敬三宝,爱民如子,而且又教导人民断十恶、修十善,所以他这个国家就得到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的果报。这个公案是出自于《法句经》。我们接着看「按」:

 

按【生天宫者。皆具清净色身。光明赫奕。无有脓痰涕唾。大小便利之秽。所食甘露。自然化成。下视阎浮世界。坑厕荆榛。腥膻恶气。不欲闻见。望其乘云来享。无有是处。鸡虽自爱蜈蚣。岂可衔之以塞人口。若谓但吸其气。则普天之下。肉气熏蒸。时刻不断。天亦吸之久矣。如云为天杀者乃享。则和墨国王祀仅一日。过此以后。天其枵腹耶。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言可考。东邻杀牛。不如禴祭。易有明文。惜读书者。不善会耳。】

 

这一段是周安士先生按照这个公案,《法句经》这个公案,再来给我们做一个说明。说明什么?我们人间的人,杀生去拜天上的天神,他给我们说明,生到天宫的天人他们的生活情况、他们的身体环境,给我们说明。『生天宫者,皆具清净色身,光明赫奕』,生到天道、天宫的人,他这个身体都很清净,身体都有光明。「赫奕」就是光辉非常显耀。『无有脓痰涕唾,大小便利之秽』,天人不像我们人间有痰、有鼻涕、有唾液,还有大便、小便,会排泄这些脏的东西,天人没有。『所食甘露,自然化成』,他要吃的东西自然会化现,不必要像我们人间去种植。

 

天人他往下看,『下视阎浮世界』,天道的天人往下看我们人间,这个世间人,『坑厕荆榛,腥膻恶气』,「荆榛」就是丛生的灌木,灌木杂草丛生。「坑厕」,这个厕所,我们这个人间「腥膻恶气」,腥味,臭气,都很臭的。『不欲闻见』,天人他怎么会喜欢来闻我们人间这些气味?『望其乘云来享,无有是处』。你在这边杀生祭拜,去拜天神,希望天人乘着那个云,我们以前看小说,天人都腾云驾雾。以前我小时候喜欢看《西游记》,孙悟空手一招,一朵云就来了,就跳到云上面,就飞过来。天人他们都有神通,他们都能够乘云到各地去旅行、去游玩。天人他们那边享受得那么好,他怎么会看到你在杀生拜拜,他就乘着云来享受你杀生拜祭的这些肉食?「无有是处」,就是没有这个道理,哪有这个道理。

 

下面就是给我们讲一个比喻,『鸡虽自爱蜈蚣,岂可衔之以塞人口?』我们知道鸡很喜欢吃蜈蚣,日本这边有没有蜈蚣?可能要到中国或者台湾去看。蜈蚣很多只脚,我小时候常看到。鸡很喜欢吃蜈蚣,鸡就把蜈蚣当作牠是一道最美的食物。我们人看鸡很喜欢吃那个蜈蚣,那个蜈蚣是不是可以拿来往人的嘴巴塞进去?鸡很喜欢吃,应该人也很喜欢吃,就把牠拿来塞在人的嘴巴,人敢吃吗?以前的人不敢吃,但是现在的人可能有人敢吃,现在大概什么都吃。这是用这个例子来做一个比喻形容,比喻形容说我们人间这个饮食,天人他们不吃的,他比我们好,他怎么要吃我们的?就像我们看到畜生吃的,我们人吃的比畜生好,畜生吃的食物拿来塞在人的嘴巴,那人会去吃吗?你闻到,你就赶快跑了,他还会去吃吗?当然不会。又有人讲,天人他们是不吃的,他们就吸那个气。『若谓但吸其气,则普天之下,肉气熏蒸,时刻不断,天亦吸之久矣』。如果说天人吸它的气,那我们想一想,吃都不吃了,他还会去吸那个气吗?那些气都是臭秽。「肉气熏蒸,时刻不断」,在我们人间常常腥膻垢秽这些臭气冲天,天人他怎么会去吸那个气,我们人都不愿意吸那些臭气了,那何况天人!

 

『如云为天杀者乃享,则和墨国王祀仅一日』。如果说为这个天神杀生来祭拜,他们才有得吃、才有得享受,那这样和墨国王他祭祀只有一天,一天杀很多畜生来拜这个天神,那这一天祭拜过后就没有了。『过此以后,天其枵腹耶』,「枵」就是那个木头很大,当中是空的,引申为空虚的意思。「枵腹」就是空腹,饥饿的意思。天神就等你这么一天的祭拜,给他吃他才有得吃,你这天拜完了,明天就没有继续拜,那明天以后他不是都要空着肚子、挨饿吗?这个是给我们讲,大家想一想,有这样的道理吗?这给我们说明杀生去祭拜天神,以为天神会来享受你杀生的肉食,这个是没有这回事情的。

 

下面举出《书经》里面的话,『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书》言可考』。「书」就是《书经》,「黍」就是黄米,「稷」就是小米,古代主要的农作物,泛称为五谷。「黍稷非馨,明德惟馨」,不是五谷气味散发的芳香,是完美的德性才是芳香清醇的,是这个意思,是要给我们讲明德、道德,这是《书经》里面讲,《书》言可考。『东邻杀牛,不如禴祭,《易》有明文』,这出自于《易经》,『惜读书者,不善会耳』。这个出在《易经》既济这一卦里面,「东邻杀牛,不如禴祭」。「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这在汉王充《论衡.祀义》,「纣杀牛祭,不致其礼;文王礿祭,竭尽其敬」。禴祭就是古代宗庙祭祀的名称,指夏祭或者春祭。这是《易经》有这个明文,可惜读书人他没有善于去体会。东边邻居杀一头牛祭祀,他却不守礼法,不守礼,不如西家邻居简单而恭敬的禴祭,禴祭就是很简单的。他简单恭敬的禴祭,他能得到真实的果报,《易经》也有这样的明文,可惜后来读书人不善于体会。

 

我们再看下面这个公案:

 

【祷树变羊(载杂宝藏经)】

 

【佛世有一老人。其家颇富。忽思肉食。指田头树。告其子曰。吾家薄有产业。由此树神恩福所致。可于群羊中杀一以祭。诸子从之。寻即杀羊。祷于此树。复于树下。立一神祠。其后父死。即生己家群羊之中。时值诸子欲祀树神。执而将杀。羊忽自言。此树无神。我于往日。思食肉故。妄使汝祀。与汝同食。不谓偿债。我独先之。时有罗汉乞食。以神通力。令诸子皆见其父。遂毁此树。悔过修福。不复杀生。】

 

这是出自于《杂宝藏经》的一段公案,在第七卷里面。这是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他家也相当的富有,有一天他忽然想要吃肉,就指着『田头树』,田的那一头有一棵树,就告诉他儿子说,我们家稍微有一点产业,就是有一点财富,都是由于这棵树的恩德所赐的,这是树神他赐福给我们的,你可以在羊群当中,杀一只羊来祭祀这个树神。这个老人其实他心里并不是真正要去祭祀这个树神,而是自己想吃一只羊,找不到一个理由,就用这个理由跟他儿子讲。要祭这个树神,其实是他自己想要吃羊肉。他的儿子就听他的话,就马上要杀一只羊,在这棵树下祷告。儿子真的就是杀了一头羊,在这棵树下祷告。而且在这个树下,给这个树神还设立一个祠堂,就是给他做个庙。后来这个老人死了,就投胎生到自己家中养的羊群当中,正好遇到他儿子,他父亲在世的时候,教他们要杀羊祭祀这个树神,他们就例行性的,每一年都要杀只羊来拜这个树神。

 

他父亲死了之后,投胎到他们家里面羊群去作羊,那一天要抓来杀的这头羊就是他父亲,他儿子准备抓来杀掉要拜树神。这只羊忽然自己会说人话,就告诉他这些儿子说,这棵树没有什么树神,是我以前在生的时候,因为想吃羊肉的缘故,打妄语让你们来祭祀,藉这个理由杀羊,跟大家一起来吃羊肉。是为了自己贪吃羊肉,打了这个妄语,其实那个树没有树神。没有想到他死了之后,要偿还这个业债,唯独我首先要来还这个债。他给他儿子讲了这些话。当时有一个罗汉乞食经过,就是托钵,乞食经过这个地方,用神通的力量,让这个老人的儿子们都看到那只羊的确就是他父亲。于是他这些儿子就毁了这棵树,忏悔改过,作善修福,不再杀生害命了。这个公案出自于《杂宝藏经》。我们看「按」:

 

按【增壹阿含经云。有五种布施不得其福。一者以刀施人。二者以毒施人。三者以野牛施人。四者以淫女施人。五者造作淫祠。世有无知之辈。遇三宝福田。不肯布施。而于鬼神庙宇。辄欣然创造者。良由正眼未开耳。一祠既成。书其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某建。彼且扬扬自得。以为我施财作福。呜呼。岂知自此之后。大则猪羊鹿兔。小则鸡鸭鱼虾。哀鸣于白刃下。跳踯于镬汤中者。不知几千万万乎。所谓天堂未就。地狱先成也。孔子曰。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无福。大哉圣训。不异金口亲宣矣。】

 

这是安士先生根据《增壹阿含经》里面佛讲的一段话来说明这个公案。在《增壹阿含经》讲,有五种布施不能得到福报的:第一用刀剑等凶器布施给人,第二个用毒药布施给人,第三用野牛布施给人,第四用淫女布施给人,第五建造不合礼义的祠堂神庙,做这个事情得不到福报,反而造罪业。世间有一些没有知识的人,遇到佛法僧三宝的福田,他不知道去布施,而对于鬼神的庙宇就很喜欢去建造,正是由于正知正见没有开启。他不知道一个祠堂的建成,就是那些神庙建成,在梁栋上面就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人建造的。这个庙盖好了,这个名字给他打上去,花了钱,盖了这个庙,他还洋洋得意,以为我在布施钱财,修善积福。哪里知道他盖了这个庙,从此以后,『大则猪羊鹿兔,小则鸡鸭鱼虾』,就不断的在锋利的刀刃之下哀嚎悲鸣,在沸水翻腾的大锅当中跳跃,『不知几千万万』多的物命被杀害,造的罪业就无量无边。这个就是所谓的天堂还没有修成,地狱的业就先成就了。他花了这个钱想修福,结果是造罪业,想到天堂,结果是到地狱去。孔子也说,不是自己应该祭祀的神而去祭祀,这个叫做不合礼法的淫祀。一般儒家讲祭祀,自己的祖先要祭祀。所以祭祀在古礼讲要合乎礼,不是随便乱祭祀,这个是造罪业。所以淫祀得不到福报,淫祀就是乱拜,这个得不到福报,反而造罪业。这些圣人的训悔是非常伟大的,这是正确的,跟佛陀金口亲自宣说的就没有差别了。

 

好,今天时间到了,下面这个公案我们明天再来学习。下面这个公案是「东岳受戒」,东岳是在山东。中国有五岳,东岳是第一个。这个东岳大帝也学佛,皈依了,受戒。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8年11月13日10:19:19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5499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