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禅宗集(第20集)jingkong法师主讲

admin 永嘉禅宗集评论1阅读模式

「《楞严》云,明相精纯,一切变现,不为烦恼,皆是涅槃清净妙德,此之谓也」,这也是办事定。明相精纯,明相就是般若智慧,般若智慧要是精纯透露出来,诸位想想,妙性当然现出来,楞严大定已经成就了。它要不能成就,般若智慧不能现前,用必有体。定慧现前,一切变现,不为烦恼,为什么?烦恼即菩提,一切烦恼都变成佛事了;也就是说明,都变成度众生的工具,喜怒笑骂,无一不是清净涅槃,无一不是妙净菩提。到这种地步,这叫办事定。我们凡夫这些境界才真正是烦恼,他不是,他用它来做工具。这个理也不要多说,前面都述说过。这是说三类的定,我们要能够辨别。说了戒与定,底下就是慧:

 

【慧中三。应须别。】

 

『慧』就是由定生的慧,慧有三种,也必须要能够辨别。「慧以灵鉴不昧为义」,灵是灵明,鉴就是照了的意思,一切万象他不迷惑,清清楚楚,这是智慧。里面没有分别、没有执着,也没有妄情在其中,没有妄念在其中。慧的三种:

 

【一、人空慧。】

 

真正的智慧。

 

【谓了阴非我。即阴中无我。如龟毛兔角。】

 

智慧现前,晓得四大五蕴不是我,我执破除了,所以叫人空,就是人我空。他有这种智慧,在四大五蕴里面去观察,没有一桩是有主宰的,『我』的意思就是主宰的意思、自在的意思,这里面没有主宰、没有自在。真正没有,这个没有底下有个比喻,『如龟毛兔角』,是真的没有,彻底的虚妄。如果这个智慧开了,俗话常讲「某人有了自知之明」,这才是自知之明。不到这个程度,对自己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不知道自己的真相。这个智慧知道自己的真相,知道以后,不执着了。知道以后要不要身?要身。为什么要身?前面讲办事定,要这个身来办事,替大家服务。换句话说,你这一悟道,智慧一开,给你说生死就了了,没有生死了,连我都没有了,哪有生死?有我才有生死,没有我哪里有生死?有我才有苦恼、才有烦恼,没有我哪来的苦恼?哪来的烦恼?所以生死烦恼统统断掉了。还留这个身体?留这个身体就办事,给一切众生做得度的因缘,给一切众生做得度的工具。多住几天,你有福,多替你办一点事情,多替你服务几天;众生要没福,身就不要了,哪个世界众生有福,就到哪个世界去现身,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这才叫自在,舍身受身都自在。

 

【二、法空慧。谓了阴等诸法。缘假非实。如镜像水月。】

 

这个智慧比前面高一级。如果以三性来说,前面是破了遍计性,晓得相无自性性,开这个智慧。『法空慧』是从依他起性里面晓得生无自性性,智慧开了,知道五阴等等诸法是因缘所生法,没有一桩有实体。因缘所生法没有实体,如『镜像水月』,镜里面的相,水里面的月。镜里面确实有个幻相,假相;水里头有月,也有个月的相,不同龟毛兔角,龟毛兔角是真无。小注说,「前龟毛兔角之无,乃无体之无,今镜像水月之无,乃无实之无」。可见得,人我空与法我空都是讲空,但是它空的意义不一样,也就是说,人我空是无体之空,法我空是无实之空,这是要辨别的。

 

【三、空空慧。谓了境智俱空。是空亦空。】

 

这在三性里面说,就是圆成实性里面所建立的胜义无自性性,才把清净心真正的显露,里面真正做到一尘不染。「前之人法二境,了达一切皆空,境虽空,而不无能空之智」,有个能空之智在,还是个毛病,还没有空得尽,你不过只把所空的境界空掉,能空的智没空掉。『空空慧』就是把能空的智也把它空掉,所以叫『俱空』,能所俱空,这叫空空慧,这才叫圆满的智慧、究竟的智慧。

 

这是说的戒定慧,这是修行的大根大本。这个地方用很简单的文字把它的要领给我们说出来,文字少,便于受持。所以我要你们背,道理就是在此地。你把它背熟了,将来无论你用什么功夫,修哪个行门,或者研究哪一部分的经义,对你都有很大的帮助。为什么?你有根基,这就叫根基。将来你在教理上会触类旁通,在行门上你功夫得法,你如理如法,成就快,不走冤枉路。你想想看这多么重要,不背行吗?不行!永嘉大师的东西好处就是在此地,他这个文章不像别人,别人写的东西可读可不读,他写的东西非读不可。你不读,你就自己找麻烦,你就自己找冤枉路;你要读他的,你走近路,成就快,好就好在此地。除了戒定慧之外,还有一桩事情:

 

【见中三。应须识。】

 

这不是叫你去辨别,你要认识它。为什么?它是个麻烦事情,这个是病。『见』是什么?知见,病太大了,《楞严》里面说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从哪来的?无明从这里来的,哪一个人不以为自己「我有见解,我看的不错」?这是无明的根本,这是毛病。大毛病也有三类,我们要认识它。认识它怎么样?不要犯,自己有这个病,要把它除掉。用什么方法除?用戒定慧来除。小注有解释「见」的定义,「见者,增计长非自是为义」,计是计度分别。什么叫做计度分别?计是心里计划,就是心里面在想;度是度量,起种种分别。计度分别增长是非、增长邪见,自是为义。

 

这个毛病不但凡夫有,二乘也有,菩萨也有,愈往上面去愈轻,愈是凡夫愈重,自以为是。大圣人他没有知见,他绝不自以为是。你看我们世间圣人孔老夫子,诸位读读《论语》,孔子每到一个地方处处请教别人,不自以为是,「我是圣人,我什么都懂得了,我还得样样都问你?」处处问,学问!再看看已经大彻大悟证入法界的菩萨,不是普通菩萨,明心见性的菩萨,就像前面讲的,楞严大定得到了,本性里面般若智慧现前,他怎么样?他也是样样都问。你要不相信,看看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童子已经明心见性、大彻大悟,这才出去参访,每到一个地方,见一个人,他都要去请教,绝不自以为是。可见得见解是大病,「我想是这样,我以为是这样」,糟了!你前面,给诸位说,戒定慧三条,顶多戒有一点样子,有一点彷彿,定慧是决定没有,为什么?就被你的见解障碍住了。我们看这三种见:

 
admin
  • 本文由 admin 发表于 2017年10月14日16:31:12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mfjt.com/35686.html
匿名

发表评论

匿名网友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
确定

拖动滑块以完成验证